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度宗 恭宗 端宗 祥兴

    度宗

  〖一〗

  宋迨理宗之末造,其亡必矣。然使嗣立之主,愤耻自强,固结众志,即如刘继元之乘城坚守,屡攻而不下,犹有待也。抑不能然,跳身而出,收溃散之卒,勉以忠义,如苻登之誓死以搏姚苌,身虽死,国虽亡,犹足为中原存生人之气。而偷一日之安富,怀拥立之私恩,委国以授之权奸,至于降席稽颡,恬不知怍,而后赵氏之宗祊瓦解灰飞,莫之能挽。呜呼!迹其为君,盖周赧、晋惠之流,得死牖闲,犹为幸矣。 

  晋惠之立也,议者犹咎武帝之托非其人。以分则适,以年则长,嗣国之常经在焉,苟非通识,莫能易也。而度宗异是。理宗无子,谋立之于吴潜,潜曰:"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夫岂言之无择而卤戆若斯哉?度宗之不任为君而足以亡宋者,臣民具知之矣。出自庶支,名位未正,非有不可废者存也。选于太祖之裔孙,岂无愈者,而必此是与;则理宗晚多内宠,宦寺内荧,奸臣外拥,度宗以柔选无骨,貌似仁孝,宵小以此惑上,幸其得立,而居门生天子之功也。故吴潜以为不可者,正似道之所深可。一立乎位,而屈膝无惭,江万里莫能掖止,果以遂小人之愿欲,其所以得立者可知已。河山虚掷,庙社邱墟,岂似道之所置诸怀抱者乎?则甚矣理宗之愚以召亡也。

  夫选贤以建元良,谋之大臣,以致慎也。而决之于独断者,大臣不敢尸焉。故与闻定策以相翼戴,虽优以恩礼,而必不可怀之以为私恩。非是,则权柄下移,而祸必中于家国。故昭子不赏竖牛,而叔孙太去安。汉文之于周勃,汉宣之于霍光,虽曰寡恩,亦宰制纲维之大义,不可徇矣。天子者,极乎尊而无上者也。有提之携之以致之上者,则德可市,功可居,而更临其上。故小人乐以其身任废立之大权,而贪立菲才,以唯己之志欲。乱之所繇生,莫可救药,必然之券也。 

  且夫拔起而登天位,遗大投艰于眇躬,亦甚难矣。况在强寇压境之日,其难尤倍。锦衣玉食处堂之嬉,亦奚足为惠而怀之?即令膺祚以及子孙,抑亦宗庙之灵,先君之义,天下臣民之所推戴,岂赞我[以]立者之可鬻贩以为厚德哉?自宁宗委废立于弥远,而理宗感之以为恩;弥远以享厚利,奸人垂涎而思效之,无足怪者。吴潜曰"臣无弥远之才"。非无其才也,无其市天位以擅大权之奸谋也。夫弥远避祸之情,深于邀福。虽怀私以废济王,犹知密访理宗之器识以冀得人。故理宗虽闇,早岁之设施,犹有可观者。其隙既开,其流愈下,似道乃利建此行尸坐肉之童昏,匍伏以听己;于是而一丝九鼎之残疆,唯其所弃掷,而莫敢谁何。要其祸之所自生,则宁宗始之,理宗成之,非旦夕之(效)[故]也。夫以韩魏公之公忠,而两朝定策,引退不遑,岂可望之史、贾之流者乎?孝宗嗣而娄寅亮、张焘之赏不行。小人怀惠,而天下随倾,亦烈矣!故王圭之言曰:"陛下有富贵传子孙,皆先帝之恩。"君子甚恶其言。以有天下享崇高之奉,而感之以为恩,此乡里小生得一举而感举主者,尊之为师,戴之如父,寒乞之情也。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恭宗 端宗 祥兴帝

