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节 父亲①

①父亲舒永寿,属正红旗,皇城护军,月薪三两饷银。

我一点不能自立:是活下去好呢?还是死了好呢?我还不如那么一只小黄绒鸡。它从蛋壳里一钻出来便会在阳光下抖一抖小翅膀,而后在地上与墙角,寻些可以咽下去的小颗粒。我什么也不会,我生我死须完全听着别人的;饿了,我只知道啼哭,最具体的办法不过是流泪!我只求一饱,可是母亲没有奶给我吃。她的Rx房软软的贴在胸前,ru头只是两个不体面而抽抽着的黑葡萄,没有一点浆汁。怎样呢,我饿呀!母亲和小姐姐只去用个小砂锅熬一点浆糊,加上些糕干面,填在我的小红嘴里。代乳粉与鲜牛乳,在那不大文明的时代还都不时兴;就是容易找到,家中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为我花。浆糊的力量只足以消极的使我一时不至断气,它不能教我身上那一层红软的皮儿离开骨头。我连哭都哭不出壮烈的声儿来。

假如我能自主,我一定不愿意长久这么敷衍下去,虽然有点对不起母亲,可是这样的苟且偷生怎能对得起生命呢?

自然母亲是不亏心的。她想尽了方法使我饱暖。至于我到底还是不饱不暖,她比任何人,甚至于比我自己,都更关心着急,可是她想不出好的方法来。她只能偎着我的瘦脸,含着泪向我说:“你不会投生到个好地方去吗?”然后她用力的连连吻我,吻得我出不来气,母子的瘦脸上都显出一点很难见到的血色。

“七坐八爬”。但是我到七个月不会坐,八个月也不会爬。我很老实,仿佛是我活到七八月之间已经领略透了生命的滋味,已经晓得忍耐与敷衍。除了小姐姐把我扯起来趔趄着的时候,我轻易也不笑一笑。我的青黄的小脸上几乎是带出由隐忍而傲慢的神气,所以也难怪姑母总说我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小东西”。

我猜想着,我那个时候一定不会很体面。虽然母亲总是说我小时候怎么俊,怎么白净,可是我始终不敢深信。母亲眼中要是有了丑儿女,人类即使不灭绝,大概也得减少去好多好多吧。当我七八岁的时候,每逢大姐丈来看我们,他必定要看看我的“小蚕”。看完了,他仿佛很放心了似的,咬着舌儿说——他是个很漂亮的人,可惜就是有点咬舌儿——“哼,老二行了;当初,也就是豌豆那么点儿!”我很不爱听这个,就是小一点吧,也不至于与豌豆为伍啊!可是,恐怕这倒比母亲的夸赞更真实一些,我的瘦弱丑陋是无可否认的。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父亲的模样,我说不上来,因为还没到我能记清楚他的模样的时候,他就逝世了。这是后话,不用在此多说。我只能说,他是个“面黄无须”的旗兵,因为在我八九岁时,我偶然发现了他出入皇城的那面腰牌,上面烫着“面黄无须”四个大字。

义和团起义的那一年,我还不满两岁,当然无从记得当时的风狂火烈、杀声震天的声势和光景。可是,自从我开始记事,直到老母病逝,我听过多少多少次她的关于八国联军罪行的含泪追述。对于集合到北京来的各路团民的形象,她述说的不多,因为她,正像当日的一般妇女那样,是不敢轻易走出街门的。她可是深恨,因而也就牢牢记住洋兵的罪行——他们找上门来行凶打抢。母亲的述说,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难以磨灭。在我的童年时期,我几乎不需要听什么吞吃孩子的恶魔等等故事。母亲口中的洋兵是比童话中巨口獠牙的恶魔更为凶暴的。况且,童话只是童话,母亲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是直接与我们一家人有关的事实。

我不记得父亲的音容,他是在哪一年与联军巷战时阵亡的。他是每月关三两饷银的护军,任务是保卫皇城。联军攻入了地安门,父亲死在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

那时候,母亲与姐姐既不敢出门,哥哥刚九岁,我又大部分时间睡在炕上,我们实在无从得到父亲的消息——多少团民、士兵,与无辜的人民就那么失了踪!

