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一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沥陈愧悔并恳恩准重校赔缮文源阁明神宗后诸书折

一二一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沥陈愧悔并恳恩准重校赔缮文源阁明神宗后诸书折【真按:纪昀的窘态.】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一日

臣纪昀跪奏,为沥陈愧悔,仰恳天恩事。

本月初八日文报到京,臣敬接廷寄谕旨,跪读之下,惶骇战惧,莫知所为。谨遵旨与臣彭元瑞将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底本内所引李清、钱谦益诸说,详检删削。臣纪昀现在趱办赔写外,伏念臣一介庸愚,叨蒙简擢,俾司四库总纂主事,受恩稠叠,迥异同侪,理应办理精详,方为不辜任使。乃知识短浅,查核不周,致有李清《诸史异同录》一事,【真按:前均作诸史同异录!若此乃纪昀原折,则其真是胡涂到家了.呵呵.难怪校缮不精,其又何云.】虽幸蒙恩宥,已自觉日夜疚心。兹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复有失于删除之处,更蒙我皇上格外矜全,不即治罪。闻命之下,感愧交并。在皇上圣度包容,固共仰天地仁爱之心,圣人宽大之政。在臣则受任至久,受恩至深,乃错谬相仍,愆尤丛积,实上无以对圣主,下无以对天下之人。若再不殚竭血诚,力图晚盖,是臣竟顽同草木,无复人心。

伏查四库全书,虽卷帙浩博,其最防违碍者多在明季、国初之书。此诸书中经部违碍较少,惟史部、集部及子部之小说、杂记,易藏违碍。以总目计之,不过全书十分之一、二。当初办之时,或与他书参杂阅看,不能专意研寻;或因誊录急待领写,不能从容磨勘,一经送武英殿缮写之后,卽散在众手,各趱功课,臣无从再行核校。据今李清、阎若璩二书推之,恐其中似此者尚或不免。现在虽奉旨派员详校,但诸书杂阅不能专力于明季、国初,又兼校讹字、脱文、偏旁、行欵及标记译语,亦不能专力于违碍。至交臣核定,臣惟查所签之是非,其所未签更不能徧阅,恐终不免尚有遗漏。臣中夜思维,臣虽年过六旬,而精力尚堪校阅,且诸书曾经承办,门径稍熟,于违碍易于查检。不揣冒昧,仰恳皇上天恩,予臣以悔罪自赎之路,准将文源阁明神宗以后之书,自国朝列圣御纂、皇上钦定及官刊、官修诸编外,一概责臣重校。凡有违碍卽行修改,仍知会文渊、文津二阁详校官画一办理,臣俱一一赔写抽换,务期完善无疵。臣断不敢少有回护,致他日再蒙圣鉴指出,自取重诛。

惟臣现办核签之事,计全书六千余函,限两月告竣,每日须核签一百余函,方能蒇事,实无余力复勘他书。且一日之中,详校官一百二十五人收发往来,商酌应答,亦不能静心细阅。如蒙圣慈,准于两月限满、各官销签完竣之后,容臣展限至皇上回銮以前,独自常川在园,将明季、国初史部、子部、集部应勘之书,再行尽力勘办,庶违碍可以全除,秘籍益臻精善,臣亦得藉赎前愆,稍酬高厚。

是否有当,伏候圣裁。臣曷胜战栗待命之至。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班固
  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五·宋濂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八·徐乾学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第一二七禀光绪九年七月十六日一一三一二-二一·佚名
  一九七 拾遗辛·周作人
  ·文武员弁兵勇阵亡死伤请恤片·丁曰健
  卷六·佚名
  读例存疑卷三十·薛允升
  序纪·魏收
  崔群传·刘昫
  忽剌出传·宋濂
  兵一九·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231.杨继盛冒死劾严嵩·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贤三昧集巻中·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回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岀回潭石下深緑篠岸傍密鲛人濳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隠者自怡悦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三)·陈寅恪

    上论述河东君与李存我宋辕文之关系既竟,茲请言河东君与陈大樽之关系。杨陈两人关系之史料,今日通常流布者乃违反真相,绝不可信,究其所以致此之故,恐因有人故意撰造虚伪之材料以扰真实,而卧子又以殉明死节之故,稽考胜国之遗闻