  〖一〗

  文信国之言曰:"父母病,知不可起,无不下药之理。"悲哉!身履其时,为其事,同其无成,而后知其言之切也。今夫父母之病,当其未笃,则无妄之药,不敢轻试;无所补而或有所伤,宁勿药也。故春秋传曰:"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言孝子之情,不敢不慎也。迨及革矣,望其愈而终不可愈,冀其生而不可得生。于斯时也,苟有以疗之者,不以药之珍而患贫也,不以炮制之难而惮劳也,不以迂而罔济而忽之也,不以缓而弗及而辍之也,不以前之屡试无功而中沮也,不以后之追悔太过而怀疑也。其求之也,瞿瞿乎其若贪也;其营之也,惘惘乎其若愚也。夫岂不知有命自天之不可强哉?欲已之,而心不我许,抑竭力殚心以为其所能为而已矣。然而或为之谋者,留鸡刲豕,以媚山巢妖狐之神而乞命,则孝子弗为。其弗为也,非有所吝也,不敢以辱吾亲,不忍以辱吾亲也。 

  夫忠臣于君国之危亡,致命以与天争兴废,亦如是焉而已。当德祐时,蒙古兵压临安,亡在旦夕,求所以存宋者终无术矣。诚不忍国亡而无能为救,则婴城死守,君臣毕命以殉社稷,可也。奉君出走,收余烬以借一,不胜,则委骨于原隰,可也。死不我值,求先君之遗裔,联草泽之英雄,有一日之生,尽一日之瘁,则信国他日者亦屡用之矣。乃仓卒之下,听女主乞活之谋,衔称臣纳贡之命,徼封豕长蛇之恩,以为属国于江介。爱君而非所以爱,存国而固不可存,信国之忠,洵忠而过矣。 

  曾元请及旦以易篑,而曾子斥之曰:"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姑息云者,姑贷须臾之安,以求活鲋于沾濡,妇寺之忠孝也。以堂堂十五叶中国之天子,匍伏丐尺土于他族,生不如死,存不如亡,久矣。信国自处以君子,而以细人之道爱其君乎?且夫为降附称臣之说,其愚甚矣。即令蒙古之许之与!萧岿臣于宇文,以保一州,而旋以灭亡;钱俶臣于宋,以免征伐,而终于纳土。朝菌之晦朔,奚有于国祚之短长?况乎徐铉之辨言,徒供姗笑;徽、钦之归命,祗取俘囚。已入虎吻,而犹祝其勿吞,词愈哀,志愈辱,其亡愈可伤矣!信国之为此也,摇惑于妇人之柔靡,震动于通国之狂迷,欲以曲遂其成仁取义之心,而择之不精,执之不固,故曰忠而过也。 

  或曰:句践之请命于吴也,自请为臣,妻请为妾,而卒以沼吴。信国之志,其在斯乎!而奚为不可? 

  曰:巽以行权者,惟其理也;屈而能伸者,惟其势也。吴之与越,以爵土言,皆诸侯也;以五服言,皆蛮夷也;以先世言,一为泰伯之裔,一为大禹之胄也。春秋之世,友邦相伐,力不敌而请降者多矣。受其降者,不得而臣之,已而复与于会盟,仍友邦也。上有守府之天子,其以强大相役属,同是冠带之伦,而义可以相服者也。故句践即不沼吴,而终不为吴之臣妾。宋之于蒙古,岂其比哉?宋之亡,亡于屈而已。澶渊一屈矣,东京再屈矣,秦桧请和而三屈矣。至于此,而屈至于无可屈。以哀鸣望瓦全,弗救于亡,而徒为万世羞。时异而势异,势异而理亦异。句践之所为,非宋所得假以掩其耻也。故杨后之命可以不受,而后信国之忠,纯白而无疵。择义以行仁,去其姑息者而得矣。

  〖二〗

  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是岂徒徽、钦以降之多败德,蔡、秦、贾、史之挟奸私,遂至于斯哉?其所繇来者渐矣。

  古之言治者,曰"觌文匿武"。匿云者,非其销之之谓也,藏之也固,用之也密,不待觌而自成其用之谓也。故书曰:"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竞之不大,栋折榱崩,欲支之也难矣!其竞之也,非必若汉武、隋炀穷兵远塞而以自疲也。一室之栋,一二而已,欂、栌、榱、桷,相倚以安,而不任竞之力。故用之专者,物莫能胜;守之壹者,寇莫能侵。率万人以相搏,而其相敌也,一与一相当,而群无所用。自辽海以西,迄于夏、朔;自贺兰以南,垂于洮、岷;其外之逐水草、工骑射、好战乐杀、以睥睨中土者,地犹是地,人犹是族,自古迄今,岂有异哉?

