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回 曹咎违令败汜水 项王挑战却楼烦

话说汉王探知项王离了成皋,往攻彭越,心中甚喜,即遣将领兵前至城下索战。大司马曹咎依着项王命令,坚守不出。汉兵等侯终日,不得一战,回报汉王。汉王吩咐:“明日再往,如此如此。”

次日,汉兵到得成皋城下,一齐向城中叫骂,骂到口渴,便就怀中取出饮食,坐在地上大啖。有时困倦,即卸下衣甲,倒地而睡,睡醒又复叫骂,直到日落,方始收队回去。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城中楚兵听得,人人愤怒,告知曹咎,皆欲出战。曹咎便将项王临去嘱咐言语,传谕将士一番,说:“此是汉兵见我不出,故意前来诱敌,但当置之不理,不可逞着一时之忿,中他诡计。”众将士闻了曹咎之言,只得忍气退去。谁知,汉兵见楚军不出,又多派兵士,将荥阳城团团围住,日夜分班,轮流叫骂,竟无一刻停歇。后来愈骂愈甚,真是不堪入耳。城中楚兵被他絮聒得睡卧不安,五心焦燥,竟连曹咎都动了气,定欲出兵一战。长史司马欣苦谏不听。先一日遣人到得汉营,下了战书。汉王闻知曹咎出战,心中大喜。遂遣樊哙引一军伏在汜水之左,靳歙引一军伏在汜水之右。嘱咐道:“来日楚兵出城,必渡汜水,俟其半渡时,两军齐出攻之,必能取胜。”

到了次日,曹咎同司马欣果然领兵渡过汜水。方才渡得一半,忽见一彪军从岸左杀来,为首大将乃是樊哙,曹咎急挥兵迎敌。正战之间,又闻背后喊声大作,靳歙引军从岸右杀来。曹咎命司马欣分兵拒住,两下苦战一阵。汉王又领着众将前来接应,三路夹攻,楚兵抵敌不住,死者无数。隔岸楚兵又因汉兵阻住汜水,不能得渡,曹咎、司马欣被汉兵四面围困,随身仅有数十骑,二人势迫力穷,无路可走,便拔起佩刀自刎而死。汉兵大获全胜,收取楚国金玉财宝甚多,时汉四年冬十月也。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得了敖仓,命周勃领兵把守,自己带同樊哙等进兵广武,又遣郦商引兵往攻荧阳。

当日项王领兵离了成皋,前到梁地外黄。此时外黄已归彭越占领,派有将官镇守,一见楚兵到来,闭城拒敌。项王引兵攻城,城上木石交下,项王大怒,亲督将士,并力急攻。一连攻了数日,外黄小小城池守兵无多,粮食缺乏,外面又无救援,守将力竭势穷,杀条血路逃走。城中无主,人民只得开城投降。项王入得城中,深恨外黄人民为彭越坚守,不肯即时投降,又动了杀心。下令城中男子年在十五岁以上者,悉数前往城东地方,要想将他们尽行坑死。

外黄人民闻得此令,知是祸事临头,欲待反抗,无奈楚兵到处密布,连逃走都无出路,恰同猪羊遇了屠户,惟有任他宰割而已。此时众人性命只在呼吸,谁知忽来了一位救星。外黄城中有一小儿,现年十三岁,乃是县令舍人之子,生得聪明伶俐,口才便捷。今见项王要坑死多人,自己虽然五分,但是亲族朋友连累不少,于是想出一计,前往楚营,求见项王。楚军将士见此人小小年纪,竟敢冒昧见王,各自称异。项王闻说小儿求见,亦觉奇怪,传令唤入。小儿闻命入内,见了项王,行礼已毕。项王问其来意,小儿说道:“前日彭越倚借兵力,劫制外黄人民,令其归降,外黄人民无力抵拒,不得已暂时假降,日夜专望大王到来。谁知大王一到,又欲将人民尽行坑死,似此举动,大失人心!由此东去粱地十数城,自皆不敢来降,大王岂不枉费兵力?”

