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七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九年。己未。春正月。壬申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诣寿皇殿行礼。  

○御乾清宫、赐近支亲藩等宴。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桂良等奏、广东有伪造廷寄谕旨。致该夷疑虑。当明降谕旨、令黄宗汉严拏伪造之人。并将钦差大臣关防、移交何桂清祗领接办。原冀该夷见此谕旨。知海口通商事宜。已与黄宗汉无涉可以释其疑虑。乃本日据桂良等奏、广东夷民互斗。致碍和局。该夷必欲回粤措置。定于日内起身。自系未见前旨。故坚欲驶回香港。桂良等既不能阻止该夷。仍应将前旨钞录。设法迅速知照该夷。并告以自议和之后。黄宗汉办理本地土匪。绅士罗惇衍等、裁撤练勇。均未与<口英>国构衅。该夷照会内所称、管带壮勇之官绅、错立见解各勇屡已胡为等语究竟何时何事。并未明言。恐系传闻不确。又恐<口英>口□佛之兵。出城扰害百姓。以致互相争斗。其曲亦不在广东百姓。现在钦差大臣关防。已交何桂清接办。黄宗汉、既不能干涉通商事宜。<口英>国到粤。亦无可商议。若如照会内所言。恐伤和议。劝其折回上海。该大臣等、仍可设法挽回各事。傥该夷业已先到广东。肆行攻击。是该夷等背约动兵。自起衅端。并非中国失信。将来该夷再赴上海。桂良等言明在先。即加拒绝。亦觉理直气壮。至上海地方。城外东北两面江岸全系夷人。形势危险桂良等于夷酋赴粤后。即可暂驻苏州。俟该夷回沪时。再与计议。若事已决裂。难以理谕。即迅速驰奏。听候谕旨。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密谕桂良、花沙纳、何桂清、并传谕段承实知之。  

○又谕、黄宗汉、自上年九月间、奏陈夷务情形后。迄今数月。未据续奏。罗惇衍等、因天津和议已成。两次奏到、改刻办团关防。及裁撤壮勇。派防土匪各情。广东办法。固未抑民义忿。亦未有官员兵勇肇衅之事。至夷人踞城未退。时或出扰。致有居民与之斗殴。其曲亦不在我。昨<口英>酋在沪投递照会。忽有伪造谕旨一事。叙述广东官绅。尚在联络团练。纵民为仇等语。已明降谕旨、着该督查拏伪造之人、以释其疑。并谕将广东钦差大臣关防、移交上海。由何桂清就近接办。以冀该夷就我范围。讵<口英>酋未得见此旨。声言广东官绅、谋害彼国。有民夷互斗之事。即欲驶回广东。将省城官员出之于外。伊即自收粤海关税。以为兵费。业已整备军装船只。即日起身回粤。究竟因何互斗。并何时何事。照会内并未叙明。恐有广东不得志之人。从中播弄。以激夷人之怒。着黄宗汉、查明该省有无民人与彼为难致令该夷藉口生变。迅速详细驰奏。一面照会<口英>夷、辨明此事。至钦差大臣关防。已移交何桂清接办。黄宗汉不管夷务。而身任总督地方是其专责。该夷回粤。傥肆鸱张。该督以联络绅民。保卫地方为要务。彼既回粤称兵。即是先行背约。断难再与议和。毋庸顾忌设或该夷到粤后。自知理曲。尚堪驾驭即令回至上海。与钦差大臣桂良等、妥为定议。总之该省捍御事宜。亦非易办。必当加意筹备毋失民心为要。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密谕知之。  

