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五

吉防门

老夀

国家人瑞 虞集文刘赓官一品年七十而父慤无恙赓躬奉饮食晨昏不懈仁宗闻之曰此国家人瑞也刻玉为鸠杖赐之生日遣大臣锡宴其家慤拜受赓须髩皓然亲为扶掖都人为歌咏其事

请帝减年 元史窦黙年八十公卿皆徃贺帝闻之拱手曰此辈贤者安得请于上帝减去数年留朕左右共治天下乎

老不避难 元史卜天璋天厯三年蜀兵起复拜山南亷访使人谓公必不行矣公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州郡肃然

伯仲同夀 元史类编防州两尹先生伯仲同以己亥岁正月一日生今泰定丁夘皆九十矣而疆健聪明二公如一

家庆图 杨维桢为蔡君俊五世家庆图诗只今诸孙脱绷繻文采个个成于莵郭钰送人候大父诗五伦有真乐家庆传新图

老态 赵孟頫诗老态年来日日添黒花飞眼雪生髯恕老 山堂肆考杨鐡崖晩年卧起小蓬台不复下直榜其门曰客至不下楼恕老懒见客不答礼恕老病问事不对恕老黙发言无所避恕老迂饮酒不辍乐恕老狂

世夀卷 明程文宪中洲野录昆山周夀谊年一百一十三嵗生于宋而乡饮于洪武六年子孙皆有百岁家建世夀堂六世孙震令鄱阳出世夀卷士夫多题咏之

绘夀星图 王鏊集夏原吉诞辰上亲绘夀星图有独生申甫扶鸿运之句

行人存问 名世类苑吏部尚书王恕年九十朝廷差行人乗传存问赐牢醴月给米二石役四人杨文襄为序旧臣存问录

三老图 宋濓三老图颂浦江郑氏一门五十余室不别槃案而饭者垂三百年灵和充牣发为祥徴三夀作朋形于同气

人瑞状元 明盛事记治中太仓州毛弼年百岁而孙澄状元及第有司为葢人瑞状元坊

夏母篇 明缪昌期夏母篇序夏忠靖母廖夫人忠靖防孤夫人教之严而爱事姑甚谨姑病语曰吾无以报汝愿汝夀过我子孙事汝如汝事我忠靖拜司农夫人年八十封太夫人三杨及胡祭酒皆升堂拜焉

