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陵被陷记

吁嗟乎,粤贼杨秀清之攻陷金陵也,荼毒生民,惨不堪状,而其实皆由民自取。祁方伯曾出示云:江南富者吝财,贫者惜力。此二句道破江南风气。若使人民同心,富者早捐财,贫者早效力,预为团练,以助官?之不逮,安见城不可保、家不可完耶!乃民无勇义之心,自贻祸害。及贼入城,或一家搜出银数十万,或一家搜出银十数缸,试思此时富者能保耶否耶或全家掳为贼兵,或全家掳为贼使,试问此时贫者能免耶否耶

予困城中月五日始脱难,悉见流离苦况,特详述焉。一则望天下之人,踊跃团练,以挫贼锋;一则望天下人洞察情形,勿为贼惑。

贼当未入境之日,先有奸细在城,布流言,贴伪示,皆云不杀百姓,其时百姓多信为然。吁,信以为然,受惑也而即受害。正月二十八日,贼逼城下,省垣各门皆壅土堵闭,出入不得。贼攻城自南而北,又遍告于人曰:不杀百姓。并令百姓照常贸易。贼购什物,倍其价以与之。见有乞丐,辄掷钱数百,而百姓更信为然矣。噫,贼之惑人在此,贼之害人亦在此,百姓被其笼络而不知矣。二月十日,贼在仪凤门外十数武静海寺内,暗掘地道,用地雷、火炮轰塌城墙一丈余,纷纷上城,我兵开数炮而杳然逝矣,旗兵战数合而各奔内城矣。城匪下?沿途喊曰:是百姓皆闭门。其未及知与街巷行走者皆被杀。可怜一日之间,尸填街巷。十一日内城陷,?旗男女老幼俱杀尽。又并令人各将眷属另船带去。妇女上船后自溺无数。贼王知之,复将女船追回,归城内。

越日传言,进贡者可免差。于是贡财帛者有之,贡猪羊者有之,冀免差也。孰知贼即视贡之重轻以分人贫富而搜掳焉。至十四五日后,则不论贫富,挨户扣门,劫取财物,虽贫家升斗之粮,亦必掳去;或将百姓合家逐出而为贼馆。数日内,通城铺户一空。由是有合家自缢者,有合家自溺者,有合家闭门自焚者。

贼见每晚四方火起,即鸣锣于街曰:东王有令,尔百姓不必惊慌,各安各业。并出伪示,不许其兄弟(贼称其兵皆曰兄弟)抢取财物。百姓之心遂少定。无何,令虽出而掳人如故,且曰不降者三日后令杀,降者有衣有食,无所苦也。是时百姓志虽不降,奈无食何,因而伪降者过半。贼于是按二十五人为一牌,督以司马,每饭之先,有贼造赞美经十数句,着人端坐诵之。四更促起,任其驱使,或抬尸,或抬米,或抬炮,或抬火药,或筑土城,或造贼穴。力不胜者,日受鞭挞而死。迨闻向经略大兵入境,贼又驱百姓出城。以不能战辞之者,贼曰:不须尔等战,但守营作饭可耳。噫,岂知一出城而即为前队也哉!

至民之老者,呼名牌尾,驱之上城,击析与劈等事。民之幼者,十岁至十四五岁,多掳去为子。妇女则不许母子夫妻同室,谓男归男,女归女,亦以二十五人为一馆。夫一馆,则使人居住焉可矣。乃南则逐之使北,北则逐之使南。贼率党乘隙复搜。吾见沿街……老妇则龙钟潦倒,行屡蹶矣,鞭迫焉而敢不前。少妇则保抱婴孩,几欲死矣,徐顾后而复不忍。呜呼,谁无父母,谁无儿女,目睹此景,能不潸然。