○又谕、罗惇衍等、自十月间、奏称裁并壮勇。并将办理夷务关防、改为团练名目后。祇将捐输人员奏请奖叙。并未将广东民人与该夷互斗情形具奏。前据桂良等驰奏、有<口英>夷传闻寄信谕旨一道。查系伪造。已命黄宗汉将伪造之人拏办。并因夷人在上海议事。复将钦差关防、移交两江总督接受。乃桂良等尚未奉到此旨。又奏称、<口英>夷因广东民夷互斗。欲整备军装。即行回粤。并称夷人之意。非撤去黄宗汉、乃罗惇衍等团练之局。总不能将广东省城退还等语。览奏深为诧异罗惇衍等、自裁并壮勇后。已不复攻剿。黄宗汉亦未禁止开舱。前览该侍郎等奏报。如攻打新安。互有杀伤亦因夷兵先来滋扰。并非粤民侵侮夷人。此时据桂良等所奏。恐有奸人从中构煽。然该夷既欲回广东亲自措处。难保不即行赴粤。与官绅为难。黄宗汉既不管通商而保护地方是其专责。罗惇衍等、仍当妥办团练以保梓桑。不可因此惶惑。傥有民夷互斗情事。是否民人起衅。抑系夷人滋事并着罗惇衍等查明驰奏。现在该夷既欲回粤并有逐出省城官员、及收粤海关税之语果有此等情形。是该夷先行背约断难再与议和。业已谕知黄宗汉、联络绅民以资捍卫该侍郎等务当与该督联为一气。固结民心保全地方为要。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密谕知之。  

○癸酉。上御乾清宫。户部尚书管理藩院事肃顺等、引堪布罗布藏朗结囊素阿旺呢玛呼图克图等十二人、递丹书克。赐茶。  

○谕内阁、朕自御极之初。特开恩榜。迄今已阅数年缅惟皇考宣宗成皇帝五旬六旬万寿均降旨特开乡会试恩科。仰见宏敷教泽。行庆作人有加无已兹于咸丰十年。届朕三旬万寿。允宜特开庆榜。嘉惠士林。着于本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明年三月。举行恩科会试。以副朕简拔人材至意。  

○缓徵山东临清、章邱、邹平、齐东、齐河、禹城、长清、德平、东阿、平阴、惠民、阳信、滋阳、峄、汶上、阳谷、单、濮、朝城、堂邑、茌平、馆陶、高唐、益都、博兴、邱、金乡、嘉祥、鱼台、济甯、历城、济阳、青城、海丰、利津、定陶、钜野、郓城、莒、高苑、潍、东平、寿张、菏泽、范、城武、四十六州县、并德州、东昌、临清、济甯、东平、五卫、被水被旱灾区额赋有差。  

○赈安徽滁、霍邱、二州县被灾被扰贫民一月口粮。  

○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甲戌。高宗纯皇帝忌辰。遣官祭裕陵。  

○乙亥。上御抚辰殿大幄次。赐蒙古王贝勒、及外藩使臣等宴。并赏赉有差。  

○谕军机大臣等、胜保翁同书奏、请饬将部拨要款、迅速拨解等语。皖省自颍州告警。逆捻纷扰。胜保等军饷道。均已梗塞。山陕河南各省饷银。无从解运。着何桂清于江苏藩库内、无论何款。迅即拨银四五万两。解赴胜保等军营。又前经户部于淮北盐课协贴项下、奏准每月拨解银二万两。复经胜保与袁甲三商定。每处拨银一万两。迄今三月之久。未据解到。现在该营各项要需。均无所出。并着何桂清、会同庚长、即将前项银两。如数迅速筹拨。派员解往。以济急需。毋得往返函商。致稽时日。并不得以应解皖省他款作抵。致涉牵混。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翁同书奏、各省协饷不到。请旨饬催一摺。皖省军营饷需。前据翁同书、请于山东山西陕西、月各拨银二万两。河南月拨银六万两。并以捻氛日炽。饷道不通。业经该抚知照山西陕西两省。此后解饷务由泰安沂州一带行走。河南省亦由东路绕越。以免耽延。惟各该省总未源源解到。而皖营待饷情形。实属万分急切。自应速筹接济。着崇恩、英桂、曾望颜、各将月拨银二万两。恒福、将月拨银六万两。按月如数筹解。除山东本由泰安沂州解往外。山西陕西两省。并着由泰安沂州行走。取道清江、盱贻豫省亦即由东路绕道。以期迅速。毋得稍存玩视。致滋贻误。又另片奏、浙省应解皖饷五万两。久未解到。请饬速解等语。部拨浙江省皖饷五万两。前据胡兴仁、奏请将河南应解浙江军饷银五万两。就近抵解安徽。此项划解银两。并着恒福一并拨解。以应急需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命太仆寺卿袁甲三来京。以江南徐州镇总兵官傅振邦、督办三省剿匪事宜。革职留营副都统伊兴额、帮同办理。  

