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甲申传信录卷七

董狐剩荚

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征恶而劝善,春秋所以纪事也。予传甲申事,皆以类从,大率断自闯入西安以后。其西安以前,及戮于献忠,与闯时二三从逆之迹,不类前简者,缀述于此。据事直书,其义自见,仲尼所言:『董狐书法不隐』,愚亦窃有志焉。故以『剩荚』系之董狐。

周藩守汴一

崇祯十四年辛巳二月十一日,闯驰骑至汴西门。时抚镇兵远屯境外,城守未备,门大开,贼骑不敢入,杀劫骡骑于门。城内惊,始为守御。午后闯贼至,四围力攻。巡抚高名衡暨郡王绅士登陴分守。周王出银二十万,露堆城上,示能杀贼一名者,予银五十两。

十二日辰刻,铜巾贼渠一名率三百余众,哭至吊桥,安昌府校尉杨国柱从城上射贼中胁,立毙。从卒痛哭,扶而去之,巡按遂书其功于册,赏如约。国柱持银大呼,以励众,军民夺登挈贼。贼尽力竭攻,守城者亦尽力御之,杀贼甚多。

十三日,总兵陈永福从南阳督战士五百,一日夜行三百里,漏下四鼓,自贼营杀入城,闯薄城急攻,流矢中其左目乍退。十五夜,大肆焚劫,十六日早,尽南去。

自十二日至十六曰,杀贼三万余,城兵伤亦数千。城四面穿穴十有七处,城墙崩二十余丈,而贼终不能入,皆周藩出银募众之力也。

守汴二

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闯贼复至,其势倍前。攻南、北、东三面,城中复尽力守御。闯贼设誓:不破汴者不还兵,乃填壕设土墩,穿穴八十余处,炮震城堙,倒者百余丈。于是城内起夹城,上设云梯,从夹城道中下毛钩待贼。贼穿穴入者,即钩杀之,投火烧贼。贼死以万计,死于贼炮者,给棺殓之,官为吊祭,恤其家银米。城中民益效死守,守者皆郡绅富民养饲之。

明年壬午正月二日,丁督通贼,垂绳引卒上登。比及城之月城,城几陷。知县王燮奋死截救,得完。十三日贼以粮尽退去。

是役也,总兵陈六死于炮,军民死者几万,周王出银四十万,郡绅富民合出饷银十有余万,而巡抚都御史高名衡、总兵陈永福、知县王燮之功居多。

守汴三

十五年五月初二日,闯悉精兵二百余万犯汴。连营几四百里,南北几百里。然怀于前创,不敢遽城下。野外面麦方大熟,贼因为粮以困城。城中益死守,越月不下。

六月,左良玉将兵四十万,杨嗣昌将兵十六万,次出朱仙镇。贼有去〔?〕,而汴城兵单不敢出。嗣昌兵哗尽溃,良玉亦折兵及半,入南阳。

七月,刘泽清从东率兵至河,张天一等背河一战,大败而返。由是无片舰南渡矣。

许定国奉诏援汴,士马不戢,多遁去。仅以数骑逍遥河北。

九月十七日,河决,水淹汴,溃。自五月至九月凡百十有六日。汴城士卒,掘鼠罗雀,不足供食。螫虫蛆蚋,悉取啖之。八、九月之交,水草觔价一两,人肉觔价五两。夫妇兄弟子女死者,恒自相啖,不待易而后食也。出金市米麦者甚多,然百金不可得升米。饥饿死者十七、八,水死者十二、三。盖河伯之灵,不欲使忠义之臣,尽戮于闯寇之手也。是役也,汴虽不守,而以危城樱巨寇,相持日久。盖巡抚高名卫、总兵陈永福、监军御史王燮之功为最焉。

河南河阳府知府颜日愉,字阳华,浙江上虞人,癸卯孝廉。贼至汴,南阳震惊,日愉誓死固守,贼不敢犯。会飓风大作,贼兼程冒雨梯城。日愉挺身夺系,众皆挺身格斗,城以不陷。颜日愉中箭伤颅毙于城上,其子文学臣,名玮,趁扶其榇而归,遂奔阙叩陈,诏赠冏卿。玮以奔走致疾,亦死。

