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一

洪武六年夏四月壬申朔享太庙

○太仆寺丞梁野仙帖木儿言黄河迤北宁夏所辖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城东北至塔滩相去八百里土田膏沃舟楫通行宜命重将镇之俾招集流亡务农屯田什一取税兼行中盐之法可使军民足食从之

○甲戌以工部尚书黄肃刑部尚书高万杰为广西行省参政刑部郎中高晖磨勘司令吕宗艺为福建行省参政  上谕之曰方面之任贵在廉明而戒于苛察贵在刚果而戒于急暴贵在有礼而戒于谄謏贵在有仁而戒于姑息凡行欲当理事欲成功上足以分朝廷之忧下足以慰郡邑之望为一道之福星如古之君子垂德星于不朽岂不伟哉卿等其勉之

○诏以苏州府粮十二万石由海道运赴定辽十万石运赴北平以时方用兵辽左及迤北故也

○丙子湖广罗田县妖人王佛儿自称弥勒佛降生传写佛号惑人欲聚众为乱官军捕斩之

○丁丑命赏脱列伯招来河南将士五百余人钱有差

○戊寅思南宣慰司溶溪芝子坪蛮民叛逐其长官杨世荣遣兵讨平之

○己卯设户部照磨二人秩正八品

○赐六合县安置鞑鞑夏布人二匹

○赐神策卫指挥吕得招来河南将士四百余人钱

○赐故元太子沙加失里高丽布六匹文绮帛各四匹

○诏定开国勋臣楚国公廖永安等谥号礼部上议曰当元氏失驭四海鼎沸英杰之士或保障一方或提率师旅泯泯棼棼莫知适从属真主奋兴天命有归人心向应于是不期自至若龙兴而云从虎啸而风生故能开创洪基辅成大业既著勋劳乃殒其身诚宜加谥以示追崇按谥法赴敌无避曰武左国逢难曰闵其楚国公廖永安宜谥曰武闵杀身报国曰忠戎业有光曰烈其豫国公俞通海宜谥曰忠烈危身奉上曰忠致果杀身曰毅其蔡国公张德胜宜谥曰忠毅辟土斥境曰武武而不遂曰壮其高阳郡公耿再成宜谥曰武壮折冲御侮曰武威而不猛曰庄其越国公胡大海宜谥曰武庄折冲御侮曰武壮而有力曰桓其梁国公赵德胜宜谥曰武桓又安永义侯桑世杰与汉光武封寇恂为承义侯景丹为奉义侯同不必重谥此七人者皆熊罴之士心膂之臣当开创之初没于王事  皇上混一天下追悼厥功隆其封赠俾爵及子孙祀于庙庭崇报之恩于斯为至易名定谥在礼实宜议上诏皆从之

○敕中书省议赠元御史大夫福寿死节官封初  上定金陵以福寿能秉节死义既为之立庙至是复议赠其官以为人臣劝礼部上言元已赠福寿浙江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忠肃事迹封谥载在祀典宜仍其旧足慰忠臣之心  上是之于是止令春秋二时遣官于庙致祭因谕侍臣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其福寿之谓乎为人臣者当如是也

○辛巳礼部奏郊庙牺牲已在涤者或有伤则出之死则埋之其有疾者亦养于别所待其肥腯以备小祀中祀之用死者亦埋之若未及涤而或有疾伤者归所司听充庖用从之

○癸未  上谕中书省及礼部曰始天下方定其山川皆统祀于京师然古者诸侯祭封内山川今行省大臣任方面重寄视古之方伯连帅无异而其境内山川所当祭者其定制颁行之于是礼部奏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礼秩尊崇及京师山川皆国家常典非诸侯所得预者其各省惟祭风云雷雨及境内山川之神宜共为一坛设二神位以省臣初献都指挥司官亚献府官终献祭期春用惊蛰后三日秋用秋分后三日每位牲用羊一豕一笾豆四簠簋二爵三铏牺象尊各一祝一风云雷雨帛四山川帛二凡祭斋三日制可自是定天下十二省山川皆各省自祭旧合祭京师及四夷山川悉罢之惟甘肃以新附其山川仍附祭京师各城隍之神祭日春用三月三日秋用九月九日

