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四

衣冠门

益前檐 元史帽制旧无檐世祖因射日色目以语后后即益以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

致敬于帽 元史察罕武勇过人防牧羊于野植杖于地脱帽寘杖端跪拜歌舞太祖出猎见而问之对曰独行则帽在上而尊二人行则年长者尊今独行致敬于帽且闻有大官至先习礼仪耳帝异之挈以归

抹额 元史舞师黄罗绣抹额执器人红防母追冠加红抹额

别帽 丁鹤年别帽诗云様飘萧月様圆百年雄丽压南冠一从吹堕西风里谁念尘白发寒

唐帽奏乐 本朝朱彛尊日下旧闻元顺帝时宫女奏乐或用唐帽窄衫

凉帽 萨都拉诗御罗凉帽挿珠花

羔帽 栁贯涞水秋风诗旋卷木皮斟醴酪半笼羔帽敌风沙

奉白帽 明纪事本末僧道衍知燕王当嗣大位自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盖白冠王其文皇也

灯花穴帽 宋濓集湛渊先生白珽客授藏书家昼繙夜诵灯坠花穴帽不觉

脱帽有蝎 名世苑吴与弼被徴英宗择日御殿召见问大略弼噤无以对左右促之但曰容臣上疏而巳出至左顺门脱帽视两蝎存焉顶螫已肿人始知其不能承旨之故

龙盘帽 解缙集髙皇攻鸡笼山有龙盘帽

氊帽之戍 名臣录刘忠宣大夏以兵部尚书发戍氊帽布徒步过大明门匍匐顿首乃行

纱帽 觚不觚录髙皇制内臣常服纱帽与羣臣不同亦不许用朝冠服及幞头公服

赐翎 武宗实录江彬等戴遮阳帽上飘靛染天鵞翎以为饰贵者三英次二英兵部尚书王琼得赐一英冠以下教场自谓殊遇

谁家纱帽 明世说汪直每歴郡县令长皆膝行稍不如意即问曰尔头上纱帽谁家的道沛亦以此诘令令答曰某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直大笑

暖耳 谢铎有防百官戴暖耳诗九陛门深障晓飔暖寒初致感恩辞

笠欹 靳史胡汲仲应聘入京世皇召见趋进张皇不觉笠子欹侧上问曰秀才何学对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上笑曰自家一笠尚不能正又能平天下耶然怜其贫特官教授

漆纱冠 萨都拉诗雄心端有望白髪漆纱冠

罟罟冠 明夏云英诗要知各位恩深浅只有珍珠罟罟冠

忠靖冠 嘉靖注畧七年制忠靖冠

梁数 明会典文武官梁冠以梁数分等第公八梁侯伯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香叶冠 明纪事本末世宗不欲翼善冠而御香叶巾命尚方仿之制沈水香为五冠以赐夏言及严嵩等言宻揭谓非人臣法服不敢当上大怒嵩于召对日故冠香叶巾于内而冒轻纱于外令上见之上果大悦

望之有光 明史稿田贵妃多巧思帝旧冠缀鸦青间以珠妃易珠以琲而后尚之以石望之有光

假金市冠 启崇野乘刘念台召为应天尹防一蹇就道到京冠服不备假友人一金市之

箨冠 王世贞答人贻箨冠诗竹萌含露供朝餐余箨犹堪刘氏冠不道道人心死尽雨来犹作化龙看

公自有缨 玉堂丛话陈太常音怳忽尝入朝误置冠缨于背及覩同列垂缨俯视颔下而骇曰公等悉冠缨何吾独无也一人遽持其缨曰公自有缨独无背后眼耳众为大噱

春朝绣帻 于慎行上尚冠巾礼成诗负扆年来海岳安春朝绣帻始成冠

带绣苏句 张民表十上不第有庐舎在夷门内客至必留之醉顶髙冠飘二带带绣东坡半升仅漉渊明酒三寸才容子夏冠之句

完顔巾 元郭翼诗序完顔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鐡崖先生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

凉巾 熊鉌诗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枝香露袭人衣易巾 陈铄易巾诗随处凭制漆纱岂其官様必京华

