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释氏门

  王绩作《被召谢病诗》云:“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鹤警琴停(亭)夜,莺啼酒瓮春。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观此数语,又岂以招聘为喜乎?坐独(《独坐》)诗:“寄(托)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咏怀诗》云:“故乡行处是,虚室坐间同。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赠薛收诗》:“赖此北(有此)山僧,教我似(以)真如。使我视听遗,自觉尘累祛。”问有(则又)知绩有得于佛氏者甚深也。〔《西清诗话》、《韵语阳秋》卷二〕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宗,达磨西来方有之,陶渊明时未有也。观其《自祭文》则曰:“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归于本)宅。”其《拟挽词》则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其作《饮酒诗》则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形影神》三篇皆寓意高远,盖第一达磨也。而老杜乃谓“渊明避俗翁,未必能达道”,何耶?东坡论陶子《自祭文》云:“出妙语于纩息之余,岂涉生死之流哉?”盖深〔知〕渊明者。〔同上,同上卷一二〕

  世称白乐天学佛,得佛光如满时(旨)趣,观其“吾学空门不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之句,则岂解脱语耶?元微之诗虽不及乐天远甚,然其得处,岂乐天所能及哉?其《遣病诗》云:“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复舍彼(舍彼复)

  就此,去留何所萦?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则与贾谊“忽然为人,何足控持(抟),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之语何远耶?孟郊未尝留意于此,而吊元鲁山诗有“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之句,亦可嘉矣。

  〔同上,同上〕

  许浑《送栖元弃释奉道诗》云:“仙骨本微灵鹤远,法心潜动毒龙惊。”

  《送勤尊师自边将入道涛》云:“苍鹰出塞胡尘灭,白鹤还乡楚水深。”《送李生弃官入道》云:“水深鱼避钩(钓),云迥鹤辞笼。”皆奖之也。至《送僧南归诗》〔则〕云:“送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岂浑亦有逃禅之意也(耶)?〔同上,同上〕

  钱起《投南山佛寺》云:“洗足解尘缨,忽觉天地(形)宽。庶将镜中象,尽作无主(生)观。”盖知百骸九窍,本非天形。至《悟真寺诗》云:“更闻东林磬,九窍本非一(可听不可说)。兴中寻觉花,寂尔诸象灭。”盖知妙明真心,不关诸象。起于是理亦可谓超然者矣。〔同上,同上〕

  子由诵《楞严经》,悟一解六亡之义,自言于此道更无疑,然其作《风痹诗》乃有“数尽吾则行,未应堕冥漠”之句,则于理尚有碍矣(也)。而东坡乃谓“子由闻道先我”,何耶?东坡《奉新别子由》诗云:“何以解我忧,粗了一事大。”《哭遁儿》诗云:“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故《赠钱道人》诗云:“首断故应无断者,冰消那复有冰知。主人若(苦)苦令侬认,认主人人竟是谁?”

  又云:“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知)无镜自无尘。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年觉痛人。”《赠东林总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四)万四(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如此等句,虽宿禅老衲,不能屈也。

  〔同上,同上〕

  柳展如,东坡甥也,不问道于东坡而问道于山谷,山谷作八诗赠之。其间有“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否”之句,是告之以佛理也。

  其曰:“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是教(告)之〔以〕道教也。“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是告之以儒道也。〔同上,同上〕

  欧〔阳〕永叔素不信释氏之说,如《酬净照师》云:“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云水(水云)闲。”《酬惟吾师》云:“子何独吾慕,自忘夷其身。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是也。既登二府,一日被病亟,梦至一所,见十人冠冕环坐。一人云:“参政安得至此,宜速反舍。”公出门数步,复往问之:“公等岂非释氏所谓十王者乎?”曰:“然。”因问:“世人饭僧造经为亡人追福,果有益乎?”答云:“安得无益。”既寤,病良已。自是遂信佛法。文康公得之于除去非,去非得之于公之孙恕,当不妄。叶少蕴守汝阴,谒见永叔之子,久〔之〕不出。已而持数珠出谢曰:“今日适与家人共为佛事。”叶问其所以,曰:“先公无恙时,薛夫人已如此,公弗之禁(止)也。”

  〔同上〕

  远师作白莲社,与谢灵运、陆修静等十八人为社客,独渊明不肯入社,视众人固已高矣。无为子杨次公又从而笑之。其作《庐山五笑》,于陶有曰:“我笑陶彭泽,闻钟暗皱眉。蓝舆急回去,已是出山迟。”视彭泽又高一着矣。〔俱《丹阳集》,同上〕

