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丙寅朔甘肃巡抚田乐<锍-釒>荐参政陈所职朱朝聘守备副使刘敏宽霍鹏黄子美管甘肃行太仆寺事按察副周一经俱于兵防有赖章下吏部

○命户兵部出银二万两一千有奇约户三兵一给临洮总兵刘綎家丁充饷即刘綎移镇以原议省兵轮戍前饷停

○赐朝鲜陪使沈友胜等银币如例并给劄伴送

○丁卯吏部尚书孙丕扬奏数月以来廷推阁矣行取停矣年例废矣诸臣中或以功高优叙或以资深量迁或服阕而除补或覆题而注授其生平素履原不在摈弃之列者乞体国政设官之意念国步多事之日将近日推官章<锍-釒>简发间有注拟未当亦乞明示另推容臣再行酌补不报

○南刑科给事中郑明选劾论南福建司主事褚国贤窃盗库银副书役□文举皂众刘淮等夺之而散于国贤为莫夜之金于刘淮为白昼之掠偷夺之风上行而下甚事下法司问

○工科署科事给事中杨应文奏府军前卫副千户官仲春等开矿有害无利乞行停止户科给事程绍亦交章议罢内称嘉靖二十五年七月内奉旨差官开采矿硐自本年十月起至三十六年十二月止委用官四十余员防守兵一千一百八十名每名廪食并合用器具铅炭总计费银三万余往来夫马之劳供应之扰又数千计及考矿之所出才有二万八千五百有奇所得不足以偿所费蒙 皇祖洞察特下禁采之令其事竟废言甚切至不报

○兵部奏宽奠副总兵马栋言行长婿平义智率部下从倭兵二十五船于十二日蚁渡值风且止而行长闻我天兵将至惶惧不安屡请使臣杨方亨先行渡海留副使沈惟敬中军李大谏暂住釜山候敕命符节至日即督烧营栅似出恭顺至情别无要挟万勿过听浮言发兵过江则前功尽弃关系匪轻渡海之举约在六月十五日游击陈云鸿则云初九日倭众已渡而但量留倭小西飞船以候敕命至十五日行长率众渡讫因船不敷留平调信待对马岛船至续载语前后参差而又云李大谏沈懋时亦留在营候倭焚营在营谓在倭营也

○戊辰四川道御史汪以时奏地方缺官之害藩司分守臬司分巡职掌各属每遇员缺则抚按必择近便者一人使之摄理职钱谷而摄军屯职兵戎而摄盐马夙昔未获<女间>习旦夕乌能旁通颠委不暇究心咎刻难于判发聪明少有未遍宁免乖违才力稍有不同岂无愆谬舞文者乘此弄其机械玩法者藉是恣其浸渔文移之往来狱讼之听断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又远者千有余里道路奔走岁月牵缠费用不支劳苦勿恤或鬻买其妻子而事尚未完或转死于沟壑而冤莫可司道缺官废事病民为害大端如斯至于君□邑县守令最为亲民民之倚命守令不啻赤子于其乳母使君□邑县而可缺官则是赤子而可断乳也使守令而可常使署摄则是赤子而可终岁寄养也盖专管如柙匮之典守故任怨劳而不辞摄职若传舍之经行谁肯竭心力以从事乞行推补不报

○定海卫镇远楼于五月二十五日灾军器毁

○浙江抚按勘过原任尚书董份纵仆招尤祭酒范应期儒臣极冤未雪事章下部院复

○下南京工部主事赵学仕户部主事褚国贤法司问学仕自起家县令累以墨败及为南户以抽扣□银耗支木价于二十一年为工部侍郎周思敬所纠初拟谪戍而后乃蔽罪家童量为外调抑迁就之处分也至是为御史朱吾弼申劾而因及尚书赵参鲁之失出阁臣赵志皋之庇覆故学仕禠职与褚国贤并发南京法司讯

