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

成化八年冬十月甲子朔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

○丙寅升兵部郎中范文为广西布政司右参政

○巡抚宁夏右佥都御史徐廷章等奏八月以来东路兴武花马池虏众出没屡入灵州永隆墩境内杀掠守备署都指挥同知卢茂于欢喜岭追袭败之事下兵部尚书白圭言卢茂失误事机然能奋勇追逐仅可赎罪且总兵官赵辅都御史王越比奏此虏已被追奔出境今宁夏守臣复奏虏每犯边显是辅等大言罔上而游击将军祝雄徒拥虚号不立寸功宜令辅等并宁夏巡守总兵游击等官各议方略务在成功从之

○兵部奏比者延绥宁夏虏寇不息而宣府独石古北口诸边警报迭至辽东亦被杀掠筑墙丁夫虽尝取旨戒饬但今冬寒正虏马强弓劲之时又恐冬至正旦将近各边守臣耽溺宴游或私役军士出境樵猎以启边衅更乞降敕谕令倍加防守从之

○丁卯升刑部员外郎诸正监察御史胡靖南京监察御史余谅为按察司佥事正广东靖江西谅福建

○停佥南海子贴助海户一年以顺天府尹李裕言也

○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吴琛奏湖广起运南京粮每石加耗米至七斗五升民不能堪请量减其数王府岁禄俱徵晚稻米而湖广产少民以常米易于他州石加十之三四不胜疲敝请令概收常米庶使旱荒之后民困少苏户部议运粮加耗待勘报处之王府岁禄宜令暂收常米从之

○戊辰选行人刘肃林符于大节知县张蕙袁祯陈英刘浚杨峻翟瑄丘山于都察院问刑

○己巳禁山东河南及真定府起运京储不许折价时各处部运者以河漕费繁折银至京籴纳以致米价腾踊而银不足又累乞增补户部请移文禁之诏可

○壬申命榆林城等处夜不收官军朱受陆等一百九人应袭补者俱升一级以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等言其死于边事同阵亡例故也

○诛犯边虏寇把秃孛罗于市

○癸酉升云南右布政使路壁为福建左布政使

○镇守宁夏总兵官修武伯沈煜被召还京命带俸随操

○甲戌以顺天府旱减五府所属并亲军等卫采取秋青十分之三

○丁丑 皇太后圣旦 上率亲王上寿受命妇朝贺赐百官宴于午门

○敕广西按察司佥事叶淇专于宾州御寇以巡抚右都御史韩雍等言宾州猺寇经行要地宜委按察司官一员常居其地往来柳庆迁江上林南宁宣化等境防守故也

○平虏将军总兵官武靖侯赵辅复奏比传闻虏寇知我军马大集移营近河潜谋北渡迨今两月不来入寇意者其不战自屈乎但大军所至刍粮缺供况山狭荒旱众庶流移边地早寒冻馁死亡相继彼督饷者惟恐缺食典兵者惟欲足兵民事艰危所不暇恤曩所上攻守二策以今观之攻在所难盖议攻者或泥于兵法或狃于传闻不失之易则失之迂卒欲举行未见其可莫若姑从防守之策省兵节费安民三者俱便乞量留从征军士于各边要害就粮屯驻虏如北归即各遣还伍如复入寇就令彼处总兵等官并力拒之仍行各边巡抚等官乘春凿山筑墙以为久计臣等居此势既难行事殊无益亦宜暂且还京俟图再举章下兵科驳议辅等奉命讨贼不建寸功缪为不战屈人之言以自夸大今宁夏寇警未息正其效力之时乃妄乞旋师事属欺罔法宜究治参赞军务右都御史王越奏亦与辅同兵部言辅越七月间至榆林继至安边虏寇方入庆阳环县大掠略不遣兵少挫其势而宁夏延绥警报日至虏未退却可知且劳民馈运本为安民今乃坐耗边储无益于事方陈进攻之计又病搜套之难迹其所言自相抵牾纵使虏情少却亦当图为久远之防傥我军既旋彼复入寇失机误事责将谁归且请兵之奏甫行而班师之<锍-釒>继至欺君负国法不可容宜逮至京究治以雪边人之怨但给事中郭镗往勘未报姑俟其还且问区处仍行辅等悉遵本部前议留从征军马精锐者守边余皆量就便地其修筑边墙令各边守臣审度举行从之