夀有大小 明卢柟夀成臯王赋梁孝王燕賔莬园授简于相如曰寡人寿愿为我赋之相如曰唯唯夫夀天地之希龄大王知夀然未闻王之寿大庶人之夀小也

赐上尊 明刘文靖传文靖公健位极人臣寿至九十四功成身退嘉靖初降诏存问又遣抚臣即其家赐束帛饩羊上尊酒官其曽孙为尚寳丞

老人星见 王世贞集闻之元命包苴弧北有一大星为老人星为保章氏说者曰星今见女牛分以故江左多夀考云余束髪而事吾乡之老乃至有百岁者九十则时见八十七十则恒见而不以为异

百岁赋诗 明诗话桐城石英正统间人享年一百有三生七子二十三孙有同庚友二人年九十弃家学道英百岁日赋诗云庚申共守人何在甲午同生独咏诗

天之幸人 申少师七十福清叶少师为文称寿以为天之幸人盖福清当国国事物情视万歴初年日变而日难宜其致羡也案幸人字见说苑然以之祝夀始此

老不弛学 杨一清集户部尚书韩文世庙中兴赐书褒嘉令有司存问年九十三卒吏部请諡有曰愚同子而竟保其身老似武公而不弛于学得諡忠定

百岁防 玉堂丛话康德涵六十要名倡百人为百岁防既毕了无钱第持笺命诗送王邸处分

家庆 弇州别集严文靖讷以大学士予告父封公与母夫人尚无恙其家庆与李文定公春芳相望于南北

百年将届 名世类苑魏文靖骥年九十一岁以恩诏进阶一级赋诗云一品新陞遵紫诏百年将届荷苍穹后至九十八岁作诗云百年已届殊康健任乐唐虞化日长

百年四春 明诗话侯官林太守春泽百岁有司为建人瑞坊集中生元孙诗云传家二十有三世老我百年仍四春

烹鱼沽酒 维风编赵司成永过鲁学士铎将同为西涯夀鲁问赵以何为贽曰帕二方鲁公索帕无有忆里中曽餽枯鱼取之仅存其半即以半鱼与赵俱徃西涯烹鱼沽酒以饮二公欢甚即事倡和而罢

荣寿 王世贞集徐文靖阶年八十上以公翼戴三朝足称荣夀赐赉有加更颁勅谕于是江陵相而下数百人推本上意为夀词公合而梓之以玉音所称名之曰荣寿

寿岂堂 谈荟胡忠安公年八十二公三弟皆七十余燕乐一堂名之曰寿岂详见堂

草舎延客 启崇野乗张受先名播海内母五旬诞日四方名士毕集冠盖填塞公盖草为房以延客一时美之曰荣亲之道莫过于是

友十余曹 四部稿文徴仲先辈名家最老夀其所取友先后凡十余曹详见朋友

一万八千 明徐瑞之诗序五十初度戱作一万八千日歌

满十辞夀 罗洪九集今世风俗凡男妇稍有可资逄四五十谓之满十则多援贵显礼际以侈大之为交亲者又醵金以为夀至乞言于名家数十年前无有是也然在人亦有宜不宜者故辞之

不知其岁 王世贞集戚大将军束髪从军比数十百战南扫倭北拒敌即习大将军者以其宿将谓且老而不知其岁仅四十七也今诸部曲乞言为夀不佞其能以非时谢之

百龄余庆 明太宗赐姚广孝七十夀诗百龄有余庆写此夀仙翁

百岁乞养 明史稿进贤饶伸与兄位并官侍郎母年百岁先后以侍养归先是任邱刘元震元霖兄弟俱官九列以母年近百岁俱乞养亲与伸兄弟事相类一时皆以为荣

三世寿 涌幢小品世庙时崇德隠士周德茂年百有三岁子年皆七十余孙且五十扁其堂曰上夀其曽孙为给事中犹及见之

百度花 李东阳昆山毛翁百岁诗种菊南山下秋风百度花乾坤此间气江汉复谁家管榻经重敝陶冠已十加海筹曽不一桑陆看量沙

小顽子 沈周七十喜言自知蒲栁望秋零意外惊延七十星膝下犹为小顽子籍中已是空闲丁

吟力退 髙啓诗老来吟力退贫去告身存

夀母赋 何景明夀母赋春仲之望为母夀节与父偕享时诸子举觞诸妇进履诸孙罗舞及女侄诸偦咸在小子景明前跪而称赋

百番春风 明张銮百岁作石田茅屋野人家百畨春风换岁华尽道长生缘辟谷不知香饭有胡麻

婚姻

天赐夫人 郝经天赐夫人词八月十五双星防佳妇佳儿好昏对黒风当筵灭火烛一朶仙桃降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氏忽从中间背自说成都五千里恍惚不知来此际甘心与作梁家诏起髙门牓天赐防年夫壻作相公满眼儿孙尽朝贵

自着婚礼 献徴录王尚书承裕儿时即厚重如老儒成化丙午举于乡完婚时自着昏礼用中呈父执而用之

不贪富 黄佐集杨鼎在南监攻苦力学有郡守欲以子妻之鼎以不告父母为辞乃托其同乡兵部尚书徐琦言曰子清贫而彼富裕父母闻之必安祭酒亦劝鼎得之鼎曰原宪虽贫于道则富猗顿虽富于道则贫鼎敢贪富乎竟辞之后仕至户部尚书

徒歩亲迎 王世贞集陆树徳初昏时举亲迎礼外父少保公僦一乡大夫车御公公力辞曰士而大夫车非礼也竟以徒歩往后仕至都御史

奏金銮 宋濓送张编修还家毕姻诗少年归娶奏金銮喜得天顔一笑防从此梅花消息好青绫不似玉堂寒

合诵诗 明徐一防集四明陈思礼父早世母教甚严未婚而母殁不肯娶友据义责之不得已从焉及期合卺危坐诵蓼莪诗凡七昼夜不辍

拜亲入室 古穰杂录康斋先生父任司成在京师命先生还乡毕姻至亲迎后不行合卺之礼及赴京拜父母毕始入室

因荷得耦 明世说程篁墩举神童李贤许字以女指席间果试之曰因荷而得藕即应声对曰有杏不湏梅

指砚属句 明宋珏集莆阳徐氏女字于俞纨袴儿也合卺之夕传母惎之曰郎君当作诗催妆不则属对句而就寝徐指二砚而属句曰防防杨花入砚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俞缩瑟不能成句徐笑曰何不云双双燕子飞帘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后抱贾大夫之恨以殁

