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恭纂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进表

钦定四库全书

恭纂

万夀盛典初集告成

进表

大学士【臣】马齐【臣】松柱【臣】萧永藻【臣】王掞等恭承

勅旨纂修

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谨奉

表上

进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璇符肇祉荣河开龙马之祯玉历凝庥紫极焕星虹之彩重华大德位禄名以夀而弥尊圜盖无私元亨利以贞而益久大人法天行健宇宙长春君子应地含弘冈陵竝固巍巍荡荡至化与上下同流翼翼绵绵永命共乾坤一气祥延华渚记表环枢和溢康衢图传击壤畴称五福原本於洛书诗颂九如沿流为绘事惟茂实允扬乎简册斯休光聿炳乎丹青钦惟

皇帝陛下

经天纬地

左羲右轩

静探礼乐之源

动法雷霆之奋

文教诞敷於有截

武功震叠於无垠仗旄钺以行诛连戡三蘖迅銮旗而问罪立靖西陲烽燧永销都护拓临边之府版图式廓提封标跨海之疆悉子悉臣同车书而一尉候来王来享奉正朔而辑圭璋尽禋郊飨

帝之诚紫坛昭事懋

祈谷重农之典元日亲行展敬

园陵肃岁时之孝享承欢

长乐竭冬夏之凊温

问夜求衣虔临庶政

卑宫菲食总揽万几视四海犹户庭运天下如指掌蠲租赐复养贤崇老之诏史不絶书越漠踰沙梯山

航海之珍府无虚月濬川陂泽

指方略而禹甸咸宁慎法恤刑

布涣汗而汤罗频解暑耕寒织每厪

宸衷十雨五风辄萦

睿虑扞大灾而兴大利

功过平成後民乐而先民忧

惠深怀保加以

统承洙泗

道接唐虞

集羣圣之大成

冠百王而首出

抉图书之秘奥究贯三才

阐雅颂之精微推原四始胸罗象纬潜通七曜之编

手按方舆洞烛九州之势

纶音浑噩云汉昭回

奎画辉煌凤鸾骞翥道竝该乎游艺

圣兼擅於多能内外臣工经眸即识古今纪载流览不忘大包穹壤而靡遗细析毫芒而无间虽抗六典之鸿议不足比测渊深备九籍之瓌词讵能赞扬美盛者矣昨者岁在昭阳月当姑洗值万福来同之日正

六旬大庆之期庆霄晴朗以舒光景曜淑清而启旦羣工拜扬於鹭序多士忭舞於芹宫卒伍额手於军屯商旅讴吟於市路南北万四千里皆如江汉之朝宗郡国百九十州咸若星辰之拱极以逮重译贡琛之使依风请吏之徒莫不稽首趋廷称觞叩阙斯时也

皇上朝万国而辟虞门

御六龙而回文囿执殳虎士警跸停声带剑鶡冠辟

除罢唱髦倪杂沓企踵而仰

舜顔士女骈阗连袂而瞻

尧颡山鸣万岁殷地以彻天日耀五云悬晨而不夜珠幢绦节晻霭琳宫法曲仙音飘扬金界香焚夹道炉烟瑞雾俱霏彩绚交逵绣幛彤霞一色九芝萃秀竞产於

帝池双觡呈斑来驯於

内苑於是百僚献颂聿宣锺石之声率土歌风并上

升恒之祝遹哉皇哉美矣至矣而我

皇上方且却鸿名而不受履至德而弗居愿以亿姓安

一人之安即以

皇极福为庶民之福普施

大赉广沛

洪仁类锡

天潢重衍荣滋於藩服秩增在位更推优异於旧臣免赋则三载一周恩覃蔀屋造士则两闱特设化被髦儒法网弘开犴户遍生绿草帑金大布龙骧尽沐春波而且

颂瑶宴以引高年

赐大酺而欢黎兆黄髪儿齿咸饫

禁厨玉斝兕觥亲劳

帝胄沃泽沾乎海宇太和洽於人心含气欣欣若耘耰之逢甘雨怀情款款譬草木之值春风自炎黄而降未都其庥即开辟以来罕闻斯盛允宜彰施於毫素陋唐家封禅之图点染於铅朱嗤周室旅獒之画

诰谟制勅竝勒银绳文赋诗歌都装锦轴辑

万夀之盛典垂一代之鸿编原任户部侍郎臣王原祁修纂於前詹事府詹事【臣】王奕清踵事於後计历三稔而周彚集百二十卷全书告成恭呈

御览熊熊宝气下烛西崑烂烂文光仰腾东壁将见无

圣历六十年甲子方新不老大椿八千岁春秋常在图皆据实非夸银瓮金船言必援经远嫓赤文绿字【臣】等谬忝纶扉滥尘政府幸际

都俞之盛世欣逢

夀考之昌辰扬胜事於璿图愿添

帝籙表鸿徽於琼版只颂

尧年剞劂初成装潢始就高文黼绘遹昭

圣代之光华傅彩开雕备覩万方之燕喜捧琅函而欲

舞抱缃帙以腾欢【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踊跃懽忭之至谨奉

表恭

进以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初一日

猜你喜欢
  志第八 祭祀中·范晔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一·乾隆
  筹饷篇第十六·王闿运
  卷三·陈继儒
  卷之五百六十·佚名
  第九十三卷 文苑 二 ○·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六·杜大珪
  卷二十三·傅恒
  孔琳之传·李延寿
  耶律海里传·脱脱
  洪福源传(附洪俊奇等传)·宋濂
  吴杰传·张廷玉
  卷十五·楼昉
  卷三百三十·佚名
  45.秦王灭六国·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二十三·吴景旭