项王闻言,猛然醒悟,心中暗想:“小儿之言,甚是不错,我与曹咎只约十五日回兵,今攻打外黄,已费数日,别城若照此样,岂不误了约期。”于是传出命令,一律赦免,立即催兵进发。所过之处,闻此消息,争先开门迎降,一直到了雎阳。不过数日,竟将彭越所取十七城,全数收复。正拟回兵,得急报:“曹咎兵败自尽,成皋已失,汉王现在屯兵广武。”项王闻信,顿足叹息,吩咐拔队尽起,星夜赶回。

项王将到荧阳,望见汉兵正在围攻,楚将钟离昧被困垓心,不能得出。项王挥兵急进,汉兵一见项王到来,人人胆怯,发一声喊,溃围而走,都向广武退去。钟离昧得脱,与项王合兵,同到广武驻扎。

原来广武乃是山名,此山中间断裂,成一深涧,名为广武涧。汉兵在涧之西边,筑城驻札。楚兵在涧之东边,亦筑城驻扎。两军各据险阻,相持不下。项王几次出兵索战,汉兵坚守不出,项王也就无法。

一日,项王无事,就军中挑选一班壮士,命其陆继前往汉营,独身挑战汉军中有一人最善骑射,名曰楼烦。汉王闻说楚使壮士挑战,便命楼烦前往射之。楼烦奉命,带了弓箭走到营前,早望见楚军一个壮士,身骑战马,手中抡着兵器,在营外扬威耀武,大声叫道:“何人敢来与我决一胜负?”话声未了,楼烦一箭射去,正中其人要害,立即坠马而死。楚军赶将尸首拖回,却又使一人出来叫战,楼烦依前放箭,其人又被射死。如此一连射死数人,楚兵见楼烦箭无虚发,人人心惊,不敢再出挑战。

楼烦射死楚兵,甚是得意,正待回营报功,忽远远望见楚军中又有一骑如飞而至,马上坐着一人,全身披挂,手持画戟。楼烦不知是谁,心想:“他又前来送死。”方欲拈弓搭箭,仍前射去,瞥见其人已近,圆睁两眼,威猛非常,不觉望而生畏。又猛听得大喝一声,有如晴空打个霹雳,楼烦未及提防,竟吓得目不敢视,两手弓箭散落地上,抱着头飞奔回营。汉王闻知,急遣人出外探问:“楚营来将,到底是谁?竟然如此勇猛!”其人回报:“并非别人,乃是项王。”汉王听了大惊!传令将士:“紧闭营门,不可轻与对敌。”原来项王闻得楼烦射死数人,心中大怒,亲自出马,喝退楼烦。又等片刻,见汉营中竟无一人敢出,然后回去。

过了数日,项王又遣人到汉营中,见了汉王,传达项王之语道:“现在天下纷乱数年,人民不得休息,不过因吾二人而已。今吾愿与王独身挑战,决一雌雄,谁胜谁败,立时可定,何苦累天下许多百姓,无辜受苦。”汉王听说,心想:“我如何斗得过项王。”因笑对使者道:“汝为我辞谢项王,所言不能从命,吾情愿与王斗智,不能与王斗力。”使者回报,项王见计不成,也就罢了。一日项王忽然想得一法,便欲将太公挟制汉王。未知此策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仪四·刘昫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张廷玉
  ●卷第十二·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五·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八·佚名
  卷二·胡仔
  卷八十三·司马迁
  六五 往日本去·周作人
  牛弘传·李延寿
  卷六十五·阿桂
  卷五十五·纪昀
  卷六十四·佚名
  黄文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居竹轩诗集卷一·成廷珪

    (元)成廷珪 撰○操题王彦龙藏三茅郎元隠墨兰登勾曲兮常良揽薜带兮筠裳絷白驹兮空谷葆九凤兮扶桑泛光风兮既零雨水浅浅兮石楚楚望夫君兮不来怅清风兮日将暮○古诗七言送周草牕尊师归庐山太平宫匡庐之山仙所居银河倒蘸青

  • 卷一百二十二·志第七十五·礼二十五等·脱脱

        ◎礼二十五   ○山陵   山陵、谥祔、服纪、葬仪与士庶之丧制为凶礼。其上陵忌日,汉仪如吉祭。宋制,是日禁屠杀,设素馔,辍乐举哭,素服行事,因以类附焉。   太祖建国,号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康陵,翼祖曰定陵,宣

