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为敌作伥满主入边 因间信谗明帝中计

  却说孔耿二明将,见了满洲太宗,伏地大哭。太宗问为何事?二人奏道:“臣等都是东江总兵毛文龙部将,因袁崇焕督师蓟辽,无故将我毛帅杀死,恳求大皇帝发兵攻明,替毛帅报仇,袁崇焕杀毛文龙事,从明朝二降将口中叙出,省却无数笔墨。臣等愿为前导,虽死无恨。”朝鲜有韩润、郑梅,明朝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何虎伥之多也!原来毛文龙蟠踞东江,素性倔强,崇焕恐他跋扈难制,借阅兵为名,诱文龙往迎。文龙见了崇焕,语多傲慢。崇焕便赚文龙登出阅兵,帐下伏了军士,把文龙拿住,数他十二大罪,请出尚方剑,将文龙斩首。这孔、耿二人,统认文龙为义父,因文龙被杀,随即逃往满洲甘作虎伥。为私灭公,二人可诛。太宗道:“照汝等说来,是真心投降么?”二人便设誓道:“如有异心?神人殛之!”太宗道:“汝二人欲我报仇,也可代为出力,但山海关内外,有袁崇焕把守,不易进取,汝等可有良策否?”二人沈吟许久,耿仲明先开口道:关内外不易得手,何不绕道西北,从“龙井关攻入?”太宗道:“龙井关在何处?”孔有德接口道:“龙井关是明都东北的长城口,此去须经过蒙古,方可沿城入关。此关若入,便可向洪山、大安二口,分路进捣,直入遵化,遵化一下,明京便摇动了。”仿佛《三国演义》中,张松献益州地图。太宗喜形于色,便道:“汝等愿作向导么?”二人齐声称愿。旁闪出多尔衮道:“二将弃逆归顺,正是识时俊杰,但二将前来,曾被明廷察觉否?”二人齐声答道:“我等潜踪而来,不但明廷未知,连关上的袁崇焕,也未必晓得。”多尔衮道:“既如此,请尔等速还登州。”太宗道:“我要他作攻明的向导,你如何教他速还登州?”此事我亦要问。多尔衮道:“我军此次攻明,料非一二个月可以回国,若被袁崇焕闻知,从登莱调遣水师,潜入我境,岂不是顾彼失此?好在二将前来,彼尚未晓,现仍回据登州,阳顺明朝,阴助我国,倘袁崇焕令他攻我,他可逗留勿进,若差了别将,他可预先报知,以便堵截,岂不是好?”太宗道:“好是好的,但无人导入龙井关,奈何?”多尔衮道:“蒙古喀尔沁部,已归顺我国,我军到了蒙古,择一熟路的作了向导,便可入龙井关。从前蒙古尝入贡明廷,岂无人熟识路径?”太宗大喜,便手指多尔衮,对孔、耿二人道:“这是皇弟多尔衮,足智多谋,计出万全,现请汝等依了他计,仍回登州,秘密行事,将来为我立功,不吝重赏。”孔、耿二人领命去讫。多尔衮此计,仍是未信孔、耿二人,意欲借此试二人虚实,用心更细,设计更险。《明史》崇祯四年,载登州游击孔有德叛事,此处尚是崇祯二年,故有此斡旋之笔。

  是年十月,太宗亲率八旗劲旅,大举攻明,方欲启行,闻报蒙古喀尔沁部,遣台吉布尔噶图入贡。太宗接见,就问龙井关路径,曾否认识?布尔噶图道:“奴才数年前,曾去过一次,略识路程。”太宗即令他作为向导,顿时满城文武,除居守外,尽随驾出发。戈鋋耀日,旌旗蔽天,一程行一程,一队过一队,回环曲折,越水穿林,在途中过了数天,方到喀尔沁部。喀尔沁亲王,迎宴犒劳,不待细说。