湖广江防道许文岐,字我山,浙江仁和人,甲戌进士。十六年正月,张献忠寇蕲州。湖广江防道文岐被执,不屈,驱至麻城,见从贼多麻人,密以忠义劝之。暗期从中击贼,以柳圈为口号。逆衿王固以旧恨泄其事,遂被害。临危叹曰:『我所以旦歹不死者,正为此耳!今既不成,天也!奈何』!含笑受刃,而卒。

河南主簿江潮明,贼破河南新郑,潮明不肯拜贼,遇害。

麻城县学教谕萧颂圣,十六年四月,献忠攻麻城,城陷,萧颂圣自刎。

旧辅臣贺达圣,献贼既陷麻城,遂从鸭蛋洲渡江,掠武昌境,武昌大震。宗绅出郭以逃,或闭户深匿。江夏旧辅臣贺达圣短衣徒步,碎首楚藩,丐金钱为守御计。旦夕登城,与守城士卒共卧起、饮食、城陷,达圣整衣冠北面,再拜。贼执之,逢圣从容言曰:『我朝廷大臣,不得辱我』!献亦重之。称之曰:「贺佛」,推之使去。逢圣又向北拜痛哭,投入墩子湖死。时十六年五月也。冬十有一月二十二日,巡按黄澍得其尸于湖,颜色如生,具棺殓,盖百七十日矣。

署江夏县事徐学颜,贼至,守御不遗力。城陷,学颜持刀格斗,左臂为贼所断,右臂尚持刀不扑。骂不绝口,贼支解之。

巡江都司,朱士鼎,为人胆气绝伦,晓习兵法。献攻武昌,获之,甚喜,授之以伪总兵,不从,戟手骂贼。去其右手,以左手染血洒贼,又去其左手。弃江滨而去。鼎不死,尚能缚笔于臂作楷书,巡抚上疏以闻。

巡抚宋一鹤,字鹤举,北直苑平人,庚午科乡荐。承天陷,一鹤自刎。幕客沈孟在焉,遂殓其尸。

锺祥县知县萧汉,字象石,江西南丰人,丁丑进士。被执,不屈。贼不忍杀,羁之空室,不食数日,题诗于壁而死。贼钦其忠,具棺殓之。

推官蔡道宪,十六年八月,献陷长沙,自抚臣以下皆窜,推官蔡道宪独不去。贼执之,劝之降,不屈。令叛将尹先民说之,宪骂贼三日夜,不绝,贼怒甚,寸磔之。头已截断,而瞳子尚炯然不瞑。

湖广巡按刘熙祚,字恩劬,南直武进人,甲子举人。献陷永州,被执使降,不屈,遇害于宁乡孔庙中。临绝,赋诗二章,题于永阳驿壁:『干戈扰扰忽踰年,家室迢遥罔冀前。南北骷髅已作垒,江湖宫殿竟成烟。杜鹃有血殷青草,鸟鸟空号暴赭田。生死莫非由定数,丹心留照楚江天。家山揆隔又经年,此日容颜非复前。草木关河俱洒泪,旌旗貔■〈豸虎〉总成烟。漫劳老妇寻庄梦,寄语儿孙学艺田,化碧苌弘非草草,孤忠还与抗遥天』。

