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显传

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金昭祖用条教约束各部落,石显嚣张不受制约。当昭祖在逼刺纪村去世,部人送昭祖灵柩回归,到孩懒水的时候,石显与完颜部的窝忽窝相邀拦路,突然攻击护灵人而夺去了昭祖灵柩,并扬言说:“汝辈认为石鲁是能人而推尊他,我今天得到他了。”昭祖的门人向蒲马太弯告状,与马纪岭劾保村完颜部的蒙葛巴士等人招募军队追上了石显,并和他作战,才夺回了昭祖的灵柩。当时众人推举乌古乃为诸部长,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五国等都服从。

等到辽国使者曷鲁林牙来索要逃亡到石显这里的人,石显都予以拒绝阻拦不听命令,景祖带兵攻伐他,却不能取胜。景祖暗自思量:不能用武力攻取石显,就用谋略战胜他。于是拿石显阻拦断绝海东路的事向辽国请示,辽国皇帝派人责备石显说:“你怎么敢阻绝鹰路?审查你并无别的意思,派你的酋长来一趟。”石显则派他的长子婆诸刊到辽国入朝见君,说:“不敢违背大国的命令。”辽人赐给婆诸刊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去,并对他说“:你的父亲应该相信没有别的什么事,他应该亲自来朝。”石显相信了这些话,第二年在春搜入见辽主,婆诸刊跟随一起。辽主对石显说:“罪只在你,不在你的儿子。”于是命令婆诸刊回去了,而把石显流放到边地。这是景祖施用计谋除掉石显而想安抚他的儿子和部人所做的事。

婆诸刊把怨恨积蓄在胸中,会合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麻产起兵,婆诸刊跟随部队行动。结果在幕棱水兵败,麻产先自逃跑而去,婆诸刊与腊醅却束手就擒,连同他们的党羽,一起被献给辽国君主。过了许久,世祖又差人前往辽国对辽主说:“婆诸刊不回去,他的部人自己知道罪重,因此恐惧,不肯归顺服从。”辽主以为真是这样,便差遣婆诸刊及在婆诸刊被擒前后所献来的罪人全部回归故里。

猜你喜欢
  卷四前赵录四·崔鸿
  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佚名
  第二十四卷 贡举则例·缪荃孙
  一一八一 谕内阁着皇六子永瑢等将《乐律全书》疏漏处订正载于提要后·佚名
  六五一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九·阿桂
  瓜棚闲谈·徐一士
  弇山堂别集卷二·王世贞
  五·钱穆
  卷十·允禄
  皇朝礼器图式序·允禄
  卷七·佚名
  更正《章实斋年谱》的错误·胡适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赴闽·周履靖

    【小重山】〔外上〕几载戎衣满战尘。雄心拚裹革肯思莼。兹承新命鎭南闽。机务重。砺剑亟长征。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谩说寰中多黠虏。须知天上有将军。下官姓柳。名菀。字茂夫。唐山南节度使柳子宽之裔

  • 春秋战国异辞卷八·陈厚耀

    晋史晋世家周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

  • 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例言·沈起

    沈君所纂,不敢损益一字,圈点悉遵原稿,庶存庐山真面目。先生事迹散见于外纪、偶记、东山国语、鲁春秋诸书甚伙,倘有年日可据,沈谱失载者,补之。沈谱既载,与诸书微有异同,附记于后,互相证明。诸家论赞品题,足资阐幽表微,间亦采入,仿

  • 卷八·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録卷八     宋 陈騤 撰官聨下校书郎 建炎以後八人 傅宿【靖康元年十月除二年正月为吏部员外郎】上官愔【二年二月除六月为着作佐郎】张扩【二年三月除】富直柔【二年四月除九月为着作佐

  • 卷六·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六景宗孝成康靖皇帝景宗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密结世宗子也穆宗既为帐下所弑诸臣迎帝即位上尊号天赞皇帝以南院枢密使知政事令高勲守政事令封秦王侍中萧守兴为尚书令封魏王每朝必命坐议

  • 五年·佚名

    (甲寅)五年清咸豐四年春正月1月1日○辛丑,詣眞殿展拜。○敎曰:「知事徐俊輔,大科回榜云。此重臣逮事正廟,至予嗣服,連見大小科之回榜,實是國朝罕有,人之上瑞。遇事示意,必有已例,回榜日,几杖與二等樂賜給,仍爲宣醞。宴需,令度支,照例

  • 物势篇第十四·王充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饥虱之于人也。因气而

  •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是不然”。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

  • 序·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序生民之类必帝王而后治帝王之道必圣贤而后行考之古可见已黄虞逺矣苍姬讫矣三代以降有帝王而民不治者圣贤未遇也孔孟继作有圣贤而道不行者帝王不用也噫虞夏殷周之盛非适然也人事之所致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圣

  • 卷二·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周易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检讨【臣】何德新【臣】谨按人主为天心所系属在天有阴阳消长盛衰之不齐在人亦有潜见惕跃飞亢之各异是天心即君心而天则乃君则也何以明之

  • 卷十九·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九安溪李钟伦撰秋官司冦第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冦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大司冦一人小司冦中大夫二人士

  • 评善之研究·太虚

    魏肇基君,译日本西田几多郎所著善之研究,分为四编:一、纯粹经验,是其一切推论所依据之出发点,大致皆得之詹姆士者为多。第二编实在,第三编善,第四编宗教,则为依次论究真善美者。其思想大近泛神论,与海格尔、斯宾挪沙相默契。而

  • 书释大勇告全国佛教徒文后·太虚

    汉族中的古僧,处孔儒的专化下,耽山门里修纯佛法。及其开始对外,不得不说些知客应酬语。而士大夫处孔儒地位,间有阴崇佛法,然外面不得不用些儒说遮掩著,且为使浸淫儒化中的汉族人容易领受的方便,这都是应该原谅其苦衷的。乃时

  • 序·朱时恩

    佛祖纲目序余辑是书。窃有深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曰发心正以求其自觉。曰应世正以满其初心。心之未形。杳杳冥冥。不见一物。无佛无祖无纲无目者。此性之纤尘不立

  •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创刊号。写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小红军萧森,在急行军时掉了队,被小村中的老婆婆收容下来,并把他认作孙子。不久,国民党军队进村,萧森被抓,从他身上搜出苏区纸币和红军帽。白军

  • 中论·徐干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

  •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以一印而成办种种作法之念诵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