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下篇卷四

本朝状元惟钱与谦无足取,延世如罗一峰,尚矣。前此若商文毅辂、彭文宪时亦有可观。若曾公棨、曹公鼐之才,刘公俨、任公亨泰之介,张公显宗,许公观之节,皆无忝大科。其他则碌碌无述焉。若彭公教则夺于寿,曾公彦则限于年矣。

南京守备太监刘琅自陕西、河南镇守至金陵,贪婪益甚,资积既厚,于私第建玉皇阁,延方外以讲炉火。有术士知其信神异也,每事称帝命以动之,饕其财无算。琅有玉绦环,值价百镒,术士绐令献于玉皇,因遂窃之而出。或为诗笑曰:“堆金积玉已如山,又向仙门学炼丹。空里得来空里去,玉皇元不系绦环。”

李阁老西涯子兆先,幼颖敏绝人,为文下笔立就。每科场入试辄病,久不中。至是卒,年未三十。西涯公哭之恸,自为墓志,人甚哀之。士夫传云:昔公之父名淳,金吾卫军余。微时为渡子日,尝见一妇人早渡午归,迨晚复渡,如此者几月。李一日诘其故,妇曰:“有夫系狱,日往给其饮食,又复归膳翁姑耳。所以不惮劳苦。”李闻其言,甚悯之,遂却其直,早晚任其渡。他日一叟见李告曰:“闻汝素有善念,凡获善报。汝有亲骨未埋,吾当为择吉地瘗之,后当有发。”因与择一山,指曰:“有白狐卧处,即佳壤也。汝可潜舁亲骨埋其中。”李一夕往彼,果见白狐稔眠不起。李恐天明人知,因折树枝有声,狐惊耸身,三立而去。遂即其穴理之。明日叟来,询葬事,李告以故。叟曰:“俟狐自起乃为妙尔,今惊去,当中衰。汝子当不失为三公。”今其言果验,公竟至无嗣。

兆先文名甚高,然游侠无度,以是致病。公一日过其书馆中,书其几云:“今日柳陌,明日花街。焚膏继晷,秀才秀才!”兆先归见之,亦过公斋,书案云:“今日黄风,明日黑风。燮理阴阳,相公相公!”传之以为笑谈。然予闻之,成化中眉州万阁老亦题其子翼书馆,翼亦答之同前。岂兆先有所闻,或亦偶然同之乎?

左都御史戴公珊当考察,时吏部只欲凭巡按御史考语黜退,公不从。吏部曰:“如是我不担怨。”公不然,私谓张考功志淳曰:“果欲如此,吾与子先将御史考核,从其贤者斯可。不可如贵堂上,一概从之。”由是果有所得。公可谓至公无私者矣。予闻之张南园云。

崇仁洪钟生四岁,隋父朝京以训导考满之京。舟中朝京与客奕,钟在旁谛观久之,悟其行势,为父行变,累胜客局。比至临清,见牌坊大字题额,则为父索笔书之,遂得字体。至京师,即设肆鬻字。京师异为神童。宪宗闻之,召见命书。即地连画数十字,又命书“圣寿无疆,”钟握笔久之,不动。上曰:“汝容有不识者乎?”钟叩头曰:“臣非不识字,第为此字不敢于地上书耳。”上嘉其言,即命内侍舁几,复以蹋镫立其上书之。钟一挥而就。上喜,命翰林给廪读书,其父升国子助教,以便其子。弘治庚戌,年十八,登进士第,授中书。至是不幸婴疾,未三十而卒。