  佛氏《经律论》合五千四十八卷,置之《大藏》,所以传佛心印作将来眼,所补大矣。乐天诗词,其间何所不有,而置《大藏》何耶?东都圣善寺、苏州南禅院各有之,自且(且自)著《集序》,李公垂作诗美之曰:“永添《鸣(鸿)

  宝集》,莫杂《人(小)乘经》。”所谓盗憎主人者耶?又观《题文集柜》云:“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甥传。”于是(身)后名亦太孜孜矣。〔同上,同上〕

  大观中,吴兴郡有邵宗益者,剖蚌将食,中有珠现罗汉象,偏袒右肩,矫首左顾,衣纹毕具。僧俗创见,遂奉以归慈感寺。之(寺)临溪流,建炎间,宪使杨应诚与客传玩之次,不觉越槛跃入水中。亟祷佛求之,于烟波渺茫之中一索而获,噫,亦异矣。叶少蕴有诗云:“九渊幽怪舞垂涎,游戏那知我独尊。应迹不辞从异类,藏身何意恋穷源。归来自说龙宫化,久住方知鹫岭存。此话须逢老摩诘,圆通无碍本无门。”曾公衮云:“不知一壳几由旬,能纳须弥不动尊。疑是吴兴清水,直通方广古灵源。月沉浊水圆明在,莲出污泥实性存。隐现去来初一致,莫将虚幻点空门。”一时名公和篇甚众,今藏慈〔感〕寺。〔同上,同上〕

  有唐中叶浮屠中有四澄观。架支提以舍僧伽者,洛中之澄观也。故退之元和五年为洛阳令与之诗云:“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门疑啄木。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颧)”者也:参元(无)名大师为《华严疏》主译经润文者,会稽之澄观也。故裴休为其塔铭云:“元和五年授僧统印,历九宗圣世,为七帝门师,俗寿一百二”者也。《传灯录》有镇国大师澄观《答皇太子问心要》,有?《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之句。所造超诣,岂若前二澄观有(布)金植福、算沙穷海者之比哉?又有曹别出第二世五台山华严澄观大师,既有华严二字,又有无名禅〔师〕法嗣之言,似即会稽(之)澄观。然续(录)云无机缘语句可录,则又非也。〔同上〕

  《金光明经》载,流水长者子以象负水救十千鱼,生忉利天,可谓悲济之极,报验之速矣。厥后现(见)于记传,有放麻得金放龟得印者,其类甚多。遂使上机生无缘之慈,下士冀有因之果,皆流水长〔者〕子之慈意〔也〕。余居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小舟载鱼鳖虾蟹,命五比丘诵宝胜佛名,若十二因缘法作梵呗,舍之溪中。坐间有请作诗以纪一时之事者,余辄为书云:“渔师竟日渔,水族作斤卖。小捐使鬼兄,满载获鳞介。鲲鲸未易罗,所得亦殊态。青蛙尽公私,朱鲔兼小大。霜鲈尚贯针(钩),土负或粘块。轮积文螺,郭索走苍蟹,湿沫相煦濡,自分煮姜芥。岂知恻隐人,规作江湖贷。因呼小青翰,放溜舞澎湃。跌坐延黑衣,号佛指青濑。经翻(飞)《流水篇》,梵起鱼山呗。倾盆带寒藻,圉圉看于迈。惊疑或依蒲,喜濯或生喝。快若鹰辞(避),欢如囚破械。定非校人池,恐是余不派。愿汝藉佛力,永脱钩网债。口腹聊尔耳,香饵莫渠爱。”

  〔并同上,同上〕

猜你喜欢
  ◆王中丞士熙(江亭集)·顾嗣立
  己亥十七首·许南英
  ●挂枝儿·隙部五·冯梦龙
  第二折·费唐臣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臧懋循
  卷七·仇兆鳌
  提要·周伯琦
  卷四十八·查慎行
  卷七·吕诚
  卷一百三十一·曹学佺
  卷十一·陈廷敬
  卷八百五十二·佚名
  第九回 再会重逃·蒲松龄
  卷十五·范成大
  第三十五出 闺房寻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牝贼·汤显祖

