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高宗纯皇帝御极六十年,寿寓宏开,笃生人瑞。各直省奏报耆民五世同堂、亲见七代八代者,屡见邸抄,然未有如长洲蒋氏之盛者。乾隆丙寅春,内阁中书应焻之祖文源年九十,配张氏年八十九。翰林院编修元益之祖文涵年八十九,配顾氏年八十八。俱五世同堂,亲见八代。应焻、元益同日给假,回籍祝寿,海内荣之。时徐雨峰士林为巡抚,制联称祝云:“登甲登科,五代儿孙绕膝。难兄难弟,九旬夫妇齐眉。”洵为熙朝盛事。

乾隆庚戌,恭逢高宗纯皇帝八旬万寿。先期有诏,以戊申乡试己酉会试为正科,己酉乡试庚戌会试为恩科。己酉典江南试者胡阁学高望、贺考功贤志选士公明。闱中向例,于万寿节将各房考首先呈荐之卷,取中一名,名曰恩卷。然间有二三场疵累或事故不到,不能入彀者。是科金山令奉天于沧来鳌图房中首荐一卷,主司亟加称赏,即时批中。及填榜,拆阅弥封姓名,乃知是卷为元和王寿祺。主司监临及监试帘官辈,无不额手称庆。圣天子寿考作入,髦士嘉名适符瑞应也。

长洲钱宫声中谐,康熙己未博学鸿词科,官翰林院编修。

时汤文正公为江苏巡抚,赠以题额曰“奎壁凝晖”。乾隆己亥,宫声元孙棨以第一人举于乡。辛丑公车北上时,梦五色云自空飞下,中有苍龙直前蟠舞,因以左手持龙角,右手取笔,大书熙朝新语。“奎壁凝晖”四字于龙头上,龙即腾空去。寻中会状。自前明正统商文毅公辂后,三百三十六年来一人,自唐元和张公又新至是,九百七十六年中第八人也。高宗纯皇帝御制三元诗赐之,有“王曾如可继,违弼我心存”之句。草茅新进,而简在帝心如此,岂非厚幸与?

乾隆甲辰,余在四川成都府城隍庙见一道士,清癯如鹤,发半白,问其年,曰:“不知也。”因言今岁圣驾南巡,惜未得瞻仰天颜。余异其言,因问:“吾师曾至江浙否?”道士备述圣祖六幸江浙诸庆典,并沿途景亭名胜所在,历历如绘。非躬逢其盛者不能道,殆二百岁人也。

崇化屯属之刮耳岩,为大金川要道,蜿蜒线栈,约长三里。

山岩如削,石壁崚。,俯耸作欲堕状。下视大江,苍茫无际,涛声雷动,往来者扪壁附石,转侧伛偻,势与俱倾,苟一瞑眩,颠蹶无底。王师平定噶拉依,循岩筑石为栏。行人过此,咸诵阿文成公之伟烈。北行七十里,名龙登碉,即福贝子驻兵处。

福贝子康安,后追封郡王,大学士傅忠勇公次子。年十九,以头等侍卫统兵,随定西温将军福征大金川叛酋莎罗奔,进驻龙登碉。木果木兵溃,贝子以众寡不敌,且战且退。行至刮耳岩,痧胀坠马,家人恐惧,委之而遁。重庆营战兵王贵见贝子呻吟草中,奇其状貌,负而疾驰七十里,抵沃什站。适阿文成公自西路撤兵至沃,一面饬令随营太医诊视,立遣将备以安舆,送入关。五十年,贝子节制全蜀,阅兵至渝,忆及王贵刮耳岩之功,立谕镇将查访。时王贵辞粮已久,孑然一身,补履为业以自给。贝子既悯其迈,又感其劳,欲官千夫长以酬之。王因年老力辞,贝子知其性耽麹蘖,为置千金之产,俾得醉饱终其身。蜀人咸称王之淳朴,而多贝子之勇于报德也。

乾隆辛未四月,圣驾南巡至山东,抚臣准泰奏称:“山东熙朝新语。之沂州府,旧为琅琊郡地,嗣号临沂,本朝因之曰沂州,寻升为郡。考之《通志》,该地为汉臣诸葛亮及晋臣王祥、王览,唐臣颜杲卿、颜真卿故里,是以城内旧有景贤祠,为合祀亮与祥、览及杲卿、真卿等五臣之所。及忠孝祠专祀亮、祥于内。