○差郎中戴绍科往河南开矿 上命户部曰开矿事宜着遵照前旨行毋得糜费官钱骚扰地方卿等预言四事恐启异日衅端足见为国远虑各该抚按悉心经画设法防护毋得推诿务保无虞开采之端一开废弁白望献矿硐者日至初差部属董之犹可而后竟以原奏官自领之害益滋矣

○命户部遵旨于真保蓟永所属汤庄地方开采仍差官押领原奏官员陆续解进不许抗渎烦扰

○詹事府录事曾长庆等奏顾县所属英旗岭有矿乞开采 上命遵新旨行

○锦衣卫百户陆松鸿胪寺随堂官许龙等顺天府教授冯时行等经历等官赵凤华等各奏 宸居鼎建等事无虑以开采为名章下户部

○己巳 仁孝文皇后忌辰遣官祭 长陵

○赐辅臣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等鱼鲜

○协理京营戎政都察院右都御史沉思孝以疾求去不允

○吏部文选司郎中唐伯元奏铨曹之职昔称要津今为畏府臣日与堂官计议如何一清铨法如何一洗积垢凡利在百代害在一时者必行不敢少贬以殉浮议凡利在部内害在部外者必革不敢姑息以市恩私每遇内外员缺臣度量注拟具呈堂官请自 上裁间有奉旨点陪者知 上意独断也有奉旨另推者知 上意慎重也乃数月以来则有一概留中不答者矣台省郎署方面赴部候补者动至经年多至盈庭内外官俸大半踰期不得迁转各边道事情紧急无可代庖贤愚同滞朝野咨嗟莫知其解此诚臣拟议不当 圣心以致封章不蒙批答乞赐罢斥 上不报特允其去盖伯元以秩满宜升太仆寺少卿独以请下留中一疏失 上意竟罢

○命内府收襍各安抚司各寺都纲头目彻吉丹班藏等补贡方物

○给赏副总兵马孔英来保银两有差以黠虏节经入犯英保等斩获有功斥都司佥书刘继爵怠玩回卫

○刑科都给事中侯廷佩奏差官热审其典甚盛臣昨同诸臣业已会审其轻重罪犯放释俱当情罪夫臣所见者皆已成之狱耳其监候未成之狱在 陛下慎之而已岂无有穷治庶狱至于累年者乎岂无有猥于承旨明知故待者乎岂无有小吏惶恐诸所连及一切陷入者乎岂无有见涉影响定以无可解之辞事类传声坐以不可逃之罪者乎至于出口招祸发语传喋输之司寇辱之奴隶小吏骂詈则有不可令众庶见者有一于此则冤塞之气皆足以伤 天地之和而召灾变之至昔唐宪宗问李绛曰谏官多讪朝政皆无事实朕欲摘其尤者一二人以警其余如何绛对曰此殆非上意必有邪臣谋壅蔽聪明也人臣生杀系人主喜怒敢发口者有几昼夜度思朝暮删减比得上达十无一二故人主孜孜求谏犹惧不至况罪之乎臣以为近日司寇请解曹侍御之狱宜亟俞之至于永戍之条以一身之罪而祸延子孙法为尤毒乞敕法司务秉公直一切刑狱与其议开释于既成之后孰若慎议拟于未成之先疏入留中

○命钦天监择日鼎建乾清宫以七月初十日辰时治木

○庚午敕都察院转行江北巡按御史勘明河工并稽官员勤惰钱粮出纳

○尚宝司卿徐璞致仕

○壬申工部左侍郎徐作题条陈大工十款一议水运一议木值一议夫匠一议灰户一议预支一议支放一议给钱一议巡缉一议书役一议久任 上以其有禆大工如议行

○差御史刘景辰监督工程

○癸酉册封日本正使杨方亨奏于六月十五日渡海册封关白

○户部尚书杨俊民题蓟永真保易州等处开矿恐伤龙脉乞行封闭并求治陆松王应龙言利之罪 上以其离隔 祖陵远且曰 皇祖时已开过着遵前旨便差官开采陆续解进该地方官不得借言阻抗