○置广西卫都指挥使司以苏州卫指挥佥事王真为都指挥使

○故元知院撒尔扎拜弟卜颜帖木儿等来朝献马赐以绮帛及衣二袭傔从亦赐衣服有差

○乙酉诏免延安府甘泉肤施二县租税以去年七月雨雹伤禾故也

○丁亥置西平卫以故元来降知院撒尔札拜为指挥佥事

○置怀庆卫以广西护卫指挥佥事阎鉴权卫事

○戊子以孔克表为翰林脩撰兼编脩克表温之平阳人孔子五十五世孙也长身羙髭髯博学笃行善属文尤精于史学至是以荐授今官

○以监察御史茹太素戴信何文郑思先为四川按察司佥事  上御谨身殿谕省臣曰朕观唐太宗言贾胡剖身以藏珠惟知财利不惜性命譬如贪官污吏惟知好赂犯法而不爱身命其与贾胡剖身藏珠不异若使官吏爱身守廉安得有丧身之事只为任情恣欲重利轻身以致祸败耳

○己丑命天下州郡绘山川险易图以进  上以天下既平薄海内外幅员方数万里欲观其山川形势关徼厄塞及州县道里远近土物所产遂命各行省每于闰年绘图以献

○壬辰赏临濠军士五万二千三百余人米人二石

○福建古田县山贼作乱官军讨平之

○癸巳礼部言礼以辨上下定民志国家混一以来申明典章敦尚朴素官民服用皆有定拟颁行天下近者官民渐生奢侈踰越定制恐习以成风有乖上下之分诏申禁之凡前所下禁条有未备者仍参酌汉唐以来制度颁行遵守凡服色职官一品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庶民用绢纱布巾环不得用金玉玛瑙珊瑚琥珀掾史令史书吏宣使奏差凡未入流品者并同庶民帽不用顶帽珠许用水晶香木校尉只孙束带幞头靴鞋刻期雕刻杂花象牙绦环外余同庶民官自一品至六品穿四爪龙以金绣为之者听其勋旧之家应合继袭嫡长之人止不得用纱帽束带余照品级服用庶子弟侄并降嫡子二等其服用酒器伞盖床榻帐幕舟楫鞍辔房舍之类俱有等第除一品至五品酒盏用金其余器皿俱不得棱金描金并雕刻龙凤妆餙金玉珠翠及朱红黄色彩画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宫禁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等形御赐者许用既弊不许托此再造其官员纱帽束带命妇冠服及民间男女之服悉如旧制违者罪之

○高丽国王王颛遣其判密直司卢祯奉表谢赐药饵贡海错细布并贡方物于中宫东宫

○戊戌置御药局于内府秩正六品尚药奉御二人直长二人药童十人俱以内官内使充设太医院御医四人以太医院医士充凡收受四方贡献名药及储蓄药品奉御一人掌之凡供御药饵医官就内局脩制太医院官诊视  御脉御医参看校同约会奉御就内局合药将药贴连名封记具本开写本方药性治证之法于日月之下医官奉御书名以进置簿历一用中书省印记其缝凡进药奏本既具随即附簿年月下书名奉御收掌以凭稽考烹调御药太医院官与奉御监视每二服合为一服候熟分为二器其一器御医先尝次院官次奉御其一器进  御

○重刊律令宪纲颁之诸司从监察御史答禄与权言也

○辛丑命吏部访求贤才于天下  上曰世有贤才国之宝也古之圣王恒汲汲于求贤若高宗之于传说文王之于吕尚二君者岂其智之不足也而遑遑于版筑鼓刀之徒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今山林之士岂无德行文艺之有称者宜令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

○以两浙盐运副使李泰为刑部侍郎泰和县知县刘昭先为工部侍郎贵州卫知事卢昇举人吴矩为起居注

○淮安侯华云龙镇守北平遣使言塞上诸关东自永平蓟州密云西至五灰岭外隘通一百二十一处相去约二千二百里其王平至官坐岭口关隘有九约去五百余里俱系冲要之地并宜设兵守之若紫荆关及芦花山岭尤为要路宜设千户所守御从之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三·志第二十四·舆服上·脱脱
  纲目续麟卷五·张自勋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下·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尚史卷七十七·李锴
  清波杂志序·周煇
  第七三红禀光绪十二年八月七日一一二一二-二·佚名
  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第七十上·范晔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三·王世贞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孙中山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吕思勉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七目录【起五十八字至六十字】虞美人【又一体】毛文锡【二首】顾夐【四首】鹿?扆阎选【二首】孙光宪【二首】冯延巳【二首】李珣无名氏欧阳修

