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

万历二十四年九月甲午朔应天巡抚赵可怀叚价不敷乞原题户部关税米布草折等银暂行那用章下户部

○乙未 圣母孝安皇后梓宫发引到 山陵内官监太监卢宠复掩土尚膳监太监黄恩复题兵部给飞骑驰报

○兵部题升山西参将周一乾为署都督佥事神机营右副将

○起原任山西参将姚国忠为游击管山西东路代州等处左参将事

○丁酉 孝恭章皇后忌辰遣官祭 景陵

○升宣府镇抚姚九畴为宣府守备

○准原任南京兵部尚书杨成以原官致仕  ○戊戌兵部覆刘铤准授散官骠骑将军及母妻诰命

○山东巡抚张允济乞留班军准暂留防守

○云南巡抚马鸣鸾奏停止开矿 上敕用心防护随宜区处毋致滋乱

○兵部尚书石星奏少延残喘以毕东封事 上谕卿偶疾不妨调理痊可即出供职印务不必辞

○升狭西佥事李日茂为山东参议分守东兖道

○命太常寺少卿钟化民量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向以赈荒之役大有施于中州故有是拟久不下阁臣赵志皋以为请至是报可

○起顾养谦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工部奏河工告成宜加录叙以酬积勚如杨一魁褚鈇李戴沉思孝徐作吕鸣珂张天秩乐元声张企程蒋春芳杨俊民荆州土张允济杨光训况上进涂宗浚等及袁光等七员黄金玄等六员及有司官共效赞襄俱应分别升录荫叙即一手一足概当酬赉以竣通漕护 陵分黄导淮之绩

○兵科署科事刑科左给事中徐成楚奏东夷抄花卜言顾花大等会合五路并西夷头目以儿邓等于蛤亥额力素聚兵要从广宁镇静堡等处入犯东虏超立兔等大小头目共聚精兵二万余骑东虏黄达子哈喇哈银灯领一万余骑俱要犯抢广宁昔高平之役大将首鼠观望赖抚臣严行振唰方始交锋遂成奇捷今除纵寇各官通候虏退之日斟酌功罪议处乞敕兵部移文辽镇克期驱剿据实奏闻章下兵部

○己亥户部题发狭西下马关等等营新召丁马月饷

○山西巡抚魏允贞请停矿役以光 圣德以安民生谓开采之说独二三武弁言其利而举朝争之不得窃谓矿自开辟以来当即有之曾不闻古圣帝明王开之硕辅良臣言之果有之何经传不一见也而大学之言大道商书之言不殖王孙圉之对简子齐威王之折魏惠又何凛凛也惟 陛下以尧舜汤武之政为法以天下四海之富为家诚无所藉于此即大工之举自有户兵工三部为之计画又奚事 宸衷之廑而群小之纷纷哉矧此时水旱遍于周秦之郊天鸣地动星流气射之异四方日报外夷匪茹中外军兴而嗜利小人借开采以肆饕餮倚公役以拓私囊倘衅繇中作决烈患生应之交忙而矿夫役留为祸尤长然后求投珠抵璧之说用之晚矣即必不可已且先试之一方较其有无多寡渐议举工毋令四出诪张使天地之气耗而民生之害滋也不报

○山东巡抚张允济奏既欲防矿并欲防倭内指言陈增未下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复疏内监招权渐不可长盖陈增疏云一应事宜听臣便宜行事事竣之日将所委文武职官会同抚按分别举剌鲁坤疏曰各官既承任于臣宜有所辖故科奏极言渐至之患以折其萌不报

○改景东卫儒学属景东府

○命兵部晓谕防护 圣母孝安皇太后梓宫执役官旗夫匠人等都守法度不许延途伤人田麦及放马匹作践亦不许扰乱居民偷盗财物及争兢喧闹或奸顽逃躲不来赴役耽误事务仍着缉事衙门访拏并许受害之人首告拏来从重治罪其该管人员钤束不严一体治罪

