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乾隆十六年三月初十日,奉上谕:“朕时巡至杭州,禹陵在望,缅惟平成之德,万世永赖。皇祖圣祖仁皇帝曾亲祀焉。

爰东渡浙江,涉会稽,式遵皇祖旧典,躬荐馨于宇下。厥有姒氏子姓世居陵侧,应世予八品官奉祀。该督抚择其有品行者一人充之,以昭崇德报功之至意。钦此。“钦遵,由阁部移咨督抚,行据司府县结报详题,请将姒恒甸世袭八品官奉祀等因到部具题。奉旨准行。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朕昨至浙江省城,礼部未奏请遣祭已故大学士徐本。询其故,则以未入贤良祠例不致祭为对。徐本历事两朝,宣力多年,勤慎懋著。即如前者过常州时,已故巡抚潘思榘,礼部尚犹奏请。徐本视潘思榘为何如耶?朕巡幸所经郡县,名臣旧辅皆即致祭,乃国家念旧酬功之典。该部自当慎重办理,何得胶柱鼓瑟乃尔。徐本著入本省贤良祠,并著该部奏请遗官致祭。钦此。”仰见国家眷念旧臣,有加无已之至意,凡在臣工,宜如何感激奋兴耶?

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进治河方略之生员俞堉,赏缎一匹、貂皮二张、大荷包一对。进诗赋之吴楷、顾于观、姜抡元、王世球、于尧臣,各赏缎一匹、大荷包一对。其余王新铭等十五人,各赏大荷包一对。原任太仆寺卿张映辰、编修梁启心,各赏缎一匹、貂皮二张。续进诗赋之魏近思等二十名,各赏缎一熙朝新语。匹、荷包一对。严长明等五十二名,各赏荷包一对。二十二年圣驾南巡,进献诗赋书画人员,进一册者赏缎一匹,进二册者赏缎二匹。其进《万寿生生图》之罗学旦、进《苏诗补注》之查开,各赏缎四匹。二十七年圣驾南巡,进献诗册之胡绍鼎、李宗袁、王诚、吴灿英,各赏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二个。进献《黄山图》之员外郎许荫材、进献《龙井见闻录》之举人汪孟鋗,各赏缎二区。进献画册之临生朱方蔼、童生吕师说、言世永,各赏缎一匹。进献《唐诗》之李清馥,赏缎二匹。三十年圣驾南巡,进献诗赋之汤世昌等三十人,各赏缎一匹。承办《金山墨刻》之程堂、姚思康,各赏缎二匹。江广达,赏貂皮四张,大小荷包各一对。以上俱见《南巡盛典》。后自庚子至甲辰,銮辂经临,行庆施惠,不胜殚述。

乾隆二十七年,李鹤峰因培督学江苏,按试淮郡。方唱名时,地忽震,西风大作,辕门外旗竿被风刮入云中,不知所往。

时河湖盛涨,水与高家堰平,西风加劲,淮扬危在顷刻。河督以下各官面色如土,方恐怖间,忽转东风,天低若盖,见有黑龙在云中,修尾下垂,湖水上吸。一炊许,逻兵来报,消水三尺,众心大安,与试诸生欢声雷动。石埭县教谕沈公目击其事。

纪文达公昀,中乾隆丁卯顺天解元。二场表题,拟“乾隆十一年,上特召宗室廷臣,分日赐宴瀛台,赋诗联句,赏花钓鱼,赐赉有差,群臣谢表。”纪作高华典贵,进呈御览。其词曰:“伏以皇慈雾洽,雅叶夫酒醴笙簧。圣渥天浮,道契夫赓歌扬拜。秋深桂苑,蓼萧沾浓露之华。日丽缯峰,葵藿依太阳之照,集公姓公族以式燕。玉牒生光,合大臣小臣以分荣。冰衔动色,灵槎八月,真同海客之游。广乐九成,似返钧天之梦。