○礼部题南京礼部尚书林庭机谥许之

○中元节遣武定侯郭大诚隆平侯张炳阳武侯薛钲宣城伯卫国本东宁伯焦梦熊武靖伯赵祖荫清平伯吴国乾成安伯郭邦相永年伯王栋于 九陵行礼都指挥使李承恩于 哀冲太子 庄敬太子坟所行礼惠安伯张元善于 景皇帝陵寝行礼致祭

○赐四川襍谷安抚司都纲头目番僧彻吉等宴以侯徐文炜待

○甲戌巡漕御史况上进题议改建闸座筑坝束水工部覆奏如议行

○兵部尚书石星条复善后事宜盖因正使先渡对马岛谓封局可结故耳 上谕许倭乞封原系羁縻一切海防善后事宜即行与各省直总督抚按官遵照条议着实修举若有仍前怠玩虚文塞责着该科参奏重治还行文责今朝鲜国王亟图战守自保宗社以全 天朝字小之恩勿得恃安自□忄角羊□

○兵部题册使渡海讹言易兴乞行禁止 上报曰近来内外棍徒将伪揭私书抄誊传播惑乱视听不特倭报一事委宜惩究着厂卫五城缉事衙门访拏重治还行蓟辽总督抚按官于册封渡海之后务要侦探的实具奏不许轻信流言仍前妄报余如议行

○抄过犯人张诚等庄园坟地赏给皇亲郑国泰及原衙门者如数领发其民地无从查给俱入乾清宫子粒地内徵收在余田地东厂暂管货佃徵租于年终类进

○丁丑大学士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上 圣母仁圣太皇后起居以闻

○夜昏刻东南方有白气贯月一更月犯南斗魁第二星

○慧星见西北方如弹丸大苍白色芒指东南入翼宿度约长尺余往西北行入

○协理京营戎政右都御史沉思孝参副留守何良臣山东都司吴檄章下兵部

○升狭西副使李国士为狭西参政广东副使徐应奎为河南参政

○广东巡按刘惠奏地方异常旱灾乞行蠲恤章下户部

○戊寅 仁圣懿安康定皇太后崩遗诰内外文武群臣予以菲德获配 穆宗庄皇帝于潜邸者九年比即位初元升俪宸极母仪天下者六年不幸 昭陵上宾予茕茕在疚赖今 皇帝光缵历服纯孝天至屡荐徽称聿隆敬养者又二十四年于兹尊荣祉福亦既备绥顷当寝疾危惙 皇帝躬省药膳叩祷神祗尤极虔悃兹得永终天年复侍 先帝左右夫复何憾念惟 皇帝负荷 祖宗鸿业艰钜忧劳宜以万几为重不得过于哀戚中外文武群臣务协恭秉忠匡赞治理以永亿万年无疆之祚丧制悉遵 先朝典礼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君臣皆同毋废 郊社 宗庙百神常祀毋禁中外臣民音乐嫁娶宗室诸王但遣人进香在外大小文武衙门并免进香特兹告谕其恪遵行之

○谕内阁今日午时 圣母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上宾乃朕积愆深祸延 圣母不胜悲恸谕卿等知

○阁臣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上奏恭慰

○礼部题已故侍郎蔡汝贤恤典如例予祭

○命礼部会同翰林院计议 圣母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丧礼

○免 皇太子讲读一百日

○命抄没地方俱入乾清宫照旧徵租类进其村落荒僻处所房屋行令该地方官作速变卖若香山乡冉家村宫村各地尽行入官不许私占其凉山河庒房田土俱着做 寿宫皇庒着 天寿山守备暂管  ○己卯 仁圣皇太后寅时小殓未时大殓