  三代之治,千有余岁,天子不以为忧,其制之之道,无所考矣。自春秋以及战国,中国自相争战,而燕、赵独以二国之力,控制北陲。秦人外应关东,而以余力独捍西圉,东不贷力于齐,南不藉援于韩、魏。江、淮以南,则尤耳不闻朔漠之有(天)骄[虏]也。及秦灭燕、代,并六合,率天下之力以防胡,而匈奴始大。汉竭力以御之,而终莫之能抑。至于灵、献之世,中国复分,而刘虞、公孙瓒、袁绍,不闻有北塞之忧。曹操起而抚之,鲜卑、匈奴皆内徙焉。蜀、吴不相闻也。晋兼三国,而五胡竞起。垂及于唐,突厥、奚、契丹相仍内扰。及安、史之乱,河北叛臣各据数州之土以抗天子,而蓟、云之烽燧不闻者百年。繇此言之,合天下以求竞而不竞,控数州以匿武,而竞莫加焉。则中国所以卫此觌文之区者,大略可知矣。 

  东汉之强,不敌西汉,而无北顾之忧者,有黎阳之屯在也。天宝以后,内乱方兴,不敌开元以前,而无山后之警者,有魏博之牙兵在也。外重渔阳、上郡、云中之守,而黎阳承其后;外建卢龙、定难、振武之节,而魏博辅其威。以其地任其人,以其人守其地。金粟自赡也,士马自简也,险隘自固也,甲仗自营也。无巡边之大使以督其簿责,无遥制之廷臣以掣其进止,虽寡而众矣,虽弱而强矣。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言四裔之边臣各自守,而不待天子之守之也。牵帅海内以守非所自守之地,则漫不关情而自怠;奔走远人以战非所习战之方,则其力先竭而必颓。然而庸主具臣之谋,固必出于此者,事已迫,则不容不疲中国以争;难未形,则唯恐将帅之倚兵而侵上也。

  呜呼!宋之所以裂天维、倾地纪、乱人群、贻无穷之祸者,此而已矣。其得天下也不正,而厚疑攘臂之仍;其制天下也无权,而深怀尾大之忌。前之以赵普之佞,逢其君猜妒之私;继之以毕士安之庸,徇愚氓姑息之逸。于是关南、河北数千里阒其无人。迨及勍敌介马而驰,乃驱南方不教之兵,震惊海内,而与相枝距。未战而耳目先迷于向往,一溃而奔保其乡曲。无可匿也,斯亦无能竞也。而自轩辕迄夏后以力挽天纲者,糜散于百年之内。呜呼!天不可问,谁为为之而令至此极乎?向令宋当削平僭伪之日,宿重兵于河北,择人以任之,君释其猜嫌,众宽其指摘,临三关以扼契丹;即不能席卷燕、云,而契丹已亡,女直不能内蹂。亦何至弃中州为完颜归死之穴,而召蒙古以临淮、泗哉? 

  人本自竞,无待吾之竞之也,不挫之而亦足以竞矣。均此同生并育于声名文物之地,以相为主辅,而视若芒刺之在背。威之弗能也,信之弗固也,宰之弗法也。弃其人,旷其土,以榱支宇,而栋之折也已久。孰令宋之失道若斯其愚邪?天地之气,五百余年而必复。周亡而天下一,宋兴而割据绝。后有起者,鉴于斯以立国,庶有待乎!平其情,公其志,立其义以奠其维。斯则继轩辕、大禹而允为天地之肖子也夫!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九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謝靈運晉書·汤球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五·佚名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八十五 八贝勒等奏查报讯问曹寅李煦家人等取付款项情形摺·佚名
  卷十八·吴缜
  四七 生病后·周作人
  ·筹建鹿耳门炮台·丁曰健
  三国史记卷第十一。·金富轼
  卷一·杨大雅
  武陵王萧纪传·李延寿
  卷四十八·陆宗楷
  恭纂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进表·佚名
  邓禹·苏辙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114_1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包融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

  • 卷九·唐圭璋

    【姜彧:词作4首】○浣溪沙晋祠石刻二阕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 卷一百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六草木桐赋           【宋】袁 淑越众木之薫徇胜杂树之藻缛信爽干以弱枝实里素而表緑若乃根荑条茂迹旷心冲贞观于曾山之阳抽景于少泽之东被籍兮烟霞怀佩兮星虹仪丹丘之

