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外扮长老上,诗云)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放鹿愿长生。扫地恐伤蝼蚁命,为惜飞蛾纱罩灯。贫僧乃五台山兴国寺长老是也。我这寺里有五百众上堂僧,内有一个和尚姓杨。此人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每日在后山打大虫耍子。今日无甚事,天色将晚也,且掩上三门者。(杨景上,云)某杨景,直到幽州,盗了父亲的骨殖,留兄弟孟良在后,当住追兵去了。我一人一骑,往五台山经过。天色已晚,难以前去,只得在寺中觅一宵宿。来到这三门首,我下的马来,推开三门,兀那和尚!有甚么干净的僧房,收拾一间,与我宿一夜,天明要早行也。(长老云)客官,这一间僧房可干净?(杨景云)我放下这骨殖咱。(长老云)敢问客官从那里来?(杨景云)我来处来。(长老云)你如今那里去?(杨景云)我去处去。(长老云)那里是你家乡?(杨景云)我没家乡。(长老云)你姓甚名谁?(杨景云)我没名姓。(长老云)兀那客官,怎这等硬头硬脑的?老僧不打紧,我有一个徒弟,他若来时,怎肯和你干罢也!(杨景云)他来时便敢怎的我?你自回避。父亲也,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末扮杨和尚上,云)洒家这醉了也。(唱)

【双调】【新水令】归来余醉未曾醒,但触着我这秃爷爷没些干净。(做听科,云)哦,恰像似有人哭哩。(唱)那哭的莫不是山中老树怪,潭底毒龙精?敢便待显圣通灵,只俺个道高的鬼神敬。

(杨景作哭科,云)父亲也,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末云)兀的不在那里哭哩?(唱)

【驻马听】那里每噎噎哽哽,搅乱俺这无是无非窗下僧。(杨景云)父亲也,痛杀我也!(正末唱)越哭的孤孤另另,莫不是着枪着箭的败残兵?我靠三门倚定壁儿听,从双肩手抵着牙儿定。似这等沸腾腾,可甚么绿阴满地禅房静?

(正末见长老科)(长老云)徒弟,你来了也。适才靠晚间,有个客官,一人一骑,来到俺寺中借宿。我问他,他不肯说实话,他如今在这房里,你去问他咱。(正末云)师父,你回方丈中歇息,我自问他去。(长老云)正是闭门不管窗前月,一任梅花自主张。(下)(正末见科,云)官客问讯!(杨景云)好一个莽和尚也。(正末云)客宫,恰才烦恼的是你来?(杨景云)是我来。(正末云)你为甚么这等烦恼?(杨景云)和尚,我心中有事。(正末云)我试猜你这烦恼咱。(杨景云)和尚,你是猜我这烦恼咱。(正末唱)

【步步娇】只你个负屈含冤的也合通名姓,莫不是远探你那爹娘的病?(杨景云)不是。(正末唱)莫不是你犯下些违条罪不轻?(杨景云)我有甚么罪犯?(正末唱)莫不是打担推车撞着贼兵?(杨景云)便有贼兵呵,量他到的那里?(正末唱)我连问道你两三声,怎没半句儿将咱来答应?

(云)兀那客官!我问着你,不肯说老实话,俺这里人利害也。(杨景云)你这里人利害便怎么?(正末唱)

【雁儿落】俺这里便骂了人也谁敢应?(杨景云)敢打人么?(正末唱)俺这里便打了人也无争竞。(杨景云)敢劫人么?(正末唱)俺这里便劫了人也没罪名。(杨景云)敢杀了么?(正末唱)俺这里便杀了人也不偿命。

(杨景云)你说便这等说,我是不信。(正末云)你不信时试闻咱。(唱)