多亏舅父家的二哥前来报信。二哥也是旗兵,在皇城内当差。败下阵来,他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那正是热天。店中职工都已逃走,只有我的父亲躺在那里,全身烧肿,已不能说话。他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来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一语未发。父亲到什么时候才受尽苦痛而身亡,没人晓得。

父亲的武器是老式的抬枪,随放随装火药。几杆抬枪列在一处,不少的火药就撒落在地上。洋兵的子弹把火药打燃,而父亲身上又带有火药,于是……。

在那大混乱中,二哥自顾不暇,没法儿把半死的姑父背负回来,找车没车,找人没人,连皇上和太后不是都跑了吗?

进了门,二哥放声大哭,把那双袜子交给了我的母亲。许多年后,二哥每提起此事就难过,自谴。可是我们全家都没有责难过他一句。我们恨八国联军!

母亲当时的苦痛与困难,不难想象。城里到处火光烛天,枪炮齐响,有钱的人纷纷逃难,穷苦的人民水断粮绝。父亲是一家之主,他活着,我们全家有点老米吃;他死去,我们须自谋生计。母亲要强,没有因为悲伤而听天由命。她日夜操作,得些微薄的报酬,使儿女们免于死亡。在精神状态上,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这点痛苦并不是什么突出的例子。那年月,有多少儿童被卖出去或因饥寒而夭折了啊!

联军攻入北京,他们究竟杀了多少人,劫走多少财宝,没法统计。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北京家家户户的鸡都被洋兵捉走。敢出声的狗,立被刺死——我家的大黄狗就死于刺刀之下。偷鸡杀狗表现了占领者的勇敢与威风。以言劫夺,占领者的确“文明”。他们不像绿林好汉那么粗野,劫获财宝,呼啸而去。不!他们都有高度的盗窃技巧,他们耐心地,细致地挨家挨户去搜索,剔刮,像姑娘篦发那么从容、细腻。

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那里的住户都是赤贫的劳动人民,最贵重的东西不过是张大妈的结婚戒指(也许是白铜的),或李二嫂的一根银头簪,可是,洋兵以老鼠般的聪明找到这条小胡同,三五成群,一天不知来几批。我们的门户须终日敞开,妇女们把剪子藏在怀里,默默地坐在墙根,等待着文明强盗——刽子手兼明火、小偷。他们来到,先去搜鸡,而后到屋中翻箱倒柜,从容不迫地、无孔不入地把稍有价值的东西都拿走。第一批若有所遗漏,自有第二批、第三批前来加意精选。

我们的炕上有两只年深日久的破木箱。我正睡在箱子附近。文明强盗又来了。我们的黄狗已被前一批强盗刺死,血还未干。他们把箱底儿朝上,倒出所有的破东西。强盗走后母亲进来,我还被箱子扣着。我一定是睡得很熟,要不然,他们找不到好东西,而听到孩子的啼声,十之八九也会给我一刺刀。一个中国人的性命,在那时节,算得了什么呢!况且,我又是那么瘦小,不体面的一个孩子呢!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卷五百七 列传二百九十四·赵尔巽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十九·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一·汪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四·李心传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六十九·徐乾学
  卷十·凌雪
  卷之二百五·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八·沈佳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五·刘凤
  导言·金毓黻
  ·请变通船政书·丁曰健
  安德王高延宗传·李百药
  文德长孙皇后传·欧阳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五出 凯宴·李渔

    〖菊花新〗(外冠带,引众上)雁书来自故乡天,闻道娇雏尚待年。同事有高贤,恰好是雀屏佳选。下官得胜班师,正接着平安家报。大的女儿已许了戚家,二女尚无着落。我想韩状元年方弱冠,闻得他未有姻亲,舍了此人,那里去寻快婿?今日同赴太

  • 第一齣~第十齣·陈汝元

    第一齣 首引【临江僊】〔末上〕词曲元人称独步。到今户叶宫商。夷坚豔异总荒唐。何如苏学士。才节世无双。赤壁一游閒事耳。生平梗槪宜详。金莲新谱慢铺张。未能追雪调。聊取佐霞觞。【汉宫春】苏轼奇才。应制科独对