阳和县知县张鹏翼,字充斋,四川西充人,贡生。十六年九月,献陷衡州,鹏被执。不屈,死之。子甫十一岁,亦被执,闻父死江中,亦赴水。贼救起,置营中。

安东令陈道寿,闻贼陷城,遂阖门殉难。

湘阴令杨开,字合泰,广东海阳人。闻城开,与张鹏翼寺陈道寿同时殉难。

孝子刘德瀇,涿州人,鸿庐寺鸣赞刘源汴子也。贼入,大索官僚拷掠,源汴名亦在索中。瀇匿其父,乃自当父名就掠,因骂贼死于杖下,父竟得免。

孝子生员高鼎。鼎,高光斗之子。光斗不知何许人,以三月十三日出狱。闯入,被索银,将拷掠。其子鼎挺然代父受之。

旧吏部主事张文烻,城陷自缢。

孝子张士寿,父主事,解职京邸。城陷,携其二老他匿,士寿居守。贼搜及之,士寿虑僮仆泄父处,祸及祖父母。挺身向贼曰:『我即张主事公之子,父为官清廉,盖藏甚少,悉我守之,若尽取可也』。伪将马遍括之而去。后数日,伪将李复执之,拷掠备至。寿且言为马将军掠尽,李令举姻属素豪者以自代。寿曰:『生死分也,奈何移祸他人』?久系之不释,四月二十九日,贼遁乃免。

孝贞女姚全姑,萧山人,经历厅姚士忠之女也。贞女美姿殊绝,端谨寡言,行止无苟。父母钟爱之。而全姑性勤励,工刺绣,善纺绩,不以父母钟爱为心。尤明大体。士忠性尝舛戾,全姑每婉曲讽谏,靡不怡。恰格亲心,中外咸称誉之。甲申,年及笄未字,闯入。后有伪权将军见全姑美丽,欲纳之。全姑瞠目大叱曰:『此头可断,此身不可辱也』!贼执其父母,三弟妹劫之,必欲致全姑而后已。士忠曰:『若女受辱,我辈虽生犹死,不若共死为正』。众皆诺。全姑大哭曰:『生不能孝侍父母,友爱弟妹。今因女一人而斩姚氏宗祀,罪无可逭矣』!遽触柱求死,众抱持止之。全姑痛哭绝粒,示必死。贼见其志坚不可夺,乃数刑掠其父母。贼以事出,防少疏。全姑共其父母弟妹俱自缢。一弟绳断而窜。及暮,贼归。见全姑颜色不改,欲污之,尸忽转而动。贼惊以为鬼物将击已也,避去。而全姑以绳断,缢喉未绝,复生。贼喜溢望外,卑言求合。全姑佯应曰:『若能殡我父母弟妹,方可从。若不然,将自刎』。贼从之,即厚葬其家数人。既葬,全姑持刀骂贼,欲击之,因自刎。贼大怒,夺刀乱劈,顷刻而毙。

童生任之和,京师既陷,贼分骑走通州城下。大呼:『京师已下,不得坚守』。伪弁魏广胜出粮五百外饷贼,州遂破。任生年二十余,家贫母老,力学未遇,方读书,闻君死国亡,骤趋拜母。长叹出门,赴河而死。州人哭之。

文生万世道,贼既入,兵未及涿。逆生朱万祺纠参将李、绅士中之有赀者迎降。贼遣卒系旧相冯铨,世道知其事,遂投井死。

文生张彪,闯寇陷都城、涿州,生彪,纠众起义兵。谋泄,遇害。

举人唐廷彦,字云实,四川云阳人,孝廉。三月二十日,贼骑过天津,兵备道巳降。唐廷彦不辱,死之。

总兵曹友义、天津道宗源毓,贼既入都,大揭黄旗于城,书「天应民顺」;津间之民,皆书「民顺」二字于户。总兵曹友义单骑斩关出迎敌,原毓率兵邀执之,而指挥杨维翰,协同副将全斌、总兵娄光先,俱叛降贼。

河间府知府方文耀,三月贼至河间。文耀不降,骂贼遇害。

景州二生,遗其名氏。闯檄所顺地方,凡举人生员悉出应试,随才授职。一时冒进者,皆欣欣自幸。景州二生并锄于野,乡人曰:『新朝破格求贤,二公当用,何故退耕』?二生:曰『我等正非新英彦,止宜锄地耳』!乡人曰:『闻新令甚严,不应试者劚一手』。两生曰:『我二人各一手,亦任耕耨矣』。

