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

洪武六年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制中都城隍神主成遣兵部尚书乐韶凤奉香币往奉安之以是月十五日行事祭用牛羊豕各一仍令临濠行大都督府及各军民诸司官自初六日为始斋戒至期陪祀御制祝文曰古今有国家者盛修四时之祀以奉上下神祗故凡建祠奠祀所以敬有功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遂择淮水之南以为中都今城已完城隍之祠虽备而神未正名庙未致祭今遣官敬奉神主安于庙庭使神有所依民有所瞻奉神其享之  上谓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朕则上畏天下畏地中畏人自朝达暮恒兢惕自持夫人君父天母地而为民父母者也苟所为不能合天地之道是违父母之心不能安斯民于宇内是失天下之心矣如此者可不畏哉濂顿首曰愿  陛下终始此心则天下幸甚

○侍御史□暠招集王保保河南旧将士得元参政副枢等五百八十余人军士一千六百六十余人至京师简其壮勇者为驾前先锋

○四川盗编张复聚众据筠连州滕大寨指挥袁洪以兵讨之编张遁去洪追至小芒部不及遂取得花寨降蛮首阿普等自是编张不敢复出其寨悉平

○命河南卫都指挥郭英招集故元将士得七百余人皆命分补侍卫

○昭鉴录成先是命礼部尚书陶凯主事张筹等采摭汉唐以来藩王善恶可为劝戒者为书会凯出参行省编辑未成于是召秦王传文原吉翰林院编修王僎国子博士李叔允助教朱复秦府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至是书成缮写为二卷太子赞善大夫宋濂为序以进赐名曰昭鉴录以颁赐诸王  上谓原吉等曰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一言笑斥其妄一饮食教之节一服用教之俭恐其不知民之饥寒也尝使之少忍饥寒恐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之少服劳事但人情易至于纵恣故令卿等编辑此书必时时进说使知所警戒然赵伯鲁之失简汉淮南之招客过犹不及皆非朕之所望也

○甲辰礼官上所定礼仪  上谓尚书牛谅曰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思有以振举之以洗污染之习故尝命尔礼部定著礼仪今虽已成宜更与诸儒参详考议斟酌先王之典以复中国之旧务合人情永为定式庶几惬朕心也

○乙巳定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看详诸司奏本及日录旨意等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二人凡省府及诸司奏事给事中各随所掌于殿庭左右执笔纪录具批旨意可否于奏本之后仍于文簿内注写本日给事中某钦记相同以防壅遏欺蔽之弊如有特旨皆纂录付外施行铸给事中印一推年长者一人掌之置钦录簿三中书省一文职官录之大都督府一武职官录之御史台一监察御史录之凡奏本用厚白纸楷书纸后必书纸若干并字若干起某字止某字背书该吏并书写人某于皇太子亲王前谓之启本其式皆同但易奏为启若系边报及钱粮机密重事不待朝会合奏闻者于给事中处报知引奏省府台各置铜匮凡所录旨意文簿收贮于内以凭稽考

○武德卫火赈军士千一百余人寡妇百八十余人米人一石

○丙午迁起居注漙博秦府纪善答禄与权国子学正郑思先俱为监察御史

○戊申  上阅武于教场既罢谕诸将臣曰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兵民相资彼此相利今尔等无耕耨之劳而充其食无织纴之苦而足其衣是皆出于民也较于民之勤苦而衣食常有不足然无知之徒不知捍御之道横起淩虐之心以害其民民受其害而至于困弊者是自损其衣食之本也不仁甚矣尔等勤劳建功皆已荣显宜戒其恣纵之心体朕恤下之意且贵能思贱富能思贫者善处富贵也忧能同其忧乐能同其乐者善体众情也不违下民之欲斯能合上天之心合乎上天之心斯可以享有富贵矣

○是夜荧惑犯填星

○壬子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卫国公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统诸将校往山西北平等处备边  上御奉天殿谕达等曰创业之初君臣同其艰难及事平之后岂不欲少与休息然居安虑危古人所慎故尝命卿等往西北为防边之计既行朕复思边守既定远备劳兵乃召卿等还今闻胡人窥塞有入寇之意事不可已故再命卿等总率将士往镇边陲然夷狄豺狼出没无常但保障清野使来无所得俟其惰归则率锐击之必掩群而获卿等老将临机制胜之道熟矣非朕所能遥度至边宜先图上方略使朕览之达等启行复敕中书省祭告太岁风云岳渎诸神

