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集卷五

黄山谷

《豫章先生传赞》云:“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

东坡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于世。”

《王直方诗话》云:“山谷旧所作诗文,名以焦尾弊帚。”

秦少游云:“每览此编,辄怅然终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汉之风。今交游中以文墨称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旁,觉我形秽也。”

西清云:“山谷诗,妙脱蹊径,言谋鬼神,无一点尘俗气。所恨务高,一似参曹洞下禅,尚堕在玄妙窟里。”

胡苕溪云:“元祐文章称苏、黄,时二公争名,互相讥诮。东坡尝云:‘鲁直诗文,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然不可多食,多则发风动气。’山谷亦云:‘盖有文章妙一世,而诗句不逮古人者。’此指东坡而言也。”

刘后村云:“豫章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片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磨,真不易之论也。”

任天社云:“山谷诗律妙一世,用意未易窥测,然置字下语,皆有所从来。”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天社任渊注云:“前篇梅,以属东坡。”

东坡《报山谷书》云:“古风二首,托物引类,得古诗人之风。”其推重如此,故置诸篇首。

其一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任天社云:“此诗起四句,言江梅为桃李所忌,意谓东坡见嫉于当世,独为人主所知耳。东坡蜀人,故曰‘以远初见尝’。又曰:‘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以言东坡弃置于外郡也。”

其二

题注云:“后篇松,以属东坡。茯苓,以属门下士之贤者。菟丝,以自况云。”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人言可医国,何用太早计。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任天社云:“后篇起句,意谓东坡以大材而沉下僚,其盖世之名,则不可掩也。”又云:“‘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郝隆曰:‘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此特借用以指菟丝,言其不依附凡木,所志远矣。”又云:“‘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意谓依附贤者,足以自乐。至其不为当世所知,则亦自重难进,而未尝汲汲也。”

[附]东坡次韵和答

东坡《诗案》云:“黄庭坚寄书并《古风》诗与某,其书云:‘伏惟阁下学问文章,度越前辈,大雅岂弟博约。后来立朝,以直言见排诋,补郡辄上课最,可谓声实相当,内外称职。’某次韵和之,并答书云:‘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今之君子,谓近日朝廷进用之人,意言庭坚轻外物而自重,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不能援引庭坚而用之也。”

其一

佳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期君蟠桃枝,千载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诗案》云:“此诗首四句,以讥世之小人胜君子,如稂莠之夺佳谷也。又云‘大哉天宇间’,至末句‘悄悄徒自伤’,意言君子小人,进退有时,如夏月蚊虻纵横,至秋自息,比黄庭坚如蟠桃,进用必迟。自比苦李,以无用自全。又取《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皆以讥当今进用之人为小人也。”

其二

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不知市中人,自有安期生。君今已度世,坐阅霜中蒂。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

《诗案》云:“此篇即无讥讽。”

此篇和诗无“龄”字韵,诸本皆然,不知其有遗阙否?

送王郎

王纯亮字世弼,山谷之妹婿,见于黄氏世谱。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中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一本作“歌以写从来兄弟之情”。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连床夜雨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日杲杲。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胡苕溪云:“黄鲁直《送王郎》诗云:‘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中之块磊[一],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近时学者,以谓此格独鲁直为之,殊不知欧阳永叔已先有之。永叔《送原甫出守永兴》诗云:‘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坂。’”

[一]“块磊”上文作“磊块”。

任天社云:“山谷诗‘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之句,此对极有妙处,前辈多使之。老杜云:‘别来头并白,相对眼终青。’东坡云:‘读书头欲白,对面眼终青。’又曰:‘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又曰:‘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又曰:‘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其用青眼对白头非一,而工拙各有异耳。”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西太一宫韵二首

其一

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

任天社云:“首二句,追念熙宁间一时建立之事,今已堕渺茫,如醉乡梦境,至其所可传,则有不朽者在。后二句,所以终此意也。”

其二

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欲问老翁归处,帝乡无路云迷。

任天社云:“山谷意谓惠卿之忍,正如乐羊。荆公之过,当与西巴同科。末意言神考眷遇荆公,终始不衰,升遐之一年而公亦薨,神考威灵在天,公当从之,非谗邪所能间也。”

韩非子曰:“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褚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巴西放麑事,详见陈后山《送苏公知杭州》诗注。

苏子由《弹惠卿章》云:“放麑,违命也,推其仁则可以托国;食子,徇君也,推其忍则至于弑君。”

《艺苑雌黄》云:“古人诗押字,或有语颠倒而无害于理者,如韩退之以‘参差’为‘差参’,以‘玲珑’为‘珑玲’是也。比观王逢原有《孔融》诗云:‘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黄鲁直有《和荆公六言》云:‘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按后汉史有脂习而无习脂,有秦西巴而无巴西,岂二公之误邪?”