王生,名莫可考。闻都城陷,即于闇室中设先帝木主,旦夕拜哭之。

保定总兵马岱,本夷种也。闻贼破深泽县,岱即杀其妻焚之,率部卒出屯境外。贼涌至,岱势不支,披薙而走,莫知所之。

署河间府同知邵宗玄、署保定府知府何复、监军太监正化、原任给事中尹洗、庚午举人刘会昌,闯寇既陷居庸,犯京师,遣其党刘宗亮驰寇畿南诸郡,所过悉下,贼至河间府,保定震恐,署府事同知邵宗玄力任城守。集官绅士庶,按剑而盟曰:『今日之事,惟有死守,毋容他志。不则有此剑在』!光禄寺卿张罗彦,倡义守城,力赞其事。部署既定,知府何复、监军太监方正化,皆至,相与死守。贼至,正化手发大炮,击之。誓无降志。军士尽奋勇争先,炮发震天,贼死甚众。三月十一日,力竭不支,遂陷。邵宗玄、方正化、何复,皆不屈死。原任给事中尹洗、孝廉刘会昌,同时严守,贼恨之,皆悬其首于市。先是二十一日,李建泰退守保定,所截银二十七万。太监方正化讯:『此银何用』?建泰曰:『此饷银犒军者也』。正化曰:『直定已陷,前去无可犒,我为先生发之』!于是尽举所载银散之军中,而银多建泰私橐。内藏黄金过半,借饷役车载以西归,乃为正化所散。默然不语,而心甚衔之,亟欲败正化以逞意。故及。刘会昌,清苑人,庚午孝廉,有气节,敢任事,保定之役,倡义督守西门。贼攻急,会昌指挥益整。城陷,群贼拽昌入城西古庙,露刃诘之。昌叱曰:『我布衣无职,恨天下无人,致尔小丑狂犯宗社,本欲鼓众复神京,脔食闯贼,以报先帝耳』!贼怒,犹冀其勇壮,诱之降。昌坚不屈,遂枭其首,悬之西关街市。