○命锦衣卫并五城兵马填垫平治京城街道至德胜门外土城以待 孝安皇后梓宫经过

○礼部题十月初四日 中宫殿下千秋令节命妇朝贺免

○庚子礼部题火真等酋入犯官军斩获有功以大捷告 庙 上遣公徐文璧祭告 南郊伯朱世雍祭告 北郊驸马侯拱宸祭告 太庙

○总督李汶巡抚贾待问总兵刘綎各升叙荫及佥事张栋参将周国柱以下有差及本兵石星李祯佘立等叙火真入犯将士首虏功也

○敕驸马侯拱宸充奠献使护送 孝安皇后梓宫大学士张位题 主尚书范谦监礼

○壬寅云南巡按李炳奏左布政使杨芳却丽江府土官知府护印听袭土舍木青贿银一千两乞赐表异以风群吏章下吏部

○癸卯礼部题 孝安皇后灵柩至 陵之日遣侯张炳祭告 后土侯薛钲祭 天寿山伯朱继勋等九员祭告 长陵等九陵

○礼部题 孝安皇后发引给官军人等行粮钞锭

○刑科都给事中侯廷佩奏 孝安皇后梓宫在殡今年暂乞停刑

○巡视芦沟桥御史蒋汝瑚奏东西河□税查阅地图分别疆界谓狭□从小直沽河入者应报东河而山西商自五台山运木繇新落河至赵堡口谓之西河与小直沽相去辽远而前旨并入东河则西河之税虚而御史可以不设说与管河郎中格不报

○甲辰兵部题 孝安皇后梓宫发引提督大臣四员总督京营戎政泰宁侯陈良弼中府掌印兼管大将军靖远伯王学礼左府佥书宁阳侯陈应诏右府佥书彰武伯杨世楷如拟

○总督漕运褚鈇奏再议分导未尽事宜修陈塞黄洞口等事章下工部

○山西巡抚魏允贞参革庆成王府辅国中尉新土□贵为庶人送闲宅以其致死人命抵罪

○乙巳吏部题改原任湖广提学薛士彦补狭西提学佥事

○差御史乔廷栋往真定巡按

○丙午太常寺题十一月初三日冬至祀 天 上遣公徐文璧恭代

○伏羗伯毛国辅卒弟毛国器奏袭爵章下吏部  ○户部题赈济真定府武邑安平二县灾伤发仓榖九百石蠲免大名府长垣县秋粮四分支仓榖一千三百六十五石易银抵补灾免之数依议行

○户部题应赏布花军士人等本折色如数给

○丁未礼部题十月初一日颁历百官朝服祗领

○遣行人王修仪封王府黄吉士彰德王府李朝寅南康王府各掌行祭礼

○遣行人曾守身与原任尚书吴兑造坟

○戊申谕礼部朕自闰八月初旬偶尔痰疾流注左足动履不便今 大行皇妣发引不能恭行攀送不胜哀恸着遣奠献使代行卿等还传示务要虔洁敬慎恭诚供事  ○命内官陈增并开山东文登县矿洞王虎并开房山县矿洞

○己酉大学士赵志皋等题 人主之孝以尊亲为大事亲之礼尤以送终为大 祖宗旧典 至尊以 社稷为重固无远送之礼而亲捧神帛朝 祖及躬送至承天门则 累朝遵行未尝有改乞勉强一行成此送终大事以垂 圣孝于无穷奉 圣谕览卿等所奏朕知道了攀号送终大典孝道以光朕岂不知痰流注足屡服药饵以致软弱且足心踵痛不能蹈地朕保餋此身祗承 杜稷 宗庙之重寄耳昨谕着奠献使代行供事实为不得已之情即今哀痛不已非敢不重 母丧以图便安以贻讥议也卿等为朕辅弼股肱宜体悉之