【水仙子】现如今火烧人肉喷鼻腥,(杨景云)哎,好和尚,可不道为惜飞蛾纱罩灯哩!(正末唱)俺几曾道为惜飞蛾纱罩灯?(做合手科,云)阿弥陀佛!世间万物,不死不生。(唱)若不杀生呵,有甚么轮回证?这便是咱念阿弥超度的经。(杨景云)想你也不是个从幼儿出家的。(正末唱)对客官细说分明,我也曾杀的番军怕,几曾有个信士请,直到中年才落发为僧。

(杨景云)兀那和尚!我也不瞒你,我是大宋国的人。(正末云)客官,你既是大宋国人,曾认的那一家人家么?(杨景云)是谁家?(正末云)他家里有个使金刀的。(唱)

【雁儿落】他叫做杨令公手段能,(杨景惊科,云)他怎么知道俺父亲哩?兀那和尚!那杨令公有几个孩儿?(正末唱)他有那七个孩儿都也心肠硬。(杨景云)他母亲是谁?(正末唱)他母亲是佘太君,敕赐的清风楼无邪佞。

(杨景云)他弟兄每可都有哩。(正末唱)

【得胜令】呀!他兄弟每多死少波生。(杨景云)你敢是他家里人么?(正末唱)只我在这五台呵又为僧(杨景云)哦,你元来是杨五郎!你兄弟还有那个在么?(正末唱)有杨六使在三关上,(杨景云)你可认的他哩?(正末云)他是我的兄弟,怎不认的?(唱)和俺一爷娘亲弟兄。(杨景云)哥哥,你今日怎就不认得我杨景也?(正末做认科)(唱)休惊,这会合真侥幸!(云)兄弟,闻的你镇守瓦桥关上,怎到得这里?(杨景云)哥哥,您兄弟到幽州昊天寺,取俺父亲的骨殖来了也。(正末做悲科)(唱)伤也么情,枉把这幽魂陷虏城。

(净扮韩延寿上,诗云)我做将军快敌头,不吃干粮则吃肉。你道是敢战官军沙塞子,怎知我是畏刀避箭韩延寿。某韩延寿是也。叵寸奈杨六儿无礼,将他令公骨殖,偷盗去了。我领着番兵,连夜追赶。原来杨六儿将着骨殖,前面先去,留下孟良,在后当住。我如今别着大兵,与孟良厮杀,自己挑选了这五千精兵,抄上前来,明明望见杨六儿,走到五台山下,怎么就不见了?一定躲在这寺里!大小番兵,围了这寺者。兀那寺里和尚,快献出杨六儿来!若不献出来,休想满寺和尚,一个得活!(做呐喊打门科)(杨景云)哥哥,兀的不是番兵来了也?(正末云)兄弟不要慌,我出去与他打话。我开了这三门。(做见科)(韩延寿云)兀那和尚!您这寺里有杨六儿么?献将出来便罢。若不献出来呵,将你满寺和尚的头,都似西瓜切将下来,一个也不留还你。(正末云)兀那将军!果然有个杨六儿,被我先拿住了,绑缚在这寺里。俺出家的人,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休把这许多枪刀,吓杀了俺老师父。您去了兵器,下了马,我拿杨六儿与你去请功受赏,好不自在哩。(韩延寿云)我依着你,就去了这刀枪,脱了这铠甲,我下了这马。和尚,杨六儿在那里?快献出来。(正末云)将军,你忙怎的?且跟将我入这三门来,且关上这门。(韩延寿云)你为甚么关上门?(正末云)我是小心的,还怕走了杨六儿?(韩延寿云)杨六儿走不出,我也走不去。关的是,关的是!(正末做打净科,云)量你这厮走到那里去?(韩延寿云)

呀,这和尚不老实,你只好关门杀屎棋,怎么也要打我?(正末唱)

【川拨棹】这厮待放懞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损坏众生,扑杀苍蝇,准待要鹊巢灌顶,来、来、来,俺与你打几合斗输赢。

(韩延寿云)这和尚倒来撒的,那三门又关了。我可往那里出去。(正末唱)