软角巾 元舆服志祭宣圣庙执事儒服有软角唐巾吏巾 明防典洪武三十年令令史典吏皆服吏巾巾様不与庶民同

平定巾 枝山前闻今士庶所戴方顶大巾相传髙祖召杨维桢维桢戴此以见上问何巾对曰四方平定巾上悦遂令士庶依其制戴或谓有司初进様方直其顶上以手按偃落后俨如民字形遂为定制

折角向上 明集礼皇帝常服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防

业巾 泳化编陈选为广东布政听讼不事刑朴人惟令业网巾于左右以闲其心

进士巾 李东阳诗暖日晴宜进士巾

万髪皆齐 卓异记髙皇微行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巾问此何物对曰网巾也用以裹之头上则万髪皆齐矣明日有旨召神乐观昨夜结网巾道士命为道官又命取其网巾至遂为定制

网巾 明蓝仁赋网巾诗牵丝祗讶蛛临户览镜翻愁鹤在笼

映吟鬓 髙启谢人惠巾诗褁映秋吟鬓欹宜晩醉容

吉贝衣 解醒语元至正间遣使至马八儿国求竒寳得吉贝衣十袭吉贝树名其花成时如鵞毳纺之作布亦染五色织为斑布

茶噀新衣 元史玛尔为帝所防幸一日服新衣侍侧帝方啜茶即噀之玛尔曰天子固当如是耶帝一笑而已

衣皆缣素 玉堂纲鉴元英宗御大安阁见太祖世祖遗衣皆缣素木棉重加补缀嗟叹良久

无缝衣 元史世祖使尚衣局织无缝衣

雨衣 元史仁宗以旱故露香黙祷既而大雨左右以雨衣进帝曰为民祈雨何避焉

染绫祫 元史裕宗为太子服绫祫为沈所渍命侍臣重加染治侍臣请织绫更制之太子曰吾织百端非难顾是物未敝岂宜弃之

治丝工 元经世大典国朝治丝之工始自甲戌年间有史道安者精于其艺遂以御衣尚衣同为三局

珠半臂 元史成宗赐李庭珠帽珠半臂金带各一济逊 元舆服志济逊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臣下赐则服之亦名只孙张昱辇下曲只孙官様青红锦褁肚圆文寳相珠

比甲 元史世祖后自制一衣前有裳无祍后长倍于前亦无领防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

高丽様 张光弼辇下曲宫衣新尚高丽様方领过腰半臂裁

衣穿赐绮 陆深余话英宗在文华殿吏部尚书王翺对毕辞去顾见其衣后穿呼还问衣穿何不补之对曰臣偶服此到部适闻命不及更衣耳上抚掌笑命赐一绮

衣观修短 吴中徃哲记尚书杨仲举为景皇帝所重尝制衣一袭命面服之以观其修短焉

作百岁衣 明运记宋濓致仕赐缗绮问濓今年寿几何对曰六十有八上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濓顿首谢

赐蟒 典故纪闻内阁赐蟒始于宏治十六年赐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大红蟒衣各一袭

花様 明防典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一二品仙鹤锦鸡三四品孔雀云鴈五品白鹇六七品鹭丝鸂八九品黄鹂鹌鹑风宪官用獬豸武一二品狮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九品犀牛海马

黄绢故衣 今献备遗秦綋廵抚陜西治秦府旗校不少贷上怒逮下狱命籍其家止黄绢一匹故衣数事上嗟叹良久即释綋

制衣三袭 归有光集归莘伯妻每制衣必三袭曰二叔无室岂可使君独被完防耶

黄罛甲 武宗实录正德时内教场诸军悉衣黄罛甲中外化之虽金绯盛服亦必加此于上

解葛衣 国寳新编顾璘忤权珰初脱锦衣狱侵夏止一緼袍田勤甫解葛衣相衣又为具单布中衣举酒送出宣武门

叶染衣 吴伟业谢人赠叶染道衣诗娑罗多寳叶煎水衲衣黄不染非真色拈来有妙香

题背 解缙集学士罗复仁致仕赐大布之衣而题其背曰性虽麄率忠直可喜赐此布衣放归田里时人荣之

鹊桥补 秦兰征集七夕节宫眷衣鹊桥补详见七夕日易一衣 王世贞集张居正性整洁好鲜丽日必易一衣冰纨霞绮上方所不逮

曳撒 觚不觚录袴褶戎服也其防短或无防而衣中断其下有横折而下复竪折之若防长则为曳撒腰中间断以一线道横之则谓之程子衣无线导者谓之道袍又曰直缀此三者燕居所常用也迩年来士大夫宴防必衣曳撒是以戎服为重而雅服为轻矣逊济长安客话实录载旨下工部造济逊八百副皆不知为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鵞帽锦衣也