萧山何孝子竞,其父舜宾原任南道御史,以事谪戍广西,后遇宥回籍,颇事武断。当涂邹鲁以御史谪官县丞,升任知萧山,恃势妄为,自号萧然逐客,又改牧爱堂为寄豸堂,时常仍服豸绣。舜宾讥之,成仇。鲁欲戕害,乃与二三吏卒谋作广西移文勾取。遂差强徒十数人押舜宾起解,仍搜捕其子姓,寘之狱。及押舜宾行至江西,其吏卒受鲁密嘱,百般苦楚之。至夜,候舜宾睡熟,乃用沙袋掩口身死。其人还报鲁,受赏。竞逃匿,日夜思报父冤。一日闻鲁已升山西佥事,伺其日出接凭,暗结亲邻,伏于道左,将鲁拖扯下轿,用石灰擦瞎双眼,用船装至浙江。臬司当将竞监候,上其事。法司题奉钦依,差给事中李举、刑部郎中李时往勘其事,拟鲁屏去人服食因而致死为首,绞罪;系笃疾,奏请。何竞殴本管五品以上官,照例发口外为民。士论不平,竞复具奏。再差大理寺正曹廉勘问,乃拟鲁谋杀人造意,斩罪。余俱为从者,绞。何竞为亲报仇,情有可矜。奉闻,可之。舆论称快,遂称竞为孝子云。

近来士夫多信地理,程篁墩学士代谢于朝注《雪心赋》,林见素都宪偕谢评事廷柱遍游闽中。则自朱晦庵已深信之,盖其天分之高,又与胡五峰、蔡西山、陈北溪诸贤相与,讲明益精,其说事多奇中。相传其墓下有谶书曰:“某桥水漂,子孙入朝。”景泰癸酉岁,上问:“朱子有功圣门,子孙世禄否?”礼部奏云:“未蒙恩典。”诏录其嫡长子孙一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永奉祀事。其裔孙某入朝之日,墓前水发,桥为之倾。

工部吴主事某,湖州人,家素饶,号吕山吴家。初中进士,欲寿其父,缄币求于西涯公。时公为学士,鄙其为人,不许。吴问其友人曰:“今朝中爵位极大者为谁?”友人云:“英国公太师左柱国也。”吴乃以币求英公,英不知来意,遂受其币,令门馆作诗与之。吴得诗,夸耀于人云:“说甚麽李学士,英国当朝第一人,乃为我做诗!”人皆掩口而笑。后因考察调外,将归,乃以其父好骑驴,且年老,为构寿材一副,买驴一头。到家之日,适其父初度,开宴集宾朋为乐,闻其子至,甚喜。客曰:“公子远来,必有奇物为寿。”询其子,乃曰:“寿器一副,驴一头。”众皆失色,其父亦愠懊数日。某呆如此。

王编修瓒,一日自司礼监教书出,谓一二同年曰:“今早在左顺门,见红毡衫裹一妇人,不见其面,只见二小足。有人随去,见二内使押送赴浣衣局。守者俱起立迎入,待之异常,不知其由。”后数日,乃闻参送数人至西曹问罪。内郑旺招系坝上人,有女名某,先年选入掖庭。近闻生有皇子,见在太后宫内依住。旺每岁来西华门内臣刘林探问,但有新时面麦瓜果,即托林送入,与本宫使女黄女儿说知递进,悉回有衣服针线等物。旺回家夸耀,乡人称为郑皇亲,京城内外,人争趋赴,已二三年矣。近被缉事衙门以妖言访获,说者以为有所受也。后内批:“刘林使依律决了,黄女儿送浣衣局,郑某已发落了,郑旺且监着。”时论以为旨意发落,意自可见。若果妖言,旺乃罪魁,不即加刑,又郑氏止云“已发落了”,尤为可疑。其卷案在刑部福建司,人多录出,以为或有所待。后乙丑五月大赦,闵司冠即将旺放出,该司执言事大须请,闵以为诏书不载者,即宜释放。盖亦意有在云。

湖州人以养蚕为生,然蚕神甚异。弘治中太仓孙廷慎行贩安吉,往来皂林。见巡司获盗三人,其人是彼处大族伍氏家丁也。盖其家每岁畜蚕,因蚕多桑薄,饲之不继,乃弃蚕十余筐,瘗之土窖中。三人仍驾船往市桑叶,不得。舟还途次,忽一大鲤跃入舟中,约重数斤。三人喜其罕得,载归馈主。舟经皂林,巡司异其小船而用两橹急驾,疑之,遂追捕至。检其外,见头仓有人腿一。三人自相惊骇,巡司即缚解浙江按察司,拷掠甚至,诘其身尸所在。三人不胜锻炼,诉辨得鱼之故,变易之端。主司不言,三人者不得已而认之云:“杀人,身尸见埋在家隙地内。”主司即命吏卒人等押至其家,妄指一地,发之,正是瘗蚕之处,蚕皆不见,惟见一死尸,身躯完全,乃少一腿。事之符合,并家主俱抵罪。此事江南人盛传其事到京。岂其家害蚕命数多,有些冤报?然司刑者不可不审也。