吏部文选司郎中兼光禄寺少卿张罗彦,字仲美,保定清苑人,戊辰进士。前军都督府都佥事张纯仁子也。纯仁生六子,长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诘、罗辅。彦初授行人,崇祯二年,满兵入,彦奉差助守保定,有功。十一年满兵大入,击退。十六年春有给事中赍敕过保定,夜半呼城,不开。给事怒,以闻,言张吏部擅司城钥,诏勿问。天下由是知张吏部有守保定名。彦少从纯仁居塞上,久习戎事,且好义。恤闾闰之急,故人乐为之用。甲申春,贼帅刘宗亮至河间,远近惶惧,兄罗俊曰:『事急矣!吾兄弟常倡义坚守,蔽神京保护,遏贼势,国难其少纾乎!不济,则以死继之,固人臣之节也』。彦曰:『然!保定为神京之要地,当为朝廷坚守,况今久无督臣,非我辈主之而谁任』!于是与署府事同知邵坚守数日,而知府何、监军太监方并至,协守甚力。贼至河间,将北向京师。闻保定守不降,乃移兵攻保定。督帅李建泰遇贼退守保定独从亲信兵役百余骑护饷入城,实以保私橐来,且欲将保定为贽于贼。家丁孔姓为贼说降,罗俊即以计擒杀之。贼至,先攻东门,诱降。罗彦等密计曰:『人怀观望,莫有斗心,发炮毙诱降者,则众志定矣』。遂悬重赏,令发毙贼。贼又进至城栅,密遣乡兵从栅中突出,击之,歼贼甚众。贼奋攻三日夜不下,乃转攻西北。沿河立木,大置攻具。李建泰忽禁城兵放炮,同知邵宗玄争之,不得,投城下死。罗彦驰救之因督守西北。时三月二十四日也。忽闻京师已于十九日失陷,皇帝殉社稷,罗彦大哭曰:『我誓不与贼俱生。必保此一郡,以待四方之兵诛逆贼者』!贼攻西北益急,炮火蜂集,罗彦尽出其金银珠贝器物,立赏格。以火炮击贼者立予三百金;凡炮矢中贼,与为贼所伤,及误自伤者,各赏有差,城兵大奋,炮发如雨!贼少退。刘宗亮乃斩其郡领数人,复急攻,期日中不下,且撤围去。而李建泰中军郭中怵、李勇,潜与贼通。以项后小白旗为号。巳刻西南城失火,贼遂乘城。罗彦知势不可为,急归,书其壁曰:『光禄寺卿张罗彦,义不受辱』,缢死于井亭。时年四十有八。其妾朱氏年二十四,钱氏年十七,俱顺天人,闻城陷,皆坐井亭以待。见贼猝至,朱先自刎。欲速死而气未绝,与幼女及钱氏共投井中。初罗彦倡义,问二妾曰:『汝辈将如何』?告曰:『愿从主命』!彦曰:『我有死耳』!皆泣下。曰:『愿从主死』。城陷,果如其如其言。罗彦子晋邑庠生,见父自缢引领,命仆刭,仆不忍,怒,呵之,即自投井中,年二十有六。罗彦子媳师氏年二十,先自投井中,以绝夫虑。张罗俊,字符美,癸未进士也。贼攻保定,知倡守者为张吏部,俱呼罗彦名詈之。及城陷,索张氏最急,罗俊从众中趋出,击贼首扑地,嚼其一耳,大呼曰:『汝等指为霸城不下张罗彦者,我弟也!我即其兄张罗俊;誓不求生,反贼可速杀我』!贼争先杀之。遭创数刃而死。年五十有一。罗俊仲邑庠生,闻父在危城中,来奔难。及城陷,投街中井而死。张罗善字舜卿,邑庠生。闯陷京师。闻警书怀曰:『逆寇声横起,王畿势渐危。吾徒宜仗节,何计可匡时』?又云:『吾庐感慨悲歌地,日诵唐虞孔孟谟。拨乱匡时须俊杰,成仁就义属吾徒』。或有言闯为仁义吊伐之师者,罗善泣曰:『国家二百七十年教养,未尝有负士子,奈何至此』?寇急,协兄登城。及陷,兄戒其勿死。善曰:『有死节之臣,不可无死节之士。庶不忍见两兄皆死,我独生』!因睨视其妇女皆入井,奔仲兄彦前,语云:『同死』!彦曰:『我受职,当死。汝未受职,可不死』。善勿听,投井。视井中,皆妇女,乃向彦下拜,归投其室前井中,死之。高氏罗善妻,年三十一,有女三人。贼攻城急,叹曰:『吾死止留男,不留女』!于是先投次女于井,复束小女于怀,携长女同下。张罗辅字中堂,癸未武进士。贼至,乘城射贼,画夜无少休。走捍伯兄,欲溃围出,以为后图。罗俊不从。贼入,辅引弓射之应弦而倒,莫敢近。顷之,矢尽。乃持刀砍贼,贼并围之。满身受贼锋矢,创多遂死。白氏罗辅妻,年三十。适时归宁,闻变,遽欲入井,众出之。白曰:『我夫豪杰,城陷必死,岂可留妻子不若人耶!且张氏一家,势必尽死,我将何归乎』!众皆闭之,或以板覆井。少间,白以汲水,去其覆板。长女甫八岁,呼曰:『儿来看井中何物』?二女就视,遽推入之,遂自下。遗一子一女俱幼,以失母故,并死。高氏,张罗士之妻,早寡,抚遗孤十有七年。城围,即相策励死!及陷或讽阻之。艴然曰:『我为嫠妇久,必待受辱死乎』?遂缢。王氏,张罗诘之妻,年三十二。贼至方归省母。闻围急,遽返,诘怪闻之。王氏曰:『归欲与子同死耳』!既而泣语诘。曰:『我妇人惧辱,义必死。子兄弟六人,如皆死,即绝尔父母后,何忍』?诘从之,变形易服,从水门亡去。王氏与高氏同缢。李氏者,纯心继室也。纯心为罗彦之伯尔,已逝世久。李氏年七十有四。贼急,以两孙妇年少,励以死节。及城陷,遇贼,厉声曰:『我张罗彦之伯父母也!忠臣之家,城陷当死,何惜老命』?骂不绝口,被创破脑而死。徐氏,张震妻也。震,纯心之孙。徐氏年二十五。城陷之时,谓祖姑李氏曰:『太夫人年迈且欲死,即我年少,何为不死』!城陷,遂投井死。刘氏,震之兄张巽妻也。与其弟媳徐氏并孀居。城陷,同投井死。喜儿年甫十六,张氏之婢女,亦从主投井中。