屏藩有庆,簪组腾欢,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世道升平,著太和于有象。朝廷清暇,敷恺乐以无疆。鼓吹休明,熙朝新语。必有咏歌之作。润色鸿业,爰申燕乐之文。故象协凤梧,志卷阿之雅会。兴传鱼藻,留镐邑之遗风。《鹿鸣》以下共六诗,君歌臣答。《白华》而后为一什,谊美恩明。天王燕则诸侯毛,司仪夙传其职掌。正歌备而太师告,礼经亦著为典章。在先王皆具有明征,及后世乃别名曲宴。柏梁台上,藩封以迨于郎官。

葡萄宫中,宰执兼随以学士。五王共宴,花萼楼头。三等分评,曲江亭畔。咸亨之会,二王同太子俱从。丽正之筵,两相暨礼官咸在。情契荆枝之句,兴庆移銮。诗吟花柳之天,乐游置酒。

莫不燕衎于暇豫,用以祝颂夫太平。然而大陵享神,归藏既诞。

洞庭张乐,庄叟尤夸。汾水新词,不入西山之录,瑶池旧事,浪传汲冢之书。虽有其文,盖无足道。至于宁哥喷帝,黄幡绰于以解嘲。婉儿评诗,宋之问斗其警句。 牙光帽小,汝阳旋舞以簪花。飞白书成,常侍登床而乞字。每嫌轻薄,岂曰风流?未有沐浴深仁,醉以酒而饱以德。昭宣盛典,礼同节而乐同和。如今日者也。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虹璧当阳,龙图启运。

泽洽四表,薰风入舜帝之琴。德讫八荒,瑞露浮高辛之瓮。云生牖,松生栋,无为宰万化之原。乐为御,德为车,有道识一人之庆。固已民康物阜,不殊华胥之游。远乂迩安,宛似春台之乐。九年耕而三年食,世登含哺鼓腹之天。十日雨而五日风,人识位育中和之化。史官载笔于玉署,频登大有之书。天颜有喜于瑶阶,爰下推恩之典。用相交于上下,务兼备夫情文。乃移法驾之清尘,焚香洒酒。聿举趯陂之高会,鼓瑟吹笙。乘泰运者百三年,再行旷礼。过中秋者十二日,先及懿亲。或庆衍于螽斯,或派分于麟趾。文昭武穆,尽周家子姓之班。东平河间,皆汉室宗盟之望。昔年故事,曾裁桐叶以分圭。此际遭逢,更叶棣化以待宴。未央二十万之赐,方此未多。唐皇十六字之荣,觉其尚陋。迢乎翼日,遂及群臣。落望后之仙蓂,尚余两熙朝新语。叶。问重阳之瑞菊,尚隔十朝。则有辅弼依垣,列三台以拱极。

卿士惟月,分九道以从星。鹓鸾集藜阁之英,鳌峰日晓。犭解鹿映柏台之绣,乌署霜寒。官司盐梅,俱陪嘉会。班联槐棘,咸预清行。职尽清华,郑鲜之未容启事。人兼风宪,李栖筠亦得从游。仪肃冠裳,列分左右。时乃仙车九九,降来五色云中。

玉佩双双,随过百花桥上。参差贝殿,疑浮弱水之三千。隐见珠楼,似见昆仑之十二。沧洲晓气,化为宫阙之形。阊阖秋风,吹入金银之树。舟浮太液,惊黄鹄以翻飞。帐启昆明,凌石鲸而问渡。指天河之牛女,路接银潢。搴秋水之芙蓉,域开香国。

寻芳曲径,惹花气于露中。垂钓清波,起潜鳞于荷下。檀林瑶草,似开金谷之郁芬。桂饵翠纶,喜看银盘之拨剌。大官赐膳,图云刻雷之尊。光禄传餐,渍桂酿花之酒。青龙布席,白虎执壶。四溟作杯,五岳为豆。琳琅法曲,舜韶奏而凤凰仪。浑穆元音,轩乐张而鸟兽骇。红牙碧管,飞逸韵以干云。羽衣霓裳,惊仙游之入月。莫不神飞色舞,共酌太和。咸觉心旷神怡,同餐元气。遂乃集枚马,呼应刘。歌咏清平,揄扬盛美。天章首焕,落一串之骊珠。御笔高标,扛百斛之龙鼎。葛天浩唱,不推羲绳以前。丛云奥词,漫道娲簧而后。因之句成七字,仿汉事以联吟。人赋五言,分唐诗而探韵。宫鸣商应,俱协和声。