二十日后贼王有令,将民间女子逐归北城三条街居住,沽名惑众,不许贼党经过此街。忍心害理,不准百姓母子夫妻相见,合二十余人为一女馆,饬令广西悍妇大脚者管束,搜掳亦无所不至。每名妇女日发糙米四合,其不能自行肩取者,则使自乞焉。三月望,是大雨,贼又将南门自为女馆未归其受束者数千人,赶出城,投河死者十之七八。尤可恨者,城内百姓躏罄矣,而人犹不敷贼用,复令住馆女人抬砖抬米。夫以江南柔弱之风,男子尚无臂力,乃使女子挑,其不死者几何耶诚可痛也。

予月余矣,见城内逃出者,非借购菜而远颺,即假刈草而他逝,日来有数万之众散栖附郭村墟,藉延喘息。所幸者,向经略大兵云集,各村墟未遭其毒,皆向经略荫之也。其少远经略之乡,田中豆麦菜子以及牛羊猪鸡,贼犹结党来取焉,则省城以内,凡人与物,盖无一而非贼有矣。

予以目击此情,身受此苦,举以为天下告。愿天下同心,富输财,贫勇出力,各城各乡,自相团练,上以保国,下以保,勿蹈吾江南故辙也,是即作者之厚望焉。

野渡子记于屏山之轩

澄清子曰:呜呼,野渡子之言,可谓彻底道破矣。奈何犹有愚民谓贼不淫掳杀掠,甘受其谣惑,信其诈伪,以为办礼进贼,便可安然无事说者不惟开门揖盗,抑何愚而且悖也!贼自粤西窜出以来,衣食之资,船物之众,使非掳掠,何各省荼毒之苦,昭人耳目,不待烦言。现在盘踞金陵,亦可算为巢穴,若果不害百姓,何竟惨杀甚,而况窜游之地耶我圣朝二百余年,豢养生成之德,不为不厚,待士之恩不为不重,自祖宗以至一身,何非受国家之恩泽当此之时,亟应图报,何不将办礼送贼之银,备置器械,预为战守,村村连络,人人团练,行坚壁清野之法,互相守望救助,使村野无所掠,不出月,必自坐毙,何难灭此穷寇。若虑贼众,独不思虽多不过数千,其余被胁暂从,每多逃散,故得地而不能守,掳人而不为用,似此乌合,何能抵我一县百万数十万人民之众乎以此思之,可奋勇无惧矣。

况众志成城,齐心一力,万无不胜。故连络防练不但为忠义上报朝廷,下卫里阎,而实系自保身家性命之至计。设如各处愚惑,送礼被掳而死,则终为乱贼、为丑鬼。愚因野渡子之言,毫无一虚,兼以身受其害,故不禁潸然愤痛,详加赘述。惟愿各州各邑共发天良,一里一乡尽行团练,切莫信贼诱惑,待至被荼毒之时,父母妻子兄弟离亡惨掠之后,再行连天叫苦,虽万悔无及矣。此祷,切切毋忽。

猜你喜欢
  唐臣传第十三·欧阳修
  卷九·毕沅
  卷七 宏帝殇帝附·王夫之
  ●江阴城守纪序·韩菼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二百三十八 上谕曹寅李煦清还历年积欠著交部议叙·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纪昀
  七二九 军机大臣奏俟湖北省解到《续说郛》时黏签进呈片·佚名
  卷八十·班固
  刘豫传·脱脱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佚名
  第一计划·孙中山
  卷四十三上·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韦居安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谓‘景庄’‘景俭’,从一人差谬,送相承谬。"余观叶靖逸《四朝闻见录》云

  • 第二折·佚名

    (魏公子领卒子上,云)某乃公子魏申。好是奇怪也,昨夜三更三点。甚么人鸣锣击鼓,呐喊摇旗?又有火箭数枝,一直射进宫内,不知何故?左右那里?与我唤将庞元帅来者。(卒子云)庞元帅安在?(庞涓上,云)适闻公子呼唤,料孙膑必然中我之计也