张氏义犬。保定之陷,张氏家死长幼二十二人,贼至罗彦家,见众尸以及壁书,皆叹惋,有流涕者。罗彦尸在井亭,及女妇尸出自井中者,暴露三日,无敢瘗。独三犬恃其爪牙守护之,鸟雀皆不下。贼有窥之者,一犬啮其足,绝姆指而去。贼大骇异,乃令藁埋。后三十日贼败遁,家人始启殡之,颜色如平时。

宣大监军御史金毓峒,保定人。甫受命至直定,而宣大已陷,兵贼且至恒阳,因退守保定。资助甚多。城陷,一绿衣贼执之,入三皇庙,使谒伪将。毓峒大声叱之,且曰:『我恨不啮尔贼辈』!即奋拳打贼,投庙门大井而死。其妻王氏亦自缢。

武举人金振孙,即毓峒侄,年二十八,壬武科武举。饶膂力,善射。同时登城射贼,辄毙。城陷,众息戎衣自匿,振孙独否。贼执而诘之。曰:『我御史金毓峒之侄,金振孙也』!遂遇害。

赐进士出身、大名兵备道朱廷焕,字中白,山东单县人。甲申作书寄镇江太守钱良辅言:『时势将倾,志在必死,儿幼稚,烦为荫护』!辞致激昂。闯寇犯阙牌至,廷焕劈而碎之,守其城不降。贼至,民哗,城乍陷。赋缚廷焕大木上射之,廷焕骂不绝口,断舌而毙。

兵部武选司主事刘养贞,字念衡。四川邛州人,辛未进士。三月二十日痛哭先帝于茶庵,贼义之不加害。闯既遁,晦迹布衣,卖卜都门。

学子刘勋,字最子,回裔,世居京师,善饭,颇豪,妍思篆隶。崇祯丙子举人,喜愠不形于色。闯入后,弃书,遂隐耕于滦城之野。

故进士王延■〈衤匊〉母与妻。延■〈衤匊〉母陈氏闻城陷,投井,■〈衤匊〉妻张氏曰:『姑死我何敢后』?亦投井死。

推官王世琇与女爱姐贼破归德府时,世琇死之。其女适一儒生,婚未几,遇变。闻攻城声,辄严服以待。城陷,人曰:『贼上城矣』!趋赴井死,时年十六也。

陈氏四妇四婢。故进士陈士章之妻张氏、士章之子郡庠生宗瞻妻杨氏、宗瞻子文学之妻常氏、文学弟金婴妻僖氏,凡三世四人,同时投井。四婢马儿、罩、春、山花四人,亦从主携手共投井。

保定之陷,一时殉难者最多,乃有旧御臣刘御史献其女于贼将而求生者。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韦瑱 梁昕 皇甫璠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令狐德棻
  梁本纪下第八·李延寿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赵尔巽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戴名世
  卷之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温睿临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九·阿桂
  卷二十六·傅恒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鱼腹侯萧子响传·李延寿
  杨大眼传·李延寿
  吏部·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景沂·唐圭璋

      景沂号肥遯,天台人。著全芳备祖前后集。   壶中天   江邮湘驿。问暮年何事,暮冬行役。马首摇摇经历处,多少山南溪北。冷著烟扉,孤芳云掩,瞥见如相识。相逢相劳,如痴如诉如忆。   最是近晓霜浓,初弦月挂,传粉金鸾侧

