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七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

崔涂

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光启四年登进士第诗一卷

秋夕送友人归吴

离心醉岂懽把酒强相寛世路须求逹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长安逢江南僧

孤云无定踪忽到【一作别】又相逢说尽天涯事聼残上国钟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

晩次修路僧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湖外送友人游边

我泛潇湘浦君行指塞云两乡天外隔一径渡头分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不堪来去鴈迢递思离羣

读段太尉碑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

夕次洛阳【一作维扬】道中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巳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华髪新知少沧洲旧隐深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沉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友人问卜见松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江行晩望

木落曙江晴寒郊极望平孤舟三楚去万里独吟行鸟上横查立人当故里耕十年来复去不觉二毛生

巫山庙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梦觉传词客灵犹福楚人不知千载後何处又为神

秋夕与友人话别

怀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蕐髪犹漂泊沧洲又别离冷禽栖不定衰叶堕无时况值干戈隔相逢未可期

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如何便【一作更】息机

苦吟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他乡无旧识落日羡归禽况住寒江上渔家似故林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方期五字逹未厌一簟贫丽句劳相勉余非乐钓纶

问卜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蜀城春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一作独】伤春清镜不能【一作堪】照髩毛愁更新

送道士于千龄游南岳

物外与谁期人间又别离四方多事日高岳独游时猿狖潇湘树烟波屈宋祠无因陪此去空惜鬓将衰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聼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春晩怀进士韦澹

故里花应尽江楼梦尚残半生吟欲过一命逹何难特立珪无玷相思草有兰二年春怅望不似在长安

言怀

干时虽苦节趋世且无机及觉知音少翻疑所业非青云如不到白首亦难归所以沧江上年年别钓矶

秋夜兴上人别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南国初闻鴈中原未息兵暗蛩侵语歇疎磬入吟清曾聼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感花

绣轭香鞯夜不归少年争惜最红枝东风一阵黄昏雨又到【一作是】緐华梦觉时

秋宿天彭僧舍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秋夜僧舍闻猨

哀猨聼未休禅景夜方幽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影揺云外树声褭月中秋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过昭君故宅

以色静胡尘名还异衆嫔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骨竟埋青塜魂应怨画人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过洛阳故城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僻应知我少吟喜得君同月上僧归後诗成客梦中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

春日登吴门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鴈正来长安远於日搔首独徘徊

湘中秋怀迁客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緐并闻燕塞鴈独立楚人村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南山旅舍与故人别【一作商山道中】

一日又将【一作欲】暮一年看即残病知新事少老别旧交【一作故人】难山尽路犹险雨余春却寒那堪试【一作更】回首烽火是长安

东林愿禅师院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磬絶朝斋後香焚古寺前非因送小朗不到虎谿边

孤鴈

湘浦离应晩边城去巳孤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迥起波揺楚寒栖月映蒲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几行归去【一作塞】尽片影【一作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一作相】随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

寄青城山颢禅师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曾聼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丹桂得已晩故山归尚遥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秋日犍为【一作巴南】道中【一作途中感怀】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芳草不长緑故人无【一作难】重期那堪更南渡乡国巳【一作是】天涯

送僧归江东【一作岐下送蒙上人归天台】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去留那有着语默不离禅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一作石桥云畔树应老旧房前】

喜友人及第

孤吟望至公已老半生中不有同人逹兼疑此道穷只应才自薄岂是命难通尚激搏溟势期君借北风

上巳日永崇里言怀【一本无下五字】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送僧归天竺

忽忆曾栖处千峰近沃州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汲带寒汀月禅隣贾客舟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牛渚夜泊

烟老石矶平袁郎夜泛情数吟人不遇千古月空明人事年年别春潮日日生无因逢谢尚风物自凄清

送友人归江南

渚田芳草徧共忆故山春独往沧洲暮相看白发新定过林下寺应见社中人只恐东归後难将鸥鸟亲

过陶徵君隐居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一作情】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铢轻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不随陵谷变应只有【一作是】高名

江上旅泊

汀洲一夜泊久客半连樯尽说逢秋色多同忆故乡孤冈生晩烧独树隐回塘欲问东归路遥知隔渺茫

灞上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征骑少闲日緑杨无旧隂水侵秦甸濶草接汉陵深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寄舅

中朝轩冕内久絶?家亲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赠休粮僧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堦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题絶岛山寺

絶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夕阳高鸟过疎雨一钟残骇浪揺空阔灵山厌渺漫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读侯道华真人传