○以安徽和、全椒、二州县城被贼窜陷。革知州陈麒昌职。知县胡鉴、革职逮问。  

○免贵州都匀、镇远、黎平、思南、四府、独山、麻哈、都匀、清平、黄平、镇远、施秉、印江、永从、开泰、安化、婺川、平越、余庆、瓮安、龙泉、龙里、贵定、荔波、桐梓、清江、二十一厅州县、并锦屏县丞所属、被扰地方额赋。  

○丁丑。以江苏捐输军饷。永广长洲、元和、吴、三县学额各三名。  

○戊寅。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四川总督王庆云奏、遵覆云南巡抚张亮基、抵省以后情形。并筹商大局得旨。览奏稍慰朕怀。想该督接奉谕旨。必有确实奏报。  

○予安徽阵亡都司唐炳超、守备张洪升、周玉恩、祭葬世职。  

○己卯。谕内阁、前因察哈尔总管等、被讦案内。据总管扎克都尔、供出前署都统穆隆阿、有收受皮袄银两情事。当谕令明白回奏。兹据穆隆阿奏称、并未收受前项银两。其家人范姓二名。一已病故。一已因疯走失等语。案关收受赃私。岂得以人证无从查传。含糊了事仍着穆隆阿即将家人范姓、赶紧交出。送部审讯。至穆隆阿究竟有无收受皮袄银两确据。着西淩阿庆昀、再行提讯扎克都尔。录供具奏。毋许瞻徇消弭。  

○谕军机大臣等、据何桂清奏、苏松太道、无员可调、请旨简放一摺。苏松太道一缺。驻劄上海。本有民夷交涉事件。现当夷务未定之时。员缺尤关紧要。恐新简之员。未能熟悉情形。难期胜任。何桂清业经授为钦差大臣。通商事宜。自应筹画尽善。以期经理得人。该省实缺道员中、既无堪以调补之员。其候补道员、及实缺知府内、或有人地相宜者。亦可酌量请补。着何桂清、会同徐有壬、悉心选择。酌保二三人。开单具奏。候旨简放。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郑魁士奏、甯防布置情形。并军械饷糈短绌。请饬浙省速行拨解一摺。甯国军营饷需。叠据胡兴仁奏报拨解。惟该营欠饷过多。且自溃挫以后。器械锅帐。大半遗失。现虽经郑魁士收集溃散。与新到各军、分别布置。而徒手未能御侮。枵腹尤难荷戈情形万分危迫。该郡为浙省门户。设有疏虞。关系非浅。前经叠谕胡兴仁、于月拨饷银六万两外、仍添筹二三万两。与邓瀛自筹之三万两、凑足每月十二三万之数。着胡兴仁遵照前旨。将应拨饷需。接月如数拨解。不得以筹措艰难。稍涉迟误。至所需军火等件。并着该抚源源接济。与所拨饷银。分别迅速解往。至胡兴仁前奏、派员赴苏借饷。据何桂清等覆称、所有由金陵调援甯国各军、及水陆防剿兵勇。十一十二两月分应发之饷。统由江南粮台借给。其正月以后饷需。仍由浙江支应。惟甯防需饷迫切。仍着何桂清不分畛域悉心筹画。极力兼顾。以保东南大局。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浙江甯绍台道贾臻为河南按察使。  