  • 附录:土语注解·蒲松龄

    (以见于本集者为限,依第一字笔画多寡为序。[原为繁体字笔画为序,现仍之。])一画一*(左口右上罒下干)--惊讶的意思。二画乜--那。丁点力气--小点力气。人心无足蛇吞象--贪多不量力。三画大发--怒貌。小晌--将到正午的时候

  • 卷八十二 晉紀四·司马光

      起屠維作噩(己酉),盡著雍敦牂(戊午),凡十年。   世祖武皇帝太康十年(己酉、二八九年)   夏,四月,太廟成;乙巳,祫祭;大赦。   慕容廆遣使請降;五月,詔拜廆鮮卑都督。廆謁見何龕,以士大夫禮,巾衣到門;龕嚴兵以見之,廆乃改服戎衣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二辍朝废务辍朝       废务休假辍朝大定八年正月九日勅防自今后凡享太庙行礼日免朝大定九年二月勘当祭太社太稷行礼日有无合免朝事检讨到唐会要社稷门该天宝三载升为大祠又牲用太牢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七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浙江总督管巡抚事【臣】李卫谨 奏爲奏明事窃【臣】荷蒙 圣恩特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於上年十二月初三日接准吏部兼衔咨文因未奉有另给总督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 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辛卯朔。 壬寅,南安侯俞通源奏云南新附官民、军士、田粮、马牛之数,都指挥使司所属官计一千三百一人,军士六万四千二人,马三千五百四十五匹,屯牛一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头

  •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曾国藩

    黎明,早饭。饭后起行。行四十里,至一天门地方扎营,黄梅境也。黄海军令来迎,与之久谈。下半日,温《诗经》数章,剃头一次。写胡中丞信、彭雪琴信、李申夫信。夜思近日之失,由于心太弦紧,无舒和之意。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诀。

  • 十三年·佚名

    (丁亥)十三年大明成化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朔,御勤政殿,設會禮宴。野人知中樞院事金麻尙哈、李多弄介、柳尙同介、副使柳於麟介、同知事劉無澄哈、都萬戶照麟可、李都弄吾、阿充哈等八人,倭僧四人,入殿內侍宴。餘各以類,列

  • 卷五·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五宋 李明復 撰隱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程頤曰齊侯將平宋衛於鄭有會期宋公以幣請於衛請先相見故遇于垂宋忌鄭之深故與衛卒不成好無諸侯相見之禮故書曰遇謝湜曰清

  • 子路篇第十三·钱穆

    (一)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先之劳之:之,指其民。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故为政者贵能劳其民。先之者,尤贵能以身先其民而劳,故民劳而不怨。此四字当作一句读。请益:子路嫌孔子语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复次善现,法住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法住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法住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

  • 卷第二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偈上 示念佛众善友 一声提起一声亲提起声声现本人雾散云收秋月朗海天空阔白如银 弥陀与汝甚冤仇口角垂涎骂不休蓦地豁然开正眼方知步步踏莲舟 雪狮

  • 王祯农书·王祯

    中国元代的一部农书。作者王祯,元代山东东平人。曾先后出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及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县尹。元代原刻本情况今已不详,现在通行的是从明代《永乐大典》辑出的。排印本以《武英殿聚珍本》(1774)为最早,后

  • 赌棋山庄词话·谢章铤

    近代谢章铤著。十七卷,正编十二卷,续编五卷。广泛考评历代词集、词选、词话、词律等,而以清词为重点评述对象。所论不拘派系,主张填词以性情为第一要义。其中大部分是记与他同时之词人墨客的词作、轶事、经历等,卷帙

  • 新唐书·欧阳修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225卷,系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写。记事时间大体与《旧唐书》相似。北宋时,仁宗以《旧唐书》“记述失序,使兴败成坏之迹,晦而不章”,先诏王尧臣,张方平等对《旧唐书》进行个别修改,但久而未就

  • 上蔡语录·曾恬

    南宋曾恬、胡安国所记录谢良佐的言行录,后经朱熹删定,于绍兴29年(1139)成书,共3卷。《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儒家类。有浙江巡捕采进本。黄宗羲所编《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对《语录》作了精细摘录。此书详尽地记述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