  • 悲思·徐志摩

    悲思在庭前—— 不;但看新罗憨舞,紫藤吐艳,蜂恣蝶恋——悲思不在庭前。悲思在天上—— 不;但看青白长空,气宇晴朗,云雀回舞——悲思不在天上。悲思在我笔里—— 不;但

  • 卷一百四十三·徐世昌

    段承实段承实,字芳山,南昌人。道光己亥举人,由内阁中书历官刑部员外郎。有《寸草心斋诗钞》。夜行水响暗中听,孤帆夜不停。舟轻去飞鸟,镫闪似流萤。风静浪仍白,月明山更青。五更有凉意,秋色在疏星。杂诗黄鹄

  • 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房玄龄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充少孤,居丧以孝闻。袭父爵为侯。拜尚书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课。辩章节度,事皆施用。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

  • 列传第五十八·刘昫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父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

  •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脱脱

        吕端 毕士安 寇准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父琦,晋兵部侍郎。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着作佐郎、直史馆。太祖即位,迁太常丞、知浚仪县,同判定州。开宝

  • 卷二十七 雍熙三年(丙戌,986)·李焘

      起太宗雍熙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寅,德彞為右千牛衛大將軍、判沂州,時年十九。會飛蝗入境,吏民請坎瘞火焚之,德彞曰:「上天降災,守土之罪也。」乃責躬引咎,齋戒虔禱,而蝗自殪。   先是,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岳

  • 建康实録卷十四·许嵩

    宋太宗明皇帝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戊辰生二十五年封淮南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践阼累迁镇军将军景和中位雍州刺史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是岁入朝时废帝诛戮大臣疑畏诸父收上付廷

  • 无名氏后汉书·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一吴汉为大将军,为人质厚少文,无造次之能,不能以言自达,诸将多荐举者。召见其后,勤不离公门,上亲信之。先进故将皆怨曰:「吴将军昼夜不离左右,殊不可为也。」〔一〕──书钞卷五一 〔一〕此引与范书吴汉传有异,

  • 卷上 儒门宗旨·周梦颜

    昆山后学周梦颜谨辑 儒门宗旨读书当知宗旨从古圣贤当以孔子为宗孔子所言当以论语为宗论语五百章当以一贯为宗人将五百章分读故但知参乎章重一贯余将五百章合读乃知全书皆重一贯也孔颜心相契合不待明言其闻言即悟者不

  • 卷下·佚名

    南方去是百千万亿江河沙诸佛土杂种宝锦世界树根华王如来、南方去是无数百千诸佛土诸好庄饰世界德宝尊如来、南方去是百千万亿诸佛土消冥等世界初发心离恐畏超首如来、南方去是十八亿江河沙诸佛土严净世界离垢净如来、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身密不思议品第七之余复次寂慧。如来身相。一众会中有得见者有不见者。其得见者欢喜瞻仰。其不见者默然懵瞪。寂慧当知。如来不以段食资养。或有众生见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四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从此已下七卷。总是善财善知识。自此已下十个善知识是十住门 一示善知识所居方面者。何故令往南方。以明托方隅而表法。以南为正。为离为明。以离中虚。以中虚故。离为明为日。为九天。在身为头为目为

  • 卷二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一晁王文富张赵传晁明远名迥。世为清丰人。父俭。徙家彭门。明远幼能文。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第。至道末官翰林学士。性乐易淳固。服道甚笃。历官临事未甞挟情害人。真宗数称为长者。初受学於刘海蟾。得炼形

  • 卷第九·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九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祖旁出世家第五之一 南岳旁出世家   ·(二世)南岳僧照禅师   ·南岳大善禅师   ·枝江慧成禅师   ·蓝谷慧超禅师   ·巴丘慧耀禅

  • 初品 根本法门品·佚名

    第一 根本法门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门

  • 开元释教录·智升

    佛教经录。智升编纂。24卷。自宋以后,历代大藏经均收录。1949年前南京金陵刻经处有单行本刊行。智升,中国唐代高僧。博古达今,“义理悬通,二乘俱学,然于毗尼,尤善其宗”。因感前辈聂道真、道安、道宣等人所著目录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