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赐姓始末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

朱成功者,郑芝龙之子也;母为彝女,原名郑森。宏光时,入南京太学。闻钱谦益之名,执贽为弟子;谦益字之曰大木。丰采掩映,奕奕耀人。隆武皇帝即位,年才二十一;入朝,上奇之;赐今姓名,俾统禁旅,以驸马体统行事;封忠孝伯。

初,芝龙之为盗也,所居为泉州之东石。其地滨海,有李习者往来日本,以商舶为事;芝龙以父事之。习授芝龙万金寄其妻子;会习死,芝龙干没之;遂召募无赖为盗于海中。久之,而所得不赀。崇祯中,受巡抚沈犹龙招抚。芝龙娶日本长琦王族女为妻。凡为日本赘婿者,例不得归;惟芝龙挈其妻还东石。遂为富人,甲于全闽;第宅纵横数里。犹龙母生日,进珊瑚高尺余,饰以珠龙金盎。犹龙叹赏,复进一株。制生犀黄金为甲;每出则百余骑如一人,莫辨其孰为芝龙也。时南安有荀憨(越中徐氏雕本作「苟戆」)、惠安有刘香,皆称富强。荀憨先亡,刘香恃众不就抚;朝命芝龙讨之,战于五虎门外之定海所。芝龙力不敌香,而弟芝虎勇甚;望见香乘大舰指挥兵士,芝虎轻舟跃舰而上,直前取香。左右皇急,莫敢纵兵;香亦勇,格虎兵器坠之,遂徒手而搏,相持入海皆死。芝龙既并其众,遂益强盛。江右邹维琏嗣为巡抚,思欲衰之,然无以为计也。宏光帝立,封南安伯;及劝进隆武,封平虏侯,晋平国公。北兵入福州,芝龙退屯安海(即安平镇),楼船尚五百余艘。乃为洪承畴所诱,决意欲降,诸将多不从,成功痛哭而谏;芝龙意不可回,单骑北去。芝龙既降,其家以为可免暴掠,遂不设备;北兵至安海,大事淫掠,成功母亦被淫,自缢死。成功大恨,用彝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敛。

丙戌十二月朔,成功大会文武群臣于烈屿;设高皇帝神位,定盟恢复。

丁亥,仍称隆武三年。移于南澳,勤王者远近至,军声颇振。

五月,于厦门(即中左所)设演武场。

七月,合定国公(郑鸿逵)军围泉州之桃花山;不克。

十月,从大学士路振飞、曾缨议,颁明年隆武四年戊子大统历;用文渊阁印印之。

戊子闰三月,同安、安溪皆下。以礼部主事叶翼云署同安(县)事。

五月,围南安县;七十日不克而还。

八月,同安破;叶翼云及镇将邱进(按原刊为「集」)、金裕皆死之。知永历皇帝驻跸广东之肇庆,遣光禄寺卿陈士京入朝。

己丑,士京还自行在,封成功为延平王;始称永历三年。

六月,漳浦守将纳款。

庚寅,成功南下。

辛卯二月,泉州侦厦门单薄,袭破之。曾缨自缢,诸绅咸避于梧(浯?);待成功自南反,泉州袭者始退。

十二月,攻漳浦;知县某出降。

壬辰正月,海澄守将郝(按原刊为「赫」)文兴举城降;围长泰县。北督陈锦来接,败之。

二月,复平和、诏安、南靖三县;进围漳州府。

七月七日,陈锦为其内竖李进忠等五人所刺,以其首来降。

八月,刑部侍郎王虞石至自五指山,言思文帝在彼为僧。继而勒使至厦门,一时故臣皆不能决。

九月,北帅金砺援漳,岛兵失利。

癸巳二月,五指山复遣使来存问诸臣。使言思文帝今离五指、驻平远县,将起兵;故臣乃具公疏,请出验视,卒不可得。

五月,金帅以万骑攻海澄;遇伏,大败。

六月,岛师南下。会潮州守将郝尚久(按原刊为「文」)反正,以定海李孟■〈山上〈弓攵〉下〉署太守事。其属县潮阳、惠来相抗,成功赴剿。

甲午四月,新朝割漳、泉、惠、潮四郡地,令岛上薙发;不受。潮州复陷。

十一月,发水、陆师应西宁王李定国于粤东。

十二月朔,复漳州府;漳属十县降者九,独龙岳不下。泉属七县降者六。

乙未二月,破仙游;攻凡半月。

四月,援粤之师失利;统军者黄梧降级。

五月,祭旗;大演陆师,戈甲耀日,集缙绅观之。

六月,祭海;大演水师。

九月,南征;破揭阳、海澄、普宁三县。命峻揭阳城,毁澄、普。

十一月,舟山巴臣兴举城降。发师已三月,阻风;至是,抵城下。

十六日,北师再遣使议和。

丙申正月十一日,始颁永历十年大统历;以前年有戎事故也。台州北将马信弃其城,纳降于舟山。

二月,降将马信、冯用、张洪德俱抵厦门,谒成功。

五月十日,粤师失利归;斩其将苏茂。

闰五月,改厦门为思明州。

六月二十四日,黄梧以海澄叛,知县王元士从之;协将康雄不从,断其手,得缒(按原刊为「坠」)城出。

七月五日,以忠勇侯陈某留守思明州;成功率师北伐,夺闽安镇,斩北将胡希孔;生擒百七十余人。二十三日,战于南台,夺桥;又明日,战于桥北,再胜。二十八日,战于教场,夺马二十五匹、擒延平参将张礼。