○庚辰。享太庙。遣睿亲王仁寿、恭代行礼。上诣皇乾殿行礼。  

○诣关帝庙拈香。  

○遣官祭太岁之神。  

○谕内阁、胜保、翁同书奏、讯明擅离职守之知县、尚无有心逃避情事一摺。安徽已革候补同知直隶州署来安县知县刘锡龄、前因贼氛偪近。擅自出城。当降旨、将该员革职拏问。交胜保等审讯。兹据讯明该革员实因调集乡团。出城后仍带团丁进城。适值援兵已到。城池得保无虞尚非有心逃避。刘锡龄、业经革职。着免其治罪。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天津办理海防。业已布置妥帖。僧格林沁、于月内总可到津。所有地方弹压事宜。必须该督前往督率。呼应较灵。着庆祺即赴天津调度一切。何日启程。先行具奏。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胜保等奏、请筹拨招抚经费一摺。并片陈近办情形。因各省饷需支绌。势难应手。已于摺内详悉批示矣。各捻股数众多。如果渠魁就抚。散其胁从实于大局有裨。惟受降如受敌。此辈狼子野心。最易反覆。投诚后是否不致复叛。必确有把握。方无后患。傥因乏食投降。目前数万金尚不难于筹画。以后何以为继。况皖营兵饷久缺。而以重赀赏贼。更恐失军士之心。此皆不可不虑。非必吝此二三十万金也。若能以贼攻贼。则事半功倍。得贼辎重。即可养投诚之众。故必责令立功。方能信其悔罪。未可轻易受降。贪多自喜。后受其累也。现在张元龙等、已愿换我军旗帜。择日薙发出降自当加以奖赏。固结其心所部多人应择其精悍者、分编营伍。责令立功。攻打何处捻匪。其余胁从之众。分别遣令回籍归农。勿使聚而生变。彼既回心向化。献出城池。即当官为驻守。翁同书身任皖抚。地方是其专责俟张元龙等献城。即着选择文武干员。入城办事。安抚良民。不得仍听抢掠。至孙葵心亦系悍贼。如果乞降。则蒙亳一带。易于肃清。惟须张元龙一股解散安插受协。方可再办一股。若此股尚不足恃。即招彼股。恐人心叵测。不独赏需难继。更恐胜保驾驭不易。必须步步脚踏实地。以免他虞。袁甲三已令回京。所有剿匪事宜另派傅振邦接办。而以伊兴额副之。傅振邦等、俱素称勇敢。胜保不患无助。当与联络声势南北夹攻。直捣巢穴。方合剿抚兼施之法。毋徒一意主抚。为贼所轻也。再前据许乃普奏、驻劄灵壁县之游击滕家胜、所带兵勇。不过三百余名。能联络乡团。击退捻匪数万等语。如实得力。即着胜保、翁同书、确查具奏。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钦差大臣胜保奏、筹办招抚事宜。请豫筹经费二三十万两、解皖备用。得旨。所见甚是。所虑甚大。然此时各省军营。同一缺饷。焉能凑集钜款若是之速。傥使招而复叛。是军饷之外。徒增一项无益之费。支绌之际。尚堪如是抛掷耶。莫若以贼攻贼。事半功倍。更可坚其向化之诚。胁以不能复叛之心。天下大局将定之时。遣散安置。不复靳此小费。以期底定。所请之处。实难应手。暂毋庸议。若各省应解正饷。近已有旨催解。再有延宕之处。何难指名参奏。朕缕晰指示。谅胜保必能仰体朕之苦心也。  

○辛巳。祈谷于上帝。遣惇郡王奕誴、恭代行礼。  

○壬午。孝全成皇后忌辰遣官祭慕陵。  

○谕内阁、赠大学士太傅礼部尚书衔原任礼部侍郎杜堮、灵柩回籍。前经降旨、派贝子绵勋、前往祖奠目送。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护送。兹闻于本月二十一日启程。着加恩于到籍后赐祭一坛。并于赠太师大学士桂受田墓前赐祭。均着山东巡抚崇恩、派委道府大员前往奠醊。以示朕笃念师儒。有加无已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桂良等奏、请先行进呈两次条约。当经降旨允准。并令俟挽回四事。另立专条。进呈后再行一并用宝发回。本月初九日据桂良等专弁送到和约税则各件。业经军机处代为呈览矣。惟挽回专条。俟<口英>酋回沪后。总须及早定议。迅速进呈。方能与现递条约、一并用宝发交各国。免致日久耽延。桂良等不得因条约业已进呈。含糊了事。有负委任。此时利害转圜。全恃专条为补救。着桂良等悉心筹画。尽力挽回。即行驰奏。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明发谕旨。桂良等奉到后。如何传示该夷、该夷接奉后。作何情形。并<口英>船驶到粤东。有无消息。着一并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桂良、花沙纳、何桂清、并传谕段承实知之。  