○甲寅命德庆侯廖永忠督运定辽粮储仍以战衣皮鞵各二万五千给其军

○乙卯太平伐苗獠作乱贵州都卫发兵讨平之

○升苏州府知府魏观为四川行省参政未行命仍知苏州观字起山武昌蒲圻人初以文学荐为国子助教历浙东提刑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三年正月升太常卿七月转翰林侍读学士十二月拜国子祭酒四年八月以考祭孔子礼不以时奏贬为龙南知县甫至官召还为礼部主事五年三月出知苏州府深惩陈宁苛酷之弊一以宽厚为政明教化正风俗郡中翕然至是升四川参政未行  上以苏州大郡政务繁剧非其人不可使理于是复命观还郡

○广西卫卒王昇因差遣还沂州受亲旧私遗卫官以卫法并逮其亲旧三十四人送都督府奏罪之  上曰人归故乡孰无亲故慰劳馈赠人情之常命皆释之因谓侍臣曰近来诸司用法殊觉苛细如大河卫百户姚旺因运粮偶见旧日僮仆收之至济宁民有言是其甥不见已十年旺即以仆还之因受绢一匹此皆常情法司亦以论罪用法如此使人举动即罹刑网甚失宽厚之意  上谓群臣曰昔唐太宗谓人主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也此言甚善朕观汤以从谏弗咈而兴纣以餙非拒谏而亡兴亡之道在从谏与咈谏耳大抵自贤者必自用自用则上不畏天命下不恤人言不亡何待从谏者则乐善乐善则正人日亲憸人日远号令政事必底于善故未有不兴者太宗英杰之主有见乎此纳言如流小大必采故能致贞观之治朕于卿等深有所望勿怀顾忌而不尽言

○丁巳燕山卫指挥朱杲奏近领兵以山后宜兴锦川等处搜获故元溃散军民九百余户请以少壮者隶各卫为军俾之屯守老弱隶北平为民从之

○广东廉州罗已终作乱卫兵讨平之

○戊午以赖正孙为和阳卫指挥佥事先是正孙牧集陈友定旧将士八千人诏以补和阳卫军伍至是以正孙为指挥佥事仍领之赐正孙更名镇

○己未礼部奏举人年少者赵惟一等三十四名送国子学读书命赐衣帐

○金吾后各卫火延烧太平门军士庐舍

○燕相府言先尝奉诏以土木之工劳民动众除修城池外其余王府公廨造作可暂停罢今社稷山川坛望殿未覆王城门未甓恐为风雨所坏乞以保定等府宥罪输作之人完之  上以社稷山川望殿严洁之地用工匠为之命输作之人但甓城门

○壬戌甓临濠皇城

○诏于临濠造金吾左右羽林左右虎贲左骁骑左右燕山护卫神策雄武兴武威武广武英武武德鹰扬龙骧钟山兴化定远怀远二十一卫军士劳房三万九千八百五十间

○癸亥赐山西北平狭西守边军士战衣

○甲子赐□暠所招将校军士钱布有差

○诏以广洋卫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横海卫指挥使朱寿为副总兵出海巡倭

○乙丑以儒士赵俶钱宰贝琼郑涛马盛金珉谢徽为国子助教

○丙寅置四川行省织染宝泉杂造三局设大使各一人副使各一人

○戊辰日交晕

○己巳命太原卫都指挥使王臻经理代县城池仍令荣阳侯郑遇春同臻守之时遇春守朔州乃奏朔州为边塞要冲胡虏出没不常不可暂离所守  上复命遇春仍守朔州

○庚午会计在京各卫大军月粮官吏俸薪给月支米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石有奇

猜你喜欢
  隋本纪上第十一·李延寿
  列传第一百三·刘昫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脱脱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孝义二·张廷玉
  卷第二百六十三·胡三省
  卷六史二·何良俊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五 盛京将军弘晌等奏查出函可语录碑记字迹及支派承袭人折·佚名
  二〇〇 拾遗子·周作人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明会典序·佚名
  吴淸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国维·龙榆生

    王国维字伯隅,号静安,浙江海宁人。光绪三年(一八七七)生。以诸生留学日本。早岁治词曲,晚乃专力经史。适古文字器物出土者日多,因以其学识理董之,遂发前人所未发,为世推重。晚主清华大学研究院,以民国十六年(一