乙丑松江刘知府琬上疏旌表一节妇,乃华亭张尚书蓥少子未婚之妇也。少子某,事游荡,与娼狎,被惊得心疾,遂不起。某原聘京卫赵指挥某女,没时张为御史,居忧于家,即具书慰报于赵,令其别议。赵得讣,报其女。女曰:“千里之音,真伪未可知。纵有凶说,而此身已生死系于张氏矣。”赵夫妇素知其女至信,虽有媒妁来议,然不敢许。逾年,公服阕之京。赵往探之,且告以女之言。公恐负其女,备仪令夫人往慰之,女但唯唯。越数日,女告其母曰:“彼既来慰我,则尽礼。母亲可率儿往展谢之,虽未及睹夫仪容,得拜翁姑,亦名分中事。”父母是其言,即具礼母子偕往。女留张舍,卒不肯归,曰:“既已身许张氏,夫死命也,决无他议。留此以事舅姑,尽妇之道。”谓母但归,母不咈其言,如其志。女时年十八,张与夫人别设一室,令夫人与俱。既而足不外履,慈惠婉顺。张夫人亦尝论其可嫁之意,女曰:“有死而已。”是夕自缢,几绝,赖救免。自是绝不敢道。四方士夫多为文以纪之。近时戏文盛传商三元辂事,颇类此。然彼是虚诬,而此则实事也。因记于此以风世。

西曹有一对云:“一双状元子,两个探花爷。”是虽资谑,然亦奇事。盖主事有张恩、王守仁,其父尚书昇、学士华,皆状元也。又有刘凤仪、李瓒,其子内翰廷相、内翰龙,皆探花也。又一对:“鲁铎分南北,朱衮别妍媸。”盖壬戌进士有两鲁铎、二朱衮,一湖广人,一永平人,一貌美,一不扬,故云。又丙辰进士有孟春、季春、夏鼎、周鼎,西涯阁老尝即席命对:“孟仲季春惟少仲。”已而即应声云:“夏商周鼎独无商”皆无然奇句也。

乙丑赐昆山顾鼎臣为状元。尹阁老直家居,谓人曰:“此名未善,盖臣字与成字同音,鼎成龙驾,名犯嫌讳。”至五月,果然。人谓尹之言亦有自也。盖景泰辛未状元乃柯潜,时人云柯与哥同字,未几英庙还自北,退居南宫,固“哥潜”之谶。又天顺癸未春御史焦显监试,有火灾。时人语曰:“御史原姓焦,科场被火烧。”盖宋末亦有“不因南省火,安得状元焦”之语。当时或未之避,然亦偶凑合耳。初,顾之父恂得一梦,云“鼎臣为状元”,初欲以此名其孙潜,未果,乃命其少子,即鼎臣也。果然。

是录分上下篇,昉自弘治改元,至乙丑冬而止。上篇事关庙朝,下篇则臣下事也。皆即一时所闻,或因一言一行之微,漫书之,初非有所择也。若夫圣政之宏纲大纪,及诸臣言行之详,自有国史与诸家文集在焉,兹固其余焉耳。呜呼!惟我敬皇在御十有八载,明作之功,惇大之化,比隆三代。而又克勤于政,无日不视朝,虽值雨雪传免,而銮舆犹御正衙,呼二三大臣参决政务。故当时在朝诸缙绅,下迨虮虱之微,无一人不欲趋朝以仰承休德,而闻夫所未闻也。愚臣自叨第后,获缀班行之末,无一日不睹圣颜、聆天语,有所闻见,即铭诸心臆,退从诸乡先生游,复悉其颠末,益闻其所未闻,即以片纸敬书,投之缃笥。鼎湖龙远,攀髯靡及。乃取而谛观之,未尝不泫然流涕,怅然增感也。遂缮写成帙,釐为四卷,以备遗志,亦将自附于裨官氏之末云耳。