汉皇轻万乘方士说三丹不得修心要翻知出世难茂陵春竟緑金掌曙空寒何似先生去翩翩逐彩鸾

残【一作叹】花

迟迟傍晓隂昨夜色犹深毕竟终【一作荣】须落堪悲古与今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一作独伤】心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樵者

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莫看棋终局溪风晩待归

南涧耕叟

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存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见说经荒後田园半属人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苹

屈原庙

谗胜祸难防沈寃【一作魂】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宿庐山絶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自嫌心不逹向此梦长安

王逸人隐居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隂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申州道中

风紧日凄凄乡心向此迷水分平楚阔山接故关低客路缘烽火人家厌鼓鼙那堪独驰马江树穆陵西

江上怀翠微寺空上人

旅泛本无定相逢那可期空怀白阁夜未荅碧云诗暮雨潮生早春寒鴈到迟所思今【一作吟】不见乡国正天涯

秋宿鹤林寺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远望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秋晩书怀

看看秋色晩又是出门时白发生非早青云去自迟梦唯怀上国迹不到他岐以此坚吾道还无媿已知

途中秋晩送友人归江南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正逢揺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里巷半空兵过後水云初冷鴈来时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巳亥岁感事

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汉营岂是将皆无上略直疑天自弃苍生瓜沙旧戍犹传檄吴楚新春巳废耕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金陵晩眺【一作怀古】

苇声骚屑水天秋吟对金陵古【一作晩】渡头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若无仙分应须老幸有归【一作青】山【一作山归】即合休何必登临更【一作共】惆怅比【一作本】来身【一作人】世只如浮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身从谪宦方沾禄才被槌埋更有声过县巳无曾识吏到厅空见旧题名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鳞鬛摧残志未休壮心飜是此身讐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耕钓旧交吟好忆雪霜危栈去堪愁如何只是三年别君着朱衣我白头

夏日书怀寄道友

逹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和进士张曙闻鴈见寄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趂高秋作恨媒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鹦鹉洲即事【一作眺望】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曾【一作因】解爱才幽岛暖闻燕鴈去晓江晴觉蜀波来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一作征】帆万里回

读留侯传【未句缺五字】

覆楚讐韩势有余男儿遭遇更难如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圮桥一卷书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赤壁怀古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勲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分明胜败无寻处空聼渔歌到夕曛

东晋

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看取不成投笔後谢安功业复何如

秦国金陵王气全一龙正道始东迁兴亡竟不关人事虚倚长淮五百年

春夕【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一作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一作多】年絶【一作别】华发春唯【一作移】满镜【一作两鬓】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涧松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湘中弦【一作謡】

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一作无】闲【一作一问】人王孙不见草空緑惆怅渡头春复春

烟愁雨细云冥冥杜兰香老三湘清故山望断不知处鶗鴂【一作鷤鵊】隔花时一声

续纪汉武【一作读汉武内传】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巳萧疎

陇上逢江南故人

三声戍角边城暮万里乡心塞草春莫学少年轻远别陇关西少向东人

夷【一作巴】陵夜泊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橹声

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海棠图

海棠花底三年客【一作住】不见【一作觉】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看【一作见】图画始慙虚到蜀城来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过二妃庙

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欢戚犹来恨不平此中高下本无情韩娥絶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放鹧鸪【一作鸂?】

秋入池塘风露微晓开笼槛看初飞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

远辞岩窦泻潺潺静拂云根别故山可惜寒声留不得旋添波浪向人间

巫山旅别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幽兰

幽植衆寜【一作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一作青春】到每迟不如【一作知】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读庾信集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唯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

过绣岭宫

古殿春残緑野隂上皇曾此驻泥金三城帐属升平梦一曲铃关怅望心苑路暗迷香辇絶缭垣秋断草烟深前朝旧物东流在犹为年年下翠岑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遰三巴路羇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肉远转於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题净衆寺古松

百尺森疎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清隂可惜不驻【一作嗟住不】得归去暮城空首回

折杨柳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

七夕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泛楚江

九重城外家书远百里洲前客棹还金印碧幢如见问一生安稳是长闲

初过汉江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题授阳镇路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

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燕脂桃颊棃花粉共作寒梅一面粧

江雨望花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二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二十四·彭定求
  曹德·隋树森
  楔子·吴昌龄
  卷一·万树
  卷一·杜文澜
  补遗·李贺
  卷一百四十二·徐世昌
  沈雄·龙榆生
  卷三·沈德潜
  附録·吴雯
  卷四十一·陈元龙
  卷四百七十·佚名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章 奸相造谋·屠隆

