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辛卯朔命分守西宁署都督同知达云以原官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延绥

○壬辰大理寺访获强贼七名法宜决不待时 上以正当热审谕内阁停之

○癸巳总督邢玠言往岁救援朝鲜经略宋应昌督兵七万有奇今倭兵不下十余万而前督臣抽调各兵总计不及三万欲再行召募恐乌合之众教习为难事定之后角□羊散不易议选调川东施州卫八司酉阳石砫土司邑梅平茶二长官司湖广永顺保靖土司兵一万名不足再于叙马泸道属土司土妇奢世续下选补分为三营令参游吴文杰等三员各领一枝而以临洮大将刘綎统之以川东副使王士琦监之并用府佐吴良玺李培汪京三员随营查督然土兵必湏土官随行如无土官必不可入选行分作三截将官专管约束文官稽查虗冒更请将刑部尚书萧大亨速补本兵以便调度章下所司

○大学士张位沈一贯言臣等昨为本兵缺官特荐萧大亨今邢玠条陈东事亦请用大亨舆论所孚简任当亟乞将拟进票帖从中批发不报

○升湖广副使刘弘道浙江副使蔡逢时河南副使陈简各参政弘道浙江逢时湖广简本省陕西左参议张悌临江知府高从礼瑞州知府孟绍庆户部郎中余梦鲤杨应中各副使悌本省从礼福建绍庆云南梦鲤广东应中山西刑部郎中谢时泰兵部郎中杜允继各佥事时泰浙江允继河南浙江右布政使曾如春陕西右布政使郑国士各转本省左原任广东佥事黄仁荣补河南察降原任云南副使田琯补广西右参议从署部杨俊民请也

○甲午礼科右给事中罗栋乞举行 皇长子冠婚大礼

○吏部侍郎孙继皋乞放不报

○直隶巡按龚文选言民间罪应死者每恤刑审录情法可矜疑者<锍-釒>请改永远充军盖各犯之恶无干后代今曰永远则子若孙世家于戍正法免一身之死而遣罪流累世之祸也虽新例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行拘原籍子孙第各军在伍生有子孙其根本必思原籍其军装必寄原籍或明关或暗逃久而必致关文清勾里排管角□羊其骚扰有不可胜言者乞敕下法司斟酌拟议不报

○乙未以端阳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南京太仆寺卿余一龙以病乞休令回籍听用

○升河南知府张中鸿为山西副使管辽东苑马寺马政

○浙江巡抚刘元霖条议调兵事宜一择将言浙兵自山东天津撤回蓟镇杀戮之后人情畏怖今应调者闻讹生疑必择一素附之将领之始无他虞一恤兵令进有所用退有所归无至失所一水路由内河以进天津部覆水兵若由内河必湏计程定限毋以水浅为词致误事机余如议行

○丙申以京营参将陈寅千总谢用梓为蓟辽军门标下训领南兵将官从邢玠请也

○发太仆寺马价银二十五万七千两以备水陆各兵三月粮饷及防倭官兵犒赏

○升山西分守口北道按察使孙维城为右布政使驻劄宣府分管西南二路以宁北道兵备副使张国玺补口北道雁平道兵备副使赵彦调岢岚道从宣大督抚请也

○升浙江副使林烃为广东左参政

○兵部车驾司主事徐中素言 祖宗旧制有上下两利不淂不议复公私俱病而不淂不议更则召商开中以裕边酌议清勾以实伍是也按永乐中每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商人争出财力募民垦荒天顺中斗粟值银二分边储大裕成化中尚书叶淇议改折色商徙农散乐土变为莱芜后虽有仍徵米豆刍秫之令然不过十中之一二耳商人宁厚值以易粟无宁垦田以多费弊所从来久矣今诚沛下明旨渐复输粟之规不十年而旧制可举矣往土著之民见种粟之可以永为利也又争募民以种粟且商人自置墩台自联保伍突有虏犯人自为战此不惟有益于盐法而且有取于屯政不惟可以助耕而且可以御虏计无便于此者至清勾之令民之受害甚矣然使害民而有禆戎务吾犹甘之乃军户有帮贴而军户病里甲有管角□羊而里甲病有司以取盈考成而有司病一入行伍半多尪羸将安用今额军也莫若量其附近而调补之北人近边而补南者则调而北南人近腹而补北者则调而南又虑北多虏警边军不可少耗即以本殒数粮饷召募壮士补之则人人乐业免逃亡之患在在皆兵鲜冒滥之弊此不惟有便于民而且无损于军不惟有益于军而且无耗饷者也<锍-釒>入留中