今各祠宇虽皆年久堙圮,而志乘载之,里民思之,并有诸葛城、孝感河诸遗迹存焉。此五臣者,如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殚忠汉室,伟业丰功,史册炳然。至如王祥之纯孝格天,王览之友于感母,洵皆至性出于醇笃,非仅为一代名臣已也。若夫颜杲卿、颜真卿之节烈萃于一门,孤忠标于千古,尤为正气凛然。是亮等不独学术事功,彪炳载籍,且其忠孝友悌,实为千古人伦坊表。今事远年湮,各迹虽沈榛莽,然里民之怀想芳徽,犹昭昭可考。兹当我皇上翠华巡狩,聿修庆典。可否仰恳天恩,将此五臣,或赐匾额,或赐诗章。一经圣主褒嘉,则五臣之忠孝亮节,既得上随奎藻天章,永垂不朽,而圣主表忠教孝之化,益觉光昭万祀矣。“奏上,蒙赐七言诗一首,旷典也。

浙江萧山张氏观五、采五昆仲,俱以资入为郎,出宦山东、福建。乾隆丁未岁,其家后园荒地上忽出大竹两竿,枝叶凌霄,诧为奇事。是年秋,观五擢东昌府知府,采五擢汀州府知府。

乾隆辛丑十月,萧山陆敬轩为永城尉。署中旧有柳树一株,年久半槁,命工伐之。锯板,见天然画一幅,如淡墨写成。左右峰石峻削,悬崖上有松一株、老树一株,枝叶倒垂,松上缠藤累累。下有一叟扶杖立,高冠长袖,须眉宛然,左手纳袖中著胸前,右脚前行,露其舄,左脚隐衣下,回顾若听泉状。虽妙手写生不是过也。造物之巧,真有不可思议者。

毕秋帆沅为陕西巡抚时,曾上华山顶宿僧舍,梦有人长身玉立,著古衣冠,拜之曰:“某居此山中已及千年。近有僧人以大铜钟挂吾左臂,吾甚苦之。乞为解释。”明日入寺,果见熙朝新语。有钟一口挂大银杏树上,因命山僧移钟别置他所。

秋帆先生,生平于古人中最服膺苏文忠公,每于十二月十九日,辄为文忠作生日会。悬明人陈老莲所画文忠小像于堂上,命伶人吹玉箫铁笛,自制迎神送神之曲,率幕士及属吏门生衣冠趋拜。拜罢张晏设乐,即席赋诗。秋帆首唱,和者积至千余家,当时传为盛事。

浙江金华吴紫廷凤来,乾隆庚辰进士,任广西象州知州。

境内有山,山上有龙潭,旱时祈雨甚灵。吴不信,尝带从役数十人入山祷雨,初见潭水甚清,一无鳞介,俄顷忽见有红白鱼数头出没其间。从者罗拜曰:“龙神见矣。”吴不信,引弓射之,一鱼血淋漓带箭去。众惶惧不知所为,吴大言曰:“果系龙神,当现真相,吾始信耳。”言未毕,四山昏黑作云雾,对面不辨人,潭水决起数丈,龙头仰浮水面,其状如牛,双角有须,两眼若漆,而所射之鱼仍带箭游泳于龙之左右,若侍从然。

吴始信服,再拜谢过。未几,大雨如注。

琵琶亭在江西九江府浔阳江畔,题咏甚多。乾隆间,唐蜗寄英司榷九江,置纸笔于亭上,贾客能诗者辄令赋诗,开列姓名,交关吏投进。唐读其诗,分高下以酬之。投赠无虚日,坐是亏累,变产以偿,怡然绝不介意。去官后,过客思之,为建白太傅祠,肖唐公像于旁,至今尚存。

江阴李芥轩崧,隐居不仕,与其配薛素仪更唱迭和,有前明赵凡夫、陆卿子之风。一日夫妇对酌,偶以瓜子仁排作数行,芥轩云:“细剥瓜仁排雁阵。”素仪应声云:“轻移杯底印连环。”一时传为佳话。

歙县程道平坦,少习制举业,不售,去而学贾。生平敬惜字纸,每行街市,辄注目四顾,恐有字纸弃地也。人以为痴。

程乐此不疲,倡惜字会,雇人拾剟,砌炉焚之,灰则附客舟载熙朝新语。至江而沉之。如是者五十年。年八十余,无疾而终。殁后旬日,示梦于其子曰:“我前身乃文帝坐下白骡也。夙根不昧,惜字一生。今往浙江托生为士人,早掇科第,食其报矣。”此乾隆五十九年事。