  • 卷十五·李斗

    ◎冈西录“春台祝寿”在莲花桥南岸,汪氏所建。由法海桥内河出口,筑扇面厅,前檐如唇,后檐如齿,两旁如八字,其中虚棂,如折叠聚头扇。厅内屏风窗牖,又各自成其扇面。最佳者,夜间燃灯厅上,掩映水中,如一碗扇面灯。厅后太湖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八月。甲申朔。议政王、贝勒、大臣、兵部、刑部议奏、江南提督马逢知、纵放奸细阴附逆贼。贻误封疆。负国重恩情罪重大马逢知并其亲子、俱应斩立决。妻妾家产、俱籍没入官。江南巡按马腾升、

  • ●玉堂荟记提要·杨士聪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分上、下两卷,杨士聪撰。士聪字朝彻,号凫岫;山东济宁人。明崇祯进士,官至谕德。是编杂记崇祯朝故事,成于距北都之亡仅有百余日。「自序」有云:『余叨史局,不废存记,且积有年岁矣。壬午(按即崇祯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纪昀

    宦者传宋 【三】○宋三陈衍高居简 程昉童贯梁师成 杨戬【李彦】邵成章 蓝珪【康履】冯 益甘升阙礼董宋臣陈衍高居简程昉童贯梁师成杨戬 【李彦】邵成章蓝珪 【康履】冯益甘昪阙礼董宋臣△陈衍陈衍开封人以内侍给事

  •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佚名

    功过格曰。女人私奔。守正不染。三百功。完一婢女节。百功。 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不二色。十功。 配一子女及时。十功。 配一婢仆及时。三十功。 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百功。 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 理与气·钱穆

    朱子理先气后的主张,自明儒罗整庵以后,几乎人人都反对了,王船山又把这问题应用到道器问题上来,他说,有器而后有道,没有器,便不能有那器的道。窃谓此问题,若远溯之,应该从佛家之体用说来。一般的说法,应该先有体后有用,气与器相应

  • 曲礼上·姚际恒

    是篇兼记礼之经、曲。经者,君臣上下吉凶朝觐之仪;曲者,饮食居处进退步趋之节。其曰「曲礼」者,惟举其细者为名,盖谦辞也。诸儒纷纷解释,俱无是处。若因「曲」字便以为有「曲」而无「经」,则春、秋止纪二时,无冬、夏矣。曲礼多

  • 卷五(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善回外道诸见方便。谓若菩萨於左啰迦波哩没罗惹迦尼乾陀等诸外道处。作诸化事。使其调伏为欲成熟。彼因缘故。菩萨作是思惟。此等外道我慢贡高。我今不应先行师教。要先恭事现为弟子。然後使其调伏。

  • 旧杂譬喻经·佚名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一)  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时适他国卖赍货。所止近住佛弟子家。佛弟子家时作大福安施高座众僧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由心身口所行。及四谛非常苦空之法。远道贾人时来寄听。心解信乐便受

  • 修行道地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慈品第六  贾人行旷野  饥渴于厄道  导师救护之  将至水果处  以无为之道  消灭诸垢毒  积安得等心  稽首佛世尊  本船在巨海  向鱼摩竭口  其船入鱼腹  发慈以济之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又观下次明道品。文相既略。便结枯荣及以三脱。若遮障下次明对治来意。但列事治不暇明于合行之相。外贪欲等一十二治。前文所指即此文是。四分各三故成十二。次释文

  • 卷第十九·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九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二)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栢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 第八品·佚名

    第一章 趣论今名趣论。此处,“与阿修罗众俱有六趣”者,乃安达派与北道派之邪执。一(自)有六趣耶?(他)然。(自)非世尊所[言]耶?曰:“有五趣,是地狱、畜生、饿鬼、人间、天。”(他)然。(自)若依世尊所言为“有

  • 云阳集·李祁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

  • 经络全书·沈子禄

    经络类著作。前编明沈子禄撰,后编徐师鲁撰,清尤乘重辑。二卷。子禄字承之。曾撰《经脉分野》(即此书前编)。师鲁吴江(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奉命册封周藩,阅岁历转左给事中。儒而兼医。得子禄书稿,为之订正续编并作

  • 冰揭罗天童子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述说冰揭罗天童子之念诵法、造像法、陀罗尼法、印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