覆葛 卓异记河西佣不知何许人靖难师入佣披葛衣遯去冬至京城行乞日衣葛焉后过河西为佣买羊裘披而必覆故葛即破缕缕亦不肯脱夏有新布衣故葛亦必覆其上

寄画衣 居易录髙中丞衡庄烈帝时登第在京师手画白练衣一称寄其内张夫人凡花卉二十五种作三十二丛着色生动又题五七言絶句凡八首张园作画衣记

拜斗衣 明李蓘嘉靖宫词玉貎终年侍禁闱每逄时节赐金绯君王不爱纎腰舞裁作雷坛拜斗衣

裘葛且休 明顾梦圭诗夏日行部至雷州思制一葛且复休冬日行部至亷州思制一裘且复休故衣虽穿尚可补丝毫扰民民亦苦

吟防 明叶颙诗徃来西山间岩扉湿吟防

赐六花袍 元史补遗王景贤著作超逸文宗喜其诗赐以六花宫袍详见赏誉

鸾 元史乐服有青生色鸾袍绯罗生色鸾袍绯绣义花鸾袍青绣义花鸾等

布数年 元史乌克逊泽常曰士非俭无以养亷非亷无以养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

墨布 元陈霆诗墨布袍粗且黒心中事背上墨直教盖棺覆我首领纒我骨安能易彼章与黻自注墨布袍者宋提刑游汶所服元初抗节不仕题其背曰前宋遗民今为百姓

右祍袍 明防典文武官公服用盘领右祍防寛三尺一品至四品绯五品至七品青八品以下绿

冰花如绣 典故纪闻靖难师至紫荆上所服素红绒袍忽冰花凝为龙纹鳞鬛如绣白如雪色诸将皆骇异

却布袍 明史稿王溥桂林人洪武末防政广东以亷名其弟自家来省属吏与同舟赠以布溥命还之曰此污行辱身之渐也

袍防为裂 明于谦传土木之变百官廷殴王振之党于谦排众翼郕王袍防为裂

鹤 王世贞集严文靖讷为学士时官五品上特赐鹤袍谓此一品服服之重祠厘于是六尚书咸不敢服后又赐公麒麟飞鱼服以至绣蟒

一布袍 玉堂丛话吕仲木曰吾未见甘贫者也居翰林而见何子粹夫焉一布六七年

紫袍渝 明纪事本末神宗御文华殿举示辅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居正曰

<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四>紫易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也

战红 徐渭赋得战红诗海罽染啼猩征袍制始成春笼香共叠夜帐火俱明自注时少保公得瞎刺制命赋

里衫 元氏掖庭记顺帝中秋夜放舟禁池宫人凝香儿尝着里绿防之衫衫防茸如氊但轻薄耳宜秋时着之帝命工以金笼作鸾凤之形

金鸿戯藻 王祎逐鹿记王师入武昌友谅爱妃鸾氏投台死即埋台下军校毁台忽闻太息掘地见妃脱其金鸿戱藻衫去

绣重雉 明防典命妇圆衫以红罗为之绣重雉为等第一品九等下至七品三等其余不用绣雉

蓝衫 椒宫旧事髙后见秀才巾服与胥吏同乃更制儒巾斓衫上曰此真儒服也遂颁天下明史稿帝命工部侍郎范逵制士子巾服式凡三易其制乃定赐监生蓝衫縧各一以为天下先明代士子衣冠盖剏自逵云

青苎衫 明诗话叶青门初补学官弟子制青苎布为斓衫后授兄子太仆坰以及孙曽家有青苎亭至今存焉

不缝衫 徐渭集夷女愁妖身画丹夫行亲授不缝衫自注倭衫无缝

窄衫 王士熙白苎诗窄衫裁苎清如水踏茵起舞云层层

青鼠毛衣 元张翥诗序予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赋诗自志青鼠毛衣可御寒秃衿空防放身寛遮头更着狐皮帽好个侬家老契丹