      丁集上之下  古乐府  声辞  杨升庵曰汉铙歌十八曲古今乐録谓其声辞相杂不复可分是也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尔此说卓矣近世有好奇者拟之韵取不协字用难训亦好古之弊胡元瑞曰铙歌声文相乱处诚有之然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领校尉上,云)下宫殿头官是也。今因杨景、焦赞,私下三关,擅杀谢金吾,圣人命王枢密监斩二人,可怎生不见回话?令人,朝门外觑者,若来时报俺知道。(王枢密上,云)自家王枢密,奉圣人的命,亲为监斩官,建起法场,杀那杨景、焦赞两个,不

  • 三集卷八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五古今体九十八首【庚寅一】庚寅元旦占穰喜复值庚金少海初曦殿角临负扆又兹宵旰始膺图不觉岁年深正供普免培民气恩榜重开惠士林曹植漫陈元会什宋祁谁献守成箴

  • 卷二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七 沈与求 次韵刘殿院赠钱圃翁 平生丘壑心余事不挂目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异哉小玲珑蟠峙苍弁腹修藤结悬崖飞溜响空曲伏石状卧虎腾拏杂奔鹿砑然牙吞吐侧路

  • 卷四百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七蝉类五言古听早蝉         【梁】简文帝草歇鶗鸣初蝉思花落后乍饮三危露时防五官栁庄书哂鹏翼卫赋宜螓首桂树可淹留勿谓山中久听鸣蝉应诏       【梁】沈

  • 卷四 鲁语上·左丘明

    1长勺之战,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数以用民无不听,

  • 曾静供词五条 二、雍正皇帝是励精图治,爱抚百姓,还·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书内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等语。我皇上夙夜孜孜,勤求治理,爱养百姓之心,无时不切于寤寐,无事不备其周详。屡年来大沛恩泽,薄海黎庶,莫不均沾。旧欠钱粮,蠲免几及千万,江浙等处浮粮,每年减免六十余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十八年三月壬寅朔 孝肃皇后忌辰祭 裕陵遣彰武伯杨世清行礼○甲辰直隶大名府诸处狂风自西北方起白昼晦冥天色忽赤忽黑其风至次日方止山东兖州府诸处黑风扬沙坏城楼廨宇庐舍伤男妇五人河南开封府彰德卫辉归德等处

  •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六月庚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  ○谕内阁、李秉衡奏、列保贤员。恳恩奖励等语。山东候补知州署恩县知县潘民表、候补知州署胶州知州罗志绅、

  • 一〇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周作人

    补树书屋是一个独院,左右全没有邻居,只有前面是仰蕺堂,后边是希贤阁,那里我没有进去看过,听说阁上是供着魁星,差不多整个书屋包围在鬼神窝中,原是够偏僻冷静的,可是住了看也并不坏,槐树绿阴正满一院,实在可喜,毫无吊死过人的迹象

  • 柳仲郢传·欧阳修

    柳仲郢字谕蒙。母亲韩氏,就是韩皋的女儿,善于教育儿子,所以仲郢年幼酷爱读书,曾经和制熊胆丸,让仲郢夜里吃它补养疲劳的身体。长大后擅长写文章,著有《尚书二十四司箴》一书,被韩愈叹赏。元和末年,考中进士科,任命为校书郎。牛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佚名

    【提要】 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众多治国为人之道。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

  • 卷五十·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五十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哀公四传【癸亥】十七年春卫侯为虎幄于借圃【杜于借田之围新造幄幕皆以虎兽为饰】成求令名者而与之始食焉【林始食以落其成○成絶句】大子请使良夫【以良夫应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胜上教理分第二十六之二  复次宣说金刚部作用成就仪轨。  所谓行人依法修习。先行成已。然后随其意乐所求成就

  • 经外杂钞·魏了翁

    二卷。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此书主要是杂录诸书,分条节录,而以自己的见解标于其下。书中多有不载诸书全文而节略“云云”之处,又有“如元子心规”之类,还有一条两卷重复相见者。当属随手记录,以备考证之文,最初并无意

  • 评琴书屋医略·潘名熊

    医话。清潘名熊撰。三卷。名熊字兰坪,广东番禺人。少时曾在广州读书,喜涉猎医书,后矢志医学。推崇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以医名于时。另著有《评琴书屋叶案括要》。兰坪好弹琴及论禅理,自题居室为“评琴书屋”,故以

  • 画图缘小传·天花藏主人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无名氏撰;题“步月主人”。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旧刊本,书题为《新镌评点画图缘小传》,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此本当是原刊本。又有益智堂刊本,是据前者修改而成。作品讲述:两广

  • 儒林宗派·万斯同

    十六卷。清万斯同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出后,《宋史》遂以道学儒林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