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九

 

  卷139_1 【临江亭五咏】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

  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直望清波里,只言别有天。

  城头落暮晖,城外捣秋衣。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飞。

  南州王气疾,东国海风微。借问商歌客,年年何处归。

  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梁园多绿柳,楚岸尽枫林。

  山际空为险,江流长自深。平生何以恨,天地本无心。

  京山千里过,孤愤望中来。江势将天合,城门向水开。

  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吴台。去去无相识,陈皇安在哉。

  卷139_2 【饯张七琚任宗城即环之季也同产八人俱以才名知】储光羲

  他日曾游魏,魏家馀趾存。可怜宫殿所,但见桑榆繁。

  此去拜新职,为荣近故园。高阳八才子,况复在君门。

  卷139_3 【留别安庆李太守】储光羲

  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

  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丘家如讨逆,敢以庶盘溪。

  卷139_4 【洛阳东门送别】储光羲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卷139_5 【汉阳即事】储光羲

  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

  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卷139_6 【泊江潭贻马校书】储光羲

  明月挂青天,遥遥如目前。故人游画阁,却望似云边。

  水宿依渔父,歌声好采莲。采莲江上曲,今夕为君传。

  卷139_7 【送沈校书吴中搜书】储光羲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

  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卷139_8 【寒夜江口泊舟】储光羲

  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

  吴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

  卷139_9 【苑外至龙兴院作】储光羲

  朝游天苑外,忽见法筵开。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步回。

  卷139_10 【题虬上人房】储光羲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卷139_11 【咏山泉(一作题山中流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卷139_12 【贻主客吕郎中(即皇太子赞谕)】储光羲

  上士既开天,中朝为得贤。青云方羽翼,画省比神仙。

  委佩云霄里,含香日月前。君王傥借问,客有上林篇。

  卷139_13 【京口留别徐大补阙赵二零陵】储光羲

  皇州月初晓,处处鼓钟喧。树出蓬莱殿,城开阊阖门。

  近臣朝琐闼,词客向文园。独有三川路,空伤游子魂。

  卷139_14 【答王十三维】储光羲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

  卷139_15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储光羲

  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非关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犹多远山意,幸入侍臣篇。

  卷139_16 【和张太祝冬祭马步】储光羲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

  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卷139_17 【祭风伯坛应张太祝作】储光羲

  圣主御青春,纶言命使臣。将修风伯祀,更福太平人。

  帟幕宵联事,坛场晓降神。帝心矜动物,非为属车人。

  卷139_18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储光羲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

  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

  卷139_19 【夜观妓】储光羲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卷139_20 【洛桥送别】储光羲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卷139_21 【秦中送人觐省】储光羲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

  卷139_22 【洛中送人还江东】储光羲

  洛城春雨霁,相送下江乡。树绿天津道,山明伊水阳。

  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直望清波里,唯馀落日光。

  卷139_23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储光羲

  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

  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群。他日思吴会,尝因西北云。

  卷139_24 【洛潭送人觐省】储光羲

  清洛带芝田,东流入大川。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送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卷139_25 【送人随大夫和蕃】储光羲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圣主今无外,怀柔遣使臣。

  大夫开幕府,才子作行人。解剑聊相送,边城二月春。

  卷139_26 【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储光羲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

  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卷139_27 【送人寻裴斐】储光羲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

  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卷139_28 【陇头水送别】储光羲

  相送陇山头,东西陇水流。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唯馀旌旆影,相逐去悠悠。

  卷139_29 【送王上人还襄阳】储光羲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卷139_30 【官庄池观竞渡】储光羲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卷139_31 【重寄虬上人】储光羲

  一作云峰别,三看花柳朝。青山隔远路,明月空长霄。

  鹊浴西江雨,鸡鸣东海潮。此情劳梦寐,况道双林遥。

  卷139_32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储光羲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卷139_33 【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储光羲

  大道启元命,时人居太康。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鼓鼙迎爽气,羽籥映新阳。

  太守即悬圃,淮夷成葆疆。小臣惭下位,拜手颂灵长。

  卷139_34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储光羲

  公府传休沐,私庭效陆沉。方知从大隐,非复在幽林。

  阙下忠贞志,人间孝友心。既将冠盖雅,仍与薜萝深。

  寒变中园柳,春归上苑禽。池涵青草色,山带白云阴。

  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一经当自足,何用遗黄金。

  卷139_35 【奉酬张五丈垂赠】储光羲

  彩服去江汜,白云生大梁。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

  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卷139_36 【秦中守岁】储光羲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卷139_37 【献高使君大酺作】储光羲

  肃穆郊禋毕,工歌赏事并。三朝遵湛露,一道洽仁明。

  布德言皆应,无为物自成。花添罗绮色,莺乱管弦声。

  独有同高唱,空陪乐太平。

  卷139_38 【荥阳马氏二子】储光羲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

  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

  卷139_39 【观竞渡】储光羲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

  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卷139_40 【太学贻张筠】储光羲

  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

  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

  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空此远相望,劳歌还自伤。

  卷139_41 【田家即事】储光羲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高机犹织卧蚕子,

  下坂饥逢饷饁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卷139_42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储光羲

  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

  剧孟不知名,千金买宝剑。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春风二月时,道傍柳堪把。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马游新市。

  卷139_43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储光羲

  竹吹留歌扇,莲香入舞衣。前溪多曲溆,乘兴莫先归。

  卷139_44 【长安道】储光羲

  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

  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卷139_45 【江南曲四首】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卷139_46 【关山月】储光羲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卷139_47 【玉真公主山居】储光羲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卷139_48 【沧浪峡(一作储嗣宗诗)】储光羲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卷139_49 【奉真观】储光羲