○是日以发引祭告 诸神庙祭品赐辅臣

○庚戌吏科署科事给事中刘道亨题江西分守湖广道参政张世则不职既经部覆调简僻用但以才守无用之人止调简僻简之民奚罪焉迩来市恩远怨之情多而据法参处之人少江西此举可谓大破拘孪矣然论列既未尽其过端处分又不符其罪状乞行罢斥以为贪墨之戒章下吏部再议

○太监王虎参奏保定巡抚李盛春阻挠开采 上严旨切责朝廷差官开矿以济国用李盛春如何玩视不遵又捏旨惑众擅驱商贾惊扰居民好生违慢本当重处姑从宽其所拘执之人速释应役

○吏部左侍郎孙继皋刑科都给事中侯廷佩俱乞 圣躬亲送 母后以全大礼留中

○礼科左给事中张正学河南等道御史陈遇文等各奏请 皇上扶病勉出以光 圣孝俱不报

○户部覆应天巡抚赵可怀奏留关税等银以济织造将苏松二府布折银两漕折银两宗人府折银银两准议留通融分发二府供办织造其库贮事例与浒墅关税俱不许溷借从之

○辛亥三边总督李汶题狡虏突犯将士奋勇血战拒堵边外斩获首级行巡按御史查勘升赏

○又恭报大捷宁夏旧威镇堡达贼入犯官军斩获三百二十六颗俱下兵部

○壬子山东巡抚王允济巡按王立贤各陈地方艰苦之状乞罢开采俱严旨切责不允所奏

○礼部题十月初一日孟冬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代侯徐文炜伯朱世雍分献

○差钦天监副杨如常往淮安府改开堤沟

○准郧城王戴<土鼎>出廓送兄安葬敕令当日即回

○礼部题韩王朗锜孝行著闻 上谕韩王孝思纯笃乐善施仁懿行著闻既经勘实照例写敕差官奖励有司具彩币羊酒并给与坊扁以示表异

○郧阳巡抚马鸣銮乞留上班官军防矿章下兵部

○癸丑原任鸿胪寺主簿今致仕张以述恭献白鹿一只银一千两助工 上报闻白鹿著该监喂餋助工银两送部收用

○昌平兵备陈一简奏奉 明旨抒愚衷等事 上曰朕已阅地图这矿洞离 祖陵窎远与龙脉无妨着遵旨即便开采其防护等项照屡旨行不许又来渎扰

○甲寅巡视西城御史何尔徤参奏原任鸿胪寺主簿张以述罢闲官员违例潜京 上命释之

○乙卯兵部题日本山城州等处地震山倾海啸压溺焚死倭众万余人虽为彼中变异而诏使员役未损一人倭众益加敬畏且关白归咎清正阻封耽延日月以致异变衙宇倾頺人民多死为 天朝谈笑已拏清正诛戮待衙宇修补方请册使入城报闻

○差御史蒋汝瑚巡视山海关

○复通湾官店襍粮命司礼监查差张烨同赵承勋前去体勘

○太常寺题十月初一日孟冬请 圣驾亲祭 上遣公徐文璧代

○湖广道御史毕三才题靖远伯王学礼子王继科色服骑马不行回避 孝安皇后梓宫 上命法司提问

○丁巳大学士张位恭复题 主礼成

○楚王华奎奏王守仁非系王弼亲裔寄顿财物皆属虚诳假以进助为名希图承袭乞赐研究明正典刑以为欺 君之戒不报

○南京刑部奏诚意伯刘世延预逃立期候缉章下所司

○浙江巡抚刘元霖议裁各省监兑官员 上命照旧存留

○戊午湖广巡按赵文炳奏楚王请令避官掘搜疏入不报

○己未保定巡抚李盛春奏内臣王虎骄横受贿揽棍横行恐酿边关大害疏入留中

○总督蓟辽孙矿题赶兔自白马关失利之后屡差部夷在开连口等处扑杀拨夜石塘口副总兵戴延春西路协守副总兵李芳春亲统三屯营千把总罗文等蜜云右营副总兵梁文军门中军副总兵高策等于石塘岭关在阵斩获首级九颗恭报章下兵部

