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尚书通考目録     书

卷一

诸儒家法传授之圗 百篇书目

伏生今文尚书   孔氏古文尚书

尚书名义     壁藏异记

许氏书纪年圗   虞书

帝王传授心法圗  若稽古

尧典大学宗祖圗  九族

羲和世掌圗    厯象日月星辰

朱子日月顺天左旋圗 日月丽天之圗

经星列宿名数圗  纬星圗

十二次舎圗    周天十二次日月所防圗东坡辰次分野圗  四仲圗

中星运     中星圗

月令中星圗

卷二

嵗差法

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嵗史记厯书大小余解 古今厯法

卷三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璿玑浑仪圗

厯代浑仪     肆于上帝

禋于六宗     辑五瑞

廵守       律

辰建交贸圗    班志隔八相生圗

律管应月气圗  律管长短忽微圗

十二律还相为宫  变宫变徴

京房六十律法   律法相生损益之次

卷四

蔡西山黄钟生十一律解十二律管相生圗

变律       律生五声

变声       厯代乐名

度        周尺圗说

量        衡

卷五

五礼       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      五载廵守

封山濬川     五刑圗

四罪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咨二十二人    世系

五品       五教

五刑有服     五流有宅

庭让臣名     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       徴庸在位陟方

六府三事圗    帝王道统传授圗

干羽       四载

九川距海畎浍距川 百亩为夫圗

九夫为井圗    四丘为甸圗

同间有浍圗    观象作服

侯以明之

卷六

弼成五服     九成乐器

通志八音     朱子琴律圗

卷七

禹敷土随山刋木  九州水土圗

九州山川贡赋圗

卷八

通志地理略    禹贡五服圗

卷九

七世之庙     仪礼寝庙辨名圗

诸侯五庙圗    诸儒庙制圗

刘歆庙制圗    生明生魄望朏

生明圗      生魄圗

卷十

九畴之纲     九畴之目

日月冬夏     召诰土中

祖暅圭表圗    祖暅五表圗

洛诰大室     列爵分土

田制赋乘圗    无逸圗

周官圗      六年五服一朝

周礼六服朝贡圗  顾命圗

【臣】等谨案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人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而卒其书徴引旧以考四代之名物典章而间附以论防颇为详备其中如论闰月而牵及后代司天之书论律而旁引京房之法论乐而胪陈自汉至宋之乐名皆与经义无闗失之泛滥其他四仲五品五教九畴六府三事之皆经有明文而复登圗谱别无明亦失之冗又全书皆数典之文而曰若稽古一条独叅训诂尤为例不纯似乎随笔记録之藁未经刋润成书者然朱子尝言欲作书説如制度之祗以疏文为本是书虽涉繁芜固即朱子之志矣与蔡传旁通并録存之以备考证于经义亦未必无补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原序三首·汪晫
  卷六十六·湛若水
  三鱼堂剩言卷三·陆陇其
  卷十一·朱鹤龄
  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中日辽沪战事双方战死者供养塔铭并序·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贫穷老公经之二·佚名
  第十一卷·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九·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天迪·唐圭璋

      天迪,号云闲,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   齐天乐   严县尹度上和李观我韵   瑞麟香软飞瑶席,吟仙笑陪欢宴。桐影吹香,梅阴弄碧,一味微凉堪荐。停杯缓劝。记罗帕求诗,琵琶遮面。十载扬州,梦回前事楚云远。   人生总

  • 诗女史纂卷之十四·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蔺氏节明蔺氏、国初陈友谅部属邓平章陷江西、见蔺有殊色、遂并其婴儿掠去、蔺度不得归、乘间乃先杀其婴儿、囓指血题一律于壁上、其诗云、泾渭难分浊与清○此身不幸厄红巾○孤儿岂忍更他姓○烈妇寕甘事二

  • 卷四·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四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古诗 王枢使生辰 金华千古赤松宅中有初平叱羊石双溪衮衮泻苍波三洞潭潭接天碧锺英孕粹昴星精文章蚤岁瑞王廷横飞直上九万里红顔两鬓何青青金銮畴昔挥毫处尝草

  • 名山藏卷之九十九·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本行记(下)◆本行记(下)杜环李疑程平李得成周炳刘谨姚伯华陈圭朱煦乐枅孙惟中刘昱周敖(父子)洪祥王原容师偃顾复张鹏赵时中王允黄锺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纪昀

    宋纪太祖○太祖太祖皇帝姓赵氏讳匡胤其先封赵城因以为氏汉京兆尹广汉居涿郡遂世为涿郡人高祖朓仕唐为县令曾祖珽厯藩镇从事兼御史 中丞祖敬厯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唐庄宗时典禁军汉干佑中以讨王景崇功 【宋史作王景

  • 卷二·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十九年二月庚午兵部督捕理事官拉都虎覆奏吴喇忒被劫事拉都虎奏言【臣】奉命至巴图尔济农所察讯劫掠吴喇忒事济农言我防圣防许我由水泉过边往见我兄我乃擅在大草滩游牧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人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

  • 麦铁杖传·魏徵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陽危页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沦为朝廷的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孔子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逝:通“折”,摧折。②欺、罔:《孟子-万章上》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所以,“

  • 佛教当把民间的信仰组织起来·太虚

    中国人的普通心理,于生人则求“多福、多寿、多子孙而无疾病”;对亡灵则求“超升安乐”,依此演成民间种种通俗的信仰。在昔乃由儒、释、道三教中的释、道两教混合应付著,而僧尼、道冠寺观庵院亦即依此而存活,近今则除昔日儒

  •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有憍萨罗国胜军大王。其王尊贵有大威德富饶自在。所居国土境界广远。为一切人所共尊

  •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问旧云。此经从譬得名。云何矫异而依文耶。答非今就文而害于譬。若苟执譬复害于文。义有二途应须两存。故前云义推疏远依文亲近。若钝根人以譬拟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安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降三世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六之三  复次宣说印智颂曰。  注意抨其坛界文  依法应用金刚线  若出若入分量中  不应违越破三昧  

  • 佛法金汤编卷第二·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西晋都洛阳。起武帝乙酉。尽愍帝丙子。四主。五十二年。武帝帝讳炎。司马姓。字安世。文帝昭之长子。河内温人也。【标】帝大崇佛事广造伽蓝。(方志)惠帝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

  • 第三章 妙弓王时代·多罗那他

    妙臂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妙弓治理国政,与末田底迦调伏迦湿弥罗国同时。末田底迦以神通力来到迦湿弥罗,住在龙所栖止的湖岸。当时欧杜史咤龙王和他的眷属愤怒,降下暴风雨来,可是连法衣的边缘也不动摇。降下各种武器之雨,但是

  • 卷之一·牧云通门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一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文(甲)论观苦入道论世间法以不可力致者委之命与数故所遇穷达辽者惟顺受之此于世逵矣而其理有未穷乃出世法则不然以吾人之生斯世也修短不齐有富贵焉

  • 頖宫礼乐疏·李之藻

    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十卷尼陀那目得迦中之本颂别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