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正月辛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奉天华盖二殿

○云南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及元江府土官知府那荣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长官白文玉等五十处土官来朝各贡马象方物

○壬寅免山东青州府乐安等县田租先是青州府乐安县及兖州府峄县以水灾闻命户部遣官核实至是诏免其租三千余石

○置普定卫儒学及惠民药局

○甲辰享太庙

○乙巳命都察院戒饬天下按察司官时按察司官入觐监察御史郑大本劾其不能肃纪纲正风化除奸屏蠹激浊扬清率皆备员窃禄以致狱讼繁滋枉直莫辨有司病民恬不加察遂使廉者无激劝之方贪者长侥幸之志宜以各官付法司推鞫非才者黜罢诏勿问命都察院为文戒饬之

○丙午西宁卫镇抚李喃哥等建佛刹于其地以居番僧来请寺额赐名曰宁番寺

○丁未复置山西平阳府吉州丰国富国二铁冶光是 上以采铁劳民罢二铁冶至是工部臣言营造益广用铁颇多请复置冶煎炼以供国用从之

○戊申遣官往光州等处市耕牛给洛阳护卫屯田军士

○命礼部榜示天下僧寺道观凡归并大寺设砧基道人一人以主差税每大观道士编成班次每班一年高者率之余僧道俱不许奔走于外及交构有司以书册称为题疏强求人财其一二人于崇山深谷修禅及学全真者听三四人勿许仍毋得创庵堂若游方问道必自备道里费毋索取于民民亦毋得辄自侮慢凡所至僧寺必揭周知册以验其实不同者获送有司僧道有妻妾者诸人许捶逐相容隐者罪之愿还俗者听亦不许收民儿童为僧违者并儿童父母皆坐以罪年二十以上愿为僧者亦须父母具告有司奏闻方许三年后赴京考试通经典者始给度牒不通者杖为民有称白莲灵宝火居及僧道不务祖风妄为论议沮令者皆治重罪

○辛亥以中都国子司业周斌为齐府左长史斌福之宁德人为建宁府学教授考满升中都国子司业未几革中都国子监召回京师遂升是职

○赐云南四川湖广进方物土官及从人凡五百四十一人钞四千六百五十九锭锦二十三匹文绮一百七十六匹绢二百四十二匹

○云南摩紫洞蛮寇建昌打冲河西守堡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凯以成都等卫兵击败之

○癸丑广西思陵州土官韦延寿江州土官黄中立思明府知府黄广平贡马及方物

○甲寅禁民间用番香番货先是 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而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寘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民间祷祀止用松柏枫桃诸香违者罪之其两广所产香木听土人自用亦不许越岭货卖盖虑其杂市番香故并及之

○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丙辰遣京卫千户郭均英往赐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公服幞头金带象笏

○召信国公汤和入朝时和居凤阳里第以风疾不能行 上思之特召入见勉慰问劳既而遣还赐钞一百五十锭俾择地营寿藏

○己未命泸州卫指挥佥事皇甫霖镇守盐井卫时西平侯沐春奏盐井卫地边远夷而卫新置宜选宿将谙练怀柔可服夷心者镇之故有是命

○辛酉永顺宣慰使司宣慰彭添保贡方物

○上退朝顾谓翰林学士刘三吾曰朕历年久而益惧者恐为治之心有懈也懈心一生百事皆废生民休戚系焉故日慎一日惟恐弗及如是所治效犹未臻甚矣为治之难也自昔先王之治必本于爱民然爱民而无实心则民必不蒙其泽民不蒙其泽则众心离于下积怨聚于上国欲不危难矣朕每思此为之惕然