○辅臣赵志皋扶病赴 慈庆宫门哭临行礼随入阁办事

○革副留守何良臣都司吴檄任回卫

○辛巳差中书行人等官赍捧遗诰前往各处开读

○造办 仁圣皇太后冥器

○敕云南贵州抚按严治沾益土酋安邦庆不许扰害其乌撒继立事宜作速公同勘处并将阿备兵形查实相机便宜擒剿

○谕内阁览卿等奏慰悉见忠爱至意但朕自入秋偶尔感冒适闻 大行圣母仁圣皇太后上宾惊仆哀恸头目眩荤身体战软昨以闻丧力疾趋赴几筵行礼奏谒 圣母面承 圣母慈谕着朕务遵遗诰抑情节哀以 社稷 宗庙为重勿得过伤致隳万几恭承 慈谕服药调摄以安慰 圣母爱子之心谕卿等知

○内使陈富于宝宁门外捉获不知姓名男子一人手持内阁出入关防牌一面 上命锦衣卫拏送镇抚司究问

○壬午内阁诸臣恭诣徽音门外进香文武衙门各官恭诣 慈庆宫门进香其听选办事官员人等免

○癸未 成祖文皇帝忌辰遣官致祭 长陵

○甲申升太常寺少卿郑继之通政使司右通政左庶子李廷机国子监祭酒御史何悼光禄寺少卿安庆知府徐民式南京光禄寺少卿

○工科署科事给事中杨应文题 慈庆宫进香诸臣班行杂乱仪度周章乞行禁戢 上谕进香大礼禁地森严如何不行敬谨姑不查究以后各官行礼务要整齐严肃违者指名参奏重治

○乙酉差承运库太监王虎同户部郎中戴绍科锦衣卫佥书张懋忠于真保蓟永等处开采样沙进览

○敕河南抚按官防护开矿悉心计画务保安静

○镇抚司问过犯人王承烈下刑部拟罪提谢龙等到京俱系倭情事

○命礼部于二十一日百官恭听宣谕谥号  ○丙戌 皇帝制谕礼部朕惟 母后恩深圣善德备生则享万方之养没则垂永世之名此国家慎终之彝章亦臣子追先之达孝也惟我 圣母大行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温柔有容柔嘉维则初配先 皇于潜邸襄阴教者九年既正 后位于中宫作母仪者六载肆朕冲龄而缵历服式承懿训以御家邦六宫繇之肃雍二纪赖以宁谧方祝寿棋永介何期孝养长捐罔极之恩莫酬终天之恨徒切怀徽音而增恸佩遗诰而兴悲鸣呼追维 圣德宏深人心协戴荐加显号国典攸存是宜采论于公援天而谥布告中外昭示无疆以称朕尊崇之意礼部其即集廷臣博议以闻  ○命礼工二部堂上官各一员领钦天监会同内官监恭诣 天寿山相度 大行仁圣皇太后祔葬 昭陵事理

○差镇抚佥书杨宗吾往河南开矿

○吏科署科事给事中刘道亨参奏南京刑部尚书赵参鲁曲庇工部主事赵学仕敦梓里之好结相府之欢焂拟调外焂拟革职乞行切责严敕后来勘官从公执法章下吏部

○辅臣赵志皋奏辩明心迹不使贻累参鲁内称主事赵学仕系臣族叔虽系同宗原非亲分且其生平负高使气与人多不合一南一北音问甚疏其造船买木有无侵克事在彼中臣亦无繇而知上谕赵学仕已行勘问自有公议卿素怀敬慎此事原无相干不必介意宜安心供职以副眷倚

○丁亥户部尚书题据太仆尚宝寺司开称坐官捐捧以后除补新官系本部者径行扣捐系别衙门者令其移文本部知会扣捐以免渎奏至于升迁事故等顷即有新官继任俱于二十五年六月初一日方准开支事体画一 上从之