真吾倩 邢侗集于志鲸为童子时太仓王公试其文曰阿懋尚不及于鳞先生亦察公不凡左史殿卿者自负其家靖劭人伦鉴数覔快壻难焉一日从衢路间望见公防手而惊曰此谁氏子真吾倩矣遂成婚姻

生子

孔庙赐果 元史张之纯夜梦谒孔子庙得赐嘉果已而孔孙生因丐名于衍圣公遂名今名

梦金钱 霏雪录杨亷夫母夫人尝梦神人授金钱一枚吞之遂娠先生钱思复挽亷夫诗生前母应金钱梦死后人称鐡笛仙按七修类稿作金钩徐祐读杨集诗亦以金钩对鐡笛

马载儿 元史类编刘因字梦吉生之夕父梦神人马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既觉而生乃名曰骃字梦骥后改今名

舟中釡鸣 元史富珠哩翀父宦江西生翀贑江舟中釡鸣者三舟人以为异后仕至翰林侍讲

邻媪梦 元名臣录吴澄生前一夕乡父老见异气降其家邻媪复梦有物蜿蜒降其舎旁池中旦以告人而澄生

神人授笔 元史杨奂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后两中赋论第一仕至宣抚司

南岳真人 虞集墓碑集父汲娶杨文仲女文仲守衡以汲从未有子为祷于南岳集之将生文仲梦一道士至前牙兵启曰南岳真人来见既觉闻甥舘得男心颇异之

帐中白气 元史类编穆呼哩生时有白气出帐中神巫异之

文昌星 元史吕思诚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斓衫红鞓束带趋而谒曰我文昌星也及寤思诚生

吞大星 元史贯酸斋母亷氏梦神人授以大星使吞之已而有妊

庆成百子 明盛事记庆成王生百子自长子袭封外余并封镇国将军每防紫玉盈座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凖

云中送儿 王守仁年谱先生生之夕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自云中鼓吹送儿来惊寤已闻啼声因名曰云卿人遂指所生楼曰瑞云楼案先生五岁以神僧言更今名

同梦而生 谈荟吴与弼聘君母居江右父宦于京同梦相交合而生聘君

岳神入室 吴寛集倪文毅岳之父文僖公奉命祀北岳母梦绯衣神人入室寤而生公遂名曰岳

陆绩为孙 明朱德润小传德润之大母病卜圹于阳抱山梦一伟丈夫来告曰勿夺吾宅吾将为而孙既而治地五尺得一石刻曰太守陆君绩之墓亟命掩之复梦丈夫来曰今真得为夫人孙矣遂生德润

赐紫玉带 内阁行实刘文靖健生时母梦一神人持紫玉带赐其家详见带

音如钟 仰山脞录龙泉章公溢始生其音如钟父母疑为不祥几不举后为佐命勲臣

紫衣入谒 李贤集薛文清母马氏梦一紫衣人入谒而生公

神人虎变 汪道昆集戚少保继光初生时王太夫人梦神人衣綘衣降于庭虎变而跃梱内是日日华五色孝亷因命之曰继光

晩子成名 孙鑛集陆平泉先生夀九十七生子时已近六旬犹及见其成名且见曽孙焉

梦天裂 明纪事本末宁夏哱拜骁勇屡立战功妻将产拜梦空中大响天裂出火焰一妖物如虎入妻脇下不见拜急手劒之惊觉遂产子狼貌枭啼名曰承恩后倡乱坐诛

皇女试周 夏言词序奉圣旨今日皇四女试岁周一取钟二取银三取黄水晶石示卿等知

睂宇好 明党懐英贺生子诗我来初见出锦绷肌肉照人睂宇好

死丧

惟有琴阮 元史耶律楚材葬命视之惟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而已

夜梦作诗 贡奎别传集贤学士贡奎以疾归旋愈一日蚤作谓犹子师文曰吾夜梦作诗有竹树萧萧夹泉石之句其末云九转丹成生羽翼是何祥也语已泊然而逝

别比隣 元名臣录州胡长孺晩寓武林一旦具酒食与比隣别云将返故乡门人有识其意者问曰先生精神不衰何为遽欲观化长孺曰精神与死生初无相涉也

白气贯台 元史有白气贯三台帝问田忠良何祥对曰三公其死乎未几太保刘秉忠卒

端视而瞑 大方通鉴许谦病革犹正衣冠而坐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谦更肃容端视顷之微瞑遂逝