《汉皋诗话》云:“字有颠倒可用者,如罗绮、绮罗,图画、画图,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类,方可纵横。惟韩愈、孟郊辈才豪,故有湖江、白红、慨慷之语,后人亦难仿效。若不学矩步而学奔逸,诚恐麟麒、凰凤、木草、川山之句纷然矣。”

愚闻:近传有在高州贡院校文,其士子词赋中有押来仪之皇凤者,为有司所黜。主文戏作一诗云:“考试到州高,吾徒愧冒叨。来仪赋皇凤,素节咏羊羔。骚客称原屈,贪人嫉餮饕。如何得元解,归去学潜陶。”传者皆发一笑。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祈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任天社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

《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尝谓余曰:‘黄九似“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是奇语。’”

胡苕溪云:“汪彦章有云:‘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效山谷体也。余亦尝效此体作一联云:‘钓艇江湖千里梦,客毡风雪十年寒。’”

《吕氏童蒙训》云:“或称鲁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以为极至。鲁直自以此犹砌合,须‘石吾甚爱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此乃可言至耳。”

题竹石牧牛

《诗引》云:“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之。”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室中语》云:“一日,因坐客论鲁直诗,体致新巧,自作格辙。次客举鲁直此诗云:‘石吾甚爱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如此语意甚新。公徐云:‘《独漉篇》有云:“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盖是李太白《独漉篇》也。山谷亦效此语意耳。’”

愚谓:唐李涉诗云:“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末句之意亦本此也。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诗注》云:“猩猩事,《通典》于哀牢国言之甚详,盖出于《华阳国志》及《水经注》。《唐文粹》载裴炎《猩猩说》,大率本此。其略云,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喜着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已知里人所设,又能知设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迨乎醉,因取屐而着之,乃为人所擒获。刺其血染毳罽,随鞭棰输之,至于一斗者。’”

此诗“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一联,上句是借事以言猩猩,下句谓作笔写书也。晋阮孚云:“未知一生能着几两屐。”

《类苑》云:“鲁直善用事,若正尔填塞故实,旧谓之‘点鬼簿’,今谓之‘堆垛死尸’。鲁直之咏《猩猩毛笔》诗曰:‘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东坡《呈孔毅父》云:‘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精妙隐密,不可加矣。当以此语反三隅也。”

胡苕溪云:“前辈讥作诗多用古人名姓,谓之‘点鬼簿’。其语虽然如此,亦在用之如何耳,不可执以为定论也。如山谷《种竹》云:‘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食薇瘦。’《接花》云:‘雍子本犁子,仲由元鄙人。’此虽多用,善于比喻,何害其为好句也?”

《吕氏童蒙训》云:“东坡诗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或一道也。鲁直作咏物诗,曲当其理。如《猩猩笔》诗:‘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其必此诗哉。”

和文潜赠无咎

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后生玩华藻,照影终没世。安得八纮罝,以道猎众智。

胡苕溪云:“后山谓鲁直作诗过于出奇,诚哉是言也。如《和文潜赠无咎》诗云:‘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又如《王圣涂二亭歌》云:‘绝去薮泽之罗兮,官于落羽。’洪玉父云:‘鲁直言,罗者得落羽以输官。凡此之类,皆出奇之过也。’”

题晁以道雪雁图

飞雪洒芦如银箭,前雁惊飞后回盼。凭谁说与谢玄晖,莫道澄江静如练。

任天社云:“此借用李太白‘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还忆谢玄晖’之句,反而用之。言不若于此景物中道出句也。”

广陵早春

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

任天社《诗注》云:“此用杜牧之诗语。‘红药’,谓扬州芍药。《礼记·王制》曰:‘祭天地之牛,角茧栗。’此借用以言花苞之小。末句谓风物如此,惜其身之老也。”