八月四日,复连江。二十六日,舟山陷;总制陈雪之、英义伯阮骏俱赴海死。

丁酉十二月,岛上火药局灾。

戊戌正月,行在以玺书通问。

二月,使松江徐孚远觐行在。泛海由交趾入安龙,交趾要其行礼,不得过,遂返厦门。厦门破,孚远遁迹,为北帅吴六奇所藏,完发以死。海外生一子,扶衬归故里;未葬,子亦死。

成功会师浙海,以少司马张煌言为监军,北伐。抵羊山;羊山故有龙祠,海舶过者致祭必以生羊,即放于山上,久而孳乳日蕃,见人了不畏避。军士竞逐之,天朗波平,怪风猝至,海舶自相击撞;义阳王某溺焉。于是反斾。

己亥五月,全师北指。张煌言以所部义师从为前驱。入江,煌言抵瓜州城下。明日,成功至;北师出御,满、汉死者千余,乘胜克其城。成功南渡攻镇江;煌言溯长江,未至仪真五十里,吏民迎降。六月二十八日,煌言抵观音门;成功已下镇江,水师毕至。七月朔,哨卒七人掠江浦,取之。五日,芜湖以降书至。成功谓煌言:『芜城上游门户,倘留都不旦夕下,则江、楚之援日至;控扼要害,非公不可』。七日,煌言至芜湖。传檄郡邑,江之南北相率来附:郡则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县则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宁国、泾县、(南宁)、南陵、太平、旌德、贵池、铜陵、东流、建德、石埭、青阳、(虹县)、巢县、含山、舒城、庐江、高淳、溧阳、建平,州则无为、广德、和阳:凡得府四、州(三)、县二十四。而下流之常、镇属县,亦皆待时为降计。其时有大帅单骑东逃,饭于村店;店中唯一老妪,大帅遑遽问曰:『今代如何』?老妪不知其为大帅也,合掌向天谢曰:『闻杀北人尽矣』。大帅不敢饭而去。金陵亦欲议降;未定,而谍知岛师疏放,樵苏四出,诸营垒为空,士卒释冰而嬉,用轻骑袭破前屯。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北师倾城出战。兵无斗志,岛师大败;总兵甘辉等死之。成功遂乘流出海,并撤镇江之兵。煌言趋铜陵,与楚师遇;兵溃,变姓名,从建德祁门山中出天台以入海。

成功之败而归也,以厦门单弱,方谋所向;中途遇红彝船一只,其通事乃南安人,谓成功曰:『公何不取台湾?君家之故土也。有台湾,则不患无饷矣』!台湾者,海中荒岛也。崇祯间,熊文灿抚闽,值大旱,民饥,上下无策;文灿向芝龙谋之。芝龙曰:『公第听某所为』;文灿曰:『诺』。乃招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茇舍开垦荒土为田。厥田惟上上,秋成所获,倍于中土。其人以衣食之余,纳租郑氏。后为红彝所夺,筑城数处:曰台湾、曰鸡笼、曰淡水;此外,又有土城数十处。台湾之城,乱石叠成,高数丈、厚丈余,用火煆之,化为石灰,融结一块。而其门户为澎湖;澎湖水涨(?),地势低下,海舶至此,须易船而入,故险而易守。成功往攻台湾,至澎湖,适遇水涨,竟以海舶渡之,直抵城下。城中红彝不过千余人,他皆郑氏所迁之民也。以大炮攻城,城坚不受炮;湾民导之曰:『城外高山,有水自上而下,绕于城濠,贯城而过;城中无井泉,所饮惟此一水。若塞其源,三日告困矣』。成功从之;红彝乞降,遂以大舶迁国。

