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七

洪武二十二年八月丙申朔江西赣州府瑞金县丞古亨言县境东接闽广山川险阻近为邻邑山贼作乱惊骇居民久废耕稼继而余党蔓延四出劫略燔烧室庐初民户在籍者六千一百九十三  今亡绝过半田多荒芜租税无所从出乞除其徭役蠲其无徵之赋  上是其言诏从之

○丁酉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赏湖广江西征南将士钞指挥三十锭千户二十五锭百户二十锭总旗九锭小旗及军士各八锭鞑靼将士从征者如之凡四万三千二百三十一人钞三十九万五千八百一十五锭

○戊戌祭大社大稷

○夜有星起自织女北行至女床没

○己亥赏湖广长沙等卫征南将士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八人钞十二万三百六十五锭○癸卯高丽国复遣使来奏权国事王昌乞入朝  上不许谓礼部尚书李原名曰高丽国中多故陪臣忠逆混淆所为皆非良谋废立自由岂三韩世守之道哉彼既囚其主来言童子入朝必有隐谋不可信也彼苟以逆为常事皆继踵而为之则人伦斁而礼义亡矣尔礼部其谕高丽使童子不必来朝果其国有贤智之臣明君臣之分妥民安国虽数世不朝亦无所责不然虽连岁来朝亦何益哉

○戊申江都香泉二牧监增置保全襄安二群各设群长一副二

○庚戌监察御史蔡新奏核在京诸司官吏案牍有稽违者请逮问之诏贷其罪但移文责报惟国子监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皆勿问

○乙卯诏天下府州县各举高年有德识达时务言貌相称年五十以上者一人

○丙辰遣官祀历代帝王○兵部尚书沈溍言各处水陆递运之役有司不量轻重概给舟车以致民力困弊宜著定例凡文武官赴任千五百里之外者给之老疾军及军属寡妇故官之妻子还乡者给之其犯法至死者不给宥罪为军及军丁补役者惟云南辽东大宁等处水陆则给之余不许从之

○丁巳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

○给在京旗手等三十八卫军士二十一万六千八百余人布帛六十三万八千一百余疋

○戊午夜太阴犯司怪

○庚申诏赐楚府湘府钞各五万锭

○广东韶州府斗龙山民郭日辉等作乱潮州卫指挥赵兴率兵讨平之

○是月更定大明律先是刑部奏言比年律条增损不一在外理刑官及初入仕者不能尽知致令断狱失当请编类颁行俾知所遵守遂命翰林院同刑部官取比年所增者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旧律名例律附于断狱下至是特载之篇首凡三十卷四百六十条名例一卷四十七条吏律二卷曰职制十五条曰公式十八条户律七卷曰户役十五条曰田宅十一条曰婚姻十八条曰仓库二十四条曰课程十九条曰钱债三条曰市廛五条礼律二卷曰祭祀六条曰仪制二十条兵律五卷曰宫卫十九条曰军政二十条曰关津七条曰厩牧十一条曰邮驿十八条刑律十一卷曰盗贼二十八条曰人命二十条曰斗殴二十二条曰骂詈八条曰诉讼十二条曰受赃十一条曰诈伪十二条曰犯奸十条曰杂犯十一条曰补亡八条曰断狱二十九条工律二卷曰营造九条曰河防四条书成命颁行之○故元丞相失烈门潜通塔失海牙等率其部下袭劫捏怯来至也速迭儿佥院安达纳哈出所杀之其部下溃散诏令朵颜福余等卫招抚之送大宁给与粮食仍还全宁居住

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普安军民指挥使周骥言自中盐之法兴虽边陲远在万里商人图利运粮时至于军储不为无补今蛮夷屡叛大军所临动经岁月食用浩穰而道里险远馈运弗断宜减盐价以致商人旧例云南纳米二斗给淮浙盐一引二石给川盐一石七斗给黑井盐二石四斗给安宁盐近因盐重米轻故商人少至请更定其例于是命户部量减盐价淮浙盐一引米一斗五升川盐一石五斗安宁盐二石黑井如川盐之数○丁卯诛西安前卫指挥使王纲先是纲从征云南輙棰死军士又裒歛金帛诸物至是还  上谕之曰昔天下未定朕身亲战阵与士卒同甘苦未尝以非礼加之尔以将家子岂不知为军之难比征云南乏粮至有掘杞蕨根而食者尔不加恤反酷虐之至死而又裒歛无度有人心者故如是乎朕念尔父勿雷王之功欲贷尔死然法者天下之公此而可宥何以示天下纲无以对遂斩之