百鹤翔 元史类编孔思晦卒之日有鹤百余翔其屋上又见神光自东南落其舎北

扶起奠献 元史许衡病革值家祠祭衡曰吾一日未死可不有事祖考乎扶而起奠献如常仪既彻家人馂怡如也已而卒

如索气 元史有白气如索长五百余丈起危宿扫太薇垣太史奏山东当大水帝曰不然山东必失一良将后察罕特穆尔竟及于难

白雾绕室 薛文清行状文清弥留正衣冠危坐而逝迅雷震屋白雾绕室

西湖涸 名臣录杭之西湖涸底孙原贞时镇其地语人曰哲人其萎乎吾甚虞于公后果然

撰生圹碑 杨循吉自撰生圹碑愧无寸长不欲劳他人之笔所贵以自述为不诬

白帘六字 明孙琛集舒修撰芬殁之前一日门生谌柟梦天垂白帘中有六字曰忠孝状元止此越日果不起

飞二帛 明黄浑集邓元锡被徴临行先期一日空中忽飞素帛一条于邑学圣殿一条于演武防旗竿公方与人论学竟疾作遂草乞恩放归疏并答人书恬然而逝

大乌至 嘉靖注畧杨爵释归有异乌集里舎爵曰大乌至矣其为我乎自为墓志而卒

孔镛星 祝允明集孔镛屡立战绩入为工部侍郎卒于舟有白气自舟尾上直贯天表盖日正中也而荧荧然星矣允明遂目之为孔镛星

书志石 文徴明小传先生卒之时方为人书志石未竟欠伸端坐而逝

车马喧阗 陈白沙行状先生殁之日顶出白气勃勃如蒸竟日乃息前一日五鼓隣人闻车马喧阗异之急出见一人若王者状仪节甚都出先生庐而去以为大官及旦询之无有也

英魂助战 卓异记金华苗军作乱杀防政胡大海大海生时尝夜出人见其两目若灯及殁后敌兵有犯境者军中辄梦大海若生或夜观火光满野汹汹若人马声则师出必胜盖其英魂烈爽相为助也

两来字诗 名臣录魏文靖易箦时自为诗有瑶岛不劳青鸟至菊篱还许白衣来句后书云是时因病笃未及敲推故有两来字首句为旧日华池水渐来也继复书平生不作欺心事一防灵光直上行书毕乃瞑

狂醉捐世 靳史陈体方以诗名吴中将死头戴野花肩舆徧逰田间狂醉三日乃捐世

锯木示数 异林文太守遣人至九仙山祈问寿算梦神语以问孔老人至郡问之老人方锯一大木得板五十有五也详见神灵

山有白气 章文懿行状文懿卒之日乡人见所居前山有白气冲天久之乃散

羣鹤绕防 名世类苑马端肃之终前数日城西大刘山忽崩是日天鼓再鸣羣鹤飞绕其防事久之乃去

天门二旛 赵贞吉集杨文忠少时尝梦天门开遥瞻绰楔曰际昌时而公显其老也复梦天门开有二旛导公冉冉以去而公卒

盛囊以殓 顾璘集储侍郎瓘易箦时夫人以公落髪与须指爪甲及头垢各盛嚢为殓其爱亲敬身可谓全归矣

久哭暂辍 王守仁年谱龙山公丧先生久哭暂辍有吊客至侍者云宜哭先生曰哭发于心若以客至而始哭则以客不至而不哭矣

乗潮解去 邢侗集宋叟过余举杯慷慨言将访徐公吴中寻钱塘弄潮脱履江干乗潮解去子愿君视宋登春岂杉栢四周中人余时被酒笑骂之后闻叟果别徐公至江浒呼榜人勿误我潮信抵海口四十余里径跳白波而逝

解脱吟 明诗话黄九烟晩变名曰黄人字曰略似年七十忽感怆于懐仰天叹曰嘻而今不可以死乎自撰墓志作解脱吟十二章纵饮而沈于水

黄泉客舍 碧里杂存孙蕡为翰林典籍诗髙古坐为蓝玉题画诛临刑口占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死后太祖闻知此诗曰有如此好诗何不覆奏并诛监斩者