○敕王虎等会同该道分委廉能官仝采房山矿

○差太监田进开昌黎矿

○庚申兵部题辽左之势倭犯繇海旅顺为冲必须添设水兵陆则南有金复东惟鸭绿地千余里安能无所不防惟俟朝鲜报警之后而复州兵将移之金州金州兵将移之黄骨岛岫岩设一备御增五百土兵九联故址新筑一城名曰镇江以为备倭之计从之

○蓟永开矿户部郎中戴绍科奏费用孔亟矿砂尚微 上谕分投开采

○差行人张敦复往狭西奖励韩王孝行

○辛酉 孝安皇后神主回京谒 奉先殿遣奠献使侯拱宸恭捧 神主行礼

○兵部覆总督漕运尚书褚鈇巡按直隶御史蒋春芳等题扬州地方切近江海新设游击一员以防关白其分守扬州游击袁世忠新改天津游击但人地相宜久任近例乞将袁世忠仍分守淮扬其天津游击陈望东照旧留用报可

○楚王华奎再奏百户王守仁诬罔谓王弼止从蓝玉出征则偏禆耳而世所不经见之宝以千计及坐蓝玉党逆被戮而余金以数百万计庄田地以八千计固事之所必无且王妃之死与王钥之抚时差二十四年王云于先前之妄争已抵诏狱而楚府于武岗王之摄已经多官盘阅数世之净银止十八万何得复有数百万又云积年之租银至八百万此辈小人亏 圣德而残懿亲伤国体罪应殊死不报

○原任户部侍郎裴应章以疾辞任不允  ○南京刑部奏审录重囚 上命照例会官处决

○壬戌大学士赵志皋等题 皇妣孝安皇后神主还京奉安礼成仰惟 皇上孝通神明常遵典制尊亲大典既亶备于 慈闱在御之时孺慕深怀尤殷笃于 鸾驭升遐之日兹者祔 梓宫于陵寝归 檿主于几筵大事克襄 懿灵永安既送终而靡憾念追远之宜宽况顷承 宸翰知 圣躬方在调摄且近逼冬寒于时尤宜保卫伏惟 皇上抑情理性顺序颐和崇护 宗社神灵眷顾之身俯慰寰宇臣民瞻戴之愿 上谕朕以足疾不能恭行攀送奉迎之礼致缺大典深自痛恨览卿等所奏悉见忠爱忧虑至意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六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十一·胡三省
  卷三十八·张廷玉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御题郝经续後汉书·郝经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第三卷 田赋考·缪荃孙
  通志卷十四·郑樵
  弁言·钱仪吉
  吴兢传·刘昫
  王真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客中·徐志摩

    今晚天上有半轮的下弦月; 我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 一样是清光,我说,圆满或残缺。 园里有一树开剩的玉兰花; 她有的是爱花癖, 我爱看她的怜惜——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 她受了秋凉

  • 石湖诗钞·吴之振

    范成大河豚叹鲰生藜苋肠,食事一饱足。腥腐色所难,况乃衷酖毒。膨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既非养生具,宜谢砧几酷。吴侬真差事,网索不遗育。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朝来里中子,馋吻不待熟。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百年三寸咽,水

  • 补遗卷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十八言志求志赋【有序        元】袁 裒古人以赋托志或比拟贤哲或寓情幽怨或述已出处若愍志复志述志之类非一大抵皆假设仿喻依楚语属辞余老于忧患年垂耳顺白首无成因想先世遗

  • 列传第三十九 王僧辩·姚思廉

    王僧辩,字君才,右卫将军神念之子也。以天监中随父来奔。起家为湘东王国左常侍。王为丹阳尹,转府行参军。王出守会稽,兼中兵参军事。王为荆州,仍除中兵,在限内。时武宁郡反,王命僧辩讨平之。迁贞威将军、武宁太守。寻迁振远将