○戊子升辽东宁远参将麻承勋为副总兵管延绥巡抚标下游击事

○户部覆巡漕御史况上进一议慎重改折以固国储一议酌时定折以博实惠一议严饬印运以清旗甲一议酌除关禁以速回空一议责催粮银以苏军困一议责催空船以速新运得旨如议行  ○己丑巡抚狭西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贾待问题六月二十四日真相等虏繇洮河谷口铁缠山入犯洮岷参将孙尚贤率领官兵对敌用枪炮打死达贼马匹数多就阵斩获首级一十三颗又二十五日于红山□要岘斩获虏级五颗乞敕查勘章下兵部

○礼部题 大行仁圣皇太后神主牌位罩座合用檀香栗木其伐木治木吉期转行钦天监选择

○兵部题关白历数清正过恶置之于罪秀家为乞养女婿败露国中丑态姑念其效劳年久夺其事权散其土地人口削发流居据此则关白望封之心委属真切清酋阻挠之事俱已败露并将沈惟敬原禀进览报闻

○西宁地方于六月十一日暴雨迅雷击碎桅杆震死班军范叔等

○顺天巡抚臣李颐疏陵京所关甚重采矿为利甚微祈严天戒保固地灵以永万年治安不听

○存问原任户部尚书毕锵奏谢

○庚寅刑科都给事中侯廷佩参奏南京刑部尚书赵参鲁不能执法俟赵学仕勘明另议盖吏科给事中刘道亨论劾既严侯廷佩复有此疏参鲁辩奏染指易为疏略案出诸司之会审多赃乃得调外议繇北部之处分章下所司

○给郎中戴绍科蓟永真保等处开矿关防

○潞王进银一万两助工 上览王奏捐禄助工嘉其忠爱敕撰书复王而自是王府捐助之请亦累至

○辛卯发银二十万六千有奇补给蓟镇后半岁主客兵饷

○南京兵科等科署科事给事中郑明选等题复漕规以苏京军重漕臣以禆国计章下户部

○钦天监择八月初八日恭上 仁圣皇太后宝册七月二十九日卯时伐木八月初二日治木

○壬辰文武群臣议上 大行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尊谧伏以地称博厚乃持物而同天坤著顺承爰配大而言至于昭 圣母光缵皇图若稽懿行于当年宜著芳猷于来世斯薄海共尊亲之意亦明时大礼典之光也钦惟 大行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柔顺正中安贞静一蕳于 世庙配我 庄皇潜邸嗣徽壸范齐辉于储德 中宫正位母仪肇化于王风当荣华始盛之时豫根本万年之虑佐成 先皇之燕翼蚤建 上位于青宫迨乎践祚冲龄弘资保佑乃兹成仁必世大藉仪刑养备称尊福履之绥未艾得全履盛谦光之闻弥彰宫庭式衣练而度肃珩璜戚属屏流车而动循矩矱方期遐寿遽尔考终犹廑遗诏之颁顾念缵图之重戒兹百辟媚于 一人训泽如新怅鸾舆之不返徽音孔赫祐麟趾以无疆臣等祗奉明纶逖稽谥典虽至德有难于蠡测乃鸿称实采于舆情宜天锡之曰 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 上依拟送翰林院官拟撰册文进览

○礼部题 昭陵开工修整事宜命择日兴工

○兵部题给关白诰敕等件先于五月二十七日差官赍发七月初八日方抵釜营其李梦鹤等聚众作反系朝鲜颗贼该国自审讨平不在倭情事内报闻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帝纪第八 世宗纪·魏收
  越绝卷第十一·袁康
  第十四回 纳弟妇东宫渎伦 盟胡虏便桥申约·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三·胡三省
  卷第一百六·胡三省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三·张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三·佚名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武悼杨皇后传·房玄龄
  徽宗纪·脱脱
  车里土司传·张廷玉
  宁正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马承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絮鞋·孟称舜