○夜岁星犯氐宿

○戊辰  上御奉天门廷臣有言比来儒士起自田里而擢用骤峻非朝廷爱重名爵之意  上曰朝廷爵禄所以待士彼有卓越之才岂可限以资格朕但期得贤名爵非所恡若曰起自田里不当骤用如伊尹在莘野孔明在隆中一旦举之加于朝臣之上遂至建功立业何尝居以官职朕所患不得贤耳诚得贤而任之品秩非所限也 ○庚午皇太子千秋节群臣进贺于文华殿高丽遣使贡方物进笺贺

○辛未改四川龙州为军民千户所

○壬申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广东惠州府长乐兴宁二县饥诏户部遣官发附近仓赈之男女年十五以上者人给米一石十岁至十四岁者人五斗五岁至九岁者人三斗

○癸酉  上谕户部臣曰各处有司官吏月俸既给钞锭不必置仓其优给孤老之粮命有司自行收贮于是湖广襄阳府均州广盈仓淮安府南琐坝仓东新西新仓大军仓邳州仓松江府太平南仓军储北仓保定府广盈仓之类皆罢之

○甲戌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  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

○诏五军都督罗楫等凡至京比试军士射中三箭者赏钞十锭二箭者八锭一箭者五锭仍各赐钞三锭为道里费不中者亦赐钞三锭遣还仍令明年再至比试射不中者军移戍云南官谪从征总小旗降充军伍

○丁丑赐两广江西福建四都指挥使司出征军士钞人五锭其递年征进者人七锭

○戊寅诏定王世子冠服礼仪冕服各七章冕缫七就前后各七旒旒七玉缫玉皆朱白苍三采衣青质以火宗彝华虫为文裳纁色藻米黼黻为文佩用白玉而玄组绶用紫质紫黄赤为采双白玉环舄韨皆赤色素中单青领襈圭长七寸阔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半寸凡遇  天寿圣节皇太子千秋节并正旦冬至进贺表笺告天祝寿世子冕服随班行礼其父王生日及诸节庆贺则于宫内行礼若本国官员贺世子则便服四拜不称赞致词世子入朝还国经过郡县官员迎接及到国各司官员致贺俱便服四拜世子亦便服受之

○庚辰命前军都督佥事杨春往靖州五开二卫训练将士且令以其道里远近山川险易绘图以进

○壬午皇第三十孙孟灿生楚王第七子也

○癸未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华盖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高丽遣使贡方物进表贺

○甲申升西安左卫指挥佥事潘永为四川都指挥佥事

○丁亥诏定议在外各卫军丁犯笞罪以上及护卫军丁犯杖七十以下者各杖之仍隶籍余丁俟补役惟护卫者不许扈驾其正军及余丁犯杖八十以上者悉发属卫易无过者补之

○戊子以蜀王将之国命户部运钞三十万锭赴蜀府以备赏赉并赐其从官军士一千八百四十人钞凡万二千七百余锭

○己丑诏北平都指挥使司以真定山海密云永平蓟州遵化诸卫及居庸关千户所马军各编队伍操练又于步军内简壮勇堪充马军者令赴京给马

○庚寅以礼部起复右侍郎陈思道为兵部右侍郎

○辛卯敕河南都指挥使司及直隶卫所训练军士以俟征进人给钞三锭

○甲午夜大星起自天津北行至近浊没

○乙未皇第三十一孙尚火舟秦王第四子也

○置盐城守御中左千户所

○置白撒摩泥等千户所隶赤水层台二卫及蜀王府广备等仓库凡四十六处俱颁给印记○开国公常昇奏辰州所属籍取民丁编军训练者合给月粮未有定数户部援例人月给五斗  上以为不赡命月以一石给之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回回满剌哈非思来朝贡马二百五匹诏赐白金四百两及文绮钞锭从者俺都儿等八人白金七百两文绮钞锭有差