  • 今献备遗卷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周新周新字志新南海人也初名日新文皇帝尝独以新字呼之遂更名焉国初以贡入太学选授大理评事以刚直称永乐甲申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权贵皆畏之称之曰冷面寒铁公或以怖小儿曰冷面寒铁公来皆走匿擢云南按察

  •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范晔

    (铫期、王霸、祭遵)◆铫期传铫期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人。身长八尺二寸,容貌非常奇异,庄重严肃有威风。父铫猛,是桂陽太守,死后,铫期为其服丧三年,乡里都称赞他。光武掠地颍川,听说铫期颇有志义,召来任署贼曹掾,跟从攻蓟。当时王郎檄

  • 毛忠传·张廷玉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父哈喇歹,洪武初年归附,从一名士卒升到千户,后来战死。祖父拜都从征哈密时,也战死。父亲宝因骁勇而充任总旗,任到永昌百户。毛忠袭职时,已经二十岁,臂力过人,善于骑射。他曾随从太宗北征。宣德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宗庙考【十二】寿皇殿【臣】等谨按旧制在景山东北恭閲圣祖仁皇帝实録顺治十八年二月壬午奉移大行皇帝梓宫於寿皇殿盖密近紫宸崇严清閟历稽大事之礼皆即殿以行世宗宪皇帝登极初元敬

  • 卷三十四 职官六·龙文彬

    ◎巡按洪武十年七月己巳,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俾询民间疾苦,廉察风俗,申明教化。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人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重囚,吊刷文卷,有故出入者理辨之。(《三编》。 )谕之曰:“朕命汝等出

  • 七年·佚名

    (丙午)七年清康熙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壬午,大司諫鄭萬和等啓曰:「刑曹佐郞鄭時亨,使其傳飯婢,呈狀本曹,有所爭訟,又對該掌同僚,親自圖囑,其鄙瑣之狀,無不唾鄙。請罷職。」上從之。○諫院以災異上箚,請克謹天戒,頻接儒臣,嚴宮禁而

  • 第四章 15·辜鸿铭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辜讲孔子对一位学生(曾参)说:“在我的一生及教学生涯中,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原则。” “我觉得也是。”这位学生回答。过

  •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宋沙门慧简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离国。行在猕猴水边拘罗曷讲堂上。大爱道比丘尼者即从佛母也。时在维耶离国。与女除馑五百人俱。皆是应真。获六通四达神足变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危其精舍在王园所度无量深入普智定。睹

  • 国清翼庵和尚和寒出诗卷之上·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原书阙神无方而易无体此寒山子之诗也以其无体故横斜圆转而莫可端倪于无端倪诘其端倪则可以与可以怨可以悲可以喜可以警可以惕可以愤可以悱可以抑可以扬以其无方则神出鬼没变化不测于不可测

  • 卷之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林我禅师语录林我禅师语录卷之三嗣法门人海金编元宵晚参。眼横鼻直。无分年去年来。渴饮饥餐。有甚岁新岁旧。阳回沃野。和风摇嫩柳拖金春满山川。暖日映寒梅吐玉皎光烛月。人人亲炙然灯歌咏喧天。处处

  • 方珍珠·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北京晨光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出版。剧本采用新旧社会的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一群说唱艺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抗战胜利以后,鼓书艺人破风筝与养女方珍珠从内地回到北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受到了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佚名

    《高宗纯皇帝实录》(清实录乾隆朝实录)1503卷。全称《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嘉庆初年大学士庆桂、董诰等奉敕修纂。书中记载了清高宗弘历自雍正十三年(1735) 八月继位,至嘉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六卷 此书是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等人,取历代册立太子的事迹中能够有所鉴戒的部分,按朝代顺序纂辑而成,上自周代,下迄明代,共三十三事。此外还附立了五事。至于偏居窃位,无

  • 长者子制经·佚名

    全一卷。略称制经。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藉长者之子‘制’(又译逝),向其悭贪之母,叙说供养佛陀之无量功德,及供养之虔诚心较供物之多寡更重要。经中并述及弥勒佛与其教化,推测本经系于诸佛、净土思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