  • 巧对录卷之五·梁章钜

    稗史云:坡公有对云:“栗破凤凰缝黄出;藕断鹭鸶露丝飞。”佛印曰:“无山得似巫山好。”东坡曰:“何叶能如荷叶圆。”子由曰:“不如‘何水能如河水清’。”又有人以&ldquo

  • 卷七·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七蒲州吴雯撰七絶杯渡浑河香象截流能迳渡其如老象没波难却喜一杯无罅漏果然安稳出桑乾安昌絶句六首【有序録二首】【庚申夏仲余方抱安仁之痛更涉奉倩之疾薄游安昌情思拂欝行药郭门辄成小诗六章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张岱

    毛文龙列传毛文龙,浙之钱唐人。少无赖,有口才,习为姑布术;立庄岳相人,取其直:杭人呼之曰「呆」。自杭至京,鹿鹿无所遇;走边塞,潦倒行伍者二十余年。天启改元,与丹阳诸葛云程遇,畅谈边事,遂知其能;剡荐于辽东巡抚王化贞,委任称使,授标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废帝郕王附录第三十一景泰三年二月乙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监察御史朱骥下狱骥初巡按直隶尝奏请徵巡抚右都御史李实回京命都察院俟骥至以闻及至至都察院劾其罪遂下狱○丙寅○给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镈錂西河王府镇国将军

  •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将文津阁全书内查出《仪礼经传通解》黏签进呈片·佚名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将文津阁全书内查出《仪礼经传通解》黏签进呈片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初六日查朱珪跋语内称「朱子颇疑诗词之外,应更有叠字散声,以叹发其趣」一语,系载在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书内。臣等将文津阁四库全书

  • 卷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一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与邾莒搆怨【鲁伐灭小国附小国来伐并附】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五年邾人郑人伐宋七年伐邾为宋讨也 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

  •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一烈祖本纪烈祖姓李名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多晦迹精舍时号李道者彭奴以唐光启四年十二月二日生于彭城【相传先主家有赤梨树结一实大如升防隣里共食剖之有赤蛇在实中

  • 废太子元恂传·李延寿

    被废黜的太子庶人元恂,字元道。他出生时母亲死去,由文明皇后亲自抚养,经常在她身边。四岁时,太后亲自给他取名为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天下。太和十七年(493)七月初五,立恂为皇太子。当元恂在太庙举行冠礼时,孝文帝亲临光极东

  • 卷二百九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天圣五年右司谏刘随上奏曰臣闻天地定位隂阳运行二气至和万物资始且上天不言不能自治遂生圣人以治之圣人至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六       北齐 刘昼 撰文武第二十八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必踬何者方圆殊形舟车异用也虽形殊而用异而适用则均者盛暑炎蒸必藉凉

  • 大雲初分解脱有德转藏健度第九·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雲见流不可思议功德宝藏法门。唯愿如来。分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有乐慈藏法乐悲藏法门。乐喜藏法门。乐舍藏法门。宝水流藏法门。大海行法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复次于色界中。初静虑地受生诸天。即受彼地离生喜乐。第二静虑地诸天。受定生喜乐。第三静虑地诸天。受离喜妙乐。第四静虑地诸天。受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之

  •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n

  • 第八卷·佚名

    地狱品之四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火末虫。是彼地狱第四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火末虫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卖

  • 广求皇明禅师语录塔铭备续传灯小札·箬庵通问

    窃念正法眼藏。从世尊嘱付迦叶。至达磨东度直指人心以来。灯灯相续各有传记。以为人天眼目。独自胜国迄今几三百余年。传灯断缺致使熙朝宗匠湮没无闻。识者悲之。达观大师有志弗遂。迨将入寂乃有传灯未续则我慧命一大

  • 金刚经鸠异·段成式

    佛教感应集。唐开成元年(836)段成式撰。一卷。原载于段著《酉阳杂俎续集》卷七。全书记述以唐代中叶为社会背景的《金刚经》感应故事二十一则,始自张济丘,终于王孝廉。所记故事大多是作者依据传闻整理而成,亦有部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