○予江西南安府阵亡生员张映薇、祭葬世职如教谕例。  

○癸未。谕军机大臣等、蒋霨远奏、黔军欠饷过多、请饬催各省迅解一摺。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湖南等省欠解黔饷。共计四十二万四千余两。内惟四川除扣还外、解过二万两。陕西起解在途银一万五千两。此外并无协饷解到。亦无起解消息。现在黔省剿匪。正在吃紧。各路营盘。月需饷银十万有奇。欠发过多。军心易变。自应速筹接济。着王庆云、崇恩、英桂、曾望颜、迅饬各该藩司、各将欠解黔饷银两赶紧筹拨。派员解赴黔省、以济急需至湖南省于按月拨给韩超军营银四千两外。其黎平、思州二府、清溪、玉屏二县、邛水县丞、及镇远镇标官兵饷需。能否于湖南欠解黔饷内。就近酌拨接济之处。着骆秉章酌量办理。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贵州石阡、瓮安、等。处剿贼出力。予已革知州王敬烈留营效力。  

○展缓浙江海盐县被风歉收地亩带徵白粮。  

○甲申。上诣寿安宫西所、问如皇贵太妃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广东有伪造廷寄谕旨。致<口英>国疑虑。业经谕令黄宗汉、查拏伪造之人。本日据罗惇衍等奏、该国怀疑、再扰北路。旋即退出。并钞录奸民伪造谕旨。与桂良等前奏相符。罗惇衍等、在粤办理团练。曾申谕北路乡民。不与<口英>口□佛等国为难。致开衅端。讵该国于上年十二月初一日、率众千余。由三元里前进。一路焚烧。轰毙行人。乡民始鸣锣对仗。初五日、复直趋石井。互有杀伤。皆由奸民伪造谕旨。致该国疑虑。并非罗惇衍等不遵前旨。仍与该国构衅。本日已谕令黄宗汉、柏贵、照会该国。令其尽释前疑。不可为奸民所惑。口□额口

□尔唫现已回粤。傥经查明。自必恍然知花县之事由于奸民伪造谕旨。致怀疑虑。并非中国故违和约也。桂良等接奉此旨。即设法照会口□额口□尔唫、告以此次与乡民互斗。虽由彼先启兵端。究系因怀疑所致。一经说明。自当相安无事。如口□额口□尔唫业已回沪。更可明白开导。以全议抚大局。罗惇衍等摺、着钞给阅看。将此由六百里密谕桂良、花沙纳、何桂清、并传谕段承实知之。  

○又谕、前因广东有伪造谕旨一事。并<口英>国公使、因广东民人与<口英>兵互斗即行回粤。先后寄谕该督查明驰奏。并据罗惇衍等奏、<口英>兵怀疑。再扰北路。旋即退出等语。<口英>国兵丁、怀疑逞忿。先开枪炮。伤毙多人。故百姓与之仇杀。衅端自彼而开。黄宗汉远在惠州。难与关说。柏贵近在同城。可向该公使妥为开导。告以粤东<口英>兵误信伪造寄谕以致两次纵兵焚掠。互有杀伤并非粤民起衅口□额口□尔唫远在上海。无由知悉。罗惇衍等亦知<口英>兵因见伪造廷寄。怀疑构衅。现已约束乡民不准妄动。并撤去北路壮勇。以示不疑。现在上海议定税则。彼此即可永敦和好。广东伪造寄谕之事。己奉旨查拏严办。该公使谅已明白此事、皆由广东奸民煽惑。并非中国暗谋矣。如此坦怀相示。使其悔悟。仍回上海办理通商方妥。至近来粤东海口通商情形如何。有无奸民从中阻挠。并着该督抚查明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前因桂良等奏、广东民夷互斗。夷酋即欲回粤措置当经谕知罗惇衍等、查明民夷起衅根由。仍当妥办团练。兹据该侍郎等驰奏、夷人怀疑再扰北路。旋即退出。并移局撤勇各情。此次夷人怀疑逞忿。先开枪炮。轰毙多人。并带夷兵、直趋花县。实由该夷起衅。与粤民无涉罗惇衍、因恐与现议和局有碍。暂为隐忍。饬令壮勇勿许妄动。并将花县总局、移至离城数十里之外。以避凶锋。办理尚为妥协。本日已将粤东情形。寄谕桂良等知悉。并将原摺钞给阅看。又密谕黄宗汉等、令柏贵就近妥为开导。以释其疑。前据桂良等奏、<口英>酋于上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已起碇赴粤。计此时已早至广东省城。是否与官绅为难。亟应妥为筹防。罗惇衍等、惟当遵照前旨。认真督办团练。联络绅民。保卫地方。并妥筹兵饷。仍申谕乡民。勿与夷人雠杀。以弥衅端。至罗惇衍等、虽止办团练事宜。与夷务无涉。而于机密之事。务当加意慎重。勿使奸人闻知。致再讹言起衅。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前因袁甲三奏、饷需不继请饬在山东登莱青三府属海口、举办抽厘。当谕令崇恩、饬属查核。妥议具奏。尚未据该抚奏到。本日据庆祺奏、津郡办理厘捐。接济经费。而近来商船。多绕赴登州府属之烟台海口出入。藉图趋避。该处向未设有税局。以致有碍厘捐。且恐各处关税。诸多偷漏。着崇恩即行遴委妥员。查明烟台海口情形。议立章程。照例核实徵税暂行拨解天津。协济海防经费。俟海疆平靖仍归山东报拨至袁甲三年请、于各海口抽厘、接济徐州军饷之处。仍着该抚妥筹办理。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予安徽阵亡守备江心顺、千总周占雄、把总陈殿扬、外委张洪升等、祭葬世职。  