○戊寅夜月食

○庚辰顺天府府尹李裕言本府所属宛平大兴二县多有玩法之徒诈称奉各衙门差遣往往挟势嘱托又有在外诈称内府差去催办公务遇吏胥人等需索酒食财物多被逼迫逃窜乞敕都察院悬榜禁约后有若是者无问真伪械送法司明正其罪庶使人知警惧奏下都察院议如所言从之

○辛巳 诚孝昭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献陵

○增设湖广常德府新店递运所

○壬午户部议覆巡视浙江工部右侍郎李颙等上言水灾事宜其一浙江岁办猪鹅麻铁之类皆内府岁例急用之物不可停止宜改纳于无徵之处年丰如旧一浙江原派兑军粮六十万石其被灾无徵五万二千二百七十石尝议折银者今无银可折宜免之一旧例杭嘉湖绍金衢严七府户口食盐官吏市民纳钞乡民并宁台温处四府概纳米寻诏俱纳钞今水灾纳钞不便宜令复旧一各处军民纳米二百五十石者给正九品散官每加五十石则增二级至正七品止一三司并各属吏两考役满纳米一百二十石者即拨京考三百石者免京考冠带办事民间子弟有愿充知印者纳米二百石承差一百五十石参三司吏一百石各府运司七十石各司府经历司及九品以上衙门五十石杂职衙门三十石举保僧道阴阳医官二百石军民纳谷五百石者请敕旌异为义民三百石者立石并给复其家议上从之

○癸未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殷谦奏大同边储事宜一先开中两浙盐每引纳大同云川场草五束朔州六束玉林威远四束河东盐每引纳大同云川场草一束六分朔州一束八分玉林一束五分今天旱草贵无上纳者请两浙减二束河东减其奇数一山西行都司并大同府卫自真犯死罪外其军职军民并文职官吏一应罪囚俱纳米收赎今粮颇足用而草甚缺请以纳米例改草徒至流自三百束始每等递加五十束杂犯死罪一千束杖五等自一百三十束每等递加三十束笞五等自二十束始每等递加二十束俱纳于大同左右威远三卫一山西十五卫所屯军应纳子粒除拣选官军操备及旗军免徵外其余应纳米者每石折草十束俱纳各卫以准该年屯田之数户部覆奏从之