○是月真腊国遣其臣柰祖祝识替等奉金表贡象及象齿香蜡等物诏赐使者文绮衣服

冬十月丙申朔  上谓吏部侍郎侯庸曰人之成才至难自非圣贤鲜有无过者若有过能改则志乎善矣可以录用比岁受禄之人及民间子弟久居学校教养有成或因小过罢黜者悉许自新仍录用之

○丁酉赐国子监云南生尹葆等日本生滕佑寿等衣钞靴袜

○壬寅工部奏营造西宫殿宇所用银朱水银等物宜下湖广买之  上曰西宫制甚质朴彩绘之物但计官库有见存者用之无事过饰

○癸卯广西庆远府忻成县儒学教谕骆基奏忻城山洞猺蛮衣冠不具言语不通自古以来宾兴所不及今虽建学立师而生员方事启蒙难以充贡  上曰边夷设学姑以导其向善耳免其贡

○夜辰星犯亢宿

○丙午降山西都指挥使俞辅为云南都指挥佥事

○召辽东都指挥使贾珍赴京

○丁未享太庙

○庚戌定太仆寺所辖来安等一百二十七群每群设群长一人滁阳等十二牧监每监设监正一人监副二人录事一人

○辛亥以常懿袭指挥使懿故湖广都指挥使守道之子也先以舍人署应天卫至是袭职

○暹罗斛国遣使思利檀剌儿思谛等表贡番马象齿硫黄胡椒降香等物诏赐其使衣钞有差○甲寅命户部于苏州府太仓储粮三十万石以备海运

○丁巳西平侯沐英自云南来朝  上劳之曰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锡宴于奉天门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千锭文绮一百疋又赐钞一万锭令起第于凤阳寻遣还镇

○戊午夜太阴在太微垣

○庚申夜荧惑入氐宿

○辛酉东川侯胡海等还京诏以靖宁侯叶昇独能擒贼首夏得忠赏钞千锭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文绮三十疋海与普定侯陈桓等赏次之

○命故六安侯王志子威巩昌侯郭子兴子振各袭父爵诰命威曰朕观自古虎臣奋威勇取功名善其始终者鲜矣而功业及于后人悠久弗替者为尤鲜尔王威父志早负勇果之资从朕渡江东征西讨屡著勋绩及天下大定行赏论功位膺侯爵既复以寿终于家岂不为善始善终者乎然勋既著于当时福必延于后嗣今尔威服除命尔为六安侯以袭父爵尔其诚以立心忠以为国则神人鉴悦父业益彰而禄位悠久矣敬哉勿怠诰命振曰昔武王定天下也将有超群帅者分苐以侯子孙相继与国终始朕每观载籍未尝不欣慕焉尔郭振父子兴自幼骁勇从朕渡江当开创之时宣忠效力为国勋臣朕遵先圣之典虽无分茅列土之任锡以侯封食以重禄子孙相继丹书铁券明有誓言前岁以疾终于家尔振今既服除特命袭封巩昌侯以承父业呜呼眠霜卧雪拓土开疆尔父之功非一日所积尔其思前人之艰益懋厥功以保禄位与国同久岂不羙哉敬之勿怠

○壬戌命工部增建国子生房舍于监前以居有家室者

猜你喜欢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九·脱脱
  卷上·马缟
  ◎计迎立·陈贞慧
  班马异同卷三十五·倪思
  卷二百二十一·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尚史卷七十四·李锴
  一百八十 江宁织造曹(禺页)奏请进盐差馀银摺·佚名
  五二八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萧[扌为]传·令狐德棻
  桑悦传·张廷玉
  卷九十二·雍正
  同治四年正月廿二日·曾国藩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一·彭定求

        卷601_1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李昌符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卷601_2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李昌符

  •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夜行船引〗(生便服,带副净上)禹迹一筹浑未展,平白地洪福滔天。好事无凭,良朋未返,三事总成疑眩。下官奉旨巡河,原限半年奏绩。怎奈黄河两岸倒塌甚多,日夜趱修,还怕愆期致罪。谁料数日之前,洪水骤发,漂洗居民六十万,淹没禾苗八百

