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一

杨凌

杨凌字恭履少以篇什着声官终侍御史诗一卷

奉酬韦滁州寄示

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

梅里旅夕

沧洲东望路旅櫂怆羇游枫浦蝉随?沙汀鸥转流露天星上月水国夜生秋谁忍持相忆南归一叶舟

锺陵雪夜詶友人

穷腊催年急阳春怯和歌残灯闪壁尽夜雪透窗多归路山川险游人梦寐过龙洲不可泊岁晩足惊波

润州水楼

归心不可留雪桂一丛秋叶雨空江月萤飞白露洲野蝉依独树水郭带孤楼遥望山川路相思万里游

江上秋月

陇雁送乡心羇情属岁隂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交亲几重别归梦倂愁侵

阁前双槿

羣玉开双槿丹荣对绦纱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向晩争辞蘂迎朝鬬发花非关後桃李为欲继年华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上苑闲游早东风柳色轻储胥遥掩映池水隔微明春至条偏弱寒余叶未成和烟变浓淡转日异隂晴不独芳菲好还因雨露荣行人望攀折远翠暮愁生

送客往睦州

水濶尽南天孤舟去渺然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

送客之蜀

西蜀三千里巴南水一方晓云天际断夜月峡中长

剡溪看花

花落千回舞莺声百啭歌还同异方乐不奈客愁多

江中风

白浪暗江中南泠路不通高樯帆自满出浦莫呼风

咏破扇

粉落空牀弃尘生故箧留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贾客愁

山水路悠悠逢滩即殢留西江风未便何日到荆州

即事寄人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相思寂寞青苔合唯有春风啼伯劳

早春雪中

新年雨雪少晴时屡失寻梅看柳期乡信忆随回鴈早江春寒带故隂迟

北行留别

日日山川烽火频山河重起旧烟尘一生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

秋原野望

客鴈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

祥烟瑞气晓来轻柳变花开共作晴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

明妃怨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隂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顔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揺空枝【诗式】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五·彭定求
  方有开·唐圭璋
  第二十六出 女校·李渔
  第八出 述异·李渔
  曹德·隋树森
  第一折·王实甫
  第二折·马致远
  卷三十四·白居易
  卷506 ·佚名
  卷三十三·查慎行
  目录·偶桓
  卷十·文洪
  卷一百二十三·陈廷敬
  ●红线女·沈泰
  六娘出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子中·隋树森

    李子中,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曾官知事,除县尹。所作杂剧凡二种:《崔子弑齐君》、《贾充宅韩寿偷香》。又《重订曲海总目·元人杂剧》著录李子中尚有《范蠡归五湖》

  • 瓜庐集·薛师石

    (宋)薛师石瓜庐 近来有新趣买得薛能园疎壤延瓜蔓深锄去草根花时长载酒月夜正开门最识田家乐辛勤更不言 瓜庐至日即事 西山起还伏插入万大潭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年荒酒味薄天旱井泉甘不愿丘园贲惟将易自参 送赵几道赴台

  • 卷二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四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十四长篇李白送魏万还王屋【并序】【王屋山人魏万来自嵩宋沿呉相访数千里不遇乗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遂共过金陵此公爱文好古独徃物表因述其行而

  •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二羊士谔羊士谔泰山人登贞元元年进士第累至宣歙巡官元和初拜监察御史坐诬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诗一卷早春对雨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轻寒消玉斚幽赏滞朱轮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含情非迟

  •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七十·逆臣·脱脱

        ◎逆臣   ○秉德(本名乙辛) 唐括辩 乌带 大兴国 徒单阿里出虎 仆散师恭(本名忽土) 徒单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纥石烈执中(本名胡沙虎)   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法有五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

  •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四·赵尔巽

      宗室肃顺 穆荫匡源 焦祐瀛 陈孚恩   宗室肃顺,字雨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也。道光中,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文宗即位,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以其敢任事,渐乡用。咸丰四年,授御

  •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蔡东藩

      却说梁启超草缮电文,凭着那生平抱负,随纸抒写,端的万言立就,一鸣惊人。首数电是分致冯国璋及陆荣廷、瞿鸿诸人,不过问明真假,无甚闳议。另有一篇通告讨逆的电文,着笔不多,已觉得感慨淋漓。文云:  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

  • 卷第一百六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二十一〔起昭阳作噩(癸酉),尽阏逢阉茂(甲戌

  • ◎不嫁主义·李定夷

    江阴西门外某女学校,开办迄今,颇形发达。迩来有年长之生徒八名,秘密创立一会,曰立志不嫁会。兹录其简章四则于后。 (一)目的 以立志不嫁,终身自主为目的。 (二)义务 凡会员均有劝人立志不嫁之义务,且有保守本会,不使泄漏秘密机

  •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齐太公世家》记载了姜姓齐国自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

  •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佚名

    【提要】 苏秦与张仪为各自的政治主张跑遍了每个国家,二人对国君们的游说虽没有发生在同一时间,但二人的说辞针锋相对、互为矢的,宛如二人同时在各国君前辩论一样。二人都口锋犀利,究竟谁能最终说服各位国君,值得我们仔细

  • 商书·说命中·佚名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一]轉三十二相入   於一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

  • 九 布吒婆楼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布吒婆楼普行外道,与三百普行外道众俱,住于末梨园,镇头迦树所围绕之大讲堂教义论究所。二时,世尊,晨早着下衣、持衣、钵,往舍卫城行乞。然,其时,世尊思惟:“往舍卫城行乞,

  • 二酉委谈·王世懋

    笔记。明王世懋(1536—1588)撰。一卷。世懋有《窥天外乘》已著录。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书为随笔杂记,多载神奇怪异故事,亦

  • 毛诗正义·孔颖达

    简称“孔疏”。诗文注。唐孔颖达撰。四十卷。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历任国子博士、司业及祭酒。贞观十六年(642)奉唐太宗诏命与诸儒共撰《五经正义》,颖达为主编。此为其中之一种。原出王德韶、齐威等人之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

  • 佛三身赞·佚名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作三身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为对佛之法、报、化等三身赞叹之偈文,并说明佛之三身。三身各有一偈,每偈各以七字八行而成,复加回向偈,亦为七字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