    【懒画眉】〔生上〕偷身潜步入兰堂,则见寂寂春风花自香。来到绣房呵,〔觑介〕怎不见姐姐在此?他敢为云为雨梦高唐。我轻轻的揭起梅罗帐,呀,又不见俺风流可喜娘。〔翻床介〕休道别的呵,则这牙床绣帐,锦衾角枕,潇洒非常,幽辉可佳

  • ●紫钗记目录·汤显祖

    第一齣 本传开宗第二齣 春日言怀第三齣 插钗新赏第四齣 谒鲍述娇第五齣 许放观灯第六齣 堕钗灯影第七齣 託鲍谋钗第八齣 佳期议允第九齣 得鲍成言第十齣 囘求僕马第十一齣 妆台巧絮第十二齣 僕马临门第十

  • 存家诗稿卷四·杨巍

    明 杨巍 撰七言古秋日送吕二山人南游兼寄青州陈同年芝巘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感时可吊田文里懐土休登海上楼君家空楼何处越峤鄞江嵗云暮满眼干

  •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班固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商公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语在《外戚传》。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厉群

  • 内篇 书事第二十九·刘知几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

  •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甲、中美英俄荷等二十六國聯合宣言,保證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決不單獨與敵人媾和(在華盛頓簽字)。   乙、蔣委員長為緬甸英當局強提中國由美運/抵仰光之器材物資,向英抗議,並命在華盛頓之外交部長宋子文

  •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蔡东藩

      却说南京参议院,既得袁世凯电誓,遂公认他为大总统,又循例致词道:  共和肇端,群治待理,仰公才望,畀以太阿。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四百兆同胞公意之所托,二亿里山河大命之所寄,苟有陨越,沦胥随之。

  • 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日历新景·李定夷

    吾国改用阳历,为期尚浅,故北京市面,表面上虽已于新历新年时,遍糊春帖,悬挂国旗,以志庆贺,而一切实际上过年之事,则阴历年底方纷纷准备。戏园则封台矣,澡堂则涨价矣,即至以开通风气自任之报馆,亦且因工人之照例休息,为之牵率,而有四

  • 二百零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李陈常代补曹寅亏欠不足求赐矜全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三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至江宁织造衙门,传宣万岁命李陈常代补亏欠恩旨,曹(兆页)母子即望阙叩头谢恩,举家皆感激涕零也。 今户部行文巳到,而臣接阅部文之後,有应再奏於圣主之前者。窃臣煦从前查曹寅亏欠,原有

  •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佚名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八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奉文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搜查,据各属先后呈缴,经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先后咨送军机处销毁,并恭折奏明在案。臣到任后

  • 提要·沈佳

    【臣】等谨案明儒言行録十卷续録二卷国朝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人康熙戊辰进士官安化县知县是编仿朱子五朝名臣言行録之例编次有明一代儒者各征引诸书述其行事亦间摘其语録附之所列始于叶仪迄于金凡七十五人附见

  • 卷一百五十八·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宋理宗宝庆元年冬宗正寺簿梁成大转对首言大佞似忠大辩似讷或好名以自鬻或立异以自诡或假高尚之节以要君或饰矫伪之学以欺世言若忠鲠心实回衺一不察焉薰莸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 洪武三十年三月甲申朔,四川柏兴州三尖寨土官千户剌兀遣其子八的高进马。剌兀,卜木瓦寨叛酋贾哈剌之弟也。初,贾哈剌与月鲁帖木儿叛,剌兀谏不从,自退守三尖寨,因至盐井卫归顺。既而月鲁帖木

  • 小雅·节南山之什·佚名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佚名

    彖者,言乎象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 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 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林语堂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人,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

  • 卷十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三庄公二十有七年春公防杞伯姬于洮【伯姬庄公女洮杜注鲁地今山东濮州南有洮城亦作桃城水经注云桃城亦曰姚城因姚墟而得名也】【左传】二十七年春公防杞伯姬于洮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