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靖南王耿传

耿仲明字云台,先世山东人;徙辽东盖州卫,为皮岛毛文龙养孙,名毛有杰。生而面深墨、手掌洁白如玉,躯干伟长。骁勇善战,文龙为心服,官至参将。明怀宗改元人起前辽东巡抚袁崇焕为督师,赐上方剑,得便宜行事;崇焕故与文龙不相能,至是复忌其功,檄名至军中议事,语不合,即出上方剑斩之,一军皆哗。崇焕恐生变,奏罢江东帅府;散其徒众,令仲明及岛将孔有德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会御东师出兵而饷不至,仲明顾有德叹曰:大将军要合义旅、跋涉荒、出万死以复疆宇,而卒之冤死;我与若,直几上肉耳。可郁郁久居此乎?有德然之,遂率兵归本朝;仲明亦率其众七千来归。崇德元年,封怀顺王。后从世祖入关定天下,改封靖南王。

顺治四年丁亥,永明王由榔僭号永历,据有两粤、滇、黔,上命仲明及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统兵下湖南,袭永历于武岗;永历走柳州,获伪安国公刘承胤杀之,湖南平。

六年己丑,复同有德、可喜率兵南下。行至吉安,仲明卒于军中,子继茂袭封藩爵。十二月,继茂与皡可喜入广东而有德入广西。继茂等进攻广州,羊城三面临水,伪将杜永和、李建捷等悉力拒守,不克拔。攻围至十阅月,偏将范承恩约降为内应,城始破;永和走琼州,建捷走肇庆。建捷后与其兄元胤共收高、雷,欲迎永历入海,为士兵所获。执至继茂营,劝之降,不应;令之作书招永和,不从;遂杀之。是冬,有德亦克桂林。明年,浔州镇帅陈邦傅来降、杜永和亦降于继茂,两粤渐平。

九年壬辰,永历遁入安隆;其臣李定国等谬以恢复为名,所在蜂起。桂林寻陷,有德自焚死,粤中震动;上命平、靖两王同镇广州,以靖余孽。一府两藩,供应浩繁;藩府始命,络绎旁午,役县令如奴隶、视百姓如草芥。后科臣上言两藩并建,诸所未便状;会海寇郑成功进掠漳、泉诸郡,遂移继茂镇守八闽,开府福州。

康熙元年,郑成功死,子经嗣立,台湾多故。继茂同总督李率泰遣人招谕经,经请如朝鲜事例;不报。知经终无归化意,因纠合红毛岛夷,令乘间进袭台湾。十月,继茂同率泰、满帅郎赛合红夷出泉州,提督马得功出同安,黄梧、施琅出漳州,克期进讨。经将周全斌军溃,退守铜山;继茂等遂拔厦门、金门二镇,屠之。继茂寻卒,子精忠嗣爵。

精忠,气岸魁伟,生有异表。少长宫壶,不知祖父缔造大勋。继位后,日与宵小为伍,而群不逞之徒复煽以邪谋:因谶纬所载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谓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劝令部署将士以待时变。

十二年癸丑,云南吴三桂叛,以书招;精忠遂举福建以应之,执总督范承谟,置诸岳。承谟被拘三载,矢志不屈;王师破仙霞岭,遂遇害。精忠反,自称总统天下兵马上将军;以弟、侄为左右大将军,统领五军。五军设五都督、五都尉、五副都尉;其下设偏将军,有开远将军、平远将军等号。曾养性为左军都督;养性最善用兵,从东路出福宁州,破温、台、处等州。白显中,为后军都督;显中,本旗人。范时荣为副都尉。王镐为开远〔将〕军,破江西广信、饶州。马九玉为饶骑将军,同江允勋出仙霞岭,破金华、衢州。有罗将军者,破严州、徽州。时承平日久,民不知兵;一闻精忠兵至,守者或降或遁,故所向皆捷。浙之将军为图赖、巡抚为田逢吉、总督为李之芳,反报至,赖瘫软不能起,时称「抬不动将军」;逢吉顿足不止,称「跌脚巡抚」;之芳闻变,掀髯不已,称「捻须总督」。一时烽烟四起,羽书踵至。之芳疾驰至衢州,城中已空;方为捍御想捻须时,已定讨贼立功之志。征福建、浙江者,为和硕康亲王;以十三年驻师金华参赞军机者,为内院学士黑白、大臣纪振疆;提大兵□待江上者,为平南将军赖塔;督理大军粮饷者,为户部侍郎达都。大兵俱集衢州。州带山环水,江之南九龙山,为九玉所据。江之北姜家山洞众岭,为满汉大军所屯。将军赖塔与督臣李之芳,画江而守。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夜,九玉潜引兵劫寨,杀伤甚众,得志而去。