    〔净扮卢■〈木巳〉蓝面上〕利大机应险。官高势自炎。名花扶绣毂。华烛映珠帘。气夺三光暗。威行万口钳。人知心不赤。天使面常蓝。自家唐朝大丞相卢■〈木巳〉是也。地尊元辅。礼绝百僚。天性贪残。机谋

  • 古今词论·王又华

    ○杨守斋词论杨守斋曰:作词有五要,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疯,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第二要择律。律不应月,则不美,如十一月须用正宫,元宵词必用仙吕宫为相宜也。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

  • 卷三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六孟郊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讌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一作青】云舫愿奏清风琴高岸立旗戟潜蛟失【一作互】浮沉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山

  • ●卷二百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二。   起绍兴十二年八月十四日庚午,尽十二月十六日甲戍。   皇太后回銮至行在。   车驾至自临平皇太后还宫满城士庶夹道耸观皆以手加额声洋溢太后居於慈甯殿宰臣文武百官上表称贺亦有献赋

  • ●卷九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十四。   汴都记曰:十二月初边报知药师以常胜军叛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直抵燕中左右近臣仓皇失色未及修备而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师已渡河直至城下虏(改作敌)兵如入无人之境朝廷知贼(改作敌)锋逼近乃连遣使求

  • 卷一·檀道鸾

      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檀道鸾《续晋阳秋》《世说》注一,《初学记》)  司马文王问刘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郄正

  • 千百年眼卷十一·张燧

    采石之战有先备 虞允文之战采石也,以七千卒却虏兵四十万,厥功伟矣,忌者犹曰适然。岂知公于绍兴辛巳之前,已因轮对,面奏虏必叛盟,兵必分五道,正兵必出淮西,奇兵必出海道,宜令良将劲卒备此二境。其先事之识,已绝出众人之表矣。及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八【起着雍困敦正月尽重光单阏十二月凡四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眀安孝皇帝绍定元年春正月丙子朔上夀眀慈睿皇太后册寳于慈眀殿 庚辰金遣完顔玛尔楚如蒙古吊慰 二月乙巳朔金大寒雷雪木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万历五年六月丁巳朔先是万历四年倭贼连艘突犯韭山浪冈渔山等洋逼近定海道参督兵截剿斩级七十三名颗至是按臣勘实参闻命赏原任浙江巡抚谢鹏举银币原任海道副使刘翾原任宁波知府周良宾等赏各有差○戊午大内工完太监李龙

  • 卷之六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一百七·李锴

    附序传锴生于蜀年三十有六归休乎盘隂父母生之我后长飬之天地优游之故当壮盛得离跂佁儗肆厥志盘隂虚无人樵爨之隙览古高遰时读旧史有蕴而隠精凿而佚疏而互紊而乖迕者辄孴羣书研几之匹夫挟移山之愚矻矻十有余年成书百

  •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司马光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 [1]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1]春季,正月朔(初一),王莽率领公侯卿士捧着新制的皇太后御玺,呈上太皇太后,遵从上天的符命,去掉汉朝的名号。 初,莽娶

  •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吕思勉

    隋末,群雄剧战,皆在北方。若南方,则虽有若萧铣、杜伏威,据地较广,兵力较强者,亦不逾时而定。可见其时政治之重心,实在北方也。朱粲,亳州城父人。亳州,今安徽亳县,城父县,在亳县东南,今其地名城父村。“初为县佐史。大业末,从军讨长

  • 卷二十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二  元 刘因 撰论语十八子路首章【子路问政】或问先之劳之曰明于左右师保之为先切于佚使劝相之为劳苏氏之説如此○如欲使民亲其亲我必先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长我必先之以弟劳之如星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孔子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读解】 这一章是《论语》全篇的总结。孔

  • 卷一·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一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度律上尔雅释噐律谓之分【律管可以分气】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隂阳之声以为乐噐【阳声属天隂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为作也故书同作铜郑司农云阳

  • 卷第一·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一 初住处州妙严禅院语录 住湖州显忠资福禅寺门人(守诠)等编 师受请 判府左司。度疏。师拈示众云。此是判府左司。两手分付。谓之无尽藏顶王三昧。言言见谛。句句朝宗。若也知得。更不重说偈言。若

  • 净土十疑论白话释·智顗

    第一疑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