○丁酉 孝宗敬皇帝忌辰遣侯薛钲祭 泰陵

○戊戌夏至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徐文璧代侯徐文炜伯王学礼大学士张位尚书范谦分献 五岳廿□寺神驸马侯拱宸先期代诣 太庙请配

○辛丑四川茂州地震有声保县同日震  ○壬寅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初淮盐运江广直隶御史牒送南京盐政道御史亲诣石灰山关掣验名曰京掣后以不便裁革至是御史杨光训言各□称自京掣革后奸商央带私贩正盐壅积议仍旧便部覆报可

○巡按广西林道楠以石星误国坏事乞请正法并焚杨方亨廿□寺所进夷物

○甲辰内阁会同翰林院官考试各处岁贡取中上卷六卷中卷三百五十五卷选贡取中上卷三卷中卷三十三卷

○建州廿□寺卫都督指挥奴儿哈赤廿□寺一百员名进贡方物赐宴赏如例

○乙巳户部言辽东所积米豆及朝鲜见报粮数止二十余万石恐经用不足请行山东发公帑三万金委官买籴运至登莱海口令淮舡运至旅顺辽舡运至朝鲜又偕临德二仓米各二万石运至登莱转运淂旨事关军机不许延误

○戊申郧阳巡抚马鸣鸾以采矿利薄民困难堪乞赐停止不报

○户部覆总漕褚鈇奏蓄粮饷以备急令淮扬二府沿海州县各借库银籴谷仍劝谕盐商当铺量力积糓遇儆乏食平价粜卖事宁之日在官者易价还库在商者听其变价营运允行

○己酉 上御朝宣奏延镇捷音百官致词称贺行五拜三叩头礼是日祭告 郊 庙遣公徐文璧侯徐文炜驸马许从诚各行礼先是万历二十四年三月延镇总督李汶等以套虏卜酋阳款阴逆分道出师首功四百有奇至是勘实如例宣捷

○庚戌升广东按察使张一坤山东按察使龚勉四川按察使沈九畴各右布政使一坤江西勉浙江九畴陕西皆以陪推用

○兵部覆总督邢玠调兵事宜言督臣议增调川湖土兵一万诚为淂计但查川夷叛服靡常应量选六千员名所调用文武各官及分营定限一切事宜皆请如议淂旨刘綎以原官充提督土汉官兵御倭总兵官王士琦加参政监军将官吴士杰廿□寺俱准调用同知吴良玺通判李培根长史汪京准加衘及改原官用该部差官守催不许推托稽延以误战守

○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李春光以选锋数少议增七千名以足二万部以粮饷太费量增二千名淂旨准增一千名

○山东道御史乔璧星以倭情□夕□鸟□骜异常<锍-釒>上四议临朝以鼓人心发帑以犒将士简枢臣以资调度罢矿店以弭内乱不报

○辛亥叙延镇文武将士功总督李汶加太子太保于原荫锦衣卫儿男加升一级世袭赏银八十两大红纻丝飞鱼一袭原任巡抚李春光右都御史荫一子锦衣卫试百户世袭赏银六十两大红纻丝四表里各给与诰命总兵麻贵加都督同知荫一子本卫正千户世袭赏银六十两大红纻丝四表里兵备道赵楫张悌萧察俱升一级边郎高拱辰升俸一级参将杜松王威师以律俱升副总兵孙朝梁寔授副总兵游击戴烨卜天兆郭有光俱升参将王国栋准复参将叙用袁登阎逢时俱加参将衘守备李震加游击衘傅栋遇缺推用冯大柱戴守礼各升实职一级自赵楫以下赏银有差以区画效劳李桢余立各升俸一级赏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李桢仍荫一子入监该司署印官升俸一级赏银十两余各八两原任尚书石星謟媚倭奴欺君辱国不准叙户部尚书杨俊民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署兵科给事中徐成楚陕西巡按御史于永清各赏银十五两

