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上岳钟琪书内云“道义所在,民未尝不从;民心所系,天未尝有违。自古帝王能成大功建大业,以参天地,而法万世者,岂有私心成见介于其胸”等语。

  我朝积德累功,至太祖高皇帝神武盖世,统一诸国,成开创之功,太宗文皇帝,弘继统之业,世祖章皇帝,建极绥猷,抚临中外。此正顺天命,从民心,成大功,建大业,参天地而法万世之至道也。你生在本朝,不知列祖为天命,民心之所归,而云“道义所在,民未尝不从,民心所系,天未尝有违”,是何所指?

  曾静供:弥天重犯这些话,是泛说自古帝王之兴,与帝王之在位皆是顺天命,得民心的。天命顺,民心从,而兴起在位,即是道义之当然。弥天重犯生长楚边山谷,本乡本邑,以及附近左右,并没有个达人名士在朝,而所居去城市又最远,所以盛朝功绩,传闻不到。直至旧年到省城,由省城以至于帝畿,见闻渐广,方知东海龙兴,列祖列圣承承继继,不惟非汉、唐、宋、明所及,直迈三代成周之盛。盖天地精英日流日开,上世浑噩,人文未起,积到成周,而太和翔洽,文明大著。然天之笃生圣人以开治者,在周亦惟算文武二圣为极,至岂若本朝叠叠相因,日远日大,愈久愈光。自太祖高皇帝神武盖世,开创王基;太宗文皇帝继体弘业,统一诸国;世祖章皇帝建极绥猷,抚临中外;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遍及薄海;迨至我皇上,天聪明,恢弘前烈,已极礼明乐,备海晏河清。此正是天命民心所归,乃道义之当然,参天地,法万世,为天运文明之隆会。从前弥天重犯实实陷于不知,不是立意要如何,以自外于圣世。

  【译文】

  问曾静:意旨问你,你给岳钟琪的书信里为何有“只要道德和正义存在,人民没有不服从的,民心拥护的事,上天从没有违背过。凡是古代帝王能取得成功,建立大业,功勋顶天立地,而能使后代万世效法的,哪有把私心杂念放到心上”等说法。我们朝廷积善作德,功高无量,到太祖高皇帝英明威武,盖世无双,统一了各部族,成为国家的开创者;太宗文皇帝发扬和继承了他的大业;世祖章皇帝建立了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了中国全境和国外的藩属。这一切都顺应了天意,符合了人民的愿望,取得了丰功伟绩,建立了大业,这正是顶天立地值得后世万代效法的光辉道路。你生在本朝,不知道各位祖先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而说:“只要道德和正义存在,人民是没有不服从的,民心拥护的事,上天从没有违背过。”你指的是什么呢?

  曾静供:犯了弥天大罪的我说的话,只是笼统说法。自从古代帝王建国与帝王的在位,都是顺应了上天的旨意和人民的心愿,顺从天命,取得民心,因而建立国家,取得帝位,这是道德和正义的必然结果。犯了弥天大罪的我生长在湖南边界的山谷里,本乡本县以及附近地方,并没有一个做官的名人在朝廷,居住的地方离城市又最远。为此,本朝功德业绩传不到这里。直到去年来到省城,由省城又来到了京师,看到和听到的越来越多,才知道我朝兴起于东方海滨,各位列祖列宗不断继承,功业不仅汉、唐、宋、明等朝比不上,而且可以直比三代、成周一样的兴盛。胜过天地间的精华,每天畅流不息,一天比一天进步。上古时人民愚昧无知,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还没有开化,累积到了成周,天地人和,吉祥融洽,才文明大盛。然上天降生下圣人开创治理国家大业的,在周朝唯算文王、武王二圣达到了顶点,怎能比得上本朝几代圣人相继承袭,一天比一天强大,越久越光辉。自从太祖高皇帝英明威武,盖世无双,开创了君主的业绩;太宗文皇帝发扬和继承了他们的大业,统一了各部族;世祖章皇帝建立了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了中国全境和国外的藩属;圣祖仁皇帝深得人民的厚爱,遍及海内外;到了我们皇上,天资聪明,广泛发扬了前辈的事业,已经把礼仪道德发挥到顶点,使天下太平。这些都是顺应了天命和民心,这正是道德和正义的表现,顶天立地,为以后万代树立了榜样,文明兴盛都聚集到今天。从前犯了弥天大罪的我确实是无知,不是自己打算要怎么办,而是自己把脚站到当今盛世之外了。

猜你喜欢
  本纪第四 废帝·姚思廉
  两汉刊误补遗卷五·吴仁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卷九·叶盛
  ●南疆绎史勘本卷六·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纪昀
  ·会奏生擒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属西南大路肃清摺·丁曰健
  牛弘传·李延寿
  李嗣业传·欧阳修
  傅友德传·张廷玉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司马光
  卷十五·允禄
  卷五十·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仲芮·唐圭璋