  • 谷城山馆集卷二·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五言古诗叙曰余为五言古风好学魏晋非其质也夫魏晋之于五言岂非神化学之则迂矣何者意象空洞朴而不敢琱轨涂整严制而不敢骋少则难变多则易穷古所谓鹦鹉语不过数声尔原本性灵极命物态洪纎明灭毕究精韫唐果

  • 卷十二·沈德潜

    ☆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

  • 卷七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五和凝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举进士唐天成中历翰林学士知贡举所取皆一时之秀晋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入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终於周凝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今编诗一卷宫词百

  • 卷四十二·志第九·柯劭忞

      ○天文下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   惠宗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复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

  • 卷一百五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九 ∷起上章敦牂正月,尽昭阳作噩八月,凡三年有奇。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   春,正月,庚辰朔,金太史奏:“日中有流星出,大如盆,其色碧,向西

  • ●卷三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三。   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辛亥,尽其日。   《书》曰:皇天眷命陛下即位之七日下诏求直言天下幸甚微臣居山邑距京师越万里乃得随士庶垂泪以伏读痛干戈风尘阻绝如此不谓国家遭阳九之戹也。女真(改作金

  • 卷之四百九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夏四月。辛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记注  ○以助办教案。赏山东教士安治泰、头品顶戴。陶万里、三品顶戴

  • 《志摩日记》序·陆小曼

    飞一般的日子又带走了整整的十个年头儿,志摩也变了五十岁的人了。若是他还在的话,我敢说十年决老不了他——他还是会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天真,就是样子也不会变。可是在我们,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实在是混乱惨酷得使

  • 世上人家一·胡兰成

    世上人家一我在南京八天,又回杭州,无事住在斯家一年。斯家大少爷是我在蕙兰时同学,如今他进了光华大学,却因病休学在家。他家老爷是辛亥起义发迹的豪杰,前三年去世,在时他当浙江 省军械局长,待人豪爽,好像家里辖有金山银山,身

  • 高句丽传·魏收

    高句丽国,出于夫余,自称其先祖是朱蒙。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被夫余王关在一所屋子里。她被日光照射,抽身避开,日影又追逐她。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卵,大有五升。夫余王把它丢给狗吃,狗不吃;丢给猪吃,猪也不吃;抛弃在路旁,牛

  •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吕思勉

    太古的社会,情形毕竟如何?古书所载,有说得极文明的,亦有说得极野蛮的。说得极野蛮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注21说得极文明的,则如《礼记·礼运篇》孔子论大同之语是。二说果孰是?我说都是也,都有所据。人类的天性,本来

  • 十六年·佚名

    (己卯)十六年清光緒七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乙巳。日食。詣仁政殿,親上表裏于大王大妃殿。以舟梁回甲稱慶也。受賀,頒赦。敎文若曰:「王母受玆介福,周親迎初載復回,攝提貞于孟陬,漢長樂元日晉賀。是誠五百年廣慶,聊與億兆民共懽

  • 卷十七·佚名

    △空性品第十八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退转相。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何以故?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已能成就无边智故。须菩提白佛

  • 艺术趣味·丰子恺

    丰子恺著。本书内容包括: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从梅花说到美、从梅花说到艺术、艺术鉴赏的态度、新艺术、为什么学图画、美与同情、绘画之用、儿童画。

  •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王守正

    原阙1、2卷。题王守正集。本书鲜见其它传本。观本集,衍 义和手钞不出于一人之手。蒋锡昌疑衍义为元王守正撰,手钞为 其徒所作(《老子校诂》)。衍义引《庄子》、《周易》、宋苏辙、吕 惠卿诸家《老子》注,多与李霖《取善

  • 三报论·慧远

    全一卷。又作释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戴逵撰释疑论,怀疑佛教因果报应说;慧远乃作三报论,为世俗解惑。谓业报即善恶行为之果报,依受报时间之先后,可分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