明年丙辰八月十三日,康亲王至衢。十四日,亲临江上,相视九玉营垒,密谕随征福建左镇〔总〕兵刘显芳、满洲副都统胡图乘夜出兵。十五日黄昏,望九龙山而进;九玉复遣兵劫寨,遇于渡江时。两军相值,彼此莫辨,彼此开大炮击之;九玉兵遽退。初,九玉立营在九龙山顶,山下密布梅花桩,以阻我师;其出兵,仅开一径,鱼贯而行,兵出关随闭。及遇我师,猝不能归守,散处山下,进不能越江以劫我,退不得归营以自守。显芳驱众力战,连发大炮击其兵,一时精锐俱尽。九玉知事不济,亦于山顶开炮;山高断远,反越江而去,我师无受伤者。十六日,显芳率轻骑直抵其垒,以觇动静;知彼军已夺气,即于是夜乘虚而进,纵火焚其寨。九玉遂不支,仅以五十骑遁归常山。康亲王率大军继之,尽降其众;乘胜直抵仙霞岭,守者开关纳款。时伪后军都督白显中顿兵广信,王虑其前后夹攻,因留守建阳,而自率大军竟进。会显中移檄至,声言会兵十七万齐集建阳。守者大惧,议欲求援于大军;而大军已发,势不可回。有畛邑陆孔昭随征在建阳,福议往抚众,即推孔昭夜往。遂策五骑,持康亲〔王〕谕帖,至崇安见显中之副将范时荣、王镐等,谕以祸福;众皆听命。时显中据崇安关为八闽、九江之声援,凡衔命以往者,恐其摇动军心,至即杀之,以坚众志;闻孔昭至,遣飞骑来追,而范、王己授意,从间道归矣。范、王既降,显中势益孤弱;孔昭复衔命往,许以不死,不得已亦降。精忠所恃惟马九玉、白显中、曾养性三人,九玉既败,显中复降,养性所破郡县、王师渐次克复,而台湾郑经复纳其降将乘虚袭闽,精忠忧愤,不知所出。

初,经使人借漳、泉二府,精忠不许,耿、郑始恶。经遣将取同安,伪守降将学尧降;海澄总兵赵得胜亦不附精忠,率其众降经。王师围潮州,精忠不能救,伪总兵刘进忠亦以州降。后汀州伪守将刘应麟、兴化伪守将马成龙、邵武伪守将杨德,相继降经:精忠故封,尽入郑氏。而康亲王自提大军压垒而阵,且以军帖谕之,劝令归化,许仍袭旧封。精忠以郑警日逼而王师压境,知势已去,遂降。上以台湾未平,许仍统其部。

四十七年七月,精忠从浙闽姚启圣、宁海将军喇哈达、都统穆墨林、平南将军赖塔等进剿台湾。经伪将刘国轩率二十一镇兵与王师战于龙虎山,都统胡兔先合不利,启圣援之亦溃;精忠故仇郑,亲督战,斩阵退者三人,众始定;援枪大呼而入。平南继之,破营十六;国轩泅水遁。经退入台湾,浙、闽平。精忠降后,郁郁不得志,复萌不轨之志;上于是讨其叛逆之罪。俘至京师,与吴三桂将马宝同归于市。

外史氏曰:仲明起身戎校,乘中夏多故,归命本朝,邀封王爵;其被恩宠也厚矣。洎乎入关勘乱,率师南征,志切从龙、功高汗马,非所云国士遇我、国士报之者耶?继茂嗣位,克承父志。粤西再警,协力荡平;台湾阻化,兴师通讨:可谓无忝所生矣。虽其天性嗜杀,所至糜烂;然欲削平区宇、驱涤海氛,志未尝一日忘也。惜天不永其年,异日滇南或化澥海归诚,不获躬际其盛!神忠承两世遗荫,嗣封藩爵,固宜宣力王家,矢心勿二;上念朝廷宠绥之渥、下念祖父缔造之艰,则子燕孙贻,正未有艾。奈何□于吴逆穴鼠井蛙,妄亲大器!两浙、八闽之间丁壮陷锋刃、老弱罢转输,兵连祸结,弥年不解!罪尚可逭乎?厥后王师四出,诎于势而后降;柴市之诛,固已晚矣!  