○浙江巡抚刘元霖条议靖海岛严催徵二事部覆允行

○壬子叙延镇功辅臣赵志皋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进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尚宝司丞张位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吏部尚书沈一贯加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改户部尚书各荫一子中书舍人仍各赏银币有差

○癸丑江西道御史黄纪贤请速简本兵亟图御倭之要不报

○先是刑部奉旨天气暄热将在监罪囚分别具题已蒙矜恤外又将御史曹学程亦祈缘例徼恩未下至是刑科都给事中侯廷佩亦以为言不报

○巡按山东王立贤以刀尖火起变出异常乞停罢山东开矿不报

○甲寅总督邢玠<锍-釒>陈倭情言今日传报者见倭不动輙曰安静不知其动以吓朝鲜不动以愚中国正狡倭变幻之术世岂有贼兵云集稍一按兵即谓之安静乎倘凭纸上之言而奸细又从中假捏传播 皇上一疑则各部必然掣肘部堂一疑则督抚必然掣肘请今后倭情容臣小者类报大者日报不动则不必报果撤兵返旆巨细即报不拘五日之期总之今日当严整兵粮为三年计万不可希侥幸图节省如先年议撤川兵南兵致今日仓皇无措也至所调边兵皆骑兵而朝鲜之地利于步不利于骑步兵惟南人可用宜南北兼募行浙江抚按委道将各一员召南兵四千行顺天抚按委蓟密永三道召北兵之有武艺者各二千共足万人用南将总领分练而议者于南北募兵虑其难散川湖土兵虑其易扰则天下无可用之兵惟恃边兵耳边兵可多调乎至如大将刘綎一时并用臣亦虑其两不相下然不用川兵则已用川兵非綎不可请敕令同心共济毋容参差其有兵将造谤及山人墨客星相罢闲诸人求书引用糜费钱粮者乞严行禁缉仍望庙堂以兵事责督抚以耳目寄巡按而私揭悉屏不听使东征文武将吏精神气力不分于毁誉是非之场又臣廿□寺任事者之幸淂旨朕以东事耑付于卿决不中制亦不为浮言所惑中外各该衙门都要协心共济以图成功探报但求的确不必拘定日期一应兵粮事宜上紧题覆无淂轻听哓言致令掣肘误事部覆俱如议 上命南北兵如数召募将官务要同心共济不淂分彼此异同游客诸人假托谈兵惑乱军事在京者厂卫巡城缉拏在外者各该御史及管关主事访察不许潜踪出入  ○乙卯赐三辅臣鲜笋

○丙辰 穆宗庄皇帝忌辰遣官祭 昭陵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

猜你喜欢
  仁义第十三·吴兢
  后序·连横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纪昀
  台湾海防档(上)·佚名
  镜湖自撰年谱·段光清
  唐史论断卷中·孙甫
  一六 花牌楼中·周作人
  韩子高传·姚思廉
  耶律义先传·脱脱
  罗钦顺传·张廷玉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佚名
  卷三十四·鄂尔泰
  卷五十六·佚名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彭定求

        卷270_1 【塞下曲】戎昱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   嫖姚夜出军,霜雪割人肉。   塞北无草木,乌

  • 李弥逊·唐圭璋

      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人,居吴县。元祐四年(1089)生。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累官起居郎、试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以争和议,忤秦桧意,乞归。遂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绍兴十二年(1142),落职。晚岁隐连江西山。绍兴二十三

  • 第二十八出 访侠·陆采

    【凤凰阁】〔小生上〕幽居僻径。日暖柴门人静。不闻车马恼人声。只有樵歌牧咏。隣翁相庆。昨夜裏桑麻雨晴。瘴海风涛险。愁城烟雾深。何如见几者。高枕卧云林。老夫古押衙是也。自从那年不从奸相之命。