璧合璋分,细裁丽制。歌叶八伯,盈廷依糺缦之华。颂出九如,联袂上冈陵之祝。当此扬言以拜手,弥增嘉慰于宸衷。鸳绮七襄,抽仙丝于香草。鸾笺十色,分妙制于桃花。织天女之金梭,名高蜀郡。砑吴都之银粉,价压胶东。玉井波寒,濯瓜桃于悬圃。铁舡渡远,分莲藕于华山。带去归鞍,香拂青丝之笼。传来中使,光摇赤玉之盘。皆得携出人间,争识来从天上。西苑赐游之佳话,曾何足云?北门侍宴之恩荣,无能过此。笑贞观丰年之庆,筵启丙辰。陋开元麦秋之登,樽移端午。千秋旷礼,熙朝新语。万古奇逢。洵哉游豫之风,允矣泰交之象。臣等才同樗栎,器谢栋梁。藻有愧于掞天,赋未堪以掷地。滥列金章之宠,叨分玉局之班。簪白笔而莫效涓埃,侍黄门而多惭献替。六鳌双凤,知点窜之难工。九几五筵,属遭逢之有幸。得与鹿苹之会,弥增凫藻之思。伏愿化洽郅隆,治超皇古。无逸而乃可以逸,常轸夫康功田功。已安而益求其安,每惕夫一日二日。抚池台之胜概,则思灵囿之子来。对鱼鸟之亲人,则思姒王之咸若。观九族之燕笑,则思自亲睦以至平章。顾千官之肃雍,则思正朝廷以及邦国。赏花而念贡花之非礼。勿信其小忠。垂饵而知食饵之不情,务察其大伪。供来芳馔,莫忘东作之耕人。捧出霜绡,当廑西江之浣女。乐谐韶灌,致戒夫琴瑟之专。诗被管弦,务亲夫风雅之正。则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音有五而协气长调。肃时雨、乂时旸、哲时燠、谋时寒、圣时风,畴次八而休征咸应。银绳玉检,不数夫七十二君。玉烛金瓯,永固于百千万世矣。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按文达公其时年甫弱冠,场屋中乃有此赡丽之文,洵不愧一代作手。

蔡葛山相国奉敕校四库全书时,其幼孙误吞铁钉,医家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奄奄就毙。适校至《苏沈良方》,见有《误吞铁物方》云:“剥新炭皮为末,调粥三碗与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炭屑裹铁钉而出。乃知方技杂书俱有用处。苏沈者,苏东坡、沈存中也。宋人集其所论为此书云。

曹来殷仁虎由召试中书,登乾隆辛巳进士。在京师时,昼寝,梦一伟丈夫来拜,自称黄昆圃。偕至一处,宫殿巍然,中有尊神,面正方,著本朝衣冠。请曹入见,曰:“吾三人皆翰林衙门官,只行后辈礼,不行僚属礼。”坐定,目曹曰:“卿十一岁时行一大好事,上帝知之。故特召卿到此受职。卿可即熙朝新语。来。”曹茫然不记幼所行何事,惟力陈家寒子幼,不愿来。尊神意不怿,向黄曰:“再劝掖之。”语毕而入。黄笑谓曹曰:“翰林衙门甚苦,何恋恋不肯来耶?”曹又哀求至再。黄曰:“我姑为卿说情,或者可免。但卿以后逢火日不可出门,慎无忘也。”曹唯唯。因问尊神何人,曰:“张京江相国。”问此间何地,曰:“天曹都察院。”曹惊醒。后每出门必避火日,虽庆吊亦不往。数年后,渐不记忆。乾隆三十三年腊月二十三日,严舍人长明邀曹至程太史晋芳家作诗会。俗以此日礼灶,遂以为题。席间酒数巡,曹伏案睡去,摇之不醒。客大惊,疑诗中有侮灶神语,故神示之谴,乃群向灶神礼拜祈请。至三鼓,曹始苏。自言恍惚出门,如行泥沙中,身不知所泊,亦了无恐怖。忽见黑袍神迎面拦阻去路,因送之归。次日,取时宪书阅之,二十三日乃火日也。曹后官至侍读学士,卒无他异。

