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张熙堂叔张勘被追捕的经过

  编者按:张熙约其堂叔张勘赴西安投书,到达后,张勘才知是投逆书,心中害怕而逃走,岳钟琪派人追捕未获,因写此奏章。而张勘到家第二天,即被湖南方面逮捕。(参见《副都统海兰等奏折》)

  【原文】

  陕西总督臣岳钟琪谨奏,为据实复奏事。窃查逆犯张熙,供称伊弟张勘,由商州一路先回湖南等语。彼时臣一面奏闻,一面即飞遣确人追缉。先令由商州一路,挨门逐户盘察查拿,仍另遣人星夜兼程,预抵襄阳,在各饭店马头守候踪迹,密伺查捕。以凡自西安往湖南者,不拘水陆分途,冲偏各径,悉由襄阳径过也。兹奉朱批谕旨下,询张勘曾否拿获,仰见睿虑周详,恐其逃回,预漏消息,则逆犯曾静等,不无潜匿远之患。但臣曾细询张熙,自西安至湖南住家处,水陆必行,四十余日。今虽据商州一路蹑缉之人役回称,挨户盘查,并无张勘踪迹。而襄阳守候之人,至今尚未回陕。窃计钦差兼程南下,到彼必速,料张勘纵能脱漏,亦难迅速抵家,不至预透风声,令逆党潜遁也。兹奉朱批垂询,拟合缮折据实复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七日。朱批:大奇事。张勘到家,次日已被钦差差役拿获,凡张熙开列名单所有之人,一人未曾免脱,皆就擒矣。谕卿喜之。

  【译文】

  陕西总督臣岳钟琪谨奏,为了据实报告情况事。查逆犯张熙供称,他的兄弟(应为族叔,此处疑为笔误或误刻———译者)张勘,从商州一路,先回湖南去了等话。当时,臣一面奏报皇上知道,一方面便立刻派得力人员追捕。先让他们从商州大路,挨门逐户地进行盘问搜查;另一方面更另派人日夜兼程,先赶往襄阳,在各饭店、码头守候张勘踪迹,暗中伺捕。因为凡从西安往湖南去的,不论走水路或陆路,或走大路小路,都得从襄阳经过。今收到下发的朱批谕旨,询问张勘是否拿获了。因而想见皇上英明睿智,考虑问题十分周详。恐怕犯人逃回,预先泄漏消息,那么逆犯曾静等人,不是没有远逃藏匿的可能。但是臣曾仔细询问过张熙,从西安到湖南他家住处,水路陆路,必须走上四十多天才能到达。今根据从商州一路追捕的差役回来报告说,挨户盘查,并未发见张勘踪迹。而在襄阳守候的人,至今仍没有回陕西来。臣计算钦差兼程南下,到湖南一定很快,料想张勘纵然能逃脱追捕,也难于迅速回到家中,不至于预先走漏风声,使逆党潜逃。今蒙皇上朱批谕旨查询此事,理当缮写奏折,具实奏报,谨请皇上明察,谨奏。雍正六年十二月初日。雍正朱笔批示:真是大奇事!张勘回到家的第二天,已经被钦差派去的差役所拿获。凡张熙所开列名单上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逃脱,都被捕获。特告诉爱卿高兴一下。

猜你喜欢
  载记第六 石季龙上·房玄龄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脱脱
  卷之二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下篇卷四·陈洪谟
  ●瀋館錄卷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纪昀
  卷二十九·张守节
  李叔同年谱(9)·李叔同
  第一章 当时之诸部族·冯承钧
  九二 灯火二·周作人
  二十七、院试·包天笑
  ●牧令书例言·徐栋
  汉文帝·苏辙
  卷八·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王玉峰

    第一齣 统略【满庭芳】〔末上〕济宁王魁。椿萱早丧。弱冠未结姻亲。赴礼闱不第。羞涩寓莱城。偶配桂英敫氏。新婚后神庙深盟。试神京。鳌头独占。金垒起奸心。爲夺婚不遂。将家书套写。致桂英自缢亡身。幸神明折证。