[附]杜牧之有所见

娉婷袅娜十三余,豆蔲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过,卷上珠帘总不如。

谢叠山云:“此言妓女颜色之丽,态度之娇,如二月豆蔻花初开。扬州十里红楼,丽人美女,卷上珠帘,逞其姿色者,皆不如此女也。”

[附]又杜牧之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悠飏落花中。

[附]陈无己席上劝客酒

稍开襟抱使心宽,大放酒肠须盏干。珠帘十里城南道,肯作当年小杜看。

愚谓此诗当时席间必有歌者,姝丽之色亦是用杜牧之诗语。“小杜”,即牧之也。

用前韵寄杨定国

淮南二十四桥月,马上时时梦见之。想得扬州醉年少,正围红袖写乌丝。

山谷自叙云:“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今春又有自淮南来者,道扬州事,戏以前韵寄杨定国。”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

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

任天社云:“‘能令汉家重九鼎’,本汲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此句盖用此意也。东汉多名节之士,赖以久存。迹其本原,政在子陵钓竿上来耳。”

姨母李夫人墨竹

序云:米芾《画史》云:“朝议大夫王之才妻,南昌县君李氏,尚书公择之妹,能临松竹木石等画,见本即为之,卒难辨也。”山谷盖公择甥也。

小竹扶疏大竹枯,笔端真有造化炉。人间俗气一点无,健妇果胜大丈夫。

古乐府《陇西行》云:“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山谷末句用此语也。

谪居黔南十绝

十绝皆摘白乐天诗句。

曾慥端伯《诗选》云:“张文潜晚喜乐天诗,邠老不乐,尝诵山谷十绝句,以为不可企及。其一云:‘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文潜一日召邠老饭,乃预设乐天诗一帙,置书室床枕间。邠老少焉假榻,翻阅良久,始悟山谷十绝,尽用乐天大篇裁为绝句。盖乐天多于敷衍,而山谷巧于剪裁,自是不敢复言矣。”

任天社云:“端伯所载如此,必有所据。然敷衍、剪裁之说非是。盖山谷谪居黔南时,取乐天江州、忠州等诗,偶有会于心者,摘其数语,写置斋阁。或尝为人书,世因传以为山谷自作,然亦非有意与乐天较工拙也。诗中改易数字,可为作诗之法,故因附见于此。前五篇,今《豫章集》有之,后五篇,得之《修水集》。”

其一

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

此《乐天集》第十卷中《寄行简》诗。元作“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其二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此十一卷中《岁晚》诗。末句元作“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原。”

其三

冷淡病心情,暄和好时节。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此十一卷中《花下对酒》诗。

其四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此十一卷中《西楼夜》诗。

其五

冥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此十一卷中《委顺》诗。

其六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此十一卷中《东城寻春》诗。“欢悰”元作“欢情”。

其七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此第十卷中《孟夏思渭村旧居》诗。

其八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与前篇注同。

其九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此十一卷中《竹窗》诗。

其十

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

一本作“秋来何所梦,合眼在乡社”,此《乐天集》第十卷《寄行简》诗。元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韵语阳秋》云:“山谷《黔南十绝》,七篇全用乐天《花下对酒》、《渭村旧居》、《东城寻春》、《西楼》、《委顺》、《竹窗》等诗,余三篇用其诗,略点化而已。”

叶少蕴云:“诗人点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重经号令,精彩数倍。”此语诚然。

题画睡鸭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无镜不作双。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容斋随笔》云:“此诗谓之点化古语。盖徐陵《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黄鲁直全用徐陵语点化之,末句尤工。”

侄梠随知命舟行

梠字惟深,小字韩十,知命第二子也。

莫去沙边学钓鱼,莫将百丈作辘轳。清江濯足窗下坐,燕子日长宜读书。

愚谓:此诗痛快而警策,真得训诲子侄之体。末二句语,勉励之意尤深。

病起荆江亭即事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味,西风吹泪古藤州。

任天社云:“‘闭门觅句’、‘对客挥毫’二句,乃二君实录也。无己坐党禁锢,既而自徐学,除秘书省正字。少游自雷州贬所北归,至藤州,卒于光化亭上。初,少游梦中作《好事近》长短句,有‘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之句,殆若谶云。”

