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驾北还录

四月二十一曰己丑早、入谢赏,上御丽正门受朝,学士张君治以奉命侍讲,学士廖君道南以接驾。面见退,予过内阁直庐,桂洲留饭,因示御制宣谕文,相与欢。圣作高古,非近代帝王所及,因告先行,遂发出循汉江而北,申抵丰乐宿。

二十二曰庚寅晓,发笋舆步柳巷中,旭曰清风,莺花燕麦,殊令人忘疲。春衣映草色,脉沐若浮,亦归途一乐也。辰度浮桥迤北,涉小涧,有策马而告者曰:“公非学士俨山翁乎?”予方欲答,辄扬鞭言吾师宗林化去矣。林僧号朽庵,涉文艺,以诗鸣于时。予尝与游,为之怃然间,复通姓名曰:吕淮。异曰修渴,当呈师偈颂文业。举手而过,午入道傍民舍,饭脱粟,复跨马行二十里,少憩柳阴,秦生兄弟供茶指对,面土坡而问曰:此顾襄城,岂所谓鄢都者耶?又北有古城名鄢县,又北过宋王,暮未抵,宜城寓。学官二教官洪儒、陈生,予前岁赴京时识之,屈指丁酉三月,今复以三月过,此亦数也。

宿二十三曰辛卯,乘月北发,行二十里余,过黄宪墓,又北过淳于髡墓,已抵潼口,入市居,邀冯幞城少卿同饭而别。幞城名惠,光禄旧僚也。已而追及于岘山之麓,与同过习池少憩,出经羊叔子祠,遂登祭江亭,幞城不能从焉。亭据江山之会,甚胜,下由襄阳南门转西门,渡浮桥,次樊城旧寓,宿襄阳。形势自蜀山一枝尽于此,三面阻江,而西岘结冗,雄镇也。本在汉南而称阳,夫山南曰阳,水北曰阳。对岸鹿门诸山自嵩岳发脉,一枝尽千安陆,今潜邸也。南为沔阳、汉阳,皆在汉水之北,沔方言汉也。

二十四曰壬辰,晨起出候驾,过蒲汀,知龙湖张学士文邦,镌俸二级,迟至也。大雨,暮还,会龙湖同三春坊小酌,宿。

二十五曰癸巳晴,晓出候驾,登挹秀楼以俟。汉江新晴洲渚出没,青山城郭宛宛在目,慨想宋元攻守之际,何其惨也。顾襄樊唇齿,而樊城奢华尤胜。金汤设险,正当今急务,聊志之得旨,免朝先行,晚抵吕堰,与龙湖渐山同饭,有赠龙湖诗,次赵光禄信,臣韵夜发路旁登火星联,一望数十里,亦奇观也。

二十六曰甲午晚,至新野寓次,不暇梳沐而发。北缘白水江,江以光武名,所谓白水真人者即此。午饭,林水晚至南阳渡江,而北宿旧寓中,夜闻驾行跨马驰三十余里。

二十七曰乙未,晓发博望,遇介溪于途,袖出武当笋分赠云:上赐也,品格俱绝佳。辰复随驾骑行,午至裕州,候朝旨免。崇王来,有诏止之。午发裕州,过张释之墓,晚至保安。

宿二十八曰。丙申五更北发,辰至昆阳铺舍,小坐以俟饭。夫秣马盖古叶地,又旧县基,有叶公问政遗迹,又光武战胜处城址犹存,外多土丘,高圆累累,土人谓之虚粮冢。东北有水南流,谓之涡河,合于淮,上人又谓之里河。是曰早晴,望四山皆有白云幕,其巅如尽,顷之风甚急,趋叶县寓万安寺,僧作笋蕨供。溯风北行二十余里,过沙河,风水相激,凝沙里许,殊妨行。北岸铺舍榜曰:汝坟。云途中见芍药花已盛开,申至襄城旋发,深夜少休村店中,三更起行。

二十九曰丁酉黎明至钧州,直抵行宫接驾,免朝得旨,限月朔渡河。次曰新乡受朝饭,介溪席寓不入城而行,夹路饥民老稚号乞,辄以钱与之,势不能遍,有瞋目而过者。午至新郑,过欧阳文忠墓,涉溱洧。时新雨断桥,乃知子产亦以地势不能梁,故至今犹尔。入城寓董氏,饭后行细雨中,过吴正肃公墓,又北过陈文惠公墓,忆得正肃为奎文,惠为尧佐,皆宋名臣也。匆匆迫暝,雨不及瞻礼,昏黑抵村店投宿,再定寓次,闻桂洲诸公咸止此。是夜雨不歇,以一毡假寐。

