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贞传

谢贞字元正,陈郡陽夏人,晋太傅谢安九世孙。其祖父谢绥,为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历来如此,亲族都觉得他与众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诵。八岁时,曾写《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觉得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对他的双亲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如‘风定花犹落’,可以和惠连媲美。”自此那些名流望辈都知道他。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隶虫篆。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痛哭,数次哭得死去活来。当初,其父谢蔺居母阮氏丧期,茶水不进泣血而卒,家人宾客都担心谢贞又如此,叔父谢洽、族兄谢詗便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谢贞讲道,又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无兄弟,极需自爱,如若因哀伤过度而亡,谁来侍养母亲呢?”以后谢贞才进少许粥。

太清之乱,亲属离散亡失。谢贞所居的江陵陷没,谢詗逃难移居番禺,谢贞母亲出家到宣明寺。到了高祖受禅,詗回乡里,供养贞母近二十年。大建五年(573),谢贞才回朝,任智武府外兵参军事,旋陈书即迁任尚书驾部郎中,不久迁任侍郎。到了始兴王陈叔陵任扬州刺史时,召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征辟谢贞为主簿,谢贞不得已才出任。不久迁任府录事参军,兼丹陽丞。谢贞猜度叔陵有谋反之心,便与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王疏远,每有陪宴,都称病推辞,未曾参预,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治罪。不久高宗崩,叔陵叛逆,府僚多因受牵连而被拘捕,只有谢贞和阮卓没定罪。

后主接着诏令谢贞入掌中宫管记,迁任南平王友,加任招远将军,掌管记室事务。府长史汝南周确新任都官尚书,请谢贞写让官表,后主御览觉得此表文笔不同寻常。曾在宴席上问周确说:“卿表自己写的吗?”确回答说:“臣表为谢贞所作。”后主便敕令舍人施文庆说:“谢贞在王府,没有俸禄秩位,可赐米百石。”至德三年(585),因母亲去世离职,没过多久,敕令起身回府,又加任招远将军,掌记室。谢贞累次启请坚决推辞,敕令答曰:“览你奏表,你的心情我已知晓,虽然你内心伤痛,然而选拔官吏必因才施用,按礼法也有权且夺情除服之理。可整装立即回府。”谢贞因哀毁过度身体瘦弱不堪,最终没能回到官府。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探视谢贞。见谢贞骨瘦如柴,徐祚等人怆然叹息,徐祚规劝他说:“贤弟年岁已高,礼有常制,暂时应该节哀自保。”谢贞更是感伤悲痛,气断良久,徐、沈二人痛哭,不能自禁,忧郁不言而出。徐祚对客卿说:“的确,孝门出孝子。”客卿说:“谢公家传至孝,士大夫谁不仰望,此次恐怕不能起用,怎么办?”吏部尚书吴兴姚察与谢贞友情深厚,到了谢贞病重,姚察亲自探视,问及后事,谢贞说:“孤子遭遇不幸,将追随父亲入地下。同族兄弟之子谢凯等人刚刚自立,已上疏托付朝廷,这就不需再仰承厚德,劳您费事。说不定今天明天就不省人事,过不了多久,就要和你们永别。幼子今年才六岁,名靖,字依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相托。”当夜离世,敕令赐米一百斛、布三十匹,以办丧事。后主问姚察说:“谢贞有何亲属?”姚察便启禀说:“贞有一子才六岁。”马上敕令长期供给衣粮。

当初,谢贞病重,遗书告族子谢凯说:“吾年少时遭逢不幸,十四岁丧父,十六岁适逢太清之祸,流离他国二十多年。呼天抢地,感动了天地,得以还家侍候,守先人坟墓,我已很满足了,不想朝廷提拔我不才之人,累次升迁了高位,纵然一死无以为报,今逢居丧,朝夕不保,即将撒手归陰,没有太多牵挂,气绝之后如果置弃草野之中,照僧家尸..林法,是我所希望的,只怕你们不赞成我的做法。可用薄板藏身,放进灵车,盖上苇席,挖坑穴掩埋。又我终身少兄弟,无其他子孙,靖儿年幼小,不懂人情事故,只需三月之内摆小床,放些香水,以尽你们兄弟之间的和睦之情,立即撤除,无益之事不要做。”

当初,谢贞在北周曾侍赵王读书,赵王为周武帝的爱弟,对谢贞以厚礼相待。赵王曾听左右说谢贞只要独处必昼夜啼哭,便私下派使查问,得知谢贞母亲年老,远在江南,便对谢贞说:“寡人若出京置王府,必当遣侍读回家供养。”数年后,赵王果然出京,在与周武帝辞别时,当面奏请说:“谢贞至孝而母亲年老,臣愿放贞回朝。”武帝觉得赵王异常仁爱便放了谢贞,于是谢贞随访臣杜子晖回国。所有文集,正值乱事之秋而没有保存下来。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八·列传第三十六·脱脱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八·列女二·宋濂
  卷四·毕沅
  卷四十八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第九回 平谢逆功归檀道济 入夏都击走赫连昌·蔡东藩
  ●卷七·陈康祺
  帝王经世图谱卷九·唐仲友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七·佚名
  卷十一·温达
  《魏书》简介·魏收
  萧仲恭传·脱脱
  卷八十五下·佚名
  卷之三  翦勝野聞(明)徐禎卿 撰·邓士龙
  通制条格卷第六·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红拂记目录·张凤翼