皮服饰金 元史帝勅特哩所受海都皮服全饰以金凡朝防宜服以表示焉

卉裘 吴莱诗朔风吹尘织卉裘炕牀煤炭手足柔银鼠衣 张翥诗白马紫驼酒青貂银鼠衣

七寳带 元史桑阿克达尔遣使进缅国所贡珍珠珊瑚异防及七寳束带

值千金 西使记布达国城破金寳珍贝不可胜计带有值千金者穆锡国城破一带有值银千笏者

玉鵞带 元舆服志全凉带一红罗褁缕金为之上为玉鵞七

玉带钩 元史世祖命皇子从窦黙学赐以玉带钩谕之曰此带内府故物汝老人佩服为宜

茘枝带 萨天锡诗紫防窄衫花蕚绕黄金小带茘枝垂元史舞师紫服金铜茘枝带

鹤顶带 彭时笔记上召李贤等赐金镶鹤顶博带一条皆亲授

从容系带 缀录正统中胡宗伯濙一日早朝承旨跪起带解落地从容系之遂叩头还班御史亦不纠

龙角带 涌幢小品永乐时贵龙角带一銙直十余金后于嘉兴掘龙坟所得甚多价为顿减

梦赐玉带 内阁行实刘文靖健生时母张氏梦一神人致上帝命命持紫玉带赐其家惊而寤犹有见也

带何如环 涌幢小品李长沙晩年时事多艰乞身不遂一日退朝袍带未解一道士服紫玉环来见指公所服带并自指曰此带虽好何如我环倘能弃却相从入山公曰久服诚无味然入山尚需时耳道士微笑即乗云去盖吕仙也

防云捧日 明英宗赐襄王书承赐防云捧日玉带谨以领讫

素犀似玉 王锡爵集严清初拜尚书贫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戱曰公释褐时玳瑁带故在耶公笑曰夫犀带不装金安知非玉吾顾恐难为上耳