  太宗即日抵龙井关,关上不过几百名守卒,见满洲军蜂拥而来,都吓得魂飞天外,四散逃去。满军整队而入,遂分两路进攻,一军攻大安口,由济尔哈朗岳托为统领。共四旗;一军攻洪山口。太宗亲率四旗兵队,连夜进发。此时明军专防守山海关,把大安、洪山二口,视作没甚要紧的区处,空空洞洞,毫不设备,一任满军攻入,浩浩荡荡的杀奔遵化州。

  明廷闻警,飞檄山海关调兵入援,总兵赵率教,奉檄出兵,星夜前进,到了遵化州东边,地名三屯营,望见前面密密层层的都是满军,把三屯营围得铁桶相似。率教自顾部众,不及他四分之一,眼见得不是对手,只是忠臣不怕死,有进尺,无退寸,当下激厉将士,分为数队,呐喊一声,竟向满军中冲入。满军见有援师,让他入阵,复将两面的兵合裹拢来,把率教困在垓心。率教全无惧怯,率众血战,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自辰至午,也杀了满军多名。怎奈满军越来越众,率教只领着孤军,越战越少,满望城中出兵相应,谁知寂无声响。又复死战多时,看看日光已暮,不由的愤急起来,索性拍马当先,杀开一条血路,直奔城下,大声叫道开城。城上乱下矢石,率教大叫道:“我是山海关总兵,来援此城,请速放入!”但闻城上守兵答道:“主将有令,不论敌兵援兵,一概不得入城。”率教此时已身受重创,至此进退无路,视部下残兵,亦受伤过半,不能再战,便下马向西再拜道:“臣力竭矣。”把剑自刎而亡。可敬可悲。

  那时满兵已逼到城下,把残兵扫得精光,不留一个,当即乘胜登城。城中守将朱国彦,只守着闭关的主见,不纳援军,害得赵率教自刎身亡,到了满军登城,他已无能抵御,忙回署穿好冠带,望阙叩头,与妻张氏并投缳毕命。愚不可及。

  满军夺了三屯营,又攻遵化,巡抚王元雅昼夜巡守,满军竖起云梯,四面进攻,守兵措手不及,被满军一拥而上。王元雅以下文武各官,统同殉节。满洲太宗入城,命军士检埋元雅尸首,杀牛犒饮,庆赏一天。翌日即率师进发,所过皆墟。不到一月,蓟州、三河、顺义、通州等处,都被满军占踞,乘胜直到明都城下。明廷大震,幸亏关上满桂,带兵入援。满桂也是明朝有名的猛将,见满军大至,亟麾兵迎战。两军厮杀了半日,不分胜负。忽城上放了一声大炮,弹丸四迸,烟雾蔽天,满军霎时驰退,满桂军猝不及防,反被打伤了数百名。满桂也中了一弹。冤枉得很!

  太宗收了兵马,就在城北土城关的东面,扎定了营,令明日奋力攻城。忽见贝勒豪格及额驸恩格德尔两人,匆匆走入道:“袁崇焕又来了。”太宗惊道:“袁蛮子当真又来么?”所留意者此人。原来明京自满军深入,飞诏各处迅速勤王,袁崇焕奉旨,立遣赵率教、满桂等率军入援,自己亦带领祖大寿、何可纲两总兵,随后启程。所过各城,都留兵驻守。及到明京,各道援师,亦渐渐云集。崇焕入见崇祯帝,帝大加慰劳,命他统率诸道援师,立营沙河门外,与满军对垒。满洲太宗闻崇焕又至,不觉惊叹失声。豪格及恩格德尔见太宗不悦,便仗着胆道:“袁蛮子没有三头六臂,何故畏他?他现在率兵初到,未免劳苦,趁此机会,劫他营寨,何愁不胜?”太宗道:“汝言虽是有理,但袁蛮子饶智有略,宁不预先防备?汝等既愿劫营,须处处防他埋伏。左右分军,互相策应,方是万全之策。”可谓小心。豪格等应命出兵。