○乙酉。宣宗成皇帝忌辰。遣官祭慕陵。上诣寿皇殿行礼。  

○谕内阁、理藩院奏、喇嘛供词狡展、请派王大臣会讯一摺。那木喀呼图克图、与扎萨克喇嘛嘉木磋、因口角忿争嘉木磋撕破那木喀呼图克图貂褂。迨经提讯。又复供词狡展。坚不承认。事关黄教。自应彻底根究。着理藩院提集人证。严行审讯。照例惩办。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袁甲三奏、怀远逆贼纠合万余人。由临淮北窜。直扑凤阳、灵壁、交界之新桥、连城一带。偪近浍河经游击滕家胜、督率勇练。在浍河北岸堵守等语。该逆纠众万余。窜偪浍河。意在抢渡。并据探报。欲由灵泗、窜往清江。及往桃源、宿迁分辖之洋河集一带抢掠。该逆势甚鸱张。东路甚形吃紧。现由袁甲三先派马队六百名。驰往援剿。尚恐贼众兵单。亟宜豫筹防堵。着邵灿、庚长、即拨清江现有兵勇。并严饬桃源、宿迁、各县。调集兵练。密为布置。以桂逆匪纷窜。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袁甲三奏、浍北连获全胜、现拟移营进劄一摺逆捻环筑十四圩。深沟高垒。据以为营。意图围困苗练。即以开通窜路。我军旬日以来。连战皆捷。并毁贼圩两座。兵练声息已通。即当乘胜进偪。前已有旨、调远甲三来京供职。派傅振邦、督办三省剿匪事宜。并派伊兴额、帮同办理。该总兵现有督剿之责。着与该副都统督率兵勇。速解苗沛霖之围。令该练总随时出击。牵制贼势。一面分拨马步队、扼要紧偪。断其接济。为一鼓成捦之计。前谕东豫两省合力会剿。已据恒福、派出总兵邱联恩等豫为布置。其崇恩所派富新、黄良楷、统带兵勇四千名。据袁甲三奏称、定于开印后出境。着俟两省兵勇到后。傅振邦等、即与会合进剿。直捣贼巢。毋令匪踪他窜。其新桥、连城一带匪众。是否已渡浍河。应就现有兵力。妥筹兼顾。本日并谕邵灿、庚长、严密堵剿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予安徽阵亡防御齐克慎等祭葬世职。  

○丙戌。月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李延寿
  卷四百八十一 元祐八年(癸酉,1993)·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五·佚名
  序·恽毓鼎
  两朝纲目备要卷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纪昀
  卷二十七·佚名
  民国三年(1914)九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一日·胡适
  曹利用传·脱脱
  长平之役·佚名
  卷七·赵汝愚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蒋廷黻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三·钱谦益