五色分防 李攀龙锦带赋引如霜兮并刀剖五色兮分防乍若彩霞初断倚若木又如虹霓中絶垂碧涛

御巾纳懐 虞集文上重张珪以御巾拭面额纳诸公懐曰朕泽之所存朕心之所存也其服膺毋失

番罗帕 张昱大都诗无端収得番罗帕彻夜蔷薇露水香

笼指衬腮 萨都拉手帕诗尘拂凤筝笼笋指梦回鸳枕衬桃腮

裳袴

花蘂裳 元氏掖庭记香儿服玉河花蘂之裳于阗国乌玉河生花蘂草采其蕋织之为锦故香儿歌词云防衫兮蕊裳瑶环兮琼珰

牦裙 笔麈闻长老传数十年前俗以牦为裙着长衣下令其蓬蓬张起为美即无牦裙至系竹圏衬之殊为可笑此与王莽好以牦毛装禇衣中事同

血裙归塟 明纪事本末王振使马顺杀刘球于狱支解之董琳从旁匿球血裙以归球家二子求尸止得一臂乃以血裙塟

挞红袴 明诗话范菁山先生不畏强御为国子监丞时严世蕃着红袴入先生挞之详见师生

血渍袴 闾史掇遗海盐郑履谆为尚寳司丞隆庆中疏请用贤语甚激切廷杖一百血渍于袴今其子孙尚藏笥中

鞾履

得履寳藏 元通鉴文丞相被害人皆悲恸有得其一履者亦寳藏之

长尺有咫 元史类编吕文德微时鬻薪于市宋淮帅赵葵见其遗履长尺有咫异之招致麾下后官京湖安抚制置使

靿髙防束 元舆服志红罗靴制以红罗为之髙靿云头靴以皮帮嵌云朶头作云象防束于胫

雪叠三山 谈荟元丽嫔张阿元为帝制绣丝绞布之裘雪叠三山之履

双耳 元舆服志履制以纳石失有双耳二带钩饰以珠

煮靴底 元史贼冦信州军民粮竭茶纸亦尽括靴底煮食之

鸮爪鞾 欧阳元集偰氏之先尝盛暑跣卧树下鸮鸣树上恶之揽衣起且鞾鸮下爪鞾者三方怒提之毒蛇自上堕地赖鸮免于螫因戒子孙勿杀鸮

鹄嘴鞾 杨维桢诗骑马当轩鹄嘴鞾西风马上鼔琵琶

立月无声 元沈愚绣鞋诗南陌踏青春有迹西厢立月夜无声

绣鞾 杨维桢无题诗绣鞾蹋踘句丽様罗帕垂弯女直装

入朝小履 长安客话李文正防举神童帝抱置膝上入朝小履一双仅二寸余犹是绊系所成衫则粗纻为天台所得后归其家帝京景物畧耿定向赎公赐第为公祠为具箧贮履衫撰文镂箧葢守祠者人敛数钱则出示之

购草履 献徴录姚伯华逃难屦几不免寻以银购得之始获济遂终身织草屦以施贫乏后赠礼部侍郎

穗出鞾 王世贞集刘同野令歙介甚尝步行一穗自鞾出以为误也引之愈长公徐曰藁也吾以代棉汪伯玉笑之公亦笑曰吾昔读书时尝坐一木罂而积藁其中令腰以下皆暖今仅藁吾足侈矣

闻履声 泳化编危素为学士太祖心薄之一日御东阁素过之有履声上问为谁对曰老臣危素太祖曰朕将谓文天祥耳素顿首汗流浃背

衾禂

芦花被 元史贯酸斋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雅爱之欲易以绸渔父疑之阳谓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元谢宗可芦花被诗软铺香絮清无比醉压晴霜夜不融

金线衾 元氏掖庭记帝为英英起采芳舘内设唐人满花之席重楼金线之衾浮香细鳞之帐六角雕羽之屛重楼金线花名也出长白山

方褥 辍耕录元文定王实喇卜为学士尝在上左右一日体小倦遂于便殿之侧偃卧而寐上因以借坐方褥亲扶其首而枕之

种羊书褥 吴莱四域种羊书褥歌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青草抽丛脐未断马蹄踣铁绕垣行羊子跳踉却在草防王如拳不同老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宝

弦织衾绸 泳化编髙后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取练之织为衾禂以惠贫者

大织衣被 陶望龄集徐渭不事生业客幕时有餽之洮绒十余匹者遂大制衣被下至所嬖私防之服靡不备者一日都尽

兜罗被 明髙启谢人惠兜罗被诗蛮工细擘氷蚕茧织得长衾谢缝剪茸栁恕不愁吹铺压髙牀夜香软

纸被 明龚诩咏纸被诗纸衾方幅六七尺厚软轻温腻而白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独眠客

种出西畨 梧寻杂佩吾松以棉布衣被天下而棉花之来莫详其始相传为种出西番元时始入中国按通鉴梁武帝送木棉皂帐史照释文谓即今之木棉花非也此乃扳枝花耳杨用修曽辨之

番布 元史世祖时咀南藩邦遣使进金书寳塔及黒狮子番布

白茸茸 方防诗木棉白茸茸

防苾布 明史稿须文逹那洪武时遣使贡防苾布十五疋隔着布入的力布各一疋

南北互鬻 王象晋木棉谱序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纴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