重光大荒落之岁陬月既望,谨识。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毕沅
  ●卷十  艺文第十(上)·王克昌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焦竑
  卷十六 明帝·王夫之
  ●卷十二·陶宗仪
  ●扬州城守纪略·韩菼
  卷之十·佚名
  第三十二卷 访目·缪荃孙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七十六·马骕
  戴顒传·李延寿
  董尽伦传·张廷玉
  附録二·佚名
  娄裕焘·周诒春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二宋 邵浩 编东坡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揺落幽人得嘉防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铜鑪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此生独何幸风防

  • 本命解第二十六·王肃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之命与性何谓也?”孔子对曰:“分于道谓之命,分于道谓始得为人故下句云性命之始形于一谓之性,人各受阴阳以刚柔之性故曰形于一也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

  •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丙戌,詔刑部,自今臣僚雪罪經它司覆視而不當者,其元奏斷及檢書官毋得以赦原。   戊子,命知樞密院事李諮、參知政事蔡齊、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誥丁度同議茶法。諮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二【起屠维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执徐九月凡五年有九月】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嘉熙三年春正月癸酉以乔行简为少傅平章军国重事李宗勉为左丞相兼枢宻使史嵩之为右丞相兼枢宻使督视两淮四川

  • 读礼通考卷五十九·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二临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觐防同则为上相王哭诸侯亦如之【注哭诸侯者为薨于国为位而哭之】【胡安国曰周制王哭诸侯则大宗伯为上相司服为王制缌麻宰夫掌邦之吊事戒令与其币器财用是王者所以怀诸侯也】干学案天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六月甲戌朔兵部尚书李化龙奏定长定堡失事之罪先是去岁腊之二十八日虏犯辽阳以四枝进枝不满千寅至边填壕穿墉卯入辰抵屯散攻各屯每屯仅一二百骑是时虏在西官军故向东南偃旗息炮虏益无忌克略屯堡共二十四处

  •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翰林院典簿厅为移会事。照得本院于本月初九日具奏文渊阁校理一折,本日奉旨:庄通敏,邵晋涵、戴衢亨、德昌俱着以原衔充文

  • 布鲁海牙传·宋濂

    布鲁海牙,畏兀族人。祖父名牙儿八海牙,父名吉台海牙,均为本国有功世臣。布鲁海牙年幼丧父,寄学于母舅家中,很快就能识读本族文字,尤其精于骑射。十八岁时随本国国王归附于太祖,充当宿卫。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辞劳苦。太祖

  • 厉树雄·佚名

    厉树雄先生小传厉先生名汝熊字树雄浙江定海人也曾祖白华山人以诗名于时乃兄汝燕留学英国习航空实为中国飞行家之第一人先生幼攻书史聪颖过人未几弃儒而商中华民国纪元先生来春申锐志商业颇为名公巨子所器重民国五年奉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卷二·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二大学士李光地撰国风二王周初之风是谓二南其诗自畿内逹于侯国以为文武之世道一风同无间中外也其后采诸列国者归其本部则有邶鄘以下之诗畿内所得者附之于雅则有小雅中謡咏之诗

  • 卷三十六·佚名

    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此菩萨摩诃萨。欲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者,当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来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如实际。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实性。如离

  • 卷十·佚名

    △明法品第十四尔时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之藏。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乘一切智乘入菩萨离生道。远离世间志求正觉。诸佛所住皆以得祝决定成就无上菩提。彼菩萨摩诃萨。云何修习功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者。或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罗。火

  • 卷之二十三·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三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岁己酉闰十月朔   上御制舍利赞并亲洒宸翰赐黄檗开山本师和尚命和御韵恭颂进览全提坚固镇尧山宸翰辉腾霄汉间三藏珠联黄卷 五云

  • 颍滨文钞·苏辙

    二十卷。宋苏辙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

  • 煮药漫抄·叶炜

    清叶炜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金陵刻本吉大。1881年忽患咯血。病中录诗话,名之曰《煮药漫抄》。书前有朱百遂庚寅(1890年)序。

  • 孝经刊误·朱熹

    一卷。宋朱熹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宏)《论语说》,疑《孝经》引《诗》,非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