  • 鲍溶集外诗·鲍溶

    经旧游游鱼怀故池倦鸟怀故窠故山系归念行坐青巍峩羸马经旧途此乡喜重过居人无故老倍感别日多但见野中坟累累如青螺凉风日揺落桑下松婆娑叹息追古人临川泣东波古人无不死叹息欲如何朅来遂逺心黙黙存天和过薛舍人旧隠寝

  • 卷一百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五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幼好学有清才梁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常侍梁元帝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彭泽令属乱避地匡俗山陈武受禅除鄱阳王参军衡阳王长史

  • 卷九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一 何逊【二】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 南望南郭门拱树梢云密北窻北溱【一作凑】道重楼雾中出接树隐高蝉交枝承落日光隂不可舍怀抱何由悉 答高博士 北窻凉夏

  • 第十七回 破釜沈舟奋身杀敌 损兵折将畏罪乞降·蔡东藩

      却说项羽杀死宋义,携首出帐,举示大众,且号令军中道:“宋义与齐私通,谋叛楚国,我奉楚王命令,已把他斩首了。”众将士已多怨义,更见羽奋髯如戟,振喉如雷,仿佛与黑煞神相似,顿令人人生畏,莫敢枝梧。当有数将士应命道:“首立楚国,

  • ●卷下。永历皇帝纪·佚名

    帝讳由榔,神宗之孙,桂恭王常瀛第四子也。常瀛最少,与惠王常润同李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冬十月己卯,与福、瑞、惠三王俱受封。四十二年,福王先就国洛阳。天启七年,瑞、惠、桂三王始各就国。瑞国汉中,惠国荆州,桂国衡州,地皆荒瘠

  • 循吏传论·李延寿

    评论:善政对于民众,好比优秀的陶工和陶土的关系一样,用的工夫少而制成的器物多。汉代人口繁盛,刑罚宽简,作郡县长官的,没有外部干扰,奖赏刑罚,都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朝廷也很少下诏干涉下面事务。由于社会稳定,有些官员在一个地

  • 何复、邵宗元传·张廷玉

    何复,字见元,山东平度州人。邵宗元,字景廉,徐州砀山人。复为崇祯七年(1634)进士,任高县知县时,却敌有功,但违反上官意图而被贬谪戍边。后廷臣多举荐,起任夹山知县,后历升工部主事、员外郎。崇祯十七年二月,升保定知府。宗元则由

  • 世兵第十二·鹖冠子

    道有度数,故神明可交也,物有相胜,故水火可用也,东西南北,故形名可信也。五帝在前,三王在后,上德已衰矣,兵知俱起。黄帝百战,蚩尤七十二,尧伐有唐,禹服有苗,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阴阳不乱其气,生死不俛其位,三光不改其用,神明不徙其法

  • 中庸章句大全上·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章句大全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朱子曰名篇本是取时中之中然所以能时中者盖有那未发之中在所以先说未发之中然后说君子之时中○北溪陈氏曰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中庸之中却是含二义有在心之

  • 第七章 24·辜鸿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辜讲孔子在一生及教育生涯中,只教四种东西:文学艺术知识、行为准则、良心道义、真诚坦率。

  • 效力篇第三七·王充

    【题解】本篇是论述如何考察和发挥人的能力,故篇名称为“效力”。王充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不是能说一经的儒生,也不是会处理公文的文吏,而是胸怀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学说,博览古今,下笔万言的文儒。文儒的能力胜

  • 卷七·佚名

    △庄严品第二十二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五体礼宝藏如来足已,还坐如来前。问宝藏如来言:世尊,说菩萨道决定三昧门净资用法门。世尊,云何得满三昧门净资用法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具何资用得住坚固。以何决定三昧门而

  • 卷二十七·佚名

    释初品中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辟。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

  • 第四十九章 五王章·佚名

    父[王]殁后,彼副王为王,朋友仇敌得加守护制裁。(一)对彼王为智者有名塞那妃,幼[王]子等貌美,已甚得王之宠爱。(二)[王]授己长子副王之位,又王女等为他阿提婆达官等之妃。(三)王从应处授各各官职,以四摄法爱护民众。(四)然彼为事情趣续停玛

  •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大虚空藏修法之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