    【北点绛唇】〔净扮李全引众上〕世扰膻风,家传杂种。刀兵动,这贼英雄, 比不的穿墙洞。野马千蹄合一群,眼看江海尽风尘。汉儿学得胡儿语,又替胡儿 骂汉人。”自

  • 卷五·杜文澜

    卷五贺圣调叶淸臣词前结、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三句、按花庵词选、闷字作更、为上七下五句法、后结三句、候字作再、句法与前同、双溪&M046877;朱敦儒词、稍下相偎句、词谱作相偎稍下锦

  • 卷四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一·脱脱

        林勋 刘才邵 许忻 应孟明 曾三聘 徐侨 度正 程珌 牛大年陈仲微 梁成大 李知孝   林勋,贺州人。政和五年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三年八月,献《本政书》十三篇,言:"国家兵农之政,率因唐末之故。今农贫而多失

  • ●明朝小史卷十七 崇祯纪·吕毖

    ○信夫子 帝初封为信王,入继大统,奸邪为之一清。四海之内,咸称之曰信天子,言真可为天子也。 ○能作时艺 帝平日笃于读书,诗文靡不善。及在位时,尝作四书时艺示群臣,因而颁行天下,士子咸诵习焉。 ○梅篮 帝在位时,宫中有女,名阿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成化十年九月癸丑朔日食免朝○上以虏警稍缓谕兵部臣曰近遣都指挥孟英阎斌领团营军往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关口宜暂停止俟报乃行复敕镇守等官俾督所在见兵严加操守勿弛边备○甲寅南京吏部左侍郎章纶以母丧去任○保定侯梁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百零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李陈常代补曹寅亏欠不足求赐矜全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三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至江宁织造衙门,传宣万岁命李陈常代补亏欠恩旨,曹(兆页)母子即望阙叩头谢恩,举家皆感激涕零也。 今户部行文巳到,而臣接阅部文之後,有应再奏於圣主之前者。窃臣煦从前查曹寅亏欠,原有

  • 霍彦威传·欧阳修

    霍彦威字子重,氵名州曲周人。年少时遭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爱他俊爽,收为养子。曾随从存作战,被箭射中眼睛,瞎了一目。后来到梁太祖部下,太祖也爱他,升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参加诛杀友皀。因功升氵名州刺史,再升

  • 卷七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储嗣唐太宗尝谓左庶子于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啓其心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乾屡有过

  • 207.卖国贼秦桧·林汉达

    岳飞在朱仙镇大捷,逼近东京。兀术眼看在东京呆不下去,决定渡过黄河北撤。当他带着金兵离开东京的时候,有个书生拦住他的马,说:“大王(指兀术)别走了。岳少保(‘少保’是岳飞的官衔)马上会撤兵。东京一定没事儿。”兀术很奇怪,问

  •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茅星来

    观圣贤【几二十六条】明道先生曰尧与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说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徳则似尧舜禹之徳则似汤武要之皆是圣人【遗书上同】仲尼元气也顔子

  • 卷四百一十八·佚名

    △第二分超胜品第二十之二复次善现,若种姓法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种姓法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第八

  • 声闻品第九·佚名

    佛告阿难。何故如来光耀菩萨为声闻乎。菩萨大士开化无数不可计人。令闻佛法分别经籍故谓声闻。使听圣道净不放逸故谓声闻。使听无为安隐甘露。根力觉意意止意断。具足此事速至道慧故谓声闻。令得空慧身无坚固。闇昧之

  • 佛说胞胎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奉制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於时贤者难陀。燕坐思惟即起诣佛。及五百比丘俱共诣佛所。稽首足下住坐一面。佛告难陀及诸比丘,当为汝说经。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分别其义。

  • 卷第九·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九   洪州大雄山百丈怀海禅师夫语须辨缁素。须识总别语。须识了义.不了义教语。了义教辨清。不了义教辨浊。说秽法边垢拣凡。说清法边垢拣圣。从九部教说。向前众生无眼。须人雕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苏州虎丘云岩寺语到寺上堂拈香曰此一瓣香天上天下独尊世出世间至贵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始祖释迦文佛大和尚恭愿。一人有庆慧命无疆万国同风智严不昧此一瓣香拈出则递相恭敬收来则各自成家普同供养饮光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佚名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

  • 诗林广记·蔡正孙

    诗话。宋蔡正孙编。二十卷。前有《自序》,题“岁在屠维赤奋若”,当作于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自序》云:“采晋宋以来数大名家及其余脍炙人口者凡数百篇,抄之以课儿侄,并集前贤评话及有所援据摹拟者,冥搜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