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
第十三則巴陵銀碗裏盛雪
舉:僧問巴陵顯鑒禪師: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銀碗裏盛雪。
提婆尊者原是古印度諸外道之一,因見第十四祖龍樹尊者,得傳佛心印,為第十五祖。佛重廓爾忘言,而提婆極善言語。彼時印度欲議論,須奉王敕,於大寺中聲鐘擊鼓,然後論議。於是外道於僧寺中封禁鐘鼓,以為沙汰。時提婆尊者知佛法有難,遂運神通登樓撞鐘,欲擯外道。
外道遂問:樓上聲鐘者誰?提婆云:天。又問天是誰?天是我。又問我是誰?我是你。你是誰?你是狗。狗是誰?提婆云:狗是你。如是七返,外道自知負墮伏義,遂自開門。規矩是負墮者返披袈裟,勝利者持赤旛,於是提婆遂從樓上持赤旛下來。外道云:汝何不後?提婆云:汝何不前?外道云:汝是賤人。提婆云:汝是良人。如是展轉酬問,外道盡折,皆斬首謝過,提婆止之,但令歸佛。
我引這一段,是因為覺得很好玩。這有點像我鄉下的兒語:「外婆咳,喫豆哉。啥個豆?羅漢豆。啥個羅?三斗籮。啥個三?破雨傘。啥個破?斧頭破。啥個斧?狀元斧」如此連轉下去可以無底止。但是提婆答外道的間,到得:「我是誰?我是你。妳是誰?妳是狗。狗是誰?」提婆卻曰:狗是你,突然的不再轉下去,使發問的外道喫個不意,像被一口氣噎住了,倉猝間不知再說什麼好,這樣他失了一機,就是一敗。這是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是提婆持赤旛下來的問答:外道問「汝何不後?」他不答而反問:
「汝何不前?」這是賓主易機。外道失了主機,乃曰:「汝是壞人」,提婆不同他一句:「我是好人」而曰:「汝是好人」,這又是敵我易了位,等於提婆不是外道,外道遂置身無地了。他這樣再失一機,遂決定的敗北了。
所以馬祖說:「凡有言語,是提婆宗,汝若體究得提婆宗,西天九十六種外道被汝一時降伏。」我們今日對西洋,對◎◎,當著天下人面前,亦要像提婆的會言語。
佛法是有說?是無說?佛法與言語是別?是不別?這難以理論說明,但是可以詩意來說明。巴陵郡新開院的顯鑒老禪師說佛法是銀碗,言語是盛的雪,好新鮮照耀。雪與銀碗,是別非別?要問也可間:若不問,則也可不問。所以雪竇禪師頌的開頭,先讚歎他:「老新開,端的別,解道銀碗裹盛雪。」
但是底下的再兩句頌:「九十六個應自知,不知應問天邊月。」則又是雪竇自己的見解了。他以為九十六種外道亦皆是佛法,是佛法的陰陽向背的光陰,他們但凡能自知就好了。雪竇是把馬祖說的「降服外道」,來了一記翻,不是降服,而是與外道一齊自知。雲門禪師早已說過:「馬大師好言語,只是無人問。」
有僧便問:如何是提婆宗?門云:「九十六種,汝是最下一種。」所以你要與諸外道一齊自知。而雪竇比雲門,是更明白地提出了「自知」二字來。
「天下篇」裹莊子對諸家(連莊子自己也在內)是從高高的地方看他們,比起來,提婆對於外道卻是兩個對等的小孩在比唸口簧。雪竇喜愛這個,他的頌末兩句是:「提婆宗!提婆宗!赤旛之下起清風。」
但是莊子的也好。莊子把他自己也說在內。他批評諸家時,就像是說的他自己一樣,外道諸家皆只是莊子的跌蕩自喜。後來惟司馬遷寫史記列傳也能像這樣。但凡自知負墮了,即也不必斬首謝過,而皆可以是好的,譬如奸惡方可與忠良一般上得戲臺演戲。演戲的人知道自己是在演戲,這就是自知了。我表哥在學校裏教物理學,他道:物理學上的錯誤亦是只要自知了,它就還是成立的。中國歷史上凡開創新朝代,當時天下的好人壞人便皆有這樣的自知,所以必有言語,像戲臺上的必有戲詞。一個好時代的言語像銀碗裏盛雪。
猜你喜欢 十一、州勘庵主·慧开 卷第七十·李通玄 目次·佚名 卷之十·铁壁慧机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六·永觉元贤 金刚仙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观音义疏卷下·智顗 大雲初分解脱有德转藏健度第九·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七·佚名 第四品 谛分别·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玄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