      沁园春   寿春陵史君叔   五马南来。一骑东驰,诏黄已催。正寻幽择胜,闲边点检,吟风弄月,忙处徘徊。玉井莲房,碧筒酒熟,趁得长年千岁杯。杯浮处,正芒寒南极,色映三台。   明光殿北屏门,记御笔亲题名姓来。看河东召入,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六孟冬【大厯元年冬防州作鹤曰公时寓居夔州之西阁】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巫峡寒都薄乌蛮瘴逺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

  • 卷八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二    宋 陈起 编利登骳稿 青阳洞天呈青阳主人曾少裕 两岸苍苍峭天柱停策崖边唤舟渡青巾羽客打舟来惊起灵蛇絶溪去千年神浆不自惜万里晴天安得雨但见飞流

  • 御选金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七言絶句二孟宗献栁塘揺揺风影上寒塘静里亭台日月长不似隋家堤岸上乱鸦残照管兴亡苏门花坞绕舍云山慰眼新看花差后洛阳尘从君小筑繁香坞不负长腰玉粒春赵摅早赴北宫苍龙双阙郁层云湖水鳞鳞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菊部羣英》·张次溪

    (清)邗江小游仙客 撰●目录《菊部羣英》自序菊部羣英保安主人鲍秋文少主人黑子法龄喜儿 树德主人孔元福桂喜 主人杨桂庆贵云 维新主人钱金福双莲双玉 中山主人汤金兰 桐华主人任小凤 景秀主人张秀兰双玉 杏春主

  • 湖北篇第三·王闿运

    寇兴四年,而湖北军五溃。杨霈之败也,实未见寇,乱民一呼,而万众瓦解。省城初才二千兵,及城陷时,城内外防守军万二千,见黄旗则争缒城走,外兵亦走。水师固不任城守事,省城溃,自保而已。寇至城下,用缒城绳引而上。城中唯巡抚陶恩培、

  •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纪昀

    文苑传金 【二】○金二赵沨周昂王元节王庭筠【曼庆】 刘昂李经刘从益【祁】 吕中孚【张建】 李纯甫王郁宋九嘉 李献能王若虚 麻九畴 元德明【好问】赵沨周昂王元节王庭筠 【王曼庆】刘昂李经刘从益 【刘祁】吕

  • 卷第一百二十五·佚名

    典礼十明堂二赦文皇祐二年明堂赦天下制九月辛亥门下。朕恭绍淳烈。显绥庶邦。懋维礼乐之原。缅遵圣孝之节。洪惟事天四祭。而上辛雩禘。间或躬行。奉郊三年。而大神祖宗。顷崇并侑。宪矩若稽于盛古。革因昭迪于本朝。

  • 第二十一章 宗敦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钱穆

    代表魏晋、南北朝长时期之中国衰落情态者,有一至要之点,为社会宗教思想之弥漫,同时又为异族新宗教之侵入,即印度佛教之盛行於中国是也。一、古代宗教之演变古代的中国人信仰上帝,可说是一种&ldquo;一神教&rdquo;。【或说是

  • 九年·佚名

    (丙子)九年大明萬曆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未,上在昌德宮。1月4日○戊戌,晋州牧使呈:正兵河世憲,其母寡居,淫奸奴子,醜聲傳播,欲掩其迹,與其妻娚河玄齡同謀,夜間殺母,遠近喧播。世憲、玄齡捉囚,請遣京官推鞫事。啓下刑曹。1月9日○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八·陆世仪

    人道类熙先问性与命是一物是二物曰在天为命在物为性二物也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一物也分看亦得合看亦得一而二二而一在天为命在物为性此自是正训然此但说字义耳孟子口之于味一章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便说到圣贤一眼看

  • 卷八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六襄公二十五年考异足利本传子疆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帅左师以退疆作彊宋板永怀堂同下皆放此 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谨按足利本后人

  • 卷二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二十宋 叶梦得 撰定公二卫公孟彄帅师伐曹公孟彄卫大夫之三命者也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秋大雩冬十月癸亥公防齐侯盟于黄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公至自黄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内不书至

  • 卷二·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二天官冢宰贾公彦疏曰天官象天所立之官周天三百六十余度天官亦緫摄三百六十官不言司者大宰緫御众官不主一官之事也 中义曰山既高矣其上又有顶为冢宰者司主之名惟

  • 卷十一(沩仰宗)·佚名

    教外别传卷十一(沩仰宗)南岳下三世沩山灵佑禅师(百丈海法嗣)潭州沩山灵佑禅师。福州赵氏子。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谁。师曰某甲。百丈曰。汝

  • 缁门警训卷第七·如卺

    芙蓉楷禅师小参夫出家者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故名出家。岂可以等闲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著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又不是不知次第。

  • 华严感应略记目录·祩宏

    双童现瑞  天地呈祥  地震光流  感通玄悟  经辉五彩  神人警卫  天女给侍  冬葵发艳  瑞鸟衔花  神人延请  普贤授义  口获舍利  菩萨涌现  修罗退阵  证入无生  时雨霶流  华藏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