乾隆甲寅,四川解元黄多益,场前梦人示以题,为益者三友章,因改名应之。榜发,果得榜首。

乾隆三十年,高宗纯皇帝巡幸江浙。训导王世芳接驾,时年一百七岁,奉旨赏给匾额并赏缎二匹。三十六年,入都恭祝皇太后万寿。时世芳年一百十三岁,赐翰林院侍讲衔。还乡与第三子同行,白发飘萧,背转伛偻,不似乃翁之矍铄。问其年,曰:“八十五岁。”又乾隆辛未,圣驾南巡。有湖南汤老人来接驾,年一百四十岁。上赐扁额云:古稀再度。皆熙朝人瑞也。

无锡王晋川会汾,乾隆丁巳翰林,官至吏部侍郎。家故贫,刻厉读书,馆选后犹键户下帷,勤读无间。人以为难。癸亥御试翰詹第一,一岁三迁。洊陟卿贰,立朝蹇蹇,有古大臣风。

上方倚重,将畀中枢,会京察自陈,举侍讲学士齐召南自代。

推贤让能,朝野重之。

南丰李恭毅公湖,乾隆己未进士,由知县累官至广东巡抚。

时番禺茭塘湾为盗薮,出没数百人,劫掠官民无数,大吏不敢问。恭毅下车,即硒访得实,商之巴总督延三,委汪臬使新、广州李知府天培率兵千余人捕之。四面设伏,夜半鼓噪而入,直捣直巢。巢名老鼠山,三面临海,其贼首梁亚香,闻风即率其丑类拒捕。官兵踊跃争先,擒其贼百余人,亚香见势不敌,即遁至海边,扳倒枯树掷之海中,腾身抱树而逃。汪命善泅者驾小舟,追至海中擒之。奏闻,上嘉之,命严鞫其党。匝月狱成,共审得首从一百八十人,所劫数百案,磔于市。令铸大铁猫于老鼠山以镇之,盗风始息。粤人为之歌曰:“广东真乐土,来了李巡抚。”圣眷正隆,而积劳成疾,遂卒于官。敛时见其面目手足作黄金色,光耀照人,亦一奇也。

刘文定公为相时,王司寇述庵以公事诣邸第商酌。时夜半,天寒甚,公呼三公子具酒脯,而厨传已空,仅得白枣数枚以侑酒,公自愧其陋。然俭德如此,不可及也。

丙辰征士武林桑■甫之父文侯,家贫,性至孝。父病膈,医者云须羊脂和粥以为饵,文侯每日侵晨市脂煮粥以供父。父殁,文侯抱铛以哭,若孺子然。里人为绘《抱铛图》,作诗纪其事。万光泰一首最悲切,云:“羊脂数合米一掬,病父在床惟啖粥。父能啖粥子亦甘,粒米胜于五鼎肉。升屋皋某无归魂,束薪断火铛寡恩。床前呼父铛畔哭,抱铛三日铛犹温。呜呼!

恨身不作铛中米,临殁犹能进一匕。谓铛不闻铛有耳。“

高邮夏醴谷之蓉,雍正癸丑进士,由教谕膺荐举入翰林,典试闽中,督学粤东。于治经外示以古文之学,两省文风因此蒸蒸日上。星轺所至,综所见闻,系诸篇什,著有《駪征集》。

归田后,仍日事丹铅,手不释卷。耆德盛名,学者以为矜式。

会稽周学士长发,雍正甲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寻改教职。乾隆初,由荐举重入祠馆。奉命祭告嵩华、江熙朝新语。淮、吴山等处。乞假省母,恩赐内缎丰貂,令归为母寿,极儒臣之荣。

华亭王 厉斋祖庚,为相国文恭公长孙。幼颖异,公爱其类己,且生同甲,故名曰祖庚,字曰生同。雍正丙午丁未联捷,榜下选山西闻喜县,调兴县。岁旱,申请开仓平粜,不待报,即令民赴仓买谷,民赖以安。乾隆丙辰荐举,应召试不售,寻奉旨纂修经史。出知隰州,卓荐升顺德府,调保定府。恭逢圣驾巡幸及秋狝木兰诸大典,屡荷召见,奏对悉称。在任八年,卓荐者再,然终以未得入词馆为歉。两子绍曾、显曾皆膺馆选,而意终不乐,亦见文人结习未忘也。