    袁御史凯《在野集古今诗一百八十八首【新除监察御史辞贯泾别业】侧席念贤俊,旁求逮凡鄙。谬当南宫荐,重此柏台委。命严孰敢后,中夜去田里。邻友赠予迈,切切语未已。妻孥独无言,挥泪但相视。于时十月交

  • 兰臯集卷二·吴锡畴

    宋 吴锡畴 撰竹洲重葺仁寿堂抗章当日勇辞荣三咏循陔世念轻娱悦高堂仁者寿壅培遗植圣之清云涵翠葆添新荫秋逼青琅戛旧声故址依然成栋宇水心题扁尚晶明【先文肃建以娱亲】雨中过昱岭下舆扶杖过山蹊雨溅征裾屐溅泥正自

  • 卷一百八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七 朱 松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冥冥一高雁空费弋者机寒声落烟渚相应不我违嗟余识此情纳手空叹欷

  • 卷二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李白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歳通诗书旣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爲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奇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刘昫

    ○来俊臣 周兴 傅游艺 丘神勣 索元礼 侯思止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义 郭霸 吉顼 姚绍之 周利贞 王旭 吉温  王钧 严安之 卢铉附  罗希奭 毛若虚 敬羽  裴升 毕曜附古今御天下者,其政有四:五帝尚仁,体

  •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上章閹茂(庚戌)八月,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三年有奇。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景雲元年(庚戌,公元七一O年)   八月,庚寅,往巽第按問。重福奄至,縣官馳出,白留守;羣官皆逃匿,洛州長史崔日知獨帥衆討之。   留臺侍御史李

  • 第二十九回 徙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蔡东藩

      却说成祖南返临城,遇爱妃权氏病逝,不觉哀恸异常。小子欲述权氏来历,还须先将徐后事,补叙出来。徐皇后秉性贤淑,善佐成祖,成祖亦颇加敬爱,所有规谏,多半施行。后常召见各命妇,赐冠服钞币,并婉谕道:“妇人事夫,不止馈食衣服,须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隆庆六年正月戊午朔 上御皇极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免百官宴赐节钱钞 中官 东官免贺○己未 诏云南广东采办珠宝岁进宝石二万块珠八千两三年而止户科都给事中张书等江西道监察御史刘世曾等乞莭采办崇俭德以苏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

  •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佚名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窃臣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

  • 李原名传·张廷玉

    李原名,字资善,安州人。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儒士身份举荐为御史。二十年出使平缅归,说:“思伦发狡诈,窥伺我国,应加强边防。靖江王用大理印行令旨,这是非法的,被远人所轻视。”受命担任礼部尚书。从此,远方之事大多咨询他。

  • 弇山堂别集卷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竒事述四大臣更名宋公冯胜初名国胜次更为宗异最后名胜西平侯沐英初名文英豫章侯胡美初名廷瑞卫国公邓愈初名友徳东胜侯汪兴祖初名同魏国公徐辉祖初名允恭至孙国公显宗初名长子翰林待制王祎初名伟又名玮

  • 摽有梅·佚名

    --妹妹大胆往前走【原文】摽有梅①,其实七兮②。求我庶士③,迨其吉兮④!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⑤!摽有梅,顷筐墍之⑥。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⑦。【注释】①摽(biao):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

  • 束伍令第十六·尉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八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何者一猛健。从凡夫地来。一切众生中。若能回向发菩提心。彼名为猛健。为一切众生所归依处。为一切众生于中当观菩萨之行于中应观。菩萨之智于中应观。以何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九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九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若于佛等最胜福田。专修施行。定获其报。如是乃至。现见世间。王者之贵。尊崇无比。首戴宝冠。诸珍间错。耳环

  • 卷之四·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四 水 专使请住持 凡住持补处公拈已定文命下寺。库司会两班耆旧茶。卜日通先书命制山门疏。茶汤榜。缺书记择才德人用绢素制榜。当修广如法。库司送纸诸寮作书。差能事行者老郎通书。次请人充专使。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