  这时满营在北,袁营在南,由北趋南,须经过两道隘口,恩格德尔自恃勇力,一到右隘,就带了本部人马,从隘口进去。卤莽可笑。豪格一想,彼从右入,我应从左进,但若两边都有埋伏,那时左右俱困,不及救应,岂不是两路失败么?现不若随入右隘,接应前军为是。亏此一想。便命军士随入右隘,起初还望见恩格德尔的后队,及转了几个湾头,前军都不见了。正惊疑间,猛听得一声号炮,木石齐下,把去路截断。豪格料知前面遇伏,忙令军士搬开木石,整队急进。幸喜山上没有伏兵下来,尚能疾行无阻。行未数里,见前面聚着无数明军,把恩格德尔围住,恩格德尔正冲突不出。当由豪格催动前骑,拚命杀入,方将明军渐渐杀退,保护恩格德尔出围。非写豪格,实写袁崇焕。随令恩格德尔前行,自己断后,徐徐回营。

  明军见有援应,也不追赶。

  恩格德尔回见太宗,狼狈万状,禀太宗道:“袁蛮子真是厉害,奴才中了他计,若非贝勒豪格相救,定然陷入阵中,不能生还。”太宗道:“我自叫你格外小心,你如何这等莽撞?本应治罪,念你一点忠心,恕你一次。”恩格德尔叩首谢恩,又谢过了豪格。太宗道:“袁蛮子在一日,我们忧愁一日,总要设法除他方好。”令军士分头出哨,严防袭击。

  当夜无话,次日满洲探马,来报敌营竖立棚木,开濠掘沟,比昨日更守得严密了。太宗道:“他是要与我久持,我军远道而来,粮饷不继,安能与他相持过去?”当即开军士会议,文武毕集,太宗令他们各抒所见。诸将纷纷献议,或主急攻,或主缓攻,或竟提出退师的意见。太宗都未惬意。旁立一位文质彬彬的大臣,一言不发,只是微笑。别有成算。太宗望着,乃是范文程,便问先生有何良策?文程道:“有一策在,此刻不可泄漏,容臣秘密奏明。”太宗即命文武各官,尽行退出,独与文程秘密商议。帐外但听得太宗笑声,都摸不着头脑。是何妙计?看官试一猜之!好一歇,文程亦出帐而去。过了一天,传报明京德胜门外,及永定门外,遗有两封议和书,系是满洲太宗致袁崇焕的。疑案一。又过一天,满军捉住明太监二名,太宗不命审问,就令汉人高鸿中监守。疑案二。又过一天,满军退五里下寨。疑案三。又过一天,高鸿中报明太监脱逃,太宗也不去罪他。疑案四。又过一天,高鸿中面带喜色,入报明督师袁崇焕下狱,总兵祖大寿、何可纲奔出关外去了。疑案五。太宗道:“范先生好似一个智多星,此番得除掉袁蛮子,真是我国一桩大幸事。”

  看官!你道这位神出鬼没的范先生,究竟是何妙策?说将起来,乃是兵书上所说的反间计。原来明京两门外的议和书,都是范文程捏造情由,遣人密置。守门的兵目,得了此书,飞报崇祯帝,崇祯帝便命亲近太监,出城访查,不料途中伏着满兵,被他拿去两名。这两名太监,拿入满营,由高鸿中监守。高系汉人,与明太监言语相通,渐渐说得投机,非但不加刑具,并且好酒好肉的款待。是夕,鸿中与二太监酣饮,有一兵官模样,入会鸿中见二太监在座,慌忙退出。鸿中假作酒醉,忙起座追出门外,与兵官密谈。二太监见无人在座,便掩到门后窃听,模模糊糊的,听得袁崇焕已经允议,明晨我兵退五里下寨。末后这一语,是休令明太监闻知。言毕,匆匆径去。二太监以目相视,忙即回座,鸿中亦入门再饮数巡,说是要摒挡行李,恕不陪饮。鸿中别去,二太监趁这时光,走出帐外,见帐外无人把守,便一溜烟的跑回明京,详禀崇祯帝。崇祯帝因崇焕擅杀毛文龙,已自不悦,及闻了私自议和的消息,便召见崇焕,责他种种专擅,立命锦衣卫缚置狱中。总兵祖大寿、何可纲,闻主帅无故下狱,顿时大愤,率兵驰回山海关。你想满洲太宗得了此信,有不格外喜欢么?陈平间范增,周瑜弄蒋幹,都是这般计策,崇祯帝号称英明,应亦晓明史事,乃竟堕入敌计,自坏长城,真正可叹!