  • 张氏·隋树森

    张氏,元伎,其名号、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蹙金连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我见他笑捻鲛绡过鸳甃,敢眉下转将他心事留?占莺花第一俦,正芳年恰二九,恰二九。生的来体态轻盈,皓齿朱唇

  • 卷16 ·佚名

    晁补之 家池雨中二首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晁补之 家池雨中二首一 小池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五费冠卿费冠卿字子军池州人元和登第母卒叹曰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召拜右拾遗不赴集一卷今存诗十一首不赴拾遗召【一作以拾遗召不起赋

  • 御选明诗卷四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十五七言古诗十张时彻江上春日东风乍雨还乍晴十里百里闻流莺春波淼淼浄素练春山簇簇行画屏江上花飞已如霰泽中蒲栁何青青五陵侠客金腰褭潇湘美人琼玉筝珊瑚宝玦照碧草飞丝急管喧层城綉服凌云

  • 卷十八·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施注苏诗卷十八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五十三首 【起元丰三年庚申以後在黄州作】 书黁公诗後【并引 黁音奴昆反香也晋书有太史令郭黁】 过加禄鎭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马於逆旅祁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宋濂

        吕思诚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六世祖宗礼,金进士,辽州司户。宗礼生仲堪,亦举进士。仲堪生时敏,时敏生钊,为千夫长,死国事。钊生德成,德成生允,卒平定知州致仕,思诚父也。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宋濂

        马祖常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有锡里吉思者,于祖常为高祖,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以节死赠恒州刺史,子孙因其官,以马为氏。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征宋,留汴,掌馈饷,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路总管

  • 燕对录·李东阳

    弘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朝食前,司礼监太监韦泰驰至阁,亟呼曰:「宣四先生。」叩其故,曰:「不知。」臣溥、臣健、臣东阳、臣迁亟具衣冠至文华殿。叩头毕,上曰:「近前。」于是直叩御榻。司礼监诸太监皆环跪于案侧。 (「司礼监诸太

  • ◎“以毒攻毒”·恽逸群

    上海的三民主义青年团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以前,曾经过几次破坏,特别是奚培文的叛变,把所有的团员都出卖了。奚培文是三青团上海支团部的书记,他拿上海全部团员的名册向汪精卫的“特工总部”卖了二十万块钱,另外当然还得

  • 皇王大纪卷三十·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宣王元年甲戌二年天下大旱三年旱四年旱五年旱六年大旱大雅二十四篇曰云汉八章章十句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厉王之烈内有拨乱之志遇烖而惧侧身脩行欲销去之天下喜于王化复行百姓见忧故作是诗也倬彼云汉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八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阳陵侯傅寛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寛封号共徳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三

  • 卷四·萨囊·彻辰

    <史部,杂史类,钦定蒙古源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蒙古源流卷四 额纳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等源流 由是汗降旨云承王皇上帝汗父之命驾驭天下十二强汗平定诸恶劣小汗有劳大臣官员等赞成大事今须养息身心自戊辰年起至丙戌年

  • 春秋左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宣公元年春公子遂如齐逆女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命之大夫未有不氏者遂氏公子久矣何独于此为尊君命乎盖传不知一事再见卒名之例但见后书遂以夫人妇姜

  •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林语堂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1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

  • 第七十六章 罗至那普罗之攻略次第·佚名

    其后,具思虑此大地之护者[普罗伽玛婆夫王]日夜不倦,行世间、教兴隆之某时,(一)有荣光之彼人王第八年,使鲁哈那州之领民皆为一团,(二)受[过去世之]恶业所迫,蒙上激烈之悲运,叛贼再蜂起。(三)彼婆罗伽玛普奢王,耳闻其行动,与大臣等再派遣大

  • 忠介烬余集·周顺昌

    诗文集。明周顺昌撰。三卷。顺昌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文选司郎中。任推官时曾逮税监高寀之爪牙问罪,后因斥责魏忠贤被捕。吴中因此民变。入京后下狱,受酷刑死。崇祯初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