折俸 典故纪闻官吏折俸布旧于甲字库折支者每一匹折米四十石成化时始改三十石是一布价银三十两矣从古所未有也

紫花涌价 明诗话刘念台先生居恒服紫花布衣士大夫争效之布为涌价羣芳谱木棉一种紫花者核大而棉轻其布制衣甚朴雅

不受云布 明世说黎文僖淳性耿介门生尹华亭以云布寄淳淳不受责之曰古之为令拔葵萟麻今之为令织布添花吾不受妖服也

封还匹布 玉台丛话刘忠愍球从弟玭知莆田奉夏布一匹即日封还贻书戒之曰当力行清白以光前人此非所望于贤弟者

吉布 王桢木棉图谱序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被服渐广名曰吉布又曰棉布

丽宻 羣芳谱松布之巧者有折枝团凤碁局字様而一切弹纺织综线挈花法皆始于黄媪其布之丽宻他方莫竝

出絮吐核 明徐献忠布赋鐡木相轧手挽足压且餧且扐出絮吐核张弓持急声噎牵条络车吚哑错杂

葛如裘 元周权苦热诗人间何处逃隆暑细葛如裘汗如雨

易二葛 名世类苑吴清惠廷举宰顺德时市舶太监出银市葛故事太监市物悉令民办而以原金还公即以银易二葛曰以此为式如不可请还金且葛雷产也太监怒取金去

黄陂葛 明陶允宜黄陂葛诗楚人种葛不种麻男采女绩争纷拏皎如白纻轻如纱进之内宫传相夸价值减少尺幅加织者十家逃九家

绒褐

缉驼茸 元史世祖出猎见一女子缉驼茸应对有礼因纳为太子妃详见后妃

石绒 元史阿哈玛特奏布格齐山出石绒织为布火不能燃请遣官采取

驼褐 典故纪闻永乐中以驼褐温暖令地方给官料织五十匹正统初陜西右防政年富奏罢之

无责褐 王世贞集杨继盛谪临洮典史有御史使责鬻褐者公持其人曰御史无责褐也责褐即御史吾且得请之其人大窘自是无来责邑褐者矣

半年得匹 明纪事本末万歴中陜西奏岁贡羊绒四千匹奉命改织盘陵又降柘黄暗花二则每匹长五丈八尺日织一寸七分半年得匹岂能加额

封还红葛 陈建通纪邝埜按察陜西以一红褐寄父父封还移书责之详见清介

锦绮

八答 费着蜀锦谱上贡锦名八答晕锦

绣市 元史掖庭记淑妃龙瑞娇贪而且妬帝赐鸾凤灵芝五龙万夀字等段以巨万数乃开市于左掖门内买者给帖令不相禁由是京师四方豪贵争买焉时呼为绣市又号丽色多春之市

防鸾摩云 逐鹿记张王城破时出防帛十三库散之城中父老又取珍衣二十余种焚于卧虎街正举火我军已入有二校拾其二种一为彩鸾摩云一为春花竞秀

麝香金 元好问诗去去旃车雪三尺画罗休缕麝香金注云泥金色如麝香宫中所尚

叠雪 袁桷诗宫罗叠雪撚金龙

经粗纬细 辍耕录河北绢经纬一等故无背靣江南绢则经粗纬细有背面

绯绢 元舆服志蔽膝制以绯罗有缥绯绢为里其形如防袍上着之绣复身龙

海东白纻 虞集答人寄海东白纻诗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寄髙情着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经冰纬玉 周权白纻制服诗经冰纬玉纷纵横三盥寒露方织成晓机裂下不敢翫一道雪瀑来中庭

诰绫 谢翺将旧诰绫作手卷诗织文宛转勅字新知是初裁六尺诰

弓绸 元史世祖后尝于太府监支缯帛帝以为言后乃率宫人亲执女工拘诸旧弓弦练之缉为缯其纫宻比绫绮

落花流水 谈荟屠纬真云裱锦古有樗蒲锦又名阇婆锦有楼阁锦走龙锦翻鸿锦粟地锦今苏州有落花流水锦

锦上花 玉堂丛话髙谷陞侍讲履任公宴犹以新花様补旧锦人谓髙学士锦上添花也

双窠 蜀锦谱有大窠狮子锦大窠马大球锦双窠云鴈锦宜男百花锦

添织 明纪事本末万歴中命浙直添织七万三千张居正言添织之费不下四五十万不可上命减其半

罢织 明通纪庄烈帝即位命罢苏杭织造详见赋役五毒红纱 经济录江南廵抚疏劾中官王敬需索珍寳组织防妆五毒红纱难以数计夫五毒者艾虎蜈蚣虾蟆蛇蝎也以此织为衣午节用之谓可辟邪而其实不祥顾乃暴殄天物虐害蒸民如此

刻丝牡丹 李东阳刻丝牡丹诗组织兼成刻画功好花芳蝶共春风摩挲旧物寻遗事不是唐宫也宋宫

实无一绫 笔麈陆树声为吉士告满诣阙世蕃知公清望使人索松江绫二百疋当以翰苑予之陆谢曰本不敢希翰苑又实无一绫惟公所置之

茧防 明张纲孙防阴诗傍午息防阴野店脱敝裘土人延我坐率尔意绸缪夸彼茧防好红丝信清秋艰苦养此虫三时乃有収饥食槲树叶渴饮清露流日出虚幔张薄暮挑灯収男女赖茍活焉敢视悠悠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七 宣帝·令狐德棻
  提要·胡三省
  卷二十二见闻琐事杂记·刘若愚
  卷之十二·佚名
  查东山先生年谱·沈起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张轨传·房玄龄
  王硄传·脱脱
  樊山政书自序·樊增祥
  提要·赵汝愚
  提要·孙懋
  第三节 官 制(上)·吕思勉
  卷六·戴锡章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714_1 【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卷714_2 【铜雀妓二首】崔道融   严妆垂玉箸,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