  • 卷二百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一】华岳字子西为武学生轻财好侠韩侂胄当国岳上书云云书奏侂胄大怒下大理贬建宁圜土中郡守傅伯成怜之命狱卒使出入毋系伯成去又迕守李

  • 卷十五·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五侯官陈衍辑陈旅傅若金黄裳宋褧张仲容吕思诚廖毅陆居仁李黼萨都剌胡善◆陈旅旅字众仲,莆田人。荐除国子助教,官至国子监丞。有安雅堂集。山堂肆考:游京师,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叹曰:「此所谓『我老将

  • 卷一二一 宋紀三·司马光

      起著雍執徐(戊辰),盡上章敦牂(庚午),凡三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五年(戊辰、四二八年)   春,正月,辛未,魏京兆王黎卒。   荊州刺史、彭城王義康,性聰察,在州職事脩治。左光祿大夫范泰謂司徒王弘曰:「天下事重,權重難居。卿

  •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黄士衡

    词曰: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却说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今陕西巩昌府秦州是也。虞臯陶、周老聃、汉李广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四月丁酉朔大学士赵志皋等因 上宣召御医恭问万安○兵部尚书石星奏工部郎中岳元声<锍-釒>论东事误国乞赐罢斥待封事成否正臣之罪 上曰卿竭忠任事原无欺蔽朕所素知今虏倭未靖本兵安危所寄岂可因一二浮

  • 十五年·佚名

    (庚申)十五年清大正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十三〉一日。〈陰曆辛酉十二月初四日〉臨于熙政堂,受宗戚、貴族、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新年祝賀。○行啓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1月4日○四日。特賜祭粢

  • 卷二十五 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玄

    [疏]《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目录》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五,《小戴》第十六,《别录》第九。”○释曰:郑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东方,荐豆六,于酱东,设黍稷六簋,又设庶羞十六

  • 曾子本孝第五十·戴德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

  • 卷一论道篇·杨时

    子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在父子则亲,在君臣则敬。有适有莫于道,已为有间,又况夫毁发而弃人伦者乎?子曰:立言所以明道也。言之而知德者厌之,不知德者惑之,何也?由涉道不深,素无涵蓄尔。子曰:传道为难,续之亦不易。有一字之差,则失其

  • 卷十四·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四宋 夏僎 撰説命上髙宗梦得説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説命三篇髙宗梦得説论者多矣周恭叔谓髙宗即位甘盘遯世朝多具臣傅説贤而隠于版筑之间一旦举而用之天下未尽厌服故托梦得以旁求于天下

  • 卷四·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四     宋 刘敞 撰僖公元年正月传曰不称公即位公出故也非也去年八月闵公遭弑僖公自邾入为君至此久矣国内已麤定不应犹以出奔之故不行即位礼也即位与朝庙相较何如朝庙则得即位则不得皆非

  • 卷二·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二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地理周南 召南周在今陜西鳯翔府岐山县太王避狄难自豳始迁于此因改国号曰周商王帝乙初命其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之诸侯文王作邑于丰因以岐邦之地为周公旦召

  • 卷五·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五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於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於洛邑而後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

  • 贤愚经卷第九·佚名

      (四一)净居天请佛洗品第三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已为许可。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水。调和适体。苏油浣草。皆悉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四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成就蕴第六之二若成就无色界系善心。亦成就无色界系有覆无记心耶。或成就无色界系善心。非无色界系有覆无记心。广说四句。成就无色界系善心。非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门第五子摄颂曰。旃荼苏陀夷  大衣暂时用师谟婆苏达  取钵己物想阿市多护月  贼想取自衣此颂与广释盗戒不异。故更不出寻彼可知。第四门第六子摄颂曰

  • 弇山堂别集·王世贞

    历史著作。明王世贞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州。太仓 (今江苏属县) 人。本书初刻于万历十八年 (1590),虽名为“别集”,但并不是王氏个人的诗文集,而是一部记载明代典故的史料汇编。与作者另著的《弇山堂正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