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

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三年(光绪十三年丁亥三月二十日,当西历1887年4月13日),他在《努力周报》发表文字,常用“宗淹”的笔名,那当然是表示他崇敬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他的父亲吉庵先生,是泰兴县的一个绅士。母亲单夫人,生了四个儿子,文江是第二子。大哥文涛,三弟文潮,四弟文渊。他还有不同母的弟弟三人,文澜、文浩、文治。

文涛先生有《亡弟在君童年轶事追忆录》,说:

亡弟于襁褓中,即由先慈教之识字。五岁就傅,寓目成诵。阅四五年,毕四子书五经矣。尤喜读古今诗,琅琅上口。师奇其资性过人,试以联语属对曰“愿闻子志”。弟即应声曰“还读我书”。师大击节,叹为宿慧。

在君的天资过人,他母亲很早就教他认字,故五岁入蒙馆就可以读书。这种经验,崔东壁(述)曾在他的《考信附录》里说的很清楚:

自述解语后,〔先君〕即教之识字。遇门联扁额之属,必指示之;或携至药肆,即令识药题。……字义浅显者,即略为诠释。……以故,述授书时,已识之字多,未识之字少,亦颇略解其义,不以诵读为苦。

崔东壁的自叙最可以给文涛先生这一段记载作注解,使我们相信“五岁就傅,寓目成诵”不是奇事,只是一个天才儿童早年先认识了许多字,后来拿着书本子,就觉得“已识之字多,未识之字少”,所以能“寓目成诵”了。

文涛先生又说:

弟就傅后,于塾中课业外,常浏览古今小说,尤好读《三国演义》。……六七岁后,即阅《纲鉴易知录》;续读《四史》、《资治通鉴》诸书,旁及宋明儒语录学案。……于古人最推崇陆宣公(贽)史督师(可法)。又得顾亭林《日知录》,黄梨洲《明夷待访录》,王船山《读通鉴论》,爱好之,早夜讽诵不辍。……时取士犹用八股文,塾师以此为教,亡弟亦学为之。……于古文,始尝推许韩昌黎,既而……乐诵大苏纵横论辨之文。年十一,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首尾数千言。

我详引这两段追记的话,因为在君十六岁已离家出国,他在日本时已能作政治文章,他读中国经史书,他作中国文、中国诗,都是在那十一二年中打的根柢。那根柢起于他母亲单夫人的教他识字,成于他自己在私塾时期的博览自修。

单夫人是一位很贤明的慈母。文涛先生说:

先严……诸事旁午,鲜有暇晷,涛兄弟以养以教,壹以委之先慈。先慈于涛兄弟爱护周至,而起居动止,肃然一准以法:衣服有制,饮食有节,作息有定程,一钱之费,必使无妄耗。事能亲为者,毋役僮仆。即不能,偶役僮仆,亦不得有疾言厉色。

在君一生的许多好习惯,据他大哥说,是他母亲的家教“植其基”的。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卷三十六·志第十七·礼九·脱脱
  第十五回 汉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十一·萧常
  第七卷 慈善机关·缪荃孙
  引用书目·李天根
  李吉甫传·刘昫
  杨溥传·欧阳修
  梁成大传·脱脱
  赵璧传·宋濂
  丘福传·张廷玉
  卷四十·阿桂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刚中诗集卷一·陈孚

    (元)陈孚 撰○观光藁出门别亲友停君汉水浮鸭之翠杓聴我峄山栖鸾之绿桐男儿拂衣出门去龙泉三尺光如虹君不见磻溪鹤发钓鱼者偶掷渔竿来牧野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又不见南阳卧龙人不识一朝佐汉坐很石羽扇轻摇蛇鸟

  • 卷三十四·唐圭璋

    ○瑞鹧鸪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一二两句俱仄起,又与瑞鹧鸪异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荄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 列传第三十三 齐高帝诸子下·李延寿