常州孙氏祖茔,在府城西门外十里。乾隆间,茔上忽生连理木二本,上合为一,枝干拳曲,人所罕见。至丁未科,裔孙星衍中进士第二人,由翰林累官至山东督粮道,曾作记刻石墓间。

乾隆己丑殿试,进呈十卷中,吴县潘榕皋弈隽名列第七,以得信迟误,保和殿御试不到,改为内阁中书。一日,刘文正公指潘笑谓同列曰:“此天子呼来不上船者。”

吴县潘芝轩世恩,生于乾隆己丑十二月。诞生前一夕,其祖贡湖赠公梦一玉麒麟自空降于庭,赠公取置掌中,宛转化为婴儿。比长,天姿聪颖,器宇端凝。中癸丑进士第一人,历践清华,年四十官至尚书。

乾隆癸酉,太仓王生赴省试,有同乡友三人托预定寓定,恐临期仓猝也。王因为之税屋三椽,而己下榻于其房屋内。越数日,王卧病,恍惚见吕祖入门,手持香圆三枚。王起迎之,吕祖摇首微笑曰:“到口乃可吞耳。”王不解所谓。翌日,三人来,王亦病瘥。场事毕,三人皆捷,一解元吴溶,一第八名吴一桂,一十一名吴锷也。

长洲蒋氏族最繁衍,其先世光禄公可竹墓在娄门外坝基桥。

五年合族会祭,于舟次肆筵宴剧,观者如堵。乾隆壬辰二月,届会祭之期,黎明有一白鹤舞于墓前,旋绕者再,四围喜鹊结队相随,逾时始散。是年,少司马元益膺覃恩一品封诰,四世俱仙鹤补服。阅二年,奉命典浙江乡试,撤闱后,得旨给假回籍省墓,里人荣之。

蒋参议祠在虎邱,祀明天津兵备参议灿,孙赠兵部右侍郎之逵配焉。乾隆乙酉,高宗南巡至虎邱,见参议祠前斗标林立,上曰:“这是那一家?”时扈跸大臣以山东学政蒋元益家祠对。

上曰:“原来是念书人家。”胜国名臣重邀温谕,尤为异数。

迄今里人尚呼为旗杆场云。

蒋佚圃赠公旧第,在郡城福济观西,门首贞节坊,为赠公嗣母盛太夫人建。自康熙初至今,绰楔巍然,左右屡遭回禄,坊独保全。乾隆五十年间,邻近大火。太夫人元孙媳陈氏,亦节妇也,居第内后楼,望见火势方炽,一星冠羽衣人凌空指挥,若保护此坊也者。因得无恙。陈氏夜梦太夫人语曰:“上帝嘉我生前贞节,故临灾之际,神明庇佑。”今吴县节孝祠中,木主首列者即太夫人也。后裔成进士者十二人,登贤书者三十余人,其食报如此。

高邮州廨东有状元墩,祀文昌神。神前有一骑,裕呼曰白特,甚著灵显。王文肃安国、夏筠庄之芳、夏醴谷之蓉三公为诸生时,会文于此。文肃尝夜入文昌祠,祠前故有一小桥,履桥上软如绵,初不觉也。既至,祠僧惊曰:“桥圮矣,君何从来?”文肃茫然。次早见神前白特,四足泥淖,尚津津然,疑夜所履者即此也。后三人皆成进士入翰林,惟文肃官至尚书。

俞贞女名杏贞,金匮人,翰林肯堂女弟也。许字高邮明经金兰,未嫁而兰卒,女闻,绝食死。女能诗,尝过露筋祠作诗曰:“遗烈传千古。闻名似读铭。噬肤空幻相,屹石护贞灵。

未见野莲白,惟伤沙草青。崇祠留砥柱,多少女郎经。“时人以为诗谶,所著有《杏轩集》。

苏州周勖斋明德,官蜀中最久。尝随福郡王入西藏,见唐古忒风俗,人死即脔割以喂鹰犬,谓之天葬地葬。又割天灵盖作盂,贮酥油供佛。明德乃禀驻藏大臣,出示禁止。其略云:熙朝新语。“钦差驻藏大臣示,为禁止脔割死尸,以重人伦,以厚风俗事:照得天地至大,凡一切知觉运动之类,惟人最灵,惟人最贵。