○命曹国公李景隆佩平羗将军印往甘肃镇守调都督宋晟刘贞率马步壮士缉捕盗马寇边仍令狭西都指挥王英领河州洮州巩昌临洮军马往归德金佛寺等处追捕叛羗

○以天下郡县预备仓粮贷贫民先是命户部遣耆民于各郡县籴粮置仓于民间储之委富民守视以备荒歉议者以粟藏久致腐宜贷于民而收其新者于是遣使给贷之

○甲子乌思藏灌顶国师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等各遣使来朝献甲胄罽缨等物

○乙丑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察度遣其臣亚兰匏等奉表贡马九十余匹及硫黄苏木胡椒等物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的遣使贡马十二匹先是建昌卫寇乱 上以安的固守疆境遣使赏劳之故安的献马谢恩

○丙寅置各处布政司按察司并各府照磨检校官 上谕六部都察院诸大臣曰顷者朕以各部案牍填委往往淹积不行吏缘为奸事愈浩繁于是各设司务职专纪其出入督其稽滞而察其奸弊不旬日间事多完集今在外布政司按察司并各府亦宜设照磨检校如司务之职于是各司府置照磨所设照磨检校各一人不署文案及不许差遣

○上以皇孙及诸王世子郡王年渐长未婚敕礼部于河南北平山东山西狭西凡职官及军民家或前朝故官家女年十四以上十七以下有容德无疾而家法良者令有司礼遣之俾其父母亲送至京选立为妃其不中选者赐道里费遣还有司用是扰民者罪之

○戊辰道州猺蛮盘大等五百余人作乱湖广都指挥使司遣兵讨捕获其党周子昌等二十九人诛之余皆溃散○ 上以山西大同蔚朔鴈门诸卫军士月给粮饷有司役民转输难苦不胜遂命各卫止留军士千人戍守余悉令屯田以息转输之劳

○命广武卫指挥使刘福镇永州迁安陆中护卫指挥佥事冯喜为广武卫指挥佥事时喜以不事事调盐井卫指挥佥事及陛辞 上悯其老故有是命

○己巳北平宣府军储仓成初廷议以北平府余粮运至宣府储偫遂遣官度地置仓于居庸关下至是仓成凡六百区

○庚午以前中都国子监为凤阳府儒学

○是月建汉寿亭侯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阳庙旧在玄津桥西至是改作焉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云

○建昌卫指挥使安配乌撒军民府前宣慰使阿么沐川长官德聚陇木头长官车落弟蒲亭程番长官程谷秀岳希蓬长官蒲送静州长官非车子车送及奉议州土官黄世铁泥溪长官司土官王凤遣子王凰马湖府知府安仁寻甸府土官沙姑遣把事李不花临安府土官甥禄胜来朝贡马诏赐锦锜及钞锭有差

二月辛未朔

○壬申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刀暹答遣其弟刀散等贡方物诏赐绮帛各十匹钞一百八十锭

○夜雨霰

○癸酉置建昌卫前千户所守御打冲河

○重定优给例凡军官在任亡故及征伤失陷者自指挥至所镇抚并赐其妻米五石优给终身无子孙者亦如之坐事死无子孙承袭者赐其妻钞二十锭令依亲不优给

○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德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商暠巡视两浙城隍简阅军士 上以倭夷屡为寇患命德等巡视沿海州郡城隍度其高广丈尺以及军士器械之数仍督各卫严为备御遇有调发则一百户所全军同出庶几兵将相知不致相失

