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颖达传

萧颖达,兰陵郡兰陵县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喜欢斗勇讲义气,起家于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年行荆州事,颖达也任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齐朝末年多灾难,不能自保平安。适遇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陽为巴西太守,路过荆州,密令颖胄偷袭雍州。当时高祖已有所防备了。于是派遣颖胄的亲信王天虎用书信来疑惑他,山陽到达后,果然不敢入城。颖胄一筹莫展之时,连夜派遣钱塘人朱景思叫来西中郎城局参军席阐文、咨议参军柳枕躲在书斋筹谋划策。席阐文说:“萧雍州招兵买马,已非一日,江陵向来害怕襄陽人,他们因人多而不是对手,即使攻下了也必定不可控制,哪怕控制住了,到了冬天还是不被朝廷所容忍。现在如果杀了山陽,同雍州一起反叛,立天子以令诸侯,那么霸业可成了。山陽迟疑不定而不敢进,是不信任我。现在把天虎杀了送给他,那么他的疑虑便可打消。到时再来收拾他,是完全可以成功的。”柳枕也如此劝说。颖达说:“好。”等到天亮,颖胄对天虎说:“您与刘辅国相识,现在不得不借用您的头。”于是杀了天虎给山陽看。山陽大喜,轻装带领步骑兵数百人来到荆州。席阐文指挥士兵守在城门内,山陽的坐车刚过城门槛,城门随之关上,于是抓住并杀了他,将其首级送给高祖。且以奉南康王之议来告,高祖同意。

和帝即位,任命颖胄为假节、侍中、尚书令、领史部尚书、都督行留诸军事、镇军将军、荆州刺史,留下来护卫西朝。任命颖达为冠军将军。等到杨公则等率部队跟随高祖,高祖围攻郢城时,颖达在汉口聚集士兵,与王茂、曹景宗等攻打郢城,攻陷了。随高祖平定江州。高祖进驻江州,派他与曹景宗先率骑步兵进攻江宁,击破东昏的部将李居士,又攻下东城。当初,义师起义时,巴东太守萧惠训之子萧王贵、巴西太守鲁休烈不追随,举兵攻打荆州,在硖口击败辅国将军任漾之,在上明击破大将军刘孝庆,颖胄遣军拒之,而高祖已经平定江州、郢城,图谋建康。颖胄因认为自己官居上将,而不能抗拒制服萧王贵等,忧虑羞愧,闷闷不乐,暴发疾病数日而亡。州里把此事隐瞒下来,让字写得像他的人伪造假命令。等到萧王贵等人听到建康将要被平定,将士害怕四处溃散之时才发丧,和帝追赠颖胄为丞相。

义师起义之初,颖达的弟弟颖孚从京师出逃,庐陵人修景智暗地里带着他一起回到南方,到达庐陵,景智及族人灵..为起兵,聚集数百人,屯驻西昌乐山湖。颖达听说后,借给颖孚符节,督庐陵、豫章、临川、南泉、宝安五郡军事、冠军将军、庐陵内史。颖孚率灵..等进据西昌,东昏调遣安西太守刘希祖自南江入湖拒之。颖孚不能自保,率兵由建安复奔长沙,刘希祖追赶他,颖孚爬山越岭,仅一人得以幸免。途中粮绝,后因进食过饱而卒。

建康城平定后,高祖任命颖达为前将军、丹陽尹。上受禅,诏曰:“念功唯德,列代所同,追远怀人,弥与事笃。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风格峻远,器宇深迢,清猷盛业,问望斯归。缔构义始,肇基王迹,契阔屯夷,载形心事。朕膺天改物,光宅巨宇,望岱观河,永言号恸。可封巴东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本官如故。”追赠颖孚为右卫将军。加颖达散骑常侍,以公事免。等到大论功赏时,封颖达为吴昌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不久为侍中,改封作唐侯,县邑如故。

迁任征虏将军、太子左卫率。御史中丞任日方上奏说:“臣听说贫穷时要视其所取,不得志时要视其所不为。为布衣时,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励上进磨练意志,使轻浮浅薄之人变得敦厚、诚实;何况贵族豪门之家,争鸡猪之利;穿华丽服装之人,接受商人的衣服。风闻征虏将军臣萧颖达启乞鱼军税,立即拘捕颖达管家彭难当到台辩问。列称:‘寻生鱼典税,先本是邓僧琰启乞,止于今年五月十四日。主人颖达,于时谓非新立,仍启乞接代僧琰,即蒙降许登税,与史法论一年收直五十万。’如其所供认的,则与传闻相符合,颖达便是主使者。

“臣谨案:征虏将军、太子左卫率、作唐县开国侯臣颖达,位列大臣,预闻执宪,私谒亟陈,至公寂寞。屠中之志,异乎鲍肆之求;鱼飧之资,不俟潜有之数。遂复申兹文二,追彼十一,风体若兹,准绳在哪里。陛下弘惜勋良,每为曲法;臣当官执宪,敢不直绳。臣等参议,请以见事免颖达所居官,以侯还第。”