  真门迥向北,驰道直向西。为与天光近,云色成虹霓。

  卷139_50 【明妃曲四首】储光羲

  西行陇上泣胡天,南向云中指渭川。

  毳幕夜来时宛转,何由得似汉王边。

  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

  朝来马上箜篌引,稍似宫中闲夜时。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彩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

  若为别得横桥路,莫隐宫中玉树花。

  卷139_51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储光羲

  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回船惜芰荷。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卷139_52 【题茅山华阳洞】储光羲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卷139_53 【寄孙山人】储光羲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

  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三·彭定求
  曹良史·唐圭璋
  赵福元·唐圭璋
  卷十四·杨慎
  今传是楼诗话 一·王揖唐
  诗法家数 全文·杨载
  卷二丙戌·孙元衡
  ◆子庭禅师祖柏(不系舟集)·顾嗣立
  ●琴心记目录·孙柚
  南亭词话·李伯元
  卷156 ·佚名
  第十七歌 豆腐店姐倪会赚钱·刘半农
  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御选元诗卷十二·康熙
  卷七·文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一。   起靖康元年九月十九日壬午,尽二十一日甲申。   李纲落职依旧宫观。   又臣寮上言窃见昨者金人围守太原久而未解知枢密院李纲出总元戎戡定寇攘兵甲非不多也。辟至为属官凡七八十员抽差人

  • ◎妖星白光与曰人王二爷同居丑史·佚名

    这来自华北迷烂妖星白光,最初以唔腔和女低音的诱惑歌声给银幕一个新刺激,可是在上海拍了三张影片,突然离开上海而他去,虽然半年之后又旧地重游地回到上海拍了“恋之火”,而离沪的几个月中隐着一段白光嫁给曰人的

  • 《江苏省通志稿》原序·缪荃孙

    苏省为中夏文化首出之邦,俊彦之盛,财赋之丰,今古中外,悉所称羡。清代改明南直隶为江南,本合苏皖为一。王督部新命、尹阁部文端两辑省志,迄雍正而止。道光初,陶文毅抚皖,分安庆等八府五州别辑通志,上章表可,而宁苏等八府三州,无请

  • 一三一六 军机大臣奏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刷印完竣片·佚名

    一三一六 军机大臣奏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刷印完竣片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一书,于五十二年五月刻竣,刷印样本进呈。奉旨着刷印一百二十部,共计七千二百本。现在俱已刷得,交提调等覆

  • 一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原任卢龙知县郭棣秦打湿运送盛京书籍被参革职片·佚名

    一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原任卢龙知县郭棣秦打湿运送盛京书籍被参革职片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七日郭棣秦,山西贡生,原任直隶卢龙县知县。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经原署直隶总督英廉以该员于运送盛京书籍并不亲身照料,又不预备席片

  • 一二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粤西实无遗书折·佚名

    一二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粤西实无遗书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准礼部咨,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

  •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司马光

    梁纪二十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1]春,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景遣于庆攻之,不克。 [1]春季,正月,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没有打赢。 [2]庚戌,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

  • ●皇朝通典卷三十三·佚名

    職官十一 ○職官十一 京尹 總督巡撫 漕運各官 河道各官 △京尹【府尹 丞 治中 通判 經厯 照磨 司獄 副使 京縣知縣 縣丞 主簿巡檢 典史 牐官 教授 訓導】 順天府尹漢人一人掌京畿治理凡田賦出納之政以

  • 卷十八·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录卷十八 宋 徐自明 着孝宗淳熙元年【甲午】三月丙申郑闻罢参知政事【除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闻自乾道九年正月除签书枢密院事十月除参知政事是

  • 卷89·陈邦瞻

    宁宗嘉定八年冬十月,蒙古主驻军鱼儿泺,遣三哥拔都帅万骑,自西夏趋京兆。以攻金潼关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趋汝州,遇山磵,辄以铁枪相锁连接为桥以渡,遂赴汴京。金主急召花帽军于山东。蒙古兵至杏花营,距汴京二十里,花帽军击败之。

  • 卷08·陈邦瞻

    太祖建隆三年夏四月,〈《长编》系于二年五月,《宋史》九八《礼志》称其事在太祖“即位之明年”。〉太常寺博士聂从义上《三礼图》。先是,周世宗时,将禘于太庙,言事者以宗庙无祧室,不当行禘祫之礼。崇义上言,其略曰:“魏明帝以

  • 卷九·佚名

    尚益王童名:思五郎金。康煕十七年戊午十月二十五日降誕。父:尚純王母: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思戸金,號義雲。妃: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思眞鶴金,號坤宏。【毛氏具志川親方盛昌女,始稱野嵩按司加那志。康煕十九年庚申八月十七日生,乾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一·王顼龄

    虞书集传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陆氏徳明曰虞书凡十六篇十一篇亡】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集说【孔氏颖逹曰庄八年

  • 卷十五·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十五邳州知州王植撰乐器篇第十五补训首节释乐记之文因有乐器字故以名篇首言乐次节言乐章乐章诗也以下遂言诗至渐渐之石皆诗也君子所贵节偶及论语苟造德以下至篇末皆言书得失相半不尽可从愚按此

  • 襄公·襄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九月辛酉,天王崩。邾子来朝。

  • 本草易读·汪昂

    本草著作。8卷。旧题清汪昂编撰,徐灵胎、叶天士藏本,吴谦审定。疑系托名著作。书前有序,不署姓氏年月,序中评述历代本草。卷1~2列症107部,分别注出应用药物。卷3~8载药462味,简述性味功治、产地形状等。今有1926年上海

  • 逝童子经·佚名

    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金刚智(671~741)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世尊为日月星宿所说八星咒之功德,及北斗八女之供养法。又此八星咒之印契乃出自金刚顶经七星品。然据考证,此仪轨恐系后世之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