【七弟兄】把这厮带鞋可搭的揝定,先摔你个满天星。休怪俺出家人没的这慈悲性,怒轰轰恶向胆边生,兀良只要你偿还那令公爹爹命。

(正末做跌打科,云)打死这厮,才雪的我恨也!(唱)

【梅花酒】呀,打的他就地挺,谁着你恼了天丁?也不用天兵,就待劈碎你这天灵。磕擦的怪眼睁,掿双拳打不停,飕飕的雨点倾,直打的应心疼。非是咱不修行,见仇人分外明。若不打死您泼残生,这冤恨几时平!(韩延寿云)好打,好打!你且说个名姓与我知道,敢这等无礼!(正末唱)哎,你个韩延寿早噤声,还问甚姓和名?

(正末做拿韩延寿科)(唱)

【喜江南】呀,则我这杀人和尚灭门僧,便铁金刚也劝不的肯容情。俺兄弟正六郎杨景镇边庭(带云)韩延寿!(唱)也不则你兵临在颈,再休想五千人放半个得回营。

(云)兄弟,我打死了番将韩延寿也!(杨景云)哥哥,将韩延寿枭下首级,剜出心肝,在父亲骨殖前。先祭献了。就在这五台山寺里,做七昼夜好事,超度俺父亲和兄弟,早升天界也。(外扮寇莱公冲上,云)老夫莱国公寇准是也。奉圣人的命,并八大王令旨,直至瓦桥关,迎取已故护国大将军杨继业并杨延嗣的骨殖,归葬祖茔。有孟良杀退番兵,报说杨景还在五台山上兴国寺,做七昼夜的大道场,超度亡魂。老夫就带着孟良,不辞星夜。来,可早到五台山也!(做见科,云)兀那杨景!老夫奉圣人的命,特来到此。问你取的杨令公并七郎骨殖安在?(杨景云)大人。我父亲并七郎骨殖都有了,现在此处追荐哩。(寇莱公云)既然有了,杨景同杨朗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词云)大宋朝纂承鸿业。选良将镇守边疆。杨令公功劳最大,父与子保驾勤王。潘仁美贼臣奸计,陷忠良不得还乡。李陵碑汝父撞死,连七郎并命身亡。百箭会幽魂托梦,盗骨殖多亏孟良。杨延景全忠全孝,舍性命苦战沙场。遣敕使远来迎接,赐黄金高筑坟堂。还盖庙千秋祭享,保山河万代隆昌。(众谢恩科)

题目 瓦桥关令公显神

正名 昊天塔孟良盗骨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五·彭定求
  杨佥判·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二·吴景旭
  ●自序·刘衍文
  第一章 敷演家门·屠隆
  第十场·老舍
  第二十八出 骂贼·洪昇
  提要·赵师秀
  居竹轩诗集后序·成廷珪
  卷一百十六·陈思
  卷六十九·陈焯
  岁时杂咏巻十六·蒲积中
  卷八百七十九·佚名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三十六·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雨夜·闻一多

    几朵浮云,仗着雷雨的势力,把一天的星月都扫尽了。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凶狠的风声,悲酸的雨声——我一壁听着,一壁想着;假使梦这时要来找我,我定要永远拉着他,不放他走;还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东夷·欧阳修

    高丽,本扶馀别种也。地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去京师五千里而赢,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浿水,王筑宫其左。又有国内城、汉城,号别都。水有大辽、少辽:大辽出靺鞨

  • 名山藏卷之一百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二◆王享记二东南夷二○东南夷二琉球安南真腊暹逻琉球安南真腊暹逻△琉球琉球国居东海唐宋皆不宾贡高皇帝使行人杨载持诏其国国凡三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中山王名察度山南王名承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万历八年正月辛丑朔 上御皇极殿受群臣朝贺○癸卯宣宗章皇帝忌辰遣襄城伯李应臣致祭于 景陵○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差长官杨正芳进马匹庆贺 万寿圣节赏给钞叚○甲辰大学士张居正<婠勶-釒>辞勋阶禄米升荫 上温谕不允○丙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上诣澄怀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记注  ○以翰林院编修李联芳为云南乡试正考官。张星炳为副考官。陈如岳为贵州乡试正考官。刘名誉为副考官。

