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志传

元志是兰的儿子,字猛略。从小就精明强干,善辩,博览书史,颇有文才。他当洛阳令时,不避强权者,跟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两人一起见皇帝,当面分清是非。李彪说“:御史中尉因避太子的车马,停在路边谈论剑鼓的事,岂有洛阳令敢来和我抗衡?”元志说:“我是京都县主,普天之下,谁不是郡县管辖下的编户?我怎么能够降低身份和众官一样,回避中尉?”孝文帝说:“洛阳,就是我的丰、沛,你们应当分道扬镳。从今以后,可以分道而行。”出门之后,元志就跟李彪拿着尺子丈量道路,各取一半。孝文帝对邢峦说“:这个孩子竟能成事。所谓王孙公子,不须雕琢自成。”邢峦说:“经露之竹和霜打的枝条,所以多有劲节,不是鸾便是凤,都在本枝上的。”

  员外郎冯俊,是昭仪的弟弟,他仗势任意殴打所在地方的里正,元志让主管官员把他逮捕收押,判刑,免去官职。因此得罪了皇帝,被降职任太尉主簿。不久又任从事中郎。皇帝南征时,孝文帝换常服到战场观战,有箭向皇帝射来,元志挺身遮挡,孝文帝因而免于受伤,而箭射中元志眼睛,因此一目失明。任命元志为恒州主管官员。

  宣武帝时,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回朝后,御史中尉王显上奏说,元志在荆州时,压低价钱买好人家女子当奴婢,同时他又请求到朝中供职。正好皇帝大赦,免去处分。

  明帝初年,兼任廷尉卿。后又被任命为扬州刺史,赐爵建忠伯。元志在扬州任上时,威名虽然不如李崇,也是荆楚人所害怕的。不久,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晚年他特别沉缅于歌舞和女伎,在扬州时,身边侍奉的将近百人,各种器玩服饰,十分珍奇华丽,冠于一时。当他到雍州以后,也更加追求华丽奢侈,贪得无厌,声名大受损害。

  当莫折念生反叛时,皇帝下诏封元志为西征都督,前去讨伐。念生派他的弟弟天生驻守在陇口,和元志相互对峙,元志被敌人乘机打败,他便丢下部众,逃回岐州。敌人进而攻城。岐州刺史裴芬之怀疑城里有人和敌人私通,打算把他们都赶出城去。元志不采纳他的意见。城里人果然打开城门招引敌人,抓住了元志和裴芬之送到念生那里,因而被杀。节闵帝初年,追赠为尚书仆射、太保。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黄以周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蔡东藩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第四三四移光绪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第三十六·班固
  祖逖传·房玄龄
  蓝玉传·张廷玉
  太祖髙皇帝圣训序·努尔哈赤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何汶

      东坡居士下   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   《苕溪渔隐》云:“此诗最为流丽,故秦太虚《与东坡简》云:‘素纸一轴,敢冀醉后挥扫。近文并《芙蓉城》诗,时得

  • 嵗时杂咏卷三十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重阳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羣官上夀王 维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逢此日万夀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栁疎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栢梁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 御选明诗卷九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六五言絶句一刘基春晚疎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犹怜数花朶辛苦驻春晖遣兴于越三年客思家一百旬如何今夜月却忆镜湖春漫成九首【录三首】日暮庭隂合斜阳复照檐不禁风絮乱寂寞掩重帘病身劳应接长

  •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陆氏世颂曰:逊祖纡,字叔盘,敏淑有思学,守城门校尉。父骏,字季才,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官至九江都尉。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

  •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聖宗天輔皇帝   聖宗諱隆緒,景宗之長子。年十二即位,改元統和。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乃歸政于帝。宋楊業之陷,康保裔、王繼忠之敗,與夫澶淵之役,皆統和二十五年前事。是時三、四大戰,帝雖親履行陣,力

  • 卷之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十九·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春正月。丙午朔。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诣梁格庄德宗景皇帝几筵前行礼。  ○丁未。谕内阁、豫亲王懋林前得罚俸处分。着加恩宽免。  ○赏庄亲王载功三眼花翎。  ○蠲缓直隶武清等各州县

  • 卷十二·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二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弭灾异 修君徳雨雹火灾景佑三年大雨震电太平兴国寺灾朝议修复崇政说书贾昌朝言易震卦之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凡六爻之 以能自戒惧乃免咎责春秋传天火曰灾近年寺

  • 卷二十二兵志二陆军·黄遵宪

    日本上古文官日臣,武官日连。有物部连者,世为宿祢,掌环列之尹,兼司刑官。后兵与刑分,有大伴连,统率元戎,警卫宫城。然此皆世官,未有官制。逮孝德朝,仿唐制设兵部省,始有专官。其在内禁近之兵,则有近卫府以领羽林军。古名为革叉负

  • 三国史记卷第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六卷新罗本纪六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上。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元年○[文武

  • 第五章动议·孙中山

    三十一节动议议场每行一事,其手续有三:其一、动议,其二、讨论,其三、表决。此三手续,乃一线而来,无论如何复杂之程序,皆以此贯之。动议者,为对于事体处分之提案也。欲在议场发生合法之提案,必当行正式之动议;倘随意谈话或随意拟

  • 卷之四·努尔哈赤

    辑人心天命十年乙丑八月乙酉科尔沁奥巴台吉闻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欲兴兵侵之,以书乞援。上报奥巴书曰:“尔借兵多,多与尔,若少,少与尔,勿过忧也。然兵不在多寡,在天而已。凡此各国,皆天所命,以众暴寡,天岂容之。但坚尔城郭,据

  • 晋献公之丧(1)·戴圣

    ——非礼不听是君子【原文】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2)。且曰:“寡人闻之(3):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4),丧亦不可久也(5),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6)!”以告舅犯(7)。舅犯曰

  • 卷一·陈大章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一   庶吉士陈大章撰鸟闗关雎鸠朱传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乖居而匹处盖其性然也又语录见人说

  •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佚名

    (白羯磨二十四白二羯磨四十七白四羯磨三十因羯磨不限百一以类相从不出百一羯磨之法要须曲尽乃成羯磨今粗略法用可知耳)舍界羯磨大德僧听。僧本结内界一住处一说戒故。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一住处一说戒中舍本界。如是白

  •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聂先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五灯会元。载昭觉勤祖法嗣。径山杲居首。而虎丘隆次之。盖会元辑於大川济公。系妙喜四世孙。推尊其祖。宜乎列径山於虎丘之前也。但严统诸书。亦仍会元之旧文。先径山而次虎丘。则不得不引虎丘

  • 舟车闻见录·江藩

    《舟车闻见录》是江藩在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1822)。书稿初成时有十卷,后有增补,今仅存四卷,共收文164篇,另可辑得佚文45篇。

  • 辟邪集·智旭

    唐元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短暂传播,仅与中国社会发生肤浅短暂的关系。明朝后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采取接近儒学、以儒释耶、著书传教的策略,促进了天主教的传播和影响的扩大。但利氏的附儒被一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