无论山陬海澨,但系人类,莫不有父母焉。但有人性,莫不有不忍之心焉。既有此心,则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俱至亲至爱之人,生时团聚欢乐,死后哀戚悲恸。人有同心,理固然也。乃唐古忒欲崇佛教,赋性愚顽,积习相沿,无情无理之事不可枚举。即如人死残割,与鹰犬掠食,谓为天葬地葬,竟与禽兽无异。本部堂奉命驻藏,治理斯民,蒿目疚心,不忍不广为训诲,俾佛地番民,共晓圣教而遵王法。从此养生送死,伦纪无乖,乃至愿焉。查律载笞杖徒流斩五等,所以治罪人也。

至于剉尸枭首,尤为极重之刑。其谋反、叛逆、弑父、杀兄、妻杀夫,乖乱伦常之人,方予凌迟处死。今唐古忒民人,各有父母、兄弟、妻子,在生极其怜爱。迨其死后,即将尸碎割以喂鹰犬,其子其弟其妇在旁观瞩,不以为惨,反谓得受好处,有是理乎?试思尔之父母,生而获罪,为王法所加,或斩或剐,其子尚为哀痛。或尔之父兄,为仇人残害,其子弟尚欲报复。

焉有一生无罪,幸得善终,反被自己妻子凌迟,残忍凶恶,一至于此。虽日夜诵经忏悔,何能消罪于万一耶?尔将父母尸身残毁,喂鹰喂犬,故尔之子孙,亦将尔尸照样割裂,此即明示报应,可不猛然省悟乎?嗣后人死,概不许残毁以喂鹰犬。自己有庄田者,于庄田内埋葬。如无庄田之贫民,现由达赖喇嘛拨出荒山,立为义冢公地,报官即与掩埋。倘有无知番民,仍不遵奉,即治以不孝之罪,凌迟处死。母贻后悔,特示。“自示之后,唐古忒民人感化凛遵,顿改恶俗。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山东庠生张大美,素奉关帝甚虔。乾隆乙亥,张患病甚剧,恍惚间梦至关帝庙,见帝方升殿理事。著本朝衣冠,威仪严肃,熙朝新语。张怵息不敢仰视,有顷闻呼张名,张匍匐至阶下。帝在殿上语之曰:“吾庙中楹柱对联,肤泛俚俗,甚不惬意。尔与吾有香火缘,其为吾改之。”张跪诵一联云:“数定三分,扶汉室削魏伐吴,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朝伏寇降魔,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帝深加叹赏。曰:“此四十二字,尔来岁当知好处也。”张叩谢出,遂寤,不解来岁何云。

次年乡试,首场,张坐矮屋中构思未就,倦而假寐。梦帝肘之曰:“起,起,尔忘对联字数乎。”张惊醒,文思沛然,援笔立成三艺,如宿构然。是科中式第四十二名。

苏州府城圆妙观之东,为临顿里。有钱某者以卖药为业,谨愿性成,市价不二,里人重之。一日,钱方据柜板修治药料。

忽有一癞道士,抱一臃肿幼童置柜上,抚弄之间,三遗其矢。

店伙大恚,将加诟谇,钱谕止之。道士曰:“居士善人,吾令吾徒自己收拾可耳。”即呼童俯拾所遗矢纳口中,钱察其异,亟夺之。道士已肩此童去,步如飞,遥望之,所负非幼童,乃一葫芦耳。因悟此道士必吕祖也。柜上遗矢之处,异香经月不散。人有异疾不能瘳者,试刮板屑少许,和药以进,病良已。

不逾月,柜板洞焉。时人咸以钱家药店吕祖曾到,利市三倍云。

梁溪俞蓉汀大鸿幼警悟,嗜学工诗画,得唐宋人意。及长,循例入太学肄业。岁需膏火,自顾弗遑也。有吉水某,与俞素相善,游学至都,遘疾不起。俞经纪其丧,尽罄己资,且抚育其十岁孤儿。延师课读数年,学大就。适俞以考职发河工,将出都,以某尚未归葬,其子不能独留都下,急托其乡人,给资令扶榇同归。其子旋游庠食饩,感俞高义,至今尸祝之。俞年四十九,无疾卒。著有《蓉湖吟草》。