    临川献王映字宣光,高帝第三子也。少而警悟,美言笑,善容止。仕宋位给事黄门侍郎、南兖州刺史,留心吏事,自下莫不肃然,令行禁止。高帝践阼,爲荆州刺史,加都督,封临川王。尝致钱还都买物,有献计者,于江陵买货,至都还换,可得微有所增。

  • 卷之四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三四四单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二二○三--一·佚名

    淡水分府曹,饬差吊缴已革吞霄总理郑妈观戳记,并协同衿耆、铺户选举妥人接办特升府正堂、淡水分府曹为特饬吊缴事。照得吞霄总理郑妈观□□革退(注),所遗总理额缺,合行饬举接充。为此单,仰对保头役,立吊已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老苏先生洵墓志铭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佑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

  • 十国春秋卷五十·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后蜀三列传高祖皇后李氏 太后李氏高祖皇后李氏后唐太祖弟克让之女也【五代防要作后唐武王长女】高祖为教练使时太祖竒其才逐以弟女妻之庄宗即位封琼华长公主【五代防要云同光三年十二月封】初高祖镇西川

  • 宋礼传·张廷玉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被提升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后降为户部主事。建文初年,受推荐授予陕西按察佥事,又因犯过失降为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后,命他代理礼部事务。宋礼以敏捷干练被升为礼部侍郎。永乐二年

  • 卷三十八俸饷二·冯煦

    本省军饷巡警军饷内附:练军协饷练军津贴洋操加饷皖省旧制额兵九千四百四十二名。咸丰三年以后地方迭经贼扰,除宿州一营外其余各营兵丁散亡殆尽。同治四年始议募复守兵五成。六年募复战兵三成,并将守兵募补足额,原设马兵只

  • 44.荆轲刺秦王·林汉达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

  • 卷二·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阙疑卷二      元 郑玉 撰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程子曰伯姬为纪夫人叔姬其娣也待年於家今始归娣归不书书悯其无终也高邮孙氏曰法不当书而书者春秋变例以见其贤叔姬为伯姬之娣纪侯大去其国纪

  • 凡例十则·朱鹤龄

    凡例十则一古人读书图先于史山川曲折尤不可废宣和谱有晋唐人所为大禹治水图惜不传海盐郑端简公图本颇多踈误今博采诸家更加订定庶称备观一此书正注多用二孔氏传疏蔡氏集传及大全诸儒之其与本义相明者虽别解亦収

  • 卷二·佚名

    △大施品第三之一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寂意。瞻睹如来种种神化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其馀诸佛所有世界。清净微妙种种庄严。离於五浊无诸秽恶。其中纯有诸大菩萨。成就种种无量功德受诸快乐。其土乃至无有声闻辟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三·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简十法十。初简三德三。初标。二正料简二。初斥偏三。初三藏。太子五阴久修五分虽未无漏得名法身。在二德前。树下真明方有般若。三十四心者。十六心破见十八心断爱。若顿证罗汉及辟支佛。此之二人

  • 佛说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佚名

        不空三藏译  真言如经。  修行此出生  无边门总持  转目三种业  依三秘密门  所谓三金刚  身印语真言  心住三摩地  由入三平等  善住瑜伽故  自身同本尊  在凡成正觉  斯法最深秘

  • 相山集·王之道

    宋代诗文别集。王之道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书为26卷;《宋史·艺文志》载《相山居士文集》25卷,又《相山长短句》2卷;《宝祐濡须志》及《濡须续志》俱作40卷;尤袤所撰王之道神道碑碑文则作30卷。因尤袤碑文

  • 思微定志经十戒·佚名

    一者不杀,当念众生。二者不淫,犯人妇女。三者不盗,取非义财。四者不欺,善恶反论。五者不醉,常思净行。六者宗亲和睦,无有非亲。七者见人善事,心助欢喜。八者见人有忧,助为作福。九者彼来加我,志在不报。十者一切未得道,我有不吝

  • 双殉·程小青

    在我国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有两句形容所谓“读书人”的得意话,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凭现代眼光看,这两句话似乎已近乎陈腐而不合时宜,可是类乎这话的事实却是依旧有的。例如我的小学时老同学伍子楚结婚的那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