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四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李春芳行礼

○未封宫御武氏卒追封常殡丧礼如康嫔刘氏例

○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英国公张溶行礼

○己酉祭 帝社 帝稷遣成国公朱希忠行礼

○庚戌岷府长寿王誉木□喜薨赐祭葬如例

○辛亥朝鲜国王李峘遣陪臣礼曹判书金澍等入贺殿廷工成及 万寿圣节宴赉如例

○壬子苑田献嘉禾一茎双穗八十一本一茎三橞六本一茎四穗一本 上以示辅臣遣成国公朱希忠献 太庙廷臣表贺

○癸丑泰宁等卫夷人头目升合等入贺 万寿圣节宴赉如例

○甲寅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彭城伯张熊祭 泰陵

○以 万寿圣节遣清平伯吴家彦广宁伯刘允中兴安伯徐梦旸玉田伯蒋荣分祭 八陵都指挥同知陈书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都指挥同知王极祭 孝洁皇后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各陵寝

○丙辰 万寿圣节遣成国公朱希忠祀 天于玄极宝殿驸马都尉谢诏祭 内殿 上嘉二臣代祀祗慎效劳年久诏岁增希忠禄米百石加诏太子太保文武群臣各具朝服于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群臣宴赐节钱钞王府入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仍宴于阙左门

○致仕大学士严嵩李本各表贺 万寿圣节及进帝坛香烛本复献 圣德同 天万年纯佑颂 上嘉纳之各赐金币

○命神枢营佐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时雨充本营练勇参将升岷州守备指挥张德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延绥游击将军

○初南京兵科给事中范宗吴言故事操江都御史职在江防应天凤阳二巡抚军门职在海防各有信地后因倭患遂以镇江而下通常狼福等处原属二巡抚者亦隶之操江以故二巡抚得以诿其责于他人而操江都御史又以原非本属兵难遥制亦泛然以缓圌视之非委重责成之初意矣自今宜定信地以图山三江会口为界其上属之操江其下属之南北二巡抚万一留都有急则二巡抚与操江仍并力应援不得自分彼此庶责任有归而事体亦易于联络章上 上命南京兵部会官杂议以闻至是议定兵部覆请行之诏可今后不系操江所辖地方一切事务都御史不得复有所与

○辛酉诏加御史姜儆王大任俸各一级以访求玄秘劳也

○癸亥 裕王第三子生

○建州女直夷人都指挥使忙恰答牙等畨族人纳麻萧等各来朝贡方物宴赏如例

○甲子以各处织造钦改叚疋违限罚各抚按官俸二月并令工部查经管官职名已未完数目及侵用等情工部覆奏 上曰改织叚疋原非加泒各官怠职玩事违限日久本当重治姑从宽已角□羊者免罚余各该掌印官并抚按俱住俸候角□羊到日分别参究治罪

○戊辰 宪宗纯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茂陵

○辛未祭夜明于夕月坛遣英国公张溶行礼

○癸酉祭历代帝王遣镇远侯顾寰行礼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永明等陈六事一励风纪言御史按治一方务秉公持正身先俭约日廪五升之外秋毫无取诸饮食供张导从夫马一切不以烦民乃为称职今后有糜费无度及馈送士夫牌坊夫马水手之类俟回道之日即以不职署考二公举劾请敕抚按廉察所属务秉至公有所剌举必直书其贤不肖之实不以短于逢迎而没其善不以有所凭藉而纵其奸至于贪秽尤著者许不时论列比其复命虽有举无剌亦宜听之又科臣参驳例以举劾异同为违禁不知人才有长短知人有明暗若抚按官雷同附和则部院何所据以参伍人才自今请令各出所见勿拘前例三严禁革顷人心玩愒百度废弛语钱粮则上下侵欺语刑名则任情轻重里甲困于锥刀田野空于科索纸赎不登册籍科歛则称修理役占军壮操练无兵沉匿公文而吏书滋贿凡此皆宪职之不举也自今宜行各御史严督所属痛厘宿弊以苏民困至于钱粮关系国储尤宜遵照宪纲亲临查核不得概委匪人虚应故事事竣仍备述政迹呈院以凭察考四督守巡言分守职在保厘分巡职在紏察其巡历有时其类报有期责至重且严也顷来守巡高坐会城而莫肯巡历官吏之恣肆贼盗之纵横又焉得周知而禁戢哉自今宜严督二道俾各举其职依期出巡依限回省如或仍前玩逸各官以不职抚按以罢软悉听臣等并科道据实参治五饬粮道国家十三布政司各该粮储官特领专敕至南直隶则兼责之兵备可谓重矣今起运存留类多稽误京边等需屡称匮乏皆以督理之不周也请严行各抚按官转督各粮道每岁例完八分以上方为称职否则遵照旧例备查完欠数目以为住俸降调罢职之等六稽勘劄夫勘劄皆系地方重大事情及官民冤苦奏词故有内外底簿以比其挨次之号有按季揭帖以报其奉行之日期有满差类册以约其完销之多寡其法至为详尽顷或顾忌利害引避嫌疑不曰地涉隔省则曰事经年久因循废阁旷职为甚请严行各差御史务遵旧例作速完报入 上深然之命下所司从实举行