猜你喜欢
  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范晔
  卷一·毕沅
  卷三百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第二九九移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一一七一五--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纪昀
  十国春秋卷七·吴任臣
  张绪传·萧子显
  厍士文传·李百药
  樊深传·令狐德棻
  李光颜传·刘昫
  一六三、诸子攟逸·钱穆
  卷首·佚名
  詹天佑·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一百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一七言絶句一刘基题小景江头日日起西风江树惊寒叶变红天淡云低何处雁一行飞下荻花中过苏州姑苏台下垂杨柳曽为张王防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陌上清歌最可聼谁知此是断肠声就中更

  • 诔词·徐志摩

    散上玫瑰花,散上玫瑰花, 休搀杂一小枝的水松! 在寂静中她寂静的解化; 啊!但愿我亦永终。 她是个希有的欢欣,人间 曾经她喜笑的洗净, 但倦了是她的心,倦了,可怜, 这回她安眠了,不再苏醒。 在火热与扰攘的迷阵 中旋转,旋转着她的一

  • 曹邍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蕤(生卒年不详)字择可,号松山,贾似道客,尝为御前应制。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山词》一卷。 ●玲珑四犯·被召赋荼 曹邍 一架幽芳,自过了梅花,独占清绝。 露叶檀心,香满万条晴雪。 肌素将洗铅华,似弄玉、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九·乾隆

      明  世宗皇帝  【乙未】嘉靖十四年春正月罢督理仓场中官  初孙交为户部尚书以监督仓场中官为数太多【初止数人正徳中增至五十五人】请尽去之并临清准徐诸仓一切勿遣帝罢撤其半余仍如故至是监督中官王奉季慎

  • 读礼通考卷十二·徐乾学

    丧期十二大功九月丧服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防此等并是本期出降大功】【敖继公曰不杖期章不特着为此亲在室者之服盖以此条见之盖经之例然也其他不见者仿此】丧服传何以大功也出也【注出必降之者盖有受我而厚之者】【敖

  • 卷之五十五·佚名

    洪武三年八月丁巳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来年曲阜庙庭官给牲币俾衍圣公主祀事岁以为常○戊午祭大社大稷○己未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狭州茂才字寿卿蕲州人能通经史大义事母孝有志事功元季盗起蕲州茂才团结乡兵以御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隆庆四年四月戊戌朔孟夏享太庙京师地震○己亥命巡抚南赣汀韶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翀以原官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升应天府府丞朱绘为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从广东抚按官议裁革屯盐佥事并其事于清军副使南韶兵备副

  • 二一○ 暂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奏清理遗书并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折·佚名

    二一○ 暂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奏清理遗书并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暂署湖广总督印务 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查办覆奏事。窃臣承准办理四库全书处文开,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闻外

  •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金毓黻

    吾国史学,萌芽于孔子、左丘明,而大成于司马迁、班固。故继孔子、左丘明之后,而述司马迁及班固。司马迁,字子长,龙门阳夏人也。汉武帝时,嗣其父谈而为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故得紬金匱石室之书而作《史记》。晚年官尚书令,尊崇任

  • 八五 蒋抑卮·周作人

    时间大约是在戊申(一九〇八)年的初冬,我们刚搬家到波十九号,就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这时幸而已经搬了家,若是在伍合,就有点不好办了。这客人乃是夫妇两位,大概是鲁迅认识的人,所以他只好将房子让出来,请他们暂住,自己归并到许季茀的

  • 张建封传·刘昫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父张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追赠郑州刺史。父张..,年轻时豪爽侠义,轻视钱财,看重士人。安禄山谋反时,命伪将李庭伟率领藩镇军队威胁治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备礼在郊外迎接,将李庭伟安置于客馆。张

  • 卷首·佚名

    ——奉天外海战船做法福建省造送金州水师营大赶缯船三只,每只身长七丈四尺,梁头阔一丈八尺七寸。计二十一舱。今将成造前船需用工料、价值细数开后。计开:船底松木龙骨一道,计三节,连交接匙头凑长八丈、围大六尺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

  • 卷第七·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七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正宗分家略传上(并序)序曰。正宗至第六祖大鉴禅师。其法益广。师弟子不复一一相传。故后世得各以为家。然承其家之风以为学者。又后世愈繁。然周于天下。其事之本末已详

  • 西溪集·沈遘

    十卷。宋沈遘 (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 “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当时被认为是难得之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革命军·邹容

    邹容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共七章。章炳麟作序。书中论述了革命的正义性、必要性及其方法和前途,歌颂革命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世界之公理”,是“去野蛮而进

  • 大乘密严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简称《密严经》、亦称《原严经》。全书共分8品,第1密严会品,讲述佛在密严国,为金刚藏等诸菩萨讲如来法身常住不变,不生不灭,色、受、想、行、识等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初无实义”;第2妙身生品,阐述五法、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