○巡抚甘肃右副都御史娄良奏肃州南接羗戎北迩胡虏西通番戎最为要地守备都指挥佥事彭程乞降敕重其责任庶夷虏畏服从之

○乙酉云南署都指挥佥事范宗守备永宁纳部下赂遣御史逮鞫宗左右得实既而遇赦宥都察院请仍追原赃给主令还职带俸差操从之

○丁亥升云南布政司右参政俞铎为右布政使四川按察司副使高瑛为按察使

○朝鲜国王李娎遣臣梁顺右等奉表贡马及方物来朝贺 万寿圣节

○广西等道监察御史杨守随等以灾异边警上言九事一京师城隍沟渠久淤不浚夏秋雨涝公私庐舍多坏□明春调军浚隍而令居民自治沟渠一公侯伯率由荫补糜费厚禄请更于十二营内建一营令诸应袭子侄并武职之带俸者日习武艺踰年试其材而任用之一京师北迩边塞而永宁又其要地黑峪荆子村厄塞数十处兵多调遣西征其留戍者又率为将校私役致虏乘虚肆掠有直犯城下者请亟简都指挥一员暂益以兵往镇守之一京畿岁比不登民甚困乏请如上年例以京通仓储粜二三十万而保定等府县则急发公帑劝富室以广赈恤仍戒有收处母遏籴其牛具种子令有司给之一虏聚西陲守将各拥兵自卫畏缩难用而天下亦岂无将才未用者请诏兵部檄所司各察其官属之谋勇者举送试用其有抱文武全才堪大将者则明著其实以俟特擢一各处饥民或假名复讐借贷行劫所司多匿不以闻遂致滋蔓如满四刘千斤是已请通戒有司备御抚安盗发则则亟扑灭之毋养成大患一贪淫官吏迩因天变虑有枉抑许再诉辨遂致混渎幸而复官甚非常法请已许辨者毋得更辨已复职者勒令闲住一边将遇寇輙坚壁不出及出战又多夺兵士首功付其私人而怯懦将校亦往往有市首级以为功者请敕参赞等官苟其人畏缩失机即奏逮重罪之纪功官务审验其实毋令冒报一团营兵最号精选亦多老弱且其数不足此皆将校之弊请敕兵部严加校阅毋狥情作弊更密诏给事中等官时点视之庶兵足而缓急可用诏下所司议之

○平虏将军总兵官武靖侯赵辅以疾乞代兵部言辅自揣事情重大不克胜任以疾乞代恐虏酋知我主将衰病乘隙入寇或从所请选命将臣一人代之使还或仍留辅以终其事有旨赵辅不允代回仍令尽心调度杀贼

○戊子赏保定河间各卫从征狭西官军银人四两

○巡视京仓监察御史吴道宏奏京师米价腾踊实由官军月粮于通州支给且铜钱贸易拣择太过请自十月以后俱给京仓而严禁拣钱为便又总督漕运官不督所部纵其沿途留滞作弊多端漕法日弛请敕户部会官遴选黜其奸庸而进其才能者代之户部议仓粮铜钱二事宜如所奏其欲黜总督漕运官盖指都御史张鹏而参将袁佑亦尝为给事中俞俊所劾此皆文武大臣请自 上裁诏准议总督参将治事如故

○夜西方流星大如盏赤色有光自参宿西南行至狼星旁尾迹炸散后三小星随之

○己丑升通政司左通政杨穟为太仆寺卿

○开设福建永安县医学

○升南城兵马司指挥张宁为应天府治中以九年任满也

○镇守居庸关太监吴旺奏黄花镇地近已有都指挥邹宏守备其余如驴鞍岭隘口二十余处属居庸者道里隔越难于提督恐临事违误兼旧掌神枪火器在镇俱乞处分而宏亦言枪炮未敢轻用欲乞取回事下兵部言黄花镇迤东隘口宜令邹宏防御迤西令居庸关内外守臣防御枪炮则量留在镇余如宏奏 上曰枪炮不必取回仍遣内官一员同邹宏守备

○夜东方流星大如盏青白色光明烛地自女床行至天市垣东

○辛卯贵州总兵官都指挥同知吴经奏九姓长官司土官蒙存与其族人蒙理互相讐杀攻毁司治不遵抚治乞加逮问事下兵部言蛮夷讎杀恐因而煽惑为患宜行镇守总兵巡抚三司等官悉心抚谕如强犷不服逮问如律从之

○延绥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祝雄奏虏入延绥镇靖堡杀千户黄琮执夜不收以去事下兵部言比者赵辅王越累称虏众远遁亟欲旋师今境内官军潜被杀掠必能觇我虚实大逞入寇之谋宜令辅等率兵追剿毋徒坐视以贻边患从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魏收
  千百年眼卷十·张燧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陈厚耀
  卷四十九·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一千六·佚名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纪昀
  绎史卷一百十七·马骕
  靖海志卷四·彭孙贻
  李弼传·李延寿
  况钟传·张廷玉
  卷四十三·阿桂
  卷二十五·佚名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阮阅

      ●卷四十五·释氏门  王绩作《被召谢病诗》云:“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鹤警琴停(亭)夜,莺啼酒瓮春。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观此数语,又岂以招聘为喜乎?坐独(《独坐》)诗:“寄(托)身千载下,聊游万物