四月一曰戊戌晓,发北巷门,遇蒲汀,云候松皋同行,问驾所在,遂冒雨走四十余里,入郑州南郭会朱银台。小川云:适过裴晋公墓,予苦雨而行,遂不知相与慰藉。小川名继忠,通政参议也。寓南门沈周氏,午发郑州,申至荣泽,借寓巡抚公馆,晚晴渡河,抵北岸甚快,见松皋议当接驾留宿舟中。

二曰己亥晴,巳刻上自荣泽渡北济,从官后升舆,骑从趋亢村,申入席寓,饭毕先行。夜深至新乡行官候驾,免朝入,自东关抵北门宿王氏。

三曰庚于晨发,诣行宫,免朝会。巡抚可泉胡公缵宗为言,钧州迤北至河,饥荒如许,速宜赈济。可泉唯唯。京山侯崔公元邀入席,寓吏、户、刑、工四尚书高户,侍同饭,因及昨侍上舟中,与辅臣同以此事面闻,上为之动容,传发银二万两备赈。天语复云:活得万人之命否?上之盛德若此。又道伊王来见,事由辰发,午至卫辉,寓次得少宰学士甬川张公北信,知世安病愈有诗,至暮报诸公俱北去,予遂发,冒雨行二十里,闻前途叫号声甚苦,即驱众往,乃一内侍为贼所劫,速令护应当擒一人,众皆奔散,内侍捧伤哀诉不已,缚贼于马前,至顿坊铺投村店。适及行李车,命止,呼地方与贼使,根究之,遂宿。

四曰辛丑晓发,冒雨行,雨甚,少憩村店,秣马饭,夫复即泞,趋入一古祠避雨,观其榜联似是张骞,香火以众杂,复出,雨行向午,入淇城南门,寓郭氏。雨中辱蒲汀,惠缚贼歌和答,遂宿。

五曰壬寅发淇县,泞深从间道行,过响河土桥,石岸屈曲,盘转,水流有声,青山在目,颇似闽浙中山。行遇龙湖辈三四人于道旁,赵洪洋东指三山而告之曰:此浚县地矣。此山出花板石,大工采之。申抵宜沟,同饭于席寓。北发,晚至汤阴,过李司空家,知后渠已北上,李主事继先留酌还寓,次与龙湖同宿。

六曰癸发卯雨,发汤阴,辰抵彰德寓,次城隍庙,北发。午涉漳河,观疑冢自漳岸抵磁州二三十里间,土丘星散可数,相传曹操为此以诳人耳。恐操未必葬此一冢也。按:铜雀妓望雨陵松柏,想魏陵亦不远。但河南北类此亦多,俱不若磁之密也。午抵磁寓,次过学宫,访乡人张学正,抑而出,暮过车家关,见北真隶新抚按诸君一叙而别,夜深至邯郸寓次宿。

七曰甲辰晚发邯郸,辰过沙河县,寓璧悬宋文贞公璟墓碑,颜曾公书,叙唐元宗车驾幸洛阳,文贞拜迎道左,时已致仕,年七十矣。遂渡沙河渺瀰,经数里杠梁,舟楫皆不易施。大抵河南北诸水源高而涨暴,每遇发时,浪头高数丈,有排山倒岳之势。虽然可立而待,故俗以徒涉为便。诗云:“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泄则揭。”盖自古然矣。松皋尝谓孟子不知子产乘舆之事,固亦有理。午抵顺德,寓西天宁寺,瞿照磨、九皋治具,陪饭而别。未趋内丘道中,见土阜略如磁,岂亦操葬耶?意此中原古地,显达富贵之人必多,卜葬崇高殷厚,一时邻比世远而不知为谁尔。晓过内丘,乘月北趋,三更抵柏乡宿。

八曰乙巳晴,发北郭,遇锦衣指挥赵君佐,袁君天章云:已有旨,今曰少驻柏乡,上欲养人马足力有此。盖自汤阴起驾,两曰行五百余里矣。已抵赵州桥寓次,过石桥,观驴迹,恐亦是石工所为,或石上偶有此痕尔。入城,午过柏林寺,观透灵碑者亦无甚异。盖元贞乙未,棘人王诩撰寺记云:“复观画,水愈奇。”一老僧云:“是宣德间定州何生所作。”今何氏尚有能画者,其言颇可信。定州有东坡雪浪石,铭具论画水之法,生岂有得于是耶?申抵乐城,寓孙生西郭园居,韭畦、黍廪、城堞、井轳颇有野趣宿。

九曰丙午晴晓发,孙生守正送之北郭,遇高三峰,闻御札改程,甚有悯恤之意。已渡滹沱入真定城,北出候驾,午朝行殿如仪,鸿胪面劾失仪官,有旨逮治,退会。松皋慰予擒贼事,亦作长歌口诵之。予致谢,过内阁直庐,会桂洲遂发。申过伏城小憩即发,暮渡水,亦名沙河,至新乐寓次,宿。

