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辜讲
孔子说:“随着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更大的快乐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仰慕你的才能从远方前来拜访。但是,即使不能为人所称道却能淡然处之的人,也确实是真正聪慧而高尚的人啊! ”
辜解
在中国人眼中,只有有教养的人才能称为君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朱子注谓:“学之为言效也。”余窃谓,学之义甚广,不当作效字解,使后之为学者只求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所谓依样画葫芦者是也。犹忆中国乾嘉间,初弛海禁,有一西人身服之衣敝,当时又无西人为衣匠者。无已,招华成衣至,问:“汝能制西式衣否?”成衣曰:“有样式即可以代办。”西人检旧衣付之,成衣领去。越数日,将新制衣送来,西人展视,剪制一切均无差,惟衣背后剪去一块,复又补缀一块。西人骇然问故,成衣答曰:“我是照你的样式做耳。”今中国锐意图新,事事效法西人,不求其所以然,而但行其所当然,与此西人所剪之成衣又何以异与,噫!
编者注
孔子说:“要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到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朱熹注释说:“学的意思是效仿。”我私下认为,“学”字意思很宽广,不能解释为效仿,(效仿)让后来的学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俗语常说的照葫芦画瓢。
记得在中国清朝的乾嘉年间,当时刚刚开放海禁,有一个欧洲人来到中国,身上的西装破旧了,而当地又没有欧洲的裁缝,于是便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道:“你能制作西装吗?”中国裁缝回答道:“只要是有样式,我就能仿照着做出来。”于是欧洲人就拿出一件旧衣服给裁缝做样式。过了几天之后,裁缝拿着制作好的新西装前来交货了。欧洲人打开新西装检查,发现一切样式均分毫无差,唯独新西装的后背处剪掉一块,又缝缀上了一块补丁。欧洲人大惑不解,向中国裁缝询问原因。中国裁缝就回答说:“我这完全是按照你给我提供的样式做的啊!”
现在我国锐意维新,各方面都效仿西方人,而不追求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这和根据破西装制作新衣服的笑话又有什么区别呢?唉!
猜你喜欢 弟子职第五十九·管仲 卷二四·邱濬 古文尚书冤词卷三·毛奇龄 卷十五·康熙 卷十一·方苞 卷三十九·魏了翁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二·魏了翁 墨子卷三·墨子 汾州太子昭禅师·惠洪 卷七·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三·唐慧琳 开元释教录卷第五·智升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