  • 今言卷之一·郑晓

    一高皇戊辰生。生二十五年入淮西從郭元帥。三年起兵渡江,明年定建康,為吴國公。八年為吴王,四年為皇帝。是年滅胡,享國三十有一年[一]。建文君,洪武丁巳生。生六年而其兄虞懷王卒。又十年而其父懿文太子卒。當是時,高皇年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纪昀

    列传五代 【一】○五代一敬翔朱珍庞师古葛从周 霍存张存敬符道昭 刘捍寇彦卿康怀 英敬翔朱珍庞师古葛从周霍存张存敬符道昭刘捍寇彦卿康怀英△敬翔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干符中举进士不中依同里人汴州观察支使王发发

  • 建中·周绍良

    №建中001【盖】皇堂姑博平郡主墓志【志文】唐故博平郡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秘书省校书郎独孤□撰有唐博平郡主,玄宗孝明皇帝之孙,故皇太子之女也。母曰薛妃,盖丛庆□仁,发祥垂耀,姿性淑茂,彰夫岐嶷。虽生于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壬午朔,罢民间岁输马草。凡军官之马令自刍牧,各衞军士马疋则令管马指挥、千、百户各择水草豊茂之所,率所部卒及其妻子屯营牧飬。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万户尼昝卜丁等来

  • 风俗第四十六·佚名

    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风自厚薄,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楚越之风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顾,郑卫之风

  • 第一章 治教以去苦求乐·梁启超

    当生民之初,以饥为苦,则求草木之实、鸟兽之肉以果腹焉,不得肉实则优,得而食之饱之饫之则乐;以风、雨、雾、露之犯肌体为苦,则披草树,织麻葛以蔽体焉,不得则忧,得而服之则乐;以虫、蛇、猛兽为苦,则橧巢、土窟以避之,不得则忧,得而居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孔子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读解】 这一章是《论语》全篇的总结。孔

  • 论死篇第六二·王充

    【题解】本篇是王充无神论思想的代表作,文中尖锐地批驳了人死灵魂不死的谬论。王充在本书《对作篇》中说明了他写《论死篇》的目的在于“使俗薄丧葬”,即为反对厚葬、祭祀等迷信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他又

  • 卷八·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八学类二致知程子曰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出彼将流荡而不知反内不知好恶外不知是非虽有尾生之信吾弗贵矣○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如眼

  • 菩提行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聖龍樹菩薩集頌   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詔譯   [一]菩提心般若波羅蜜多品第七   [二]如來智慧仁 爲一切世閒 令求遠離苦 是故智慧生。   [三]真如及世間 今說此二法 知佛真如

  • 出钱劳军与布施·太虚

    ──三十年二月十五日在重庆中央电台广播──大乘菩萨行,无论为兼利的大度,或利他的四摄,莫不首在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众人有种种厄难,能解救之而使离怖畏,是名无畏施;发扬真理,宣传正义,使他人破迷成觉,除恶行

  • 刘千病打独角牛·佚名

    简名《独角牛》,或《病刘千》。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 剧写饶阳刘千自幼喜习拳摔跤,一日外出遇折 拆驴摆擂交手,千将其打倒。刘父闻讯赶至,认 出折拆驴乃其数年外出之胞弟,遂令叔侄相 认。折拆驴嘱千三月二十八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又作胜军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誓多林给孤独园时,为胜军王开示正法治国之道,如以四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受群臣、百姓;佛陀又藉老病死衰等强调勤修无常观、尽灭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