定州唐河近村,为西山众水所归,骤长丈计,依阜而居者时遭水厄。有王某者耕于田,见水忽至,急趋至家,遇妻在户,熙朝新语。即负之走。妻大声呼止之曰:“母在内,何先顾我也。”某舍而负母,置之阜。归救妻,则水已及丈,居毁而妻无迹矣。奔告母,母痛甚,望水泣不已。寻见一尸浮近阜,某力挽出之,即妻也。母痛益,抚尸大恸,某亦视而泣,妻忽苏,张目如梦醒然,形气无恙。母子告以故,始觉再生。未几水落,仍安居如故。盖造物嘉其孝,特活之数外也。

容城张进士南川,父某以岁贡铨恒山学博,食俸十二年,积金八十。孺人以公年届六旬,己年亦五十有七,子嗣无望,力劝归田。公从之,乞休返,行装萧索,不及一肩。次保阳旅邸,闻邻妇老少相泣,异而询之。知老妇有子,为催科役,亏官粮三十余金,限甚追。其妻计无所出,将自鬻以偿,是以悲耳。公恻然欲解囊以济,虑孺人中沮,太息不止。孺人先亦询知始末,亦以力薄,敛容不敢请。公会其意,以告孺人,慨然如数代偿,全其骨肉焉。次早,车过西城旧石坊下,闻空中云:“该死者至矣。”又有人云:“昨以积善免,且有一子登第。”语甫毕,石坊崩,去车尾仅尺许。既归,孺人以车中所闻语告公,曰:“一念感天,君或者其有后乎?”劝之置妾,不可。

未几,孺人信水复至,居然生子,即南川也,远近闻而异之。

南川幼聪颖,年十七成进士,出宰百里。二老人就养任所,俱享大年,积善之报也。

江北张某为人经纪,收债于江宁。岁暮将归,黎明肩行李出城,门未启,立市檐以待。倦甚,以置金之布搭坐身下,方闭目,城遽启,忘携身上布搭,仅肩行李趋出。行里许,始觉,急返觅旧所,已各肆俱张,人如云集,而布搭不知去向矣。于此愁眉观望,徘徊不已。一老者询故,以实告。邀张入曰:“今早启门,得有遣物,未识相符否。”张曰:“为东人归者两大封,其小封则己物也,锭数分量各若干。”老者验系原物,熙朝新语。即还之。张感泣,愿以己金奉。老者笑曰:“吾果爱财,顷则不言矣。君何不谅也?”张不敢强,因拜谢,各道姓名而别。

张纸江待渡,而风大作,渡舟多覆,溺人无算。张恻然曰:“吾所携之金失而复得,吾命亦属再生矣。”悉出己金,买救生者操舟往救,立拯数十人。皆感谢,彼此通姓氏。中有一少年,江宁人,往江北贸易,回家度岁,即还金老者之子也。张异而告以故,闻者莫不叹息。后二氏结婚姻焉。可见济人即自济也。

元和施季子漋,性至孝。父病目翳,以舌餂之,二十日尽去,目复明。母病痢,五月不止,割臂肉和药以进,病立起。

母思食梨,时尚未有,忽来一老妪遗之。漋上有三兄,伯早卒,仲叔常客游,漋奉父母。索逋于东昌,一夕梦黄衣老人曰:“尔父病亟。”漋惊起,即刻束装归。至江口,阴云四合,将有大风,舟人相戒无渡。漋涕泣叩头,一老篙工哀其诚,渡之。

中流舡几覆,忽闻空中语云:“谨护施孝子。”厥后其孙文燽举于乡,请旌如制。

猜你喜欢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十八·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四·杜大珪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世家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三十八·郑麟趾
  来大干传·李延寿
  中宗本纪·刘昫
  王廷传·张廷玉
  卷三十五·陆宗楷
  卷十八·长孙无忌
  土官底簿卷上·佚名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一日。地点 同前。人物 沈娘子 李 万 张 千 四衙役 州 官(丑)冯丹雪〔沈娘子上。打四更。沈娘子 (唱)沈秀才一去不回转,思来想去难以安眠!莫不是冯家伯伯行方便,搭救秀才得安全?莫不是冯家伯伯难得见,得