○给广西属卫官军六千九百余人钞三万三千二百余锭

○礼部言朝鲜国岁给大统历一百本今李旦数生边衅既已绝其往来则岁赐之历亦宜免造诏可

○乙亥夜太阴犯昴宿

○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寅祭大社大稷

○庚辰置河南等都指挥使司司狱时河南都司奏狱囚无官专掌故命各都司特设司狱一人

○置应天府溧水县东坝税课局批验盐引所巡检司等衙门初溧水县耆民奏朝廷近开东坝既利漕运且便商贾宜立税课局批验所巡检司各一所从之

○诏罢在外文武诸司公晏先是每岁正旦冬至 天寿圣节及千秋节令诸司各给官钱设晏于公堂至是官吏以市物扰民故命罢之

○辛巳吏部奏北平等布政使司山东等按察司考核所属有司官不胜任者四十余人宜行黜降 上曰考核行则善恶明黜陟公则贤者得以展其才不肖者不得以旷其职此辈宜即除官代还毋令废事

○壬午免扬州府如皋县民亡绝逋赋凡二百一十余户

○癸未皇帝四十一孙孟爟生楚王第九子也

○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敬严遣使贡马诏赐以文绮钞锭

○免松江府华亭县荒田租税先是 上以民间多荒芜田土有司仍徵其赋税民甚苦之命户部榜谕天下郡县凡土田荒芜者以实奏报于是华亭县言流民七百二十户该徵税麦丝绵租米四千一百二十余石诏核实免之

○甲申夜有流星起自左旗东行至匏瓜没

○乙酉遣官享先农

○丙戌旌表武昌府江夏县民孟福妻张氏贞节

○丁亥增递运驿夫粮额初递运驿传夫皆以民间田赋多者充役少则并别户以足之转递往复久不得代船坏马毙则易买补偿虽巨室甲户亦惮其役吏缘为奸往往富者以贿免而贫者愈困于是饶州府乐平县民方处渐上言郡县徭役不均最为民病如红船马船站船等役皆可计会乞令有司计每里杂役若干验其丁赋轻重以损益之务令均一定为图册十年之内以次更番其余轻役则于每年里长之下闲户差遣如此则吏无赇贿之弊民无不均之患书奏 上命户部集百官议之户部尚书郁新等言天下水马驿递运所夫其役至重虽蠲其税粮而久不得代困乏之故皆由于此今后不须免粮但于各布政使司所属境内计水马驿递运所船马车牛之数以所隶民户田粮照依旧佥粮额加倍均派不分军匠依次轮充周而复始其两浙税户与市民及宥罪发充者应役如故湖广山西之民先尝垛军已除水马诸项役占人户宜令依旧克当不须均派 上曰若依旧例粮数止加一倍恐不足以苏民力命增至五倍余如所议

○给赐胭脂山开河民匠六千人钞一万八千锭

○庚寅命江阴卫指挥佥事朱信等率军士运粮往辽东

○辛卯代州繁峙知县刘英坐事被逮邑耆民十四人诣阙言英在官廉谨诚心爱民乞贷其罪 上曰为令者能得其民之心为民者能怀其令之惠皆可嘉也遂命释英给耆民道里费遣还

○赐致仕指挥杨清等九十六人钞各十锭布六疋

○甲午初山东清州诸府邹平诸县被水灾者凡一十七处布政司以闻诏免其租税户部尚书郁新言近者高苑县被灾田租皆准收绵布今邹平县宜如其例从之

○敕左军都督府臣曰朝鲜国屡入朝贡既听约束乃复使人钞掠边境为国启衅近日澉浦获贼胡德等五人问之迺其国遣之出海劫掠侦伺边声者宜遣人往诘朝鲜李旦何得无礼如此今胡德所连之人甚多朕不欲深究其事姑与李旦言俾知之

○丁酉迁苏州府崇明县无田民五百余户于昆山开种荒田时昆山县民上言其邑田多荒芜而赋额不蠲故有是命复虑其重迁乏费命本处卫所发军船递之

○四川黎州安抚司土官副使苟德贡马

○己亥夜有流星大如盂青赤色起自正南云中隐隐有声西南行至云中没

○是月城同安县嘉禾山置永宁中左千户所

○缅国及朵甘乌思藏皆遣使入贡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房玄龄
  列传第二十五·魏徵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五·兵·脱脱
  卷一百六·表第一·后妃表·宋濂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食货四·张廷玉
  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五·赵尔巽
  卷十五 宋武帝·王夫之
  ○贺昌运·许指严
  第三八五单同治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一四○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四十三·吴任臣
  程文德传·张廷玉
  周忱传·张廷玉
  开罗宣言·佚名
  《明史》中的小说·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乔吉