山阴胡雉威天游,两中副榜。乾隆丙辰荐举召试,因持服未与。次年补试,又以污卷见遗。居京师,馆任宗伯兰枝第,晨夕商榷读书,未尝挟一刺以干公卿。公卿慕其名者,欲一见而不可得。每广座作文,落纸辄数千言,见者嗟服。骈体文得唐燕许二公之遗。会《一统志》成,当进御,鄂文端、张文和两相国属齐检讨召南作表,齐推稚威。文端欲招之,卒不至。

其任气不肯下人如是。

桐城张文和公七十寿辰,高宗赐对联云:“潞国晚年犹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

常州陈文恭公薨,赐对联云:“执笏无惭真宰相,盖棺还是老书生。”

钱唐梁文庄公乞假养亲,赐诗云:“翻祝还朝晚,卿家庆更深。”天语之肫挚如此,知明良之契合深矣。

吴县陶部郎筱之妾李氏,年二十四而寡。抚所生子望潜甫弥月,教养成人,为之授室。媳陈氏有娠六月,而望潜又殁。

时陈氏年甫十七,痛不欲生,勉从姑命,以待生男延宗祀也。

已而举一女,孀姑恐伤寡媳心,亟请于族党,公议以犹子绪澧熙朝新语。为嗣。又十年而李氏卒,计守节二十九年。陈氏命绪澧循例请旌,建坊墓道,绰楔巍然。工费不赀,典质簪珥殆尽,亲族贤之。乾隆壬子,陈氏年四十一岁,西邻不戒于火,延爇将及卧室。举家徙避,陈氏守伯姬之戒,端坐不出。时西风大作,火势忽迎风返转,阖门得免于厄。天之厚待苦节,此其显而易见者也。闻绪澧之子亮采,已有声庠序,陈氏犹及见其孙之成名,食报正未有艾耳。

长洲蒋重光女,有至性。父病痪日久,女随生母晨夕侍。

会天暑,蚊集嘬遍体,婢媪辈欲挥之,女不可,曰:“蚊得一饱,便绝他噬,宁使噬吾肤,毋令再噬吾亲也。”婢媪为之泣下。其感人如此。女年十四,字同里陈珏,未娶而夭,女誓不再字。父母不忍夺其志,遂归于陈。持服如制,立嗣娶媳。而嗣子又殁,乃与孀媳抚遗腹孙廷椒,以养以教,守节三十余年而卒。廷椒呈请详题,得旌典焉。

程香岩荫贵中乾隆己卯举人,授四川大竹令。有政声,公余以诗画自娱,翩翩一书生,绝不料其有干济才也。金川用兵,上官察其能,委办南路科多站,程以其子烈随行。西军失守,贼势方张,渐及科多。程下令籍隶役兵夫,尽力死守,数月贼不得逞。黠者教以火攻,贼乃积薪纵火。既炽,程身先出战,手刃二贼,遂遇害。其子亦不屈死。事闻,赠道衔,祭葬荫赉如例。若程君父子,可谓忠孝萃于一门矣。

猜你喜欢
  齐本纪下第八·李延寿
  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脱脱
  卷四十九·黄以周
  卷九·李心传
  第六十六回 飞将军射石惊奇 愚主父受金拒谏·蔡东藩
  卷第三·徐鼒
  卷二十二·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二·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八·朱国祯
  第三一三清单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二一○四--二·佚名
  绎史卷一百二·马骕
  八七 祭书神·周作人
  卷六十一·阿桂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四鹤类五言古咏怀          【魏】阮 籍鸿鹄相随飞飞飞适遐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赋得舞鹤  

  • 卷一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一征伐类五言古命将出征歌       【晋】张 华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賔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今在圣明世寇虐动四垠豹狼染牙爪羣生号穹旻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众贞必以律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张谔张谔景龙中登进士第仕为陈王掾岐王范雅好儒士谔与阎朝隐刘庭琦郑繇等皆从之游赋诗饮酒後坐贬山茌丞诗十二首百子池【一有怀古二字】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身