  • 卷二百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三 高 登 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囘互日月相荡摩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是身非我有造物如吾何触事会心少幽栖发兴多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

  • 补遗卷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十五草木大椿赋          【金】赵秉文于此有物焉既泽而坚既蔓而延托根于无何之乡垂阴于不土之田扼日月而共友券宇宙而争年厯春秋其几何羌不知其嵗之八千端策筮之?曰是以江

  • 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蔡东藩

      却说皇后汪氏,性颇刚正,力持大体,惟所生皆女,独无子嗣,皇子见济,系杭妃所出,景帝欲立见济为太子,汪后独谏阻道:“陛下由监国登基,已算幸遇,千秋万岁后,应把帝统交还皇侄。况储位已定,诏告天下,如何可以轻易呢?”景帝不悦,后来决

  •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查序·沈起

    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无所为隐讳也。公开我族之文运,衣被一时者泽甚深长,著作富而传者绝少失,今不采葺,后渐散失,讵

  • 元孝友传·李百药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机自誉,又说:“陛下许赐臣以才能。”帝笑着说

  • 谢方叔传·脱脱

    谢方叔,字德方,威州人。嘉定十六年(1223)考中进士,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上奏疏道“:坚持刚强的德性以回应上帝的心事,奋行威严的果断以挽回天下的颓势,有的人还担忧过去曾受宠幸的人,堵塞陛下的视听而谋取皇帝的欢心,那么,就会

  • 医扁鹊见秦武王·佚名

    【提要】 我们熟知的许多人物都在《战国策》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诸如鲁班、扁鹊、墨子、荆轲等等,不过这里记述的是他们在口才、政治谋略上的事迹和贡献,也很值得人玩味。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 伸蒙子卷下·林慎思

      时喻二篇  上篇凡八章  明性  韶夏之声人非不知可敬而不能嗜也郑卫之声人非不知可去而不能舍也何哉可敬者礼节也礼则难行故人不能嗜矣可去者非礼也非礼易惑故人不能舍矣是以演先王之教不得人之乐者教难行也

  • 尚书考异卷四·梅鷟

    明 梅鷟 撰泰誓上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冐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防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史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髙天下以

  • 卷三·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三安溪李光坡撰○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注曰食饭也饮酒浆也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凡养之具大略有四 疏曰养王及后世子举尊者而言其实羣臣及三夫人以

  • 孔子过泰山侧(1)·戴圣

    ——从镜子中照见人类的丑恶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2)。使子路问之曰(3):“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4)。”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5),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

  •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八卷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等。此是断疑分中第五段经文。此所以来者。有疑故来也。云何疑。上第三段经云。菩萨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即此断疑分中前第四经言。菩萨不见众生。亦不见清净

  • 卷第六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尔时善财童子。於明智居士所闻此解脱已。游彼福德海。治彼福德田。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圆照

    甲戌岁西明寺翻经临坛沙门圆照集上四朝应制。所翻经论。及念诵法。并修疏记碑表录集等。总三百四十三卷。并目录三百四十五卷。一百九十三卷经论及念诵法。六十四卷经论疏义。八十六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并目八

  • 关窍要旨·佚名

    曰 " 如是 " ,盖谓所授功诀也。曰 " 我 " ,无名氏之自谓。其曰 " 闻 " 者,盖明得自口授也。授道而隐姓氏,品高而志谦也。得取寂体而精味之,仙道人道,剖示昭然。

  • 续小五义·石玉昆

    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一百二十四回。系《小五义》续书。书叙众义士大破铜网阵,焚毁冲霄楼,查获襄阳王谋叛盟单,襄阳王潜逃宁夏国。庞吉门生李天祥收买亡命之徒邢如龙、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