    (牛太守上,诗云)为政维扬不足称,刚余操守若冰清。一生不得逢迎力,却被心知也见憎。老夫牛孺孺是也。叨守扬州,三年任满,赴京考绩。老夫探望杜翰林数次,不肯放参。我想来,在扬州之时,请他饮酒,出家乐歌唱,曾着他来,与张好好四目相

  • 卷二百八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九 苏伯 送王希阳编修使交趾 历数归真主羣方若缀旒外藩须嗣续当宁重怀柔芝简文弥盛茅封礼更优代言欣尔属将指副予求暂下层霄去真成万里游宫袍裁白紵

  • 列传九·薛居正

    常思,字克恭,太原人也。父仁岳,河东牙将,累赠太子太师。唐庄宗之为晋王也,广募胜兵,时思以趫悍应募,累从戎役,后为长直都校,历捧圣军使。晋初,迁六军都虞候。汉高祖出镇并门,奏以思从行,寻表为河东牢城都指挥使,以勤干见称。汉国初

  • 卷六十九·志第四十五·选举一·张廷玉

        ◎选举一   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旁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

  •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辛亥朔,蕃官皇城使李德明領資州團練使,賞功也。   詔鄜延路轉運司:「葭蘆寨瀕河東路尅胡寨對岸【一】,既城葭蘆,即尅胡、天渾、定羌等寨皆可省去,合其兵力,專事葭蘆,委蔡燁相度施行。

  • 卷五·王当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春秋臣传>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五      宋 王当 撰闵公 齐仲孙湫 仲孙湫齐大夫也鲁共仲之乱湫以事出疆因来省难故书曰仲孙来曰仲孙嘉之也公曰鲁可取乎对曰犹

  • 一百九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米价摺附单一件·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七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大平无事。四月内因雨水过多,低田麦子微有伤损,高田可望丰收。 目下米价,每石一两二、三钱不等。谨将江宁三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

  •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云南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

  • 别集下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杨沂中 和国武恭王 字正甫崞县人高宗赐名存中除太傅为醴泉观使孝宗朝都督江淮军马 李成叛时江东大帅吕颐浩驻军左蠡以守其境而江南招讨使张俊方会诸将议所以

  • 一四 同乡学生·周作人

    鲁迅在东京时的朋友,除上边说及的那些人之外,同乡中间有邵明之名文镕,蔡谷清名元康,陈公侠名毅,后改名仪,还有一个张承礼,杭州人,也是学陆军的,有一张武装的照片送给鲁迅,后来死于戴戡之难。南京矿路的同学一同出去的有张邦华,伍

  • 卷二百九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明 杨士奇等 撰宠幸汉文帝时大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丞相申屠嘉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羣臣则富贵之至於朝廷

  • 唐纪三十七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乾元二年(己亥、759)·司马光

    唐纪三十七 唐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 [1]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以周挚为行军司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卷六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

  • 卷二·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二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夏书【夏禹有天下之号也书凡四篇禹贡作於虞时而系之夏书者禹之王以是功也】禹贡【上之所取谓之赋下之所供谓之贡是篇有贡有赋而独以贡名篇者孟

  • 澎湖考略·佚名

    澎湖屿,在福建泉州府东南海中;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考「泉州府志」:自府城东,由海舟行三里可至。又有东、西二碇山,皆在海中;自东碇开洋,一日夜可至。其海水,号澎湖沟。水道分东西流,西达漳、泉,东达小吕宋。「海

  • 胡端敏奏议·胡世宁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

  • 央掘魔罗经·佚名

    梵名An%gulima^lika 。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此事件所作之种种说法。佛陀住于舍卫城时,有凶贼央掘魔罗受邪师摩尼跋陀罗之教,杀千人,并取其指作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