胡苕溪云:“山谷以今时人形入诗句,盖取法于少陵。少陵诗云‘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又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之类是也。故山谷云‘司马丞相骤登庸’,又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之类是也。近世风俗谀甚,悉以丈相呼,更不复知其字,畴敢形入诗句,必相顾而失色。《礼记》云:‘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今不问其长幼,悉以丈呼之,是不识《礼记》,宁不羞乎?”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东坡知扬州,初《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归田园居》以下,皆谪惠州后所作,凡一百有九篇。追和古人,自东坡始。

愚谓:此诗后四句,亦是子由作《和陶集序》中语意。子由序有云:“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题小景扇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零落杏花香。春风不解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鄂州南楼即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夜凉。

愚谓:山谷此二诗,亦可谓雅丽精绝者也。

四休居士诗

其一

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抱官囚。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

其二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诗。

山谷自序云:“太医孙君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发药,多不受谢,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四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传酒,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之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相忘。其居与予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遣家童歌之,以侑酒茗云。”

青奴

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山谷云:“赵子充示《竹夫人》诗,乃凉寝竹器,然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而冬夏青青,竹之所长,故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

《志林》云:“东坡《寄柳子玉》云:‘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又《送竹几与谢秀才》云:‘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盖俗以竹几为竹夫人。山谷‘秾李昭华’之句,盖贵人家两女妓也。”

[附]吕居仁咏秋后竹夫人

与君宿昔尚同床,正坐西风一夜凉。便学短檠墙角弃,不如团扇箧中藏。人情易变乃如此,世事多虞只自伤。却笑班姬与陈后,一生辛苦望专房。

胡苕溪云:“晁无咎有诗云:‘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居仁诗用此语也。”

赵伯威《诗余话》云:“曾文清谓山谷以‘竹夫人’为‘竹奴’,予亦名‘脚婆’为‘锡奴’,戏作绝句。”

[附]曾文清咏脚婆

雾帐桃笙昼寝余,此君那可一朝无。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

愚按:山谷亦有诗戏咏脚婆,附于左。

[附]山谷戏咏暖足瓶二首

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注云:“邪念忽起,胜于用兵不戢之祸。退之诗云:‘诘曲避语阱,冥茫触心兵。’俗以暖足瓶为铁婆,老杜诗云:‘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此反而用之。”

脚婆元不食,缠裹一衲足。天明更倾泻,颒面有余燠。

乞猫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后山诗话》云:“《乞猫》诗虽滑稽而可喜,千岁而下,读者如新。”

绝句

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

《渔隐丛话》云:“山谷曾自注‘雪里过门多恶客’之句云:‘不饮者,为恶客,出《元次山集》。’余以《元集》检寻,其诗云:‘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注云:‘非酒徒,即为恶客。’”

达观台

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豁开。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

《冷斋夜话》云:“李翰林诗曰‘鸟飞不尽暮天碧’,又曰‘青天尽处没孤鸿’。山谷诗乃用此意,谓之‘换骨法’。”

胡苕溪谓“鸟飞不尽暮天碧”之句,乃郭功甫《金山行》。冷斋以为李翰林诗,何也?

题李氏园壁

荷气竹风宜永日,冰壶凉簟不能回。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谪仙苏二来。

《王直方诗话》云:“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园,题诗于壁。少游言于东坡曰:‘以先生为苏二,大似相薄。’少游极怨山谷《和实寂斋》诗,因此吹毛耳。”

愚按:山谷诗注及《高斋诗话》云:“少游尝教授蔡州,顾官妓娄婉及陶心儿者,与之甚密。婉字东玉,故少游赠之词云‘小楼连苑横空’,又云‘玉佩丁东别后’者是也。又赠陶心儿词云‘天外一钩横月带三星’,谓心字也。其后山谷尝次孙子实寂斋韵寄少游,有云:‘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少游极怨山谷此句,谓言蔡州事少人知者。鲁直诗语重,人既见此语,遂使吹毛耳。”

登岳阳楼望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盘堆里看青山。

注云:“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夏潦后,蜀江涨势高,遏住湘波,让而退,溢为洞庭湖,凡数百里。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归壑,此山复居于陆,惟一条湘水而已[一]。”