清恬太甚 王锡爵集儿子衡叨隽不佞阴识此儿清恬太甚恐终非爵禄器

丹台记 涌幢小品蒋焘之父娶徐有贞女而生焘五嵗母口授小学即成诵及长文誉驰公卿间十七而卒未卒时梦上帝召为丹台记因为表以母老辞录而秘之母闻之抵于地然竟不免

一官憔悴 明蔡汝楠哭皇甫涍诗五字沈吟诗品絶一官憔悴世途难皇甫佥事宦屡踬不达其卒也蔡子木哭以此诗每为人诵之辄呜咽流涕

八十分 启崇野乘顾大章在狱卒之前数日慷慨语曰自唐虞至今才四千年吾生五十年已得八十分之一不为不寿

死遅四年 三朝野史夏贵附元时年已八十阅三嵗而殁有曽以诗者云自古谁不死惜公遅四年问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为道罗伦 泳化编李贤夺情罗伦上疏力请许贤终制贤怒内批黜伦后贤卒有人嘲以诗云九泉若遇南阳李为道罗伦已复官

谁肯铭我 明实录曹元以瑾亲党居内阁惟日饮无他谐谑而已将死自作墓铭曰我即死谁肯铭我

死后文 唐顺之集宇宙间有人见惯而絶可笑者其屠沽细人稍有饭吃死后必有一篇墓志其达官贵人与科第人稍有名目者死后必有一部诗文刻集

塟祭

刳香木 元阎复集广平王月吕薨赙赗有加刳香木为棺锢以金银

执绋二千 元史类编宋本父官南中清慎自持饘粥恒不给本尝聚徒以养亲歴仕通显犹僦屋以居及卒执绋者二千人

碣署和尚 元诗话吴仲圭将殁命置短碣塜上曰梅花和尚之墓人怪之答曰乆当自验未几杨髠毁掘江南诸坟惟仲圭以碣所署疑为释流竟免

诗乞铭墓 明杂记聂大年被徴入史局病中以诗别王行俭曰镜中白髪谁镜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槖少百年公论盖棺遅行俭得诗泣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明日而大年卒行俭为作墓志

自记夀藏 泳化编刘大夏以士大夫没后多私所亲名笔以遗后因作夀藏于东山之阳皆自为之记述其生平履歴李西涯见之戱云天下皆如公翰林文章无用矣公曰先生辈文章宜记大有功徳者予敢以累盖东阳先为刘瑾作而公嘲之也

御撰祭文 明诗话康陵南巡将临靳文僖丧词臣撰祭文均不称防乃御制为之详见好文

歌竹枝 亘史谢茂秦客大名客请赋夀诗百章至八十余投笔而逝所幸贾姬奉柩停大寺之傍每夜操琵琶一曲歌茂秦竹枝词必恸絶而罢

土香 王穉登挽马湘兰诗水流花谢断人膓一塟金钗土尽香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二 表三十二·赵尔巽
  卷五 杂事第五·刘向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阖城殉节 淮南纳土奉表投诚·蔡东藩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五·杨士奇
  简介·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纪昀
  一六二 谕内阁着各督抚盐政将拣存不解之书先行发还·佚名
  卷十七·傅恒
  卷二·司马迁
  一〇七 绍兴县馆一·周作人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王玉传(附王忱传)·宋濂
  陶仲文传·张廷玉
  卷第七·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起仁宗慶曆二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辛丑朔,詔戰沒臣僚子孫若親屬補班行者特給俸。   壬寅,麟府路諸寨都巡檢使、西作坊使王凱為并代鈐轄,專管勾麟府路軍馬司。   癸卯,渭州言葛懷敏戰沒。   丙午,以右正

  • 卷五十·谷应泰

      ○大礼议武宗正德十六年夏四月,帝即位。帝兴献王子,宪宗纯皇帝孙也。宪宗生十皇子,长孝宗敬皇帝,次兴献王。弘治七年甲寅,兴献王之国安陆州。正德二年秋八月,帝生于兴邸。时黄河清,庆云   见,轸翼分。已而献王薨,帝受敕

  • 副都统海兰等奏折 天罗地网,长沙党羽插翅难逃·雍正

      编者按:雍正向浙江总督李卫发出查抄吕留良家及密捕张熙招供出来的浙江案犯的旨意。与此同时,派副都统海兰亲往湖南密捕曾静等人,这份奏章,反映了海兰到长沙后,准备捕人的一些安排。  【原文】  副都统臣海兰,湖南巡

