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八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书语录》《焚书》先行进呈片

四八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书语录》《焚书》先行进呈片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查毕沅等奏解应毁书籍单内,蒙朱笔点出吕留良《四书语录》及李卓吾《焚书》二种,令于解到时先行进呈。今据该抚等委员将各书解到,臣等按单点收,交馆办理。谨遵旨将《四书语录》及《焚书》二种先行检出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班固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姚思廉
  卷一百五十一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九·曾巩
  四一八 谕于本科京闱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交梁国治等阅看·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七·阿桂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文帝纪·令狐德棻
  卷九十三·阿桂
  齐令周最使郑·佚名
  卷二百九下·雍正
  卷四十四·佚名
  卷十八·孔毓圻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 陈煇 秋夜读书寄堂士渊文契 凉风动秋叶惊鹊飜庭树散帙读遗书寒灯照疎雨冥探玄妙理应得发归趣寸心常湛如虚明自呈露依依林木昏隐隐星河曙寄谢希顔

  • 淳熙稿卷一·赵蕃

    淳熙稿卷一宋 赵蕃 撰四言诗碧云【并序】碧云思亲友也孙郑暨徐期以入山既期而愆聊发我言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嗟我所期曷云不来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树啾啾鸟鸣所期不来实关我情寒镫既张幽室有光岂无

  • 曾静供词二条 一、我是怎样受吕留良思想毒害,而成为·雍正

      【原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生于楚边,身未到过大都,目未接见文人,见闻固陋,胸次尤狭,只有一点迂腐好古好义之心,时存于中而不可泯。加以吕留良之文评,盛行于世,文章举子家,多以伊所论之文为程法,所说之义为定义,而其所讥诋本

  • 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佚名

    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十一日,汗赐巴拜台吉以宾图达尔汉台吉名号,又赐黄伞、貂皮襖、细镶貂襖、貂皮**子、狐皮?子、煖帽、靴、腰带、蟒缎二疋、缎八疋、毛青布三十疋、计银盘二个、银酒海一个、银碗二个、银碟二个,

  • 绎史卷一百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吴起仕魏相楚韩非子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二·佚名

    武帝上袁绍【少游 东坡 子西】赤壁之战【子西】攻吴蜀论赤壁汉中之役【东坡 子由】攻袁绍吴蜀【何去非】操征栁城刘备劝刘表袭许表不用【子西】操不追闗侯【子西】征乌桓辟田畴【子西】袁绍少游曰天下之祸莫大于杀

  •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史有为 译注【说明】本篇是汲黯和郑当时的合传。汲黯是武帝朝中名闻遐迩的第一流人物。他为人倨傲严正,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以此令朝中上下皆感敬畏。比如人家谒见傲慢的丞相田蚡,都是卑躬屈

  • 凡例·李天根

    一、是编始于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庄烈帝殉社稷、止于康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薨于金门,凡十有九年;载福、潞、唐、鲁暨绍武、永历诸王立国事。至本朝大政具在「国史」,非野乘所当及,故不敢妄赘一辞;惟命将出师、讨灭闯献

  • 卷九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三歌颂【十三】万夀恭颂九章【谨序】两江总督【臣】孙士毅【臣】谨案河图天地之数皆五五位得合积五十有五其间八卦成列积八八而重之象在中爻亦在中

  • 卷之三十三  野記三(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三 景泰末,在廷多擇君之志,二張都督輗、軏、石武清亨、楊鴻臚善、曹太監吉祥則主復辟。諏於許學

  • 卷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七】水利田乾隆元年谕绍兴府属沿江沿海堤岸工程停止按亩派钱于存公项内动支兴修着为例又谕三代以前不言水利沟浍之制时蓄泄备旱潦尚书

  • 邓植仪·周诒春

    邓植仪 字槐庭。年三十岁。生于广东广州。本籍通信处。广东省城河南同福西约十八号。已婚。子一。女二。初学于广州时敏学堂。及两广游学预备馆。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农业。宣统二年。入威斯康心

  • 迩言卷十二·刘炎

    ○志见炎十有九侍先君游临川之泮览荆公之宇遗老欷戱不忍道荆公之事近观国史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辄克卫温公之冢温公见慕于敌国荆公见弃于乡党二公学术于是可知矣渡大江望金山缁衣环其上恍然非凡致也将缆舟而览焉风利不得

  • 上下编·钱穆

    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卫灵公篇〉载子张问行,孔子告以&ldquo;言忠信,行笃敬&rdquo;,而子张书诸绅。则当时诸弟子于孔子之一言一动,无丌谨书而备录之可知。论者

  • 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太虚

    ──二十六年一月在上海市佛学会作──佛教的和平本质,在诸法──一众生、一世界、一事一物以至一原素的各一单位──众缘生、诸法无自性,诸法无自性、诸法众缘生的理论──般若──。此理论的具体表现,即是一摄一切、一

  •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八思巴

    原夫赡部嘉运。至四佛释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大元御世第五主。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登极也。天资福慧。谛信内乘。普使万邦。咸归一化。虽敷天垂拱。而至治无垠。眷支那弘道。而在躬不息。欲以自佛相承。师

  • 山静居画论·方薰

    中国清代方薰(1736~1799)著,约成书于1790年前后,中国画论著,有1卷本(初稿,收140则)、2卷本(定本,收244则)传世,字句章段前后皆有差异,现以2卷本通行。全书以内容可分4部分:画学泛论(82则)、画法(78则)、品评(58则)、名

  • 张文襄幕府纪闻·辜鸿铭

    汉滨读易者(辜鸿铭)撰。二卷,七十二篇。笔记体。作者任张之洞幕僚二十余年,并深受器重,是书即摭拾其在幕府中见闻而成。所叙张之轶事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掌故,可补史乘之不足。对重大问题,亦发表己见,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