[一]“水”,日本人中野吉右卫门翻刻本作“川”。

愚谓:山谷此诗,实用刘禹锡、雍陶诗中语翻案也。今附于左。

[附]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附]雍陶望君山

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嘲小德

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欲嗔主母惜,稍慧女儿夸。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王符传》云:“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隐居著书,以讥当世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盖小德亦庶出之子也。

《东皋杂录》云:“鲁直《嘲小德》,有‘学语春莺啭,书窗秋雁斜。’后改作此联,以是知文不厌改也。”

[附]东坡次前韵

题序云:“次韵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晋周顗,字伯仁。母李络秀少时在室,顗父浚为安东将军,尝出猎,遇雨止络秀家。会其父兄不在,络秀闻浚至,与一婢具数十人馔,甚精办,而不闻人声。浚因求为妾,其父兄不许。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庶大有益矣。”父兄许之。后生顗及嵩、谟,并列显位。络秀谓顗曰:“我屈节为汝家妾,门户计耳。汝不与我家为亲,吾亦何惜余年?”顗等从命。由是李氏遂得为方雅之族。

寄廖明略学士

此诗五首中第三首也。

廖侯劝我酒,此亦雅所爱。中年刚制之,常惧作灾怪。连台盘拗倒,故人不相贷。谁能知许事,痛饮且一快。

题云:“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父主簿。杜诗云:‘酒渴爱江清,余酣潄晚汀。’”

谢荣绪割獐见贻

何处惊麕触祸机,烦公遣骑割鲜肥。秋来多病新开肉,粝饭寒葅得解围。

胡苕溪云:“鲁直少喜学佛,遂作《发愿文》云:‘今者对佛发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饮酒、食肉,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其苦。’可谓能坚忍者必矣。其后悉毁禁戒,无一能行者,于前三诗句中可见矣。传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戒之,则诚难。第节之,则为易,乃近于人情也。’”

题胡逸老致虚庵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围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石林诗话》云:“蜀人石翼与,黄鲁直在黔中时游从最久,尝言见鲁直《自矜》诗一联云:‘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以为晚年最得意,每举以教人,而终不能成篇,盖不欲以常语杂之。然鲁直自有‘山围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余以谓气格当胜前联也。”

山谷云:“尝得两句云:‘清鉴风流归贺八,飞扬跋扈付朱三。’未知可赠谁,遂不能成章。又尝嘲一俗浊人云:‘浊气扑不散,清风倒射回。’东坡言‘无以复加’。”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陶弘景《真诰》云:“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仙丹,乃升太清。”故《观伯时画马》诗云:“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即前事也。

任天社云:“此诗上三句,言供帐之寒陋也。《国朝会要》云:‘仪鸾司在拱辰门外,供帐弊坏,卒徒以为卧具,故有贪饕之虱行于其间。’次三句,言锁宿试院甚久,出院未有期,郁郁自苦,如贫马之得食。牛马食余草节曰‘藖’,《集韵》音何间反。莝,余草也。”

胡苕溪云:“此格《禁脔》谓之‘促句换韵’。其法三句一换韵,三叠而止。此格甚新,人少用之。余尝以此格为鄙句云。”附于左。

[附]胡苕溪效山谷体

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晚凉徐度一襟风。天分风月相管领,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不妨举盏成三人。

报贾天锡以宝熏见惠乞诗

山谷云:“贾天锡作意和香,自然有富贵气,觉诸人家和香极寒乞也。天锡屡惠此香,惟要作诗。因以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作十小诗赠之。犹恨诗未工,未称此香耳。”

其一

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胡苕溪云此十诗中第一绝“真佳句也”余九首见全集。

答斌老病起遣闷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胡苕溪云:“东坡有句云:‘茶笋尽禅味,松竹真法音。’山谷云:‘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张文潜云:‘鸟语味实相,饭香悟真空。’此三联语意相类,然山谷一联最为优也。”

《维摩经》云:“生四大,增损则有四百四病。”又禅家每以智惠为刃,山谷诗中用此语也。

秋思寄子由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熊勿轩云:“此诗言世道将变,人才老死山林,无人推挽出而用世也。”