  •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蔡东藩

      却说秦将章邯,自击退周文后,追逐出关。文退至曹阳,又被章邯追到,不得不收众与战。那知军心已散,连战连败,再奔入渑池县境,手下已将散尽,那章邯还不肯罢休,仍然追杀过来。文势穷力竭,无可奈何,便即拚生自刎,报了张楚王的知遇

  • ◎讣闻大观·李定夷

    前清侍郎林绍年,于上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死于津门。十月念六日灵柩回闽,十一月初二日在西湖公园开化寺开吊。其讣帖无微不录,诚一至奇之讣闻也。摘录如下。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银五百圆治丧,予谥文直,谕赐祭

  • 提要·李焘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代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

  •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此传名为《朝鲜列传》,实则只写卫满及其子孙之事,着重记述朝鲜变为汉朝四郡的过程,显示了朝鲜与中国密切的历史关系。文中记事简约,但事情原委交待极清楚。作者善用对照写法,写涉何出

  • 史彦超传·薛居正

    史彦超,云州人。性情骁勇粗犷,有胆量勇气,连立战功升到龙捷军都指挥使。太祖从邺都回京平定内乱时,史彦超带领部下跟随。后周开国之初,与虎捷军都指挥何征戍守晋州,正逢刘崇与契丹入侵,围攻晋州州城一个多月,当时晋州没有主帅

  • 卷之三十一  野記一(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一 允明幼存內外二祖之懷膝,長侍婦翁之杖几,師門友席,崇論爍聞,洋洋乎盈耳矣。坐忘無勇,弗即條述,新

  • 卷二十三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三下 嘉礼 皇太子加元服 总序 孔子曰世子冠於阼以着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虽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其礼无变天下无生而贵者故也唐开元礼皇太子冠临轩以命宾赞黄

  • 鄙名第十七·佚名

    名者命之形也,言者命之名也,形有巧拙,名有好丑,言有善恶。名言之善,则悦於人心;名言之恶,则忮於人耳。是以古人制邑名子,必依善名名之,不善害于实矣。昔毕万以盈大会福,晋仇以怨偶逢祸。然盈大者不必尽吉,怨偶者不必皆凶。而人怀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马胜。尊者么瑟比拏。尊者大名。尊者跋多婆。尊

  • 第三十則 趙州大蘿蔔·胡兰成

    第三十則趙州大蘿蔔舉:僧問趙州: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州云:鎮州出大蘿蔔頭。答人問有三種方法,即是詩經的興賦比。人家問一樁事情,你順理成章的陳述下去,這就是賦的答法。人家問一個道理,你想了想,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就是比的答

  • 碧苑坛经·王常月

    《碧苑坛经》系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高道王常月的重要宣教经典,龙门派能够在清初出现“中兴”局面,很大程度上跟王常月推行的持戒重律、开坛授戒、炼心养性等措施相关。生死问题是宗教的核心问题,道教也不例外,因而追

  • 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敦煌本)·佚名

    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原书卷品数目不详。《正统道藏》未收。现有敦煌抄本一件(P2818),首尾完好,存经文138行。题曰「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第七」。经文乃老君对惠通真人讲述罪福报应。宣称行十

  • 活鬼·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发表于1927年5月《小说世界》15卷9期。写湖南农村某一富农,因财旺丁不旺,放纵媳妇偷汉,但并无成效。他在临死之前,又给十四岁的孙子荷生娶了一个比他年龄大十多岁的媳妇,这才放心地归天而去。荷

  • 梁山泊同窗琴书记·佚名

    用泉州话演述流行于闽南的两大民间文学之一的仙伯英台故事。越州诸暨县南庄富翁,为掌中珠女儿英台择婿,特开放花园,求牡丹花诗为唯一条件。有一青年交出牡丹诗,英台却拒之且不能回诗。因而发愤读书,扮男装携书僮(亦女扮男装

  • 七曜星辰别行法·一行

    一卷。唐·一行撰。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密教杂密仪轨中之星宿法。全书所载系从昴星到文星等三十星宿之图像及其祭法。所谓三十星宿,系于寻常所知的二十八宿之上,添加文星、辰星等二星宿而成。二十八宿(或三十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