  •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五。   起绍兴十五年十月其,尽日。   建炎元年今上皇帝即位以廷议与金人三镇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公不胜忠愤上疏及移书宰辅辨白其略云:元议与金人三镇及金帛骡马遣使送誓书差沈晦为国信使

  • 卷七·李心传

     朝事二  淳熙改元本用纯字干道癸巳岁冬至日上祀南郊肆赦改明年元为纯熙既宣制矣后六日甲辰中书门下省言若合淳化雍熙言之当用淳熙字庶几仰体主上取法祖宗之意从之是时先人在虞雍公宣威幕府敕制初下众未有言先人语

  • 卷第七·徐鼒

    秋七月丙戌朔,明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崇祯帝后祔祭。明吏科给事中章正宸疏陈时事。正宸字羽侯,号格庵,会稽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选庶吉士。温体仁招之,不往;改礼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忤座主首辅周延儒,编管均州(事详「纪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戊辰朔。祭大社、大稷。遣都察院、左都御史舒辂行礼。  ○己巳。科尔沁多罗扎萨克图郡王鄂齐尔等、来朝  ○庚午。上召大学士、及起居注官等、论满洲诸翰林官学问优劣毕。大学士

  • 中兴小纪卷二十·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六年【嵗在丙辰】春正月诏四川都转运使赵开亲董饷至宣抚使呉玠军前而都督张浚亦奏诘开违慢又诏四川安抚大使席益趣开行且除开徽猷阁待制复降指挥转运使不当与四路漕臣同系衔凡此皆所以解间隙趣应办也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官制四吏部五吏【旧隶本司掌行今归验封司】国初因前代之制令有司设司吏许各保贴书二名其後定设掾史令史书吏司吏典吏俱视政事繁简为额及政事益繁又设提控都吏人吏胥吏狱典攅典事简者则裁减之所

  • 东溪日谈録卷九·周琦

    经传谈上总说三代以前无书可读圣贤迭兴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有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三代之后有书可读其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无闻焉人病道耶道病人耶吾不得而知也至宋始有羣贤

  • 卷十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七春官宗伯第三之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正义贾氏公彦曰郑目录云象春所立之官宗尊也伯长也春出生万物天子立宗伯使掌邦礼

  • 君道第十二·荀况

    [题解]本篇主张君主要“修身”,要以身作则,“隆礼至法”,“尚贤使能”,善于用人,“慎取相”,这样,就能把国家治理好。篇中所说的“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百亡”,无疑可成为君主的座右铭。除君道外,篇

  • 代 序 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林语堂

    南怀瑾老子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子。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

  •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觉训

    京北五冠山灵通寺住持教学赐紫沙门(臣)觉训奉 宣撰流通一之一论曰夫佛陀之为教也。性相常住。悲愿洪深。穷三际。遍十方。雨露以润之。雷霆以鼓之。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五目不能睹其容。四辩莫能谈其状。其体也无去

  •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

      ──二十六年七月在庐山大林寺讲──   悬论    一 释经题略明全经纲要    二 释译题略叙四译历史    三 释品题略明今讲宗旨   释经    甲一 问答抉择     乙一 问答正宗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六又彼经主。于此生疑。尔时此法。为名安住。为名衰异。为名坏灭。今当为决。已生位中。住异灭三。起用各别。令所相法。于一时中。所望不同。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中书舍人张商英述  华严性海纳香水之百川。法界义天森宝光之万像。极佛陀之真智。尽含识之灵源。故世主妙严文殊结集。龙宫诵出。鸡岭传来。继踵流通普闻华夏。李长者合论四十轴。观国师疏钞一百卷。龙树尊

  • 莫普拉·乔治·桑

    《莫普拉》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46年。该小说描写一个封建家族的两个后代莫普拉和艾德梅的爱情故事。莫普拉在艾德梅的启迪下,改变了封建观念和流寇恶习,结成互敬互爱的夫妻。 该小说表达了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活动家和理论家孔多塞著。1795年巴黎出版。此书被称之为“18世纪的最后遗嘱”。作者将此书写成反映全面历史的书籍,并从中概括出从原始时代到法国革命的人类精神。书中揭示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