成功王其地四年(月?),卒;子锦(一作经)嗣。

甲寅三月,福藩耿精忠反,称裕民元年;招朱锦兵为助。锦引舶入据漳、泉,犹称

永历二十八年,不受耿氏节制;与耿氏战,互相胜负。

戊午,精忠降(清)。

锦于庚申,仍归台湾。

癸亥,锦卒,子克塽嗣立,年十二岁,不能统领其众;兵溃,降于清,得授世爵云。

史臣曰:郑氏不出台湾,徒经营自为立国之计,张司马作诗诮之;即有贤郑氏者,亦不过跻之田横、徐市之间。某以为不然!自缅甸蒙尘以后,中原之统绝矣;而郑氏以一旅存故国衣冠于海岛,称其正朔。在昔有之:周厉王失国,宣王未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上不系于厉王、下不系于宣王,后之君子未尝谓周之统绝也。以此为例,郑氏不可谓徒然。独怪吾君之子匿于其家,而不能奉之以申大义于天下!愚闻海外尚多人物,当必有说以处此。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班固
  卷七十六·志第四十三·柯劭忞
  平回纪略·佚名
  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一二一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沥陈愧悔并恳恩准重校赔缮文源阁明神宗后诸书折·佚名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临雍一切制度仪注等补入《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四库馆交片·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马骕
  绎史卷一百三十三·马骕
  绎史卷三·马骕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范晔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允禄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郡阁雅言·潘若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回 征东将奏凯回朝·陈端生

    第八卷第二十九回征东将奏凯回朝诗曰:金台挂印定山东,胡虏彷徨拜服同。血本陈情先尽孝,皇恩宠渥始旌忠。传家礼义千秋壮,镇府旗枪万古风。离合悲欢俱历过,一堂佳庆喜无穷。转眼端阳是昨朝,时光迅速去迢迢。榴花照日红似火

  • 卷三十六·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六     休宁孙默编董俞玉鳬词上小令忆江南本意江南好最忆石头城孙楚楼边春系马莫愁湖畔夜弹筝佳丽胜西京又江南好其次忆苏州笠泽潮生春网急枫桥雨细晓钟愁远峤翠烟浮又江南好虎阜更如

  • 卷四百五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防防类五言律防防          【唐】杜 牧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翆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羣鵞七言律防防          【

  • 第五出·徐渭

    (〔旦上云〕我昨日不想有这桩事,遮又遮不得,只得向东君漏泄了那一段梅香。则才那周大哥,又报状元及第。我今日既该谢酒,又该去拜贺,可把什么嘴脸去见这老师?叫手下备马,我要到周爷那里去。〔作上马介〕)【半叫鹧鸪】这马儿忙,我

  • 卷三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二·脱脱

        彭龟年 黄裳 罗点 黄度 林大中 陈骙 黄黼 詹体仁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及长,得程氏《易》读之,至忘寝食,从朱熹、张栻质疑,而学益明。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一(缺)·佚名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一(缺)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九·佚名

    卷四十九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壬戌朔,命总督蔡毓荣为绥远将军。毓荣奏言:大兵进取辰龙关,必由枫木岭一路齐进,请专责一人总统之。议政王等以蔡毓荣、周有德二人请旨简用。上命蔡毓荣为将军,赐敕谕曰:大兵进剿云、贵,各路绿

  • 卷之九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 兵守第十二·商鞅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 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 故曰国危。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钜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曰 :四战之国,务在守战。 守有城之邑,不如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

  • 榕村语録卷十二·李光地

    书尧如天舜便精巧些尧浑浑朴朴都全罩在里靣故孔子以天赞之舜命官防句都是精要语后来想惟文王能接尧舜禹入圣未优言虽入圣域尚刚刚的不能有余也汤则检身如不及改过不吝武王刀劒戸牖皆有铭可见不如此警醒便容有私意然能

  • 卷二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四天子之孝敦友恭【臣】按书君陈曰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疏云父母尊之极兄弟亲之甚縁其施孝于极尊乃能施友于甚亲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也又按康诰弗克恭厥兄不友于弟疏云善兄弟曰

  • 卷二十八·佚名

    △十明品第二十三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何等为十。此菩萨摩诃萨。悉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念。所谓善心。不善心。无记心。广心。狭心。恶心。胜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声闻心。缘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得力菩薩於衆生中云何應修行。答.   諸論及工巧 明術種種業. 利益世間故 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鑛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

  • 重校一切经音义序·唐慧琳

      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唐慧琳法师撰。续音义十卷。燕京希麟法师撰。二书网罗古训音释。梵经摭拾纂广色孕弥富考正声义辨核字体大氐遵汉魏经师遗说。而旁取唐已前各字书。华藻云披妙义纶贯。焕乎灿乎。洵有可观者焉。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三藏圣教序并大般若经五十一卷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慧琳音  二仪(鱼羁反易上系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顾野王云二仪谓天地也法象也毛诗传云仪正也说文度也从人义声也

  • 卷第三·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敬塔部第二(此有七缘)摄念部第三(此有四缘)  ·述意缘  ·引证缘  ·兴福缘  ·感报缘  ·旋塔缘  ·入寺缘  ·修故缘述

  • 读书附志·赵希弁

    一卷,南宋赵希弁撰。赵希弁,生卒不详,字君锡,袁州 (今江西宜春)人,宋太祖九世孙。南宋宁宗、理宗之交,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据其家三世藏书,择《郡斋读书志》四卷本所未著录者,仿其体例,撰成该书,以附四卷本,故称《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