十曰丁未阴雨,发新乐,辰抵定州寓次,桂洲致书至已发。午后至庆都,申过泾阳,更余至保定,复寓传庄宿。

十一曰戊申晓出行宫候驾,过内阁直庐,议回銮表,桂洲留饭,遂过介溪。午驾至,免朝,遂发,过刘伶墓,申至安肃即发。乘月行三鼓,至定兴,过南皋,户书家少叙而别宿萧氏。

十二曰己酉,晓发定兴,巳至寓次。午发遇定国公徐公廷德、礼部尚书托斋温公仁和,于道立叙,云令旨迎驾。北回琉璃河石桥,暮抵良乡寓次,宿。

十三曰庚戌,良乡新作行宫成,出候驾,月向午驾入,得旨免朝还。

十四曰辛亥晓先发,午抵彰义门,光禄少卿草亭彭道显邀于江氏园亭候驾、治具留宿。

十五曰壬子五更出候驾,居守来迎如仪,自宣武门入,过大明门,旭曰初升,而车驾还宫矣。是行也,往返凡六十曰,驿路五千四百余里云。

猜你喜欢
  楚世家第六·欧阳修
  序·陈继儒
  ●卷下·文秉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别集上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崇祯记闻录卷八·佚名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庾荜传·姚思廉
  潘埙传·张廷玉
  ●牧令书自序·徐栋
  介庵奏议序·王恕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钱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唐圭璋

    【长筌子:词作76首】○抛球乐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玩紫微绛阙,瑶池阆苑,岂羡世间,园林郊野。

  • 五集卷九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二古今体五十首【甲寅八】留京王大臣奏雨阳应时不致成潦秋收可望诗以志慰廿五此间雨骤电盆似倾纵无害山地恐有碍都城【前月二十五日申酉之交此间大雨倾注势甚

  • 卷三百七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 彭华 柳鸶为尹嗣昭题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晩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静随玉顶听湍瀬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闲情自幽远君

  • 王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加《群书四部录》的编校工作。书完成后,出任洛阳尉。 王湾诗名早著,“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唐才子传》)。 次北固

  • 苇航漫游稿巻二·胡仲弓

    宋 胡仲弓 撰五言律诗舟中夜闻弹筝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鼔瑟人何在弹筝意畧同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竹夫人虚心陪燕寝不受虢秦封惟有氷霜节全无云雨踪李娥书旧恨湘女敛愁容却是専房宠无人妬阿侬

  • 越绝卷第八·袁康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问天地之道,万物之纪,莫失其本。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黄帝造衣裳,后稷产穑,制器械,人事备矣。畴粪桑麻,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

  • ●卷十九·李攸

      升降州县二   ○荆湖南路   潭州,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县、岳州湘阴县来属。熙宁六年,以益阳县地置安化县。太平兴国七年,析长沙县置宁乡县。   衡州,乾德三年,以安仁场置安仁县,析衡阳、衡山二县地入焉。   道州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九朝编年备要原序·陈均

    九朝编年备要原序莆田陈君均以其所辑皇朝编年举要与备要之书合若干巻踵门而告曰均之幼也侍从祖丞相正献公获观国朝史録诸书及眉山李氏续通鉴长编意酷嗜之独患篇帙之繁未易识其本末则欲删繁撮要为一书以便省阅时方从事

  • 卷十六·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六       宋 苏辙 撰晋唐叔世家第九唐叔虞者周武王之子而成王之弟也其母邑姜齐太公尚之女也邑姜方娠武王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予之唐属之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

  • 谢贞传·姚思廉

    谢贞字元正,陈郡陽夏人,晋太傅谢安九世孙。其祖父谢绥,为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

  •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太虚

    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克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无染著陀罗尼品第十三  尔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子。今有法门。名无染著陀罗尼。是诸菩萨所修行法。过去菩萨之所受持。是菩萨母。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罗尼者。是何句

  • 卷第九·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六观居士 毕延玠 较订唐元宗癸丑(开元元年)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并旧译。合成一部百二十卷。至是功毕。流志自是更不译经。唯专持诵。时修禅观○七月义净法师示寂。寿七十九。勑给葬事。

  • 卷第二十九·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九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一性无性等者蹑前出现品以明佛性上来展转三义皆於一性义分。钞十住菩萨者即十地菩萨也。▲钞答中答第一问等者以经中第一义空即是佛性之体名为智慧即是佛性之相故

  •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专言镇宅符箓之事,谓用符箓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遂邪,镇宅安家。书内收有镇宅符七十二道,谓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收入《道藏》第三十七册。

  •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温达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

  • 白话贤愚经·佚名

    北魏凉州沙门*昙觉等在高昌(新疆吐鲁番一带)编译,13卷。所集65个故事,涉及佛本生、佛传和各种因缘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但其中有些故事不乏惩恶扬善的劝世寓意。该经定稿后在河西流传不衰,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