猜你喜欢
  蒋璨·唐圭璋
  陈慥·唐圭璋
  卷四十六·董康
  附录○棕窗杂记·王闿运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丘逢甲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萧晶玉
  卷十三·纪事四·冯金伯
  于湖词卷三·张孝祥
  卷一百二十七·冯惟讷
  卷十九·陈起
  卷之四·佚名
  卷五十六·吴之振
  卷四十九·吴之振
  补遗卷二十·陈元龙
  补遗卷十二·陈元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彭定求

        卷34_1 【陇头水】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二高正臣高正臣广平人襄州刺史卫尉卿习右军书法睿宗最爱其笔诗二首晦日置酒林亭【是宴凡二十一人皆以华字为韵陈子昂为之序】正月符嘉节三春翫物华忘怀寄尊酒陶性狎山家柳翠含烟叶梅芳带

  • 卷二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元丰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金陵作】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

  • 天顺日录·李贤

    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当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及景泰淫荡无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及石亨、张軏辈窃弄威权,人又失望。有御史杨瑄自河间来者,言石亨家人

  • ●戊编·姜侠魂

    ◎赵声传自五胡乱华,一马化龙,而京口一隅,蔚为南朝重镇。所谓&ldquo;北府酒可饮兵可用&rdquo;者是也。金行代谢,寄奴挺生。内讧既清,戎车遂驾。陈师广固,慕容就擒。因垒长安,姚泓面缚。于以正猾夏之诛,雪陆沈之耻,光祖宗之玄灵

  •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一月。甲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  ○遣官祭先医之神。内记  ○谕内阁、御史赵炳麟奏、请推广农林一摺。自来足民之道。端在利用厚

  • 冯翊王高润传·李延寿

    冯翊王高润,字子泽,神武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幼小时,神武帝称赞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呀!”天保初年受封,历任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他容貌俊秀,仪表出众。年龄已十四五岁,他的母亲郑妃还与他睡在一起,外面颇有污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微【臣】恭受 天恩奏请 圣训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极

  •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吕思勉

    清代学术的中坚,便是所谓汉学。这一派学术,以经学为中心。专搜辑阐发汉人之说,和宋以来人的说法相对待,所以得汉学之称。汉学家的考据,亦可以说是导源于宋学中之一派的。注860而其兴起之初,亦并不反对宋学。只是反对宋学末

  • 序·陈建

    顾序东粤清澜陈先生尝为书,以着朱陆之辩,而曰此非所以拔本塞源也,于是乎搜及佛学,而又曰此非所以端本澄源也,于是乎特揭吾儒之正学终焉,总而名之曰学蔀通辩。大指取裁于程子本天本心之说,而多所独见。后先千万余言,其忧深,其虑

  • 昭公·昭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冬,有星孛于大辰。楚人及吴战于长岸。【传】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

  • 卷三百九·佚名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之二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色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受想行识亦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世尊,何因缘故。眼处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

  • 卷第一·霁仑超永

    续藏经 五灯全书五灯全书卷第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七佛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祖灯相传。必自佛始。故自释迦以上。略举七佛。长阿

  • 终南家业卷下(本)·守一

      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  学者皆云。心用双持犯。但论化业。不犯制罪。余昔亦同此见。於会元等处。并约化业注释。今详诸文。义则不可。既云持犯。犯则结罪。但教行则临事约教。须遵法式。心用依修对治。常时摄念。

  • 福嚴費隱容禪師紀年錄卷上·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資福行觀山陰王谷仝集鹽官徐昌治 董行證較繼主法席門人行宗 行古重訂刻明神宗皇帝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師諱通容,號費隱,閩之福清江陰里何氏子,其先瞻陽望族也。父某,母翁氏俱有令德。生于癸巳五月二十四日戌時。少

  • 觚不觚录·王世贞

    笔记。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一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书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凡五十五条,近万字。作者感于世风日降,可叹者多,故取孔子伤“觚之不复旧觚”之意名书。专记明典章制度,尤详于今昔沿革。

  • 痛史·吴趼人

    历史小说,二十七回,未完。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原载《新小说》第八至十三、十七至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出版。宣统三年(1911)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书名“痛史”,

  • 读诗略记·朱朝瑛

    六卷。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尝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益博稽六艺,折衷诸家之说,康熙中卒。有《五经略记》、《金陵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