  • 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五言古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初隠岷山天寳初至长安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奏颂一篇有诏供奉翰林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辟为僚佐璘败

  •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八·赵尔巽

      ◎忠义五   王淑元高延祉 黄为锦 瑞麟曹燮培 杨映河等   刘继祖翟登峨等 刘作肃 沈衍庆李仁元 李福培王恩绶   李右文从弟载文 李榞 陈肖仪万成 袁祖德李大均   于松 尚那布李淮 唐治锺普塘等 林源恩唐德

  • 东都事略卷八十·王称

    列传六十三  陈升之字阳叔建州建阳人也举进士为校书郎知南安县徙知汉阳军为监察御史张尧佐以后宫亲为三司使升之言其不可尧佐遂改为宣徽使景灵宫使升之复言其不可且曰已成之命虽不可以臣故追夺自今愿以天寳为鉴防杜

  • 元史续编卷十六·胡粹中

    【甲辰】二十四年春正月大明灭伪汉陈理出降【湖南北江西相继归于大明】三月诏削博啰特穆尔官爵【坐匿娄达实等削官爵罢兵权路通许归四川乡里初娄达实以帝母舅故上数为太子寝其事而太子不従丞相吹斯戬宦者保布哈皆附

  • 八十五 八贝勒等奏查报讯问曹寅李煦家人等取付款项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据讯问曹寅之家人黑子,回称:四十四年,由我主人曹寅那里,取银二万两,四十六年,取银二万两,皆交给灵普了。听说去南省时,取了银一万两,不知交给了谁。又,每月给戏子、工匠等银两,自四十四年三月起,至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纪昀

    奸臣传宋 【四】 ○宋四 万俟卨 韩侂冑 丁大全贾似道万俟卨 韩侂冑 丁大全 贾似道 △万俟卨 万俟卨字符忠开封阳武县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调颍昌府教授厯尚书比部员外郎绍兴初盗曹成掠荆湖闲卨时避乱沅湘帅臣程 昌寓

  • 提要·袁枢

    【臣】等谨案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枢字机仲建安人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歴官至工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寻提举太平兴国宫事迹具宋史本传案唐刘知几作史通叙述史例首列六家总归二体自汉以来不过纪传编年两

  •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宁宗时卫泾论新除司农少卿张鎡乞赐窜责状曰臣仰惟陛下奋?乾刚诛鉏元恶中外庆快万口一词惟是更化之初一黜一陟天

  • 十四年·佚名

    (甲午)十四年大明永樂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上以時服,率百官賀帝正,停本朝賀禮。上詣仁德宮賀正,遂奉迎上王,獻壽于廣延樓下極歡。獻廐馬一匹,賜群臣宴。初,上謂代言等曰:「冕旒重着則頭痛。凡賀禮,百官朝服,予獨以時服行禮

  • 无常品第一·佚名

    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下生世间。在陶作家受驴胞胎。何谓五德。一者身上光灭。二者头上华萎。三者不乐本坐。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尘土著身。以此五事自知福尽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奔

  • 卷第二十三·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一世尊成道五年比丘僧悉清净。自是已后渐渐为非。世尊随事为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四种具足法。自具足。善来具足。十众具足。五众具足自具足者。

  • 郑板桥集·郑板桥

    清代郑燮著。分诗词卷、题画卷、书信卷、杂著卷四个部分,系作者生前编定。作者的散文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家书部分。他推崇“沉着痛快”的美学风格,认为“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并举出“《左》、《史》、《庄》、《骚

  • 梦苕庵诗话·钱仲联

    诗话著作,钱仲联著。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此书意在系统论述清代、民国名家与作品,介绍与考订有诗史价值之杰构,而一般诗话之摘句与记述友朋间琐事者,驻附带及之。所论钱萚石、汪启东、黄摩西、鲁通甫、江弢叔、刘裴村

  • 天圣广灯录·李遵勖

    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

  •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佚名

    一卷。清机峻说,全弘录,罗开麟序(依驹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