  • 卷四百六十二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七月庚午盡其月   七月庚午,三省、樞密院言:「通判沅州賀瑋奏請,本州蠻漢雜居,相犯則漢人獨被真刑,而歸明人止從罰贖,實於人情未便。乞將沅州、誠州蠻漢人相犯,立定年限,從法律斷罪。下本路轉運、提刑、

  • 第二十八回 劝退位孙袁交恶 告独立皖粤联镳·蔡东藩

      却说徐州第三师师长冷遹,闻宁军败退利国驿,忙调兵赴援,凑巧与张勋相遇。当下交战一场,还没有什么损失,不意总兵田中玉,引济南军来助张勋,两路夹攻,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张田合兵追赶,正值徐州运到兵车,

  • 读礼通考卷八十七·徐乾学

    葬考六杂志易系辞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注取其过厚 疏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标其处是不树也丧期无数者哀除则止无日月限数也】周礼秋官蜡氏若有死于道路者则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成化十七年十一月午未朔钦天监进成化十八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游泰谒告 景皇帝陵寝○壬申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八月丙戌朔丁亥祭 先师孔子遣吏部侍郎方从哲行礼○戊子祭 太社太稷遣驸马都尉侯拱宸行礼○应天府府尹刘日升引疾乞休许之○己丑升南京河道御史张邦俊为河南副使提督学政○生黎罗活等剽掠儋崖琼定诸郡熟

  • 王亻必传·欧阳修

    王亻必是李晟的外甥,威武果敢,骑术、箭术娴熟。李晟在军队里,王亻必没有哪次不随军作战。在京城光泰门进攻叛贼朱氵此,叛军锐气正盛、王亻必与李演喋血鏖战。叛军多次败退,各路部队乘机进攻,于是军威大振,因为立功升为神策军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一·钱若水

    起雍熙四年五月,尽八月五月甲子定国军节度使崔翰自高阳关来朝召之 也乙丑以容州观察使刘文

  • 闕文第五十四·苏舆

  • 提要·熊朋来

    【臣】等谨案经説七卷元熊朋来撰朋来字与可南昌人登宋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事迹具元史儒林传朋来之学恪守宋人故易亦言先天后天河图洛书书亦言洪范错简诗亦不主小序春秋亦不主三传葢当时老师宿儒相传如是门户

  • 卷七·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七明 杨于庭 撰宣公陈杀其大夫?冶左氏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冶之谓乎余曰是非孔子之言也非之非者也胡氏曰冶虽効忠其犹在宋子哀鲁叔肸之後乎方诸比干自靖自献于先王则未可同日语也

  • 管子轻重四·马非百

    事语张佩纶云:“《战国策刘向别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此篇亦名《事语》。疑子政校中秘书时,以《事语》之述六国时事近于《国策》者入《国策》,而其述齐桓时事类于《管

  • 卷五百四十九·佚名

    △第四分真如品第十六之二尔时欲界色界天子恭敬合掌俱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极难信解。世尊,无上正等菩提。亦最甚深极难信解。世尊,无上正等菩提。既难信解亦难证得。尔时佛告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诸

  • 卷三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护持正法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菩萨其数无量不可称计前後围绕。及馀十方诸佛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诸大菩萨声闻之众。地及虚空皆悉遍满。俱来集会前後围绕。复有十方

  • 卷二十一·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四(正传十八人附见三人)○唐五台山法华院神英传释神英,罔知姓氏,沧州人也。宿缘悟道,?岁从师,讽诵精勤,日夜匪懈。年当应法受具,后乃仗锡萍游,寻访知识。早通玄话,兼擅论经,相次参神会禅师,谓英曰:“汝于五台山有缘,速

  •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太虚

      交芦子曰:百法明门论,天亲大士作也。法者、轨范物解,任持自性;故法与物,异名同义,百法犹云百物耳。列举此百法者,则以统摄群有也。统摄群有之论,天竺之胜论师六句,数论师二十五法,近世英吉利人穆勒约翰之意、神、形、法四句

  •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尔时毗沙门天王告一切众生言。善男子汝于南阎浮提五浊恶世中。或出家比丘僧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等。同在法中。我领诸天善神拥护是人。若闻我名者有知我者。

  • 雍正山东通志·岳濬

    清岳浚修,杜诏等纂。三十六卷。岳浚,字厚川,四川成都人,山东巡抚都御史。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是书始修于雍正七年,成于十三年,乾隆元年梓行。又有《四库全书》本、道光十七年补刻本。卷首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