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祝尧 撰外录上尝观氏续骚以陶公归去来辞为古赋之流疑其诗流为赋赋又流为他文何其愈流愈逺邪又观唐元微之曰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人流而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賛文诔箴诗行吟咏题怨叹章篇操引謡讴歌曲词调自操以 
-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陈 普【字尚德宁德人生宋末入元为遗民学者称石堂先生】拟古【二首】东方有乐国开辟先柏皇鸾凤为鷄鹜麒麟为马羊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土无干戈祸人夀千年长下视禹九州有土 
-   ◎邦交八   △奥斯马加 秘鲁 巴西 葡萄牙 墨西哥 刚果   奥斯马加即奥地利亚,久互市广东,粤人以其旗识之,称双鹰国。同治八年,遣使臣毕慈来华,介英使阿礼国请立约,并呈其君主敕谕,欲在京议约。总署以在京议约与历来 
- 丙戌殉难列传(有总论)自古中兴之主,难于开创:开创之主利用缓,中与之主利用急;开创之主利用仁,中兴之主利用义;开创之主利用冷,中兴之主利用热。盖国步方改,祖宗恩泽及故主悲思,离黍关情、铜驼在念,止争俄顷。故中兴之主,全在急起收 
-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一◆王享记一东南夷一○东南夷一高帝既平定天下诏谕诸夷诸夷君长或使或身悉随使者来朝贡则高丽日本大小琉琉安南真腊暹逻占城苏门荅刺西洋瓜哇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凡十五国臣服 
- 万历十九年六月甲午朔以工部左侍郎陈于陛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兵部覆题雷廉珠池自涠州设有专官外寇远遁内盗随擒游击陈震参政龚锡爵等功当首叙从之○以原任山海关参将吴惟忠任蓟镇统兵游击○乙未以翰林院修撰萧良有升右 
- 北方代表又派定矣。三次和会将开幕矣。法律问题如何解决,事实问题如何磋商,将来结果殊难预料,而一般爱国之士莫不怒焉忧之。语恐其不易有圆满之结果也。河影不敏,妄加揣测,敢断定此三次和会结果必佳。 何以言之,俗语云:“二 
- 雍正四年三月初十日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臣允禄等谨题:为议奏事。 臣等前奏,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太监.五品官.加一级刘进忠等传旨:缎库之绸薄而丝生,即如外边所售者,此系何处织造所进,著交内务府总管查奏。再,新织造之 
- 岛夷萧衍,字叔达,也是晋陵武进的楚人。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赜的光禄大夫。萧衍年轻时为人轻薄而有口才,曾任王俭卫军府户曹属,后来接连升任萧鸾的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太和二十二年(498),高祖征讨南方,令诸军围攻襄陽,萧 
-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历任京郊、淮、扬地区巡按,纠正过失雷厉风行。隆庆年间,升任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他被罢官等候审查。高拱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四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满汉各一人掌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均满汉各三人修撰编修检讨无定员掌撰述编辑儤直经幄○庶吉士无定员入馆肄业不任以事○典簿满 
-   論衡佚文   伯夷、叔齊為庶兄奪國,餓死首陽山,非讓國與庶兄也,豈得稱賢人乎?意林。周廣業曰:「此似出刺孟篇。而文異,義亦未安,疑有誤。」按:此出定賢篇。   天門在西北,又見御覽二、事類賦一。道虛篇亦見此句。地戶在 
- 害物伤慈录八晋襄阳竺法慧被害并门人折足事竺法慧姓张。贤直有戒行。颇有神迹。恒语弟子法照云。汝过去曾折一鸡脚。其殃寻至。汝好慎之。照忽出行。误为人所掷。遂折一脚。照方信悟。语门人曰。我有宿债。今当受之。 
- 续指月录卷二六祖下十八世临济宗庆元天童密庵咸杰禅师闽之福州人。族姓郑。母梦庐山老僧入舍而生。自幼颖悟。出家后究心禅理。不惮游行。徧参知识。后谒应庵华和尚於衢之明果。华孤硬难入。屡遭诃。一日华问如何是正 
- 桃源友弟江盈科进之譔 世之称诗者必曰唐称唐诗者必曰初曰盛唯中即不然曰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瞧鸠驺虞矣 
- 宋代诗文别集。6卷。罗愿著。乾道二年(1166)郑玉为罗愿文集作序称,其集为州佐刘清之编集刊刻,岁月既久,其书罕见,洪斌、鲍元康出资重刊。其后又曾屡经编刊。《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10卷,但现存各本皆为6卷。洪武二 
- 《新倩籍》记述其友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个性、嗜好,富有文学色彩。 
- 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