○乙亥徽府遂昌王载垿薨赐祭葬如例

○宜妃宋氏薨治丧葬如例

○致仕工部左侍郎郭鋆卒赐祭葬如例

○虏聚众辽东广宁塞外总兵杨照率游击线补衮郎得功等选铳卒由镇夷堡出塞分道掩之照夜行失道离塞六十里天明为虏所觉中流矢死补衮等驰至力战搏虏斩首二百二十余级虏乃引去补衮等以照尸还亡失官军五十余人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鲍泉·李延寿
  卷一百七十二·毕沅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徐乾学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王懋竑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李郎妙计(居然入我彀中)·李定夷
  第三五九佥禀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二·佚名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卷之十四·祁韵士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金陵被陷记·佚名
  胡世宁传·张廷玉
  卷第四十·佚名
  卷三十二·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 第一折·郑廷玉

    (正末同旦、俫儿上,云)小生姓赵名鄂字天翼,郑州人也。嫡亲的三口儿家属,大嫂李氏,孩儿福童,年七岁也。去岁撺过卷子,小生造物低,闭了选场,在状元店中修习一年。今年春榜动,却去应举去。在这店中住了许多时,房钱都少下他的,可怎生

  • 变与不变·徐志摩

    树上的叶子说:“这来又变样儿了,你看,有的是抽心烂,有的是卷边焦!”“可不是,”答话的是我自己的心:它也在冷酷的西风里褪色,凋零。这时候连翩的明星爬上了树尖;“看这儿,”它们仿佛说:“有

  • 卷二百二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野谷诗集赵汝燧字明翁汴都人寜宗初登进士第授馆职开禧丁卯被劾去官嘉定中起为镇江筦分司筦旧用武目时更以文臣邑最之人汝燧预焉尝蓄东坡书少陵

  • 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一杨凌杨凌字恭履少以篇什着声官终侍御史诗一卷奉酬韦滁州寄示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梅里旅夕沧洲东望路旅櫂怆羇游枫

  • 淳熙稿卷二十·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二十 宋 赵蕃 撰 七言絶句 白水寺 雾合深林晓到迟树摇宿雨讶晴曦不知客里何迁次一似山中初起时 玉聚 介然谁主复谁宾风月婆娑却自亲留得清名传野史未妨白眼向时人 卄二日题水南寺壁 落花飞蝶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保甲   熙宁三年十二月乙丑,中书言:『司农寺定畿县保甲条制,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者及物产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乃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

  • 卷第一百九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八〔起柔兆阉茂(丙戌)九月,尽着雍困敦(戊子)七月,凡二年。〕高祖神尧

  •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饬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等: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谕饬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事。案据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温腾芳禀称:「缘此次上下地方,因匪徒造谣,抢夺阻挡

  • 程颐传·脱脱

    程颐,字正叔。十八岁的时候,上书朝廷,希望皇上诏令罢黜世俗的说教,以王道作为本心。游历太学时,听见胡王爰问他的学生,颜子喜欢什么学问,程颐于是回答说:“学习是为了要达到圣人的‘道’的境界。可以通过学习圣人而达到其境界

  • 卷二·陆九渊

    卷二与王顺伯大抵学术有说有实,......昔之有是说者,本于有是实,后之求是实者,亦必由是说。故凡学者之欲求其实,则必先习其说。既习之,又有得有不得。有得其实者,有徒得其说而不得其实者。说之中又有浅深,有精粗,有偏全,有纯驳,

  • 论语学案卷四·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夫子生羲皇尧舜禹汤文武之后固可以无作而其心实退然以愚贱自居寜师古而不敢师心且以吾心证古人之心而不敢传其所疑以集羣圣之大成此仲尼之所以

  • 卷二十四·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成公四经【丙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水冰【无传记寒过节水封着树○雨水冰如字公羊传云雨而水冰也传子付反】○夏四月辛未滕

  • 深衣·姚际恒

    郝仲舆曰:「玉藻谓深衣以帛里布非礼,郑遂谓深衣专用布,纯采为深衣,纯布为麻衣,有表为中衣,纯素为长衣,凿说也。其实一深衣耳,布帛皆可为,有礼服则着于中,无礼服则着于外。纯采、纯素、吉凶随时而已。」按:注疏多立名色,殊属附会,郝

  • 卷第二·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上来第二正释疏文四分中一总叙文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庆赞回向初总叙文意已竟自下第二广释归敬请加。

  • 四 义品·佚名

    一 欲经七六六 欲求欲对象 若彼已有成 人得所欲者 确然彼心喜(一)七六七 若人有此欲 生起此欲者 彼诸欲失灭 烦恼如中箭(二)七六八 回避诸欲者 如避蛇头足 世间之爱着 有念正超越(三)七六九 黄金田器具 佣仆

  • 古文参同契集解·蒋一彪

    三卷。明蒋一彪撰。蒋一彪,自号复阳子,余姚人。《周易参同契》的各家注本,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但无论分章与否,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明代杨慎,则另出一本,称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

  • 锦绣山河·杨朔

    中篇小说,杨朔著。建国初,杨朔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长,先后到东北和华南采访,创作反映解放军战士、铁路工人抢修铁路事迹的中篇小说《锦绣山河》。

  • 白话元史·宋濂

    《元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明宋濂等撰。修于洪武二年(1369),次年又做修改。二百一十卷。分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据元代各朝实录、诸家行状、墓表及《元经世大典》等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