  • 卷七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九周昙秦门胡亥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再吟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还不存赵高赵高胡亥速天诛率土兴兵怨毒痡丰沛见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八月。壬申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丑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穆图善等、暨张佩纶、何如璋、先后具奏、法兵攻击船厂炮台。官军接仗情形。自请议处治罪各摺片。法

  • 八二七 军机大臣奏恭录御制诗冠列《诗经世本古义》等集卷首片·佚名

    八二七 军机大臣奏恭录御制诗冠列《诗经世本古义》等集卷首片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臣等遵旨将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张吉《古城集聚》二种,恭录御制诗,冠列卷首。又朱存孝《回文类聚补遗》内《美人八咏》,已遵旨撤

  • 第42章 在四川綦江县附近大杀青年·冯玉祥

    这一天是最高国防委员会,在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厅开会。那天的主席是孔祥熙,头一个报告的是何应钦,他说:“有很确实的密报,‘沈钧儒、沙千里、邹韬奋等,要在重庆暴动。’而且这种暴动有很大的政治阴谋。”

  • 八〇、杨朱考·钱穆

    自《孟子》书言杨、墨,曰:“杨、墨之言盈天下”,又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后世尽人读《孟子》书,因莫勿知有杨、墨。墨为先秦显学,顾无论矣。至于杨朱,其事少可考见。先秦诸

  •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而姣也。且人

  • 简兮·佚名

    --审美与寻求知音【原文】简兮简兮(1),方将万舞(2)。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硕人俣俣(5),公庭万舞(6)。有力如虎,执辔如组(7)。左手执籥(8),右手秉翟(9)。赫如渥赭(10)公言锡爵(11)。"山有榛(12),隰有苓(

  • 卷二·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辛平王五酉十一年】三年【齊僖十一年晉鄂四年衛桓十五年蔡宣三十年鄭莊二十四年曹桓三十七年陳桓二十五年?武三十一年宋穆九年秦文四十六年楚武二十一年】春王二月集說【孫氏復曰

  • 第四章主动性·梁漱溟

    宇宙间森然万象,莫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自其异者而言之,显有区分,一若鸿沟不可逾越;而实则万殊同出一本。其异也,不过自微之著,由隐而显,不断变化发展而来,追踪原始,界划不立。故尔为学既须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人心非他,即从

  • 第2章 树头铜钲·胡适

    铸材成器之方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

  • 《论 语》·佚名

    一、《论语》的内容和成书年代《论语》是这样一种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少数学生的言语行事。我们要研究孔子和孔门弟子,它是首先应该读的书。“论语”之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足见

  • 卷五十三·道世

    △机辩灾第五十八(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惟夫三藏浩汗,七众纷纶。设教备机,焕然通解。闻苦集则哀切追情,听灭道则喜舍启悟。清词妙气,郁若芬兰,峻旨宫商,开导耳目。所以马鸣迪其幽宗,龙树振其绝绪,提婆析其名数,罗汉总其条理。并

  • 起信论疏卷下·元晓

    复次以下第三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于中有二。先明生灭粗细之相。后显粗细生灭之义。初中亦二。一者正明粗细。二者对人分别。初中亦二。总标。别解。别解中言一者粗与心相应故者。六种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应。其

  • 续指月录总目·聂先

    续指月录总目那罗延窟学人聂 先乐读 编集济阳橙仙居士江 湘郢上 参订锺山刘思敬觉岸授稿珠湖孙宗彝孝则论定序 弁语 总目 凡例 伦叙考卷之首 六祖下十六世(瞿录补遗集)临济宗 平江虎丘元净禅师 潭州福严文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

  • 诸寺方丈暨众耆宿请启·如玺

    诸寺方丈暨众耆宿请启伏以祖印全提涂毒声传 外法幢高竖栴檀香遍寰中向上机本无言而无示众生愿满若见而若闻遐迩风趋人天景仰恭惟方翁大师挺生关内杰出泾阳标格外之玄机金针密度拔群迷之颠倒玉锁重开狮子颦呻众兽自

  • 李太白贬夜郎·王伯成

    元杂剧剧本。简名《贬夜郎》。 王伯成撰。末本。存本仅载曲词和简略科白,唯知其梗概为:诗人李白带醉见驾,向唐明皇述说酒的好处,又奉命当场赋诗,由杨贵妃捧砚,高力士为其脱靴。外国进宝,明皇令高力士宣李白,李白醉酒骑马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