  • 三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五首【甲申八】赋得坦坦荡荡延楼临城墙可见山田及闾阎况皇祖御额悬於正中敬赋五言用诏千禩履卦幽人吉箕畴王道崇四言标合撰万古示深衷识矣其君子廓然惟大公对时八节序应物

  • 金陵百咏·曾极

    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曰金陵;或曰以其地接华阳金坛之陵。凿地破除函谷帝,埋金厌胜郢中王。兴亡总不关君事,五百年前枉断肠。摄山在城东北四十五里,有齐文惠太子凿石为佛见存。《江乘地记》:村有草可以摄生,故名

  • 卷四百八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 徐威 杂诗 颠倒梦魂中无像成有像无山见夔魖无水见罔象无火毕方横无木枸杞藏无涝商羊奔无旱神马降无病?投肓无

  • 卷一百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七目录人事类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宋范仲淹】观韩玉如胡人贡奉图【宋梅尧臣】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以下皆纪画也【宋杨万里】蕃王献宝图【元柳贯】题书船入

  • 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脱脱

        ◎食货志上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及其有国,内建宗庙朝廷,外置郡县牧

  • 辽史拾遗卷十四·厉鹗

    钱塘厉鹗 撰志第十地理志四南京道南京析津府 诸官名【补】梳妆楼【补】防同馆【补】望京馆【补】居庸松亭榆林之闗 古北之口 桑干河 髙梁河 大安山 燕山 采魏院【补】萧太后城【补】白塔【补】契丹国志曰南京

  •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班固

    (季布,栾布,田叔)【原文】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顶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并

  • 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

    * 据团结出版社(民国珍本丛刊)2006年1月第1版补入。--CTJ121 中国旧有之正史皆无"邦交志"一门,有之自《清史稿》始,此亦时代变迁使然也。有清以前,中国惟有藩属之控制驭夷怀远诸政,无所谓邦交。春秋战国之合纵连横,不过等于

  • 卷一·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字义卷一    明 季本 撰字义诗以温柔敦厚为教所重在于兴群观怨而事父事君乃其实行之大者也理性情者于此尽之于文义若在外而无所待焉然而鸟兽草木之名圣人欲人多识岂为

  • (十二)·钱穆

    第十二目改过及人心疵病。全书十四目,惟改过二字重见,亦可见朱子当时编为此书特重此两字。重功利,则惟言进步。重道义,则无进步可言,惟求改过。而一切人事过失,其本源则尽在心,工夫亦尽当在心上用。理学家始言气质之性,则性上

  •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七善现,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故预流果清净。预流果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十八佛不共法清净。若预流果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故一来不还阿罗汉

  • 电唁蒋作宾·太虚

    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考委会政务组李副组长子宽转蒋部长雨岩家属礼鉴:阅报,惊悉雨公西逝,殊深震悼!公勋业彪炳于国家民族者,自著史册;而民七闻法普陀,至沪创觉社,实开佛化新运动,则佛门功首也!特电致唁,尚希节哀以弘令德!中国佛学会

  • 卷第四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云何不思议?诸佛种性云何不思议?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诸佛身云何不思议?诸佛音声云何不思议?诸佛智慧云何不思议?诸佛自在云何不思议?诸佛无碍云何

  • 卷第四十五·德清

    续藏经 华严纲要 唐 澄观疏义 明 德清提挈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来意有二。一通。谓前三

  • 卷第八·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八 述曰。灵峰老人有怀於净土要典随缘会取次流通。癸巳后尚名九要。成时白老人云。西斋诗千古绝倡。请以十要行。庶可称观止矣。老人抚掌称善。甲午成时从金陵入山。老人曰。西斋汤头而

  • 审判·卡夫卡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 写于1914~1915年间(一说1918~1919年间),没有最后完成。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一天早晨,突然被法庭派来的使者宣布逮捕。这个法庭不是官方的,不宣布被告的罪状;被告在判决执行以

  • 珊瑚网·汪砢玉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