    第一出 传奇大意 第二出 仗策渡江 第三出 秋闺谈侠 第四出 天开良佐 第五出 越府宵游 第六出 英豪羁旅 第七出 张娘心许 第八出 李郞神驰 第九出 太原王气 第十出 侠女私奔 第十一出 隐贤依附 第十二出 

  • 秋虫·徐志摩

    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这青草,这白露,也是呆:再也没有用,这些诗材!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天黑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还有廉耻也告了长

  • 卷一·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一明 杨基 撰五言古体感怀【十四首】璞玉宜深藏白雪乃寡和和寡非所悲衒玉徒取祸奈何刖足者抱璞不知过进非烈士忠退耻愚夫懦佣舂匪利直贩鬻欲自涴山中一尺雪且复掩扉卧其二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

  • 千百年眼卷三·张燧

    子夏《易》说《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摩之。"相观而善之谓摩,鸣鹤以相和成声,好爵以柑摩成德,子夏《易》说如此。今本作縻,縻,牛缠也,取系恋之义,然不如摩厉之说为长,以韵读之又叶也。儒者说《春秋》之失儒者

  • 读礼通考卷八十五·徐乾学

    葬考四归葬檀弓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注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子孙不忍离也五世之后乃葬于齐齐曰营丘】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注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疏狐死所以

  •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程信】 〔字彦实。世居徽之休宁,敏政学士之父,刘俨榜进士,号晴洲钓者。〕 程襄毅公参赞南都日,左安宁时为守备,燕公设席,中为己坐而以公位其下,公心不平。盖中官虽为主,亦居首席,六卿而下,皆列坐焉。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天启七年三月戊辰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邦栋祭裕陵○原任辽东督师王之臣言辽东抚赏诸弊有弊在官商收货滥恶虚冒者有弊在委官给散丛窦侵欺者有弊在监守抵换那移那移支剩不还希图乾没者臣自去年八月接管一季额外撙

  •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佚名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报到接奉台函,敬悉查办四库书底本内印本残缺遗失,将该提调等议处。所缮折稿虽为妥协,唯四十五年查办时曾照纪大人处所存书目抄录一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下·袁枢

    宋 袁枢 撰突厥叛唐唐髙宗麟徳元年春正月甲子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护初李靖破突厥迁三百帐于云中城阿史徳氏为其长至是部落渐众阿史徳氏诣阙请如胡法立亲王为可汗以统之上召见谓曰今之可

  • 萧摩诃传·李延寿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父亲萧谅,在梁朝为始兴王郡丞。摩诃随父亲到始兴郡,几岁父亲就死了,他姐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就收养了他。年岁稍长后,果敢坚毅而有勇力。侯景作乱时,陈武帝赴建康救援,蔡路养起兵抗拒武帝。摩诃当时才十

  • 牙忽都传·宋濂

    牙忽都,祖名拨绰,睿宗之妃所生。拨绰之母名马一实,姓乃马真氏。拨绰骁勇善骑射,宪宗任命他为大将军,因北征钦察有功,赐号拨都。宪宗七年(1257)分土地与诸王侯,赐蠡州三千三百四十户与他。拨绰娶察浑灭儿乞氏,生薛必烈杰儿。薛

  • 第十三卦:《同人》·佚名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白话】《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亲密地走在宽广的原野上,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白话】《象辞

  • 农战第三·商鞅

    题记:商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战政策,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农战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民众在农战中的功绩受官加爵,那些儒生、说客、商人不参加农战,不能受官加爵。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辨三种业谓身口意 辨四种报谓黑报白报杂报不黑不白报 广辨烦恼业更相生义 论世第一法有漏无漏义 广辨三十七品作九种名说谓主胜导等 广辨十想 广辨七想迦叶品之第七善男子众生

  • 卷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 集云堂 编 应化圣贤 舍利弗 入城遥见月上女出城。弗心思惟。此姊见佛不知得忍不。我试问之。乃问甚处去。女曰如舍利弗与么去。弗曰。我方入城。汝当出城。云何言如舍利弗与么去。女曰诸佛弟子当依何

  • 猫知道·仁木悦子

    《猫知道》。讲述猫咪因为习惯跟着人四处游走,于是常常跟随凶手出现在凶案现场。故事发生在日本极其平常的一家私人诊所里。仁木和悦子兄妹俩租住了兼彦医生诊所二楼的一间小屋,妹妹悦子负责教兼彦的小女儿学习音乐。然

  • 建康实录·许嵩

    编年体史书。唐许嵩撰。20卷。记述始于东汉兴平元年,终于陈祯明三年的史事。因所记六朝皆建都建康(今南京)而得名。以正史为本,旁采诸史、地志旧文,按时序记述历朝政权变迁及军臣事迹,兼及山川古迹。凡有异事别闻,附

  • 所欲致患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道异学等问彼五阴六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等苦患之因;诸比丘遂诣佛所请示,佛告以五所欲产生之因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