  明军失了主帅,惊惶的了不得。偏这满洲太宗计中有计,不乘势攻打明京,反向固安、良乡一带,去游弋了一回。明廷还道是满兵退去,略略疏防,不料满兵复回转北京,直逼芦沟桥。此时守城大将,只有满桂一人,还靠得住,此外都是酒囊饭袋,全不中用。崇祯帝封满桂为武经略,屯西直、安定二门,统辖全军,一面命各官保荐人才。好好一个大将才,缚置狱中,还要人才何用。当由庶吉士、金声保荐两人,一个是游僧申甫,想是会念退兵咒。一个是翰苑出身刘之纶。崇祯帝立刻召见,适刘之纶未曾在京,应召的只有申甫一人。陛见时问他有何才具?申甫答称:“能造战车。”当场试验,颇觉灵动,遂擢他为副总兵,令他招募新军,即日赴敌。急时抱佛脚,有何益处?申甫奉了上命,就在京中开局招兵,所来的无非市井游手,或是申甫素识的僧徒,全然不晓得临阵打仗的格式,冒冒失失的领了出城,战车在前,步兵在后,大喊一声,向满营冲将过去。满军守住营寨,全然不动,前面的战车,也在途中停住了。蓦闻满营中一声战鼓,把寨门一开,千军万马,拥杀过来,申甫还催战车急进,怎奈推车的人,早已不知去向。满军将战车尽行拨倒,提起大刀阔斧,杀入明军,好象削瓜切菜一般。这等游手僧徒,只恨爹娘少生两脚,没命的夺路乱跑。申甫也转身逃走,不到数步,被一满员赶到,刀起头落,把申甫一道魂灵,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调侃得妙。

  崇祯帝闻申甫败死,越加惶急,命满桂出城退敌。满桂奏言众寡悬殊,未可轻战。偏这明廷的太监,日日怂恿崇祯帝,催令速战。是满桂催命符。崇祯帝既诛魏阉,如何尚用奄寺?令人难解。满桂只得督领兵官孙祖寿等,出城三里,与满军搏战。这场厮杀,与申甫出战,全然不同,兵对兵、将对将,赌个你死我活,自早晨起,竟杀得天昏地黑。叙满桂处亦是不苟。满洲太宗见部队战明军不下,想了一计,令侍卫改作明装,就夜黑时混入明军队里。满桂不防,误作城内援兵,不料这伪明军专杀真明军,一阵骚扰,明军大乱。可怜这临阵惯战的满桂,竟死于乱军之中。满桂又死,明其危矣。满军大获胜仗,个个想踊跃登城,不意太宗竟下令退军,弄得众贝勒都疑惑起来。小子且停一停笔,先诌成一诗,以纪其事云:

  大好京畿付劫灰,强胡饱掠马方回,

  谁云明社非清覆,内讧都从外侮来。

  毕竟满洲太宗何故退军,请到下回交代。

  ----------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人多议其专擅,愚意不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利于国,专之可也。况崇祯帝固许其便宜行事乎!惟文龙被杀,部下多投奔满洲,甘为虎伥,绕道入塞,不得谓非崇焕疏忽之咎。然勤王诏下,即兼程前进,忠勇若此,而崇祯帝多疑好猜,竟信阉竖之谗,误堕敌人之计,崇焕下狱,满桂阵亡,明之不亡亦仅矣。读此回令人嗟叹不置。

猜你喜欢
  安边第三十六·吴兢
  卷八十三 晉紀五·司马光
  卷三百四十九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一·周密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卷二·朱轼
  卷三十九·张守节
  大食传·欧阳修
  一四七、虞卿著书考·钱穆
  一二、孔子仕鲁考·钱穆
  卷五十七·纪昀
  卷四十二、平傜之役·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宽夫诗话 全文·蔡居厚