  • 卷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二假山类五言古奉和裴仆射相公假山   【唐】韩 愈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力往语山中人丐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軿罗随势忽开拆有洞若神剜有岩

  • 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脱脱

        ◎职官一   ○三师 三公 宰执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昔武王克商,史臣纪其成功,有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后世曰爵,曰官,曰职,分而任之,其原盖始乎此。然周初之制,已不可考。周公作六典

  •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五·张廷玉

        何鉴 马中锡 陆完 洪钟 陈金 俞谏 周南马昊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征拜御史,巡宣府、大同。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职,按裨将孟玺等罪。还巡太仓。总督太监卒犯法,逮治之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熹宗·张廷玉

        ◎熹宗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也。母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神宗以元孙生,诏告天下。   四十八年,神宗遗诏皇长孙及时册立,未及行。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十九年五月乙丑朔○先是五台矿盗张守清自开矿洞招纳亡命三千余众设立头子二百余名缔婚代藩潞城新宁二王势甚张大矿徒不遵约束者立毙杖下远近村落咸惧其焰按臣连标疏乞敕守清改过散党仍谕二王绝婚已有旨依议守清乃

  • 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冬。十月。戊寅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二年时宪历。  ○上驻跸阜城县检桥村。  ○己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章纶章纶字大经温州乐清人正统己未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景泰初升仪制郎中首请増会试取士额次言太平十六事悉见采纳额森索使通好纶言宜暂与结盟以待天时车驾欲幸大隆福寺纶言不可又因灾异请下诏求言撤乐减膳

  • 绎史卷九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小国交鲁杞【姒姓伯爵周武王克殷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传西楼公题公谋娶公武公二十二年入春秋】【公羊传隐公四年莒人伐取牟娄牟娄者何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谷梁传传曰言伐言取所恶也诸

  • 卷二十·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二十      明 黄佐 撰馆阁题咏太宗朝内阁七人者在馆阁相与倡和有直阁即事诸诗侍讲胡俨尝有句云清晓朝回秘阁中坐看宫树露华浓緑窻朱户图书满人在蓬莱第一峯杨溥直弘文阁诗曰千载丝纶属翰

  • 通制条格卷第十六·拜住

     田令  理民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理民之务,禁其扰民者,此为最先。凡里正、公使人等 【贴书亦同,】 从各路总管府拟定合设人数,其令司县选留廉干无过之人,多者罢去。仍须每事设法关防,毋致似前侵害百

  • 卷十二下 告子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谓当孟子之时诸侯及大夫也。诸侯,臣,总谓之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诸漏已荆无复烦恼逮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於去来今照了无碍。是大那伽如佛之所作已办弃大重担。获於己利。已断流转生死有苦。以正智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又复菩萨应觉诸法不依。应觉诸法不出不灭不作不生。远离轻虚自空不牢不取不舍。应觉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应觉诸法空无相无愿。

  • 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世尊住没哩际疏聚落。是时世尊告尊者阿难陀言。阿难陀我今欲去往诣吠舍离城。尊者阿难陀言。如是世尊我今听命。于是世尊与阿难陀。往吠舍

  • 凡例·箬庵通问

    是编既汇集成书。仍曰存稿者。盖以先师手泽未敢遽移。惟俟当来有志续传灯者。按济宗大鉴第十八世已载会元末卷。兹复重起者。以会元所收未备故。曹洞宗世代渊源悉从远公。续略远为云门之子。若孙谅无冒滥祖宗之咎。是

  • 卷三·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三嗣法门人原哲等编扬州地藏禅寺语录康熙元年壬寅本寺监院齐江南操江李栖凰等启入楚请师于十二月十二日进寺。山门不须弹指门自开几重楼阁任徘徊脚头脚底无劳说

  • 东西晋演义·杨尔曾

    明代历史演义长篇小说。12卷347则。杨尔曾著。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四 十年(1612)周氏大业堂刊本,有插图,题“秣陵陈氏尺矱斋评释”,“绣谷周氏大业堂梓”;卷首有雉衡山人序,文前附东西晋及十六国东西魏纪年。明三台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