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史纪事本末原序

宋史纪事本末者论次宋事而比之以续袁氏通鉴之编者也先是宗伯冯公欲为是书而未就侍御斗阳刘先生得其遗稿若干帙以视京兆徐公徐公以授门下沈生俾讐正之因共属不佞续成焉凡不佞所増辑几十七大都则侍御之指而宗伯之志也编成宜有叙叙曰史自纪传而外益以编年代有全书尚矣事不改于前词无増于旧胪列而彚属之以为讨论者径斯于述作之体不已末乎而非然也善乎杨氏之言曰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是述本末者防也而不佞于宋事尤重有慨焉夫史者征往而训来考世而定治者也五帝三王之事既已若存若亡而汉唐之盛智名勇功独为诵説者所艳慕然而未暇考其世已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覩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舟行乎水而不得不视风以为南北治出乎人而不得不视世以为上下故周而上持世者式道德汉而下持世者式功力皆其会也逮于宋则仁义礼乐之风既逺而机权诈力之用亦穷艺祖太宗覩其然故举一世之治而绳之于格律举一世之才而纳之于凖绳规矩循循焉守文应令雍容顾盼而世已治大抵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吏以仁为治而苍鹰乳虎之暴无所施于郡国人以法相守而椎埋结驷之侠无所容于闾巷其制世定俗盖有汉唐之所不能臻者独其弱势宜矫而烦议当黜事权恶其过夺而文法恶其太拘要以矫枉而得于正则善矣非必如东西南北之不相为而寒暑昼夜之必相代也故曰世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善因者鉴其所以得与其所以失有微有明有成有萌有先有后则是编者夫亦足以观矣余故不揣而叙之俾论世之君子于兹得有考焉万厯乙巳仲春南京吏部稽勲清吏司郎中髙安陈邦瞻书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 志四十六·赵尔巽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卷十二·邵博
  名山藏卷之六十三·何乔远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三六○ 军机大臣奏进呈各省送到必应销毁书籍片·佚名
  续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靖南王耿传·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上·袁枢
  卷九十四·张守节
  船政例·佚名
  初版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三宜兴万树撰昭君怨【四十字 又名一?沙宴西园】 万俟雅言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

  • 卷三·沐昂

    ●钦定四库全书 沧海遗珠卷三 (明)沐昂 编 ○胡粹中(名由以字行山阴人) 古意 四时既平分二气亦均施草木悦春晖霜露亦凋瘁舒惨贵适宜好恶初不计恩多易生怨威亵忘敬畏治世以大德小惠所不贵贤哉诸葛公斯言深有味 咏怀二首

  • 卷一百四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四战袍类七言古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劒战袍 【宋】苏 轼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绕胁秃巾小防雕鹘盘大刀长劒龙蛇柙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杂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

  • 御选明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七五言律诗十八通润将归简三如学公晓起春寒甚思君岩上庐当门雪几许倚杖兴何如不日理归櫂无人传别书临行重相忆先此寄双鱼贺九岭晚归半月足未出空林叶渐稀偶随秋草去便趂晚云归路逼沙穿履松

  •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魏收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也。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代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襄阳。父顺宗、兄叔宝仕萧道成,并有名位。叔业少有气干,颇以将略自许。仕萧赜,历右军将军、东中郎将、谘议参军。萧鸾见叔业而奇之,谓之曰:“

  • ●卷四·司马光

    叔礼为余言:昔通判定州,佐王德用。是时契丹主在燕京,朝廷发兵屯定州者几六万人,皆寓居逆旅及民家,阗塞城市,未尝有一人敢喧哗暴横者。将校相戒曰:&ldquo;吾辈各当务敛士卒,勿令扰我菩萨。&rdquo;一旦,仓中给军粮,军士以所给米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九月甲午朔应天巡抚赵可怀叚价不敷乞原题户部关税米布草折等银暂行那用章下户部○乙未 圣母孝安皇后梓宫发引到 山陵内官监太监卢宠复掩土尚膳监太监黄恩复题兵部给飞骑驰报○兵部题升山西参将周一乾为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八十五、日本之游·包天笑

      我初次到日本,约在辛亥以后,民国之初,何年何月,早已不记得了。这时的发源,乃在日本一个通讯社,是一位日本人波多博所创办的,名曰&ldquo;东方通讯社&rdquo;,波多博原来是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毕业生,在上海多年,能说上海话。后

  • 刘元进传·魏徵

    余杭人刘元进,从小就喜欢侠义,被州里尊崇。 他两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后,手指超过膝盖。 炀帝发起辽东战争,百姓騷动不安。 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常,陰有异志,于是聚集亡命之徒。 刚好炀帝再征辽东,征兵于吴州、会稽,士卒们都互相

  • 庾信传·李延寿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南史》中都有传。  庾信自幼俊逸超俗,非常聪明机敏,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高八尺,腰带长达十围,仪容举止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任梁朝太子中庶子,掌管记

  • 卷27·陈邦瞻

    仁宗天圣元年春正月癸未,命三司节浮费,遂立计置司,罢榷茶、盐,行贴射通商法。时承平既久,兵籍益广,吏员益众,佛老、夷狄,蠹耗中国,百姓纵侈,而上下困于财。三司使李咨请省浮费。盐铁判官俞献卿亦言:“天下谷帛日耗,稻苗未生而和籴

  •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若发志心而随喜,最上菩提不退行。三千须弥重无量,随喜善法重过彼。众生为求解脱法,一切随喜作福蕴。作佛功德法回施,当为世间尽诸苦。菩萨不著诸法空,了知无相无罣碍。内心亦不求觉智,是行最上波罗蜜。如虚空界无障碍,无所得

  • 卷第五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六因辩随眠不善无记傍论已了。今应思择何等随眠于何事系。何名为事。事虽非一而于此中辩所系事。此复有二。其二者何。谓就依缘及部类辩。就依

  • 哈弥野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

  • 北使纪略·陈洪范

    一卷。清陈洪范(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明季南都左都督陈洪范与侍郎左懋第奉使至北事。洪范私输款于摄政王,贾左萝石得自脱归,遂为北朝反间。南都破,入浙力劝潞王投降,及清兵至,遂迫使潞王降清。此为其南还时饰辞自文

  •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一卷。明陈继儒撰。是陈继儒的一部具有劝喻训导性质的家训著作,是有关日常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修身处世的一篇家训,劝诫人们要行善积德、惜福报恩、修德向贤、戒奢崇俭等,“安得长者言”,本是 《汉书·龚遂传》中语,

  • 灭十方冥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教面善悦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