      一、协 声   秦汉以前①,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

  • ●附录·多隆阿

    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 张玉纶 鸣呼!公之墓,果何地耶?而予乃铭之。公少予六岁,方冀公之铭予,而予忍铭公乎哉!然事至今日,予又忍不铭公乎哉!于是,遥为之铭曰:岫岩之精瀛,□那之灵苞。含符吐毓,此奇英渊涵九德,沉潜六籍。

  • 巻三·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三      宋 黄升 撰宋词宋子京名祁乃张子野所称红杏枝头春意閙尚书者也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緑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閙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

  • 卷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冦莱公集述怀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桂籍冠伦軰天下知声光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余亦好古者诗礼承余芳赴义忘白刃奋莭凌秋霜垂衣遇圣主射防遭时昌十九中高第弱

  • 卷三百四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一 陈秀民【嘉兴人】 至京杂诗 秋气日凄厉百虫晨夜鸣白露徧野草微霜忽已凝客子衣袂薄结驾远游行俯视离兽奔仰睇孤鸿征宇宙浩茫茫江河杳冥冥念我

  • 卷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俨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退为家人述之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卷宝元初中进士甲科除奉礼郎签苏州判官丁

  • 卷二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九道士类五言古贻韦链师        【唐】储光羲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唐】

  • ●卷六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八。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九日庚午,尽十八日己卯。   九日庚午兵部尚书吕好问奏集诸路兵劄连珠寨以卫京城防河须用宿将。   好问奏乞集诸路兵就粮於尉氏咸平陈留东明。若虏(改作敌)越河以四邑之兵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五·张岱

    余煌、陈函辉、陈潜夫列传余煌陈函辉陈潜夫·余煌,会稽人。天启乙丑廷试第一,历官左庶子。煌事封公极孝,登第后,犹跪地受杖;应对稍错,则披其颊,煌仰面受之无忤色。乙丑,释褐。魏珰用事,势焰薰灼,凡在仕路,无不委蛇;诏修「梃击」、

  • 三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将未竣十种书籍特派总裁专办折·佚名

    三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将未竣十种书籍特派总裁专办折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大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臣等遵旨查现在承办未竣书籍,共十六种。内除《通典》、《通志》二书派有专管总裁办理,现系稽查上谕处查催,其《

  • 卷八十九工艺·冯煦

    皖省原有习艺善堂一区,系光绪二十三年按察使赵尔巽创办。二十九年遵照刑部新章,于省城及南北道驻所各设习艺所一区,并奉上谕,饬令各州县一律分设。三十一年商部咨开:中国地大物博,生产最为富饶,而比年以来,财力不充,商情益困,推

  • 卷六二·邱濬

    ▲内外群祀之礼 《舜典》:遍(周也)于群神。孔安国曰:“群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皆祭之。” 孔颖达曰:“遍于群神则神无不遍,《周礼》大司乐云:‘凡六乐者,一变而致川泽之壒(同祇),再变而致山林之壒,三变而致

  • 卷六十一·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一三年问此篇设问以明五服之重轻而亲丧为重首问所以必三年之义故以三年问名篇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

  • 地形训·刘安

    【原文】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算州曰并土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鞞兰若黄竹园。彼时鞞兰若婆罗门。年老耆宿命趣后世。生年百二十。手执杖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劳。世尊面相慰劳已。柱杖世尊前立。鞞兰若却住一面已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九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校正重刊第八门四十九年苦口  末后一笑收功教相品世尊七日作思惟  大梵三勤而请说释迦谱云。如来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于七日中思惟。我所

  • 礼忏文之二·佚名

    窥著地两手抱昧□□□□□□□□□□恭莫以散乱等闲心一心专□□□□□□□可是轻处若不止诚殷重□□□□□□□降赴亦不摄授启请亦□□□□□□□□灭却得轻慢罪当须勤□□□□□□□思冷水如病等良药医治而得差□□

  • 三才定位图·张商英

    三才定位图,北宋张商英撰。《宋史‧艺文志》天文类着录作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书分上下篇,上篇叙述上天玉京及三清天之由来,宣称诸天皆有天帝主之,并有天王、星君、唐、葛、周三将军等。下篇载诸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