有诏书赦免他。转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马上复任侍中、卫尉卿。出为信威将军、豫章内史,加秩中二千石。在任上治理威猛,郡人都敬畏他。迁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不久,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右骁骑将军。既然处境悠闲,就放纵于声色,又饮酒过度,身体因此受到伤害。

九年(510),迁任信威将军、右卫将军。这年去世,年仅三十四岁。车驾临哭,赠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追赠为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谥号曰康。儿子敏继嗣。

颖胄之子萧靡,袭封巴东公,位至中书郎,早卒。

猜你喜欢
  卷三·本纪第三·太宗·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六·李心传
  ●明朝小史卷一 洪武纪·吕毖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徐乾学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西汉年纪卷八·王益之
  一三四五 军机大臣奏查《元朝名臣事略》人名俱经改正情形片·佚名
  七○○ 谕陆费墀因遗失全书底本着销去加一级免其降调·佚名
  五十八、回到苏州·包天笑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王仁裕传·薛居正
  题词·谈迁
  卷三百三十一·佚名
  郑和下西洋·吴晗
  傅品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折 忠梦·李玉

    【金菊对芙蓉前】[生巾服上]异愤难舒,孤忠独抱,抚膺倍觉心焦。我周顺昌杀贼心坚,锄奸念切。今日偶至逆祠,因见逆像,不觉怒气填胸,被我大骂一场。咳!我周顺昌若身在都门,定当连上几疏,劾奏逆贼,就是粉身碎骨,也说不得。必须感悟君

  • 第一折·孙仲章

    (丑扮王小二上,诗云)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闲。自家无运智,却道世途艰。自家姓王,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王小二。祖居南京人氏,母子二人,别无眷属。家中穷窘,朝趁暮食,烧地眠,炙地卧。有那财主人家,见我这等贫苦,可怜见我与些盘缠,买些

  • 卷二十·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明 李攀龙 编唐五言絶句题袁氏别业【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夜送赵纵【杨烱】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

  • 王千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千秋生平事迹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有《审斋词》一卷,毛晋《审斋词跋》称其词“多酬贺篇,绝少绮艳之态”。《四库总目提要》则谓其词“体本《花间》,而出入于东坡门径,风格秀拔,要自不杂

  •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张廷玉

        ◎太祖一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

  • 卷二·西周·佚名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敢、魏,今又攻秦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

  • 卷十六·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六 【起癸未宋孝宗隆兴元年尽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凡二十七年 【癸未】孝宗皇帝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春正月置

  • 一四四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核议纪昀覆勘文津阁书籍各情折·佚名

    一四四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核议纪昀覆勘文津阁书籍各情折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三日臣阿桂、臣和珅、臣王杰、臣福长安、臣董诰、臣庆桂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本年五月初二日左都御史纪昀奏覆勘文津阁书籍完竣等因一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胡先生瑗墓表欧阳修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皐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逹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乆而尊师道废乆矣自景佑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

  • 虞愿传·萧子显

    虞愿字士恭,是会稽余姚人。祖父虞赉,曾任给事中,封监利侯。父亲虞望之,很早就死了。虞赉院中橘树冬天结实,子孙争相取食,虞愿当时只有几岁,只他不抢,虞赉和家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学学生,又调任湘东王国常侍

  • 卷十一·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十一  宋 徐自明 着徽宗元符三年【庚辰】二月庚申韩忠彦门下侍郎【自通议大夫守吏部尚书依前官除】黄履尚书左丞【自资政殿学士右通议大夫兼侍

  • 卷第十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二〈起天平七年正月、盡九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七年春正月戊午朔。天皇御中宮宴侍臣。又饗五位已上於朝堂

  • 陈廷均·周诒春

    陈廷均 字少云。年二十五岁。生于上海。父纪云。未婚。初学于唐山路矿学堂。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入普林斯顿大学。民国五年。得硕士学位。民国五年。回国。住址

  •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子罕篇上   △子罕言利章   行夫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盖凡做事只循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涉大川','利用行师',圣人岂不言利。但所以罕言者,正恐人

  • 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沙门亿耳入海见地狱一&middot;优婆塞持戒鬼代取华二&middot;优婆塞为王厨吏被逼杀害指现师子三  &middot;优婆塞被魔试四&middot;清信士嫁女与事鬼家五

  • 第十六 舍利弗经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舍利弗曰: 于我未曾见之事 又谁亦未闻之事 众主已来由兜率[天] 而有如斯妙语师(九五五)&ldquo;于我未曾见之事&rdquo;者,是我未曾以此眼,以此身体见如此之世尊。[即]世尊于三十三天昼度树下宝石之[帝释座]为[佛母摩耶夫

  • 南康记·邓德明

    地理书。邓德明撰。是成书较早的江西地志,应撰于刘宋元嘉中期,大约亡佚于宋元之交或元代。记古代南康(相当于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郡地理。史书艺文志及《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不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