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二十八

户部十三

经费

国初廪禄自诸王及公侯文武官以下皆为定制其後又有折色之例随时损益今具録之

王府禄米

明祖训

凡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中一次尽数支拨其本府文武官吏俸禄及军士粮储皆系按月支给每月不过初五其甲仗接阙拨付所在有司照依原定数目不须每次奏闻敢有破调稽迟者斩

凡亲王钱粮就於王所封国内府分照依所定则例期限放支毋得移文当该衙门亦不得频奏若朝廷别有赏赐不在已定则例之限

凡亲王郡王王子王孙及公主郡主等每岁支拨亲王唐制岁该谷四千八百石绢四千八百匹绵四百五十斤宋制领节度使岁该谷二千四百石钱四千八百贯绢二百疋绫一百疋罗十疋绵五百两今定米一万石

郡王唐制岁该米七百石田六十顷宋制领观察使岁该粟一千二百石钱二千四百贯绢二十疋绵五十两今定米二千石

镇国将军唐制岁该米六百石田五十顷宋制郡王子以下量材授官照其官品高下给禄今定米一千石

辅国将军唐制岁该米五百石田四十顷今定米八百石

奉国将军唐制岁该米四百石田二十五顷今定米六百石

镇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三百石田十四顷今定四百石

辅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二百石田八顷今定米三百石

奉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一百石今定二百石公主及驸马食禄米二千石

郡主及仪宾食禄米八百石

县主及仪宾食禄米六百石

郡君及仪宾食禄米四百石

县君及仪宾食禄米三百石

乡君及仪宾食禄米二百石

凡皇太子次嫡子幷庶子既封郡王之後必俟出合每岁拨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每岁拨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

凡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岁赐比初封郡王减半支给

各府禄米

秦府

秦王岁支禄米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本色五百石折色一千五百石袭封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岁支禄米四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晋府

晋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岁支禄米四百石俱米钞中米兼支

周府

周王岁支本色禄米二万石袭封岁支本色禄一万二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岁支禄米四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楚府

楚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将军岁支禄米四百石辅国中尉岁支禄米三百石俱米钞中米兼支

鲁府

鲁王岁支禄米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钞米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蜀府

蜀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代府

代王岁支禄米六千石米钞俱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肃府

肃王岁支禄米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

辽府

辽王岁支本色禄米二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岁支禄米四百石辅国中尉岁支禄米三百石奉国中尉岁支禄米二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庆府

庆王岁支禄米一万石本色七千五百石折色二千五百石【正德五年革禄米三之一】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宁府

宁王岁支禄米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镇国将军岁支禄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岷府

岷王岁支本色禄米一千五百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五百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韩府

韩王岁支禄米三千石本色二千石折色一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将军岁支禄米四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渖府

渖王岁支禄米一万石本色六千石折色四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唐府

唐王岁支本色禄米五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伊府

伊王岁支本色禄米二千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赵府

赵王岁支禄米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

郑府

郑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襄府

襄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荆府

荆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镇国将军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淮府

淮王岁支禄米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

德府

德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岁支禄米二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秀府

秀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後国絶】

崇府

崇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吉府

吉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徽府

徽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二千石袭封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兴府

兴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岐府

岐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後国絶】

益府

益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衡府

衡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雍府

雍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後国絶】

夀府

寿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汝府

汝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泾府

泾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荣府

荣王岁支本色禄米一万石

靖江王府

靖江王岁支本色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支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岁支禄米六百石镇国将军岁支禄米四百石辅国中尉岁支禄米三百石奉国中尉岁支禄米二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会典所载俱系弘治十五年以前事例惟王府禄米事重且切其以後续封幷已国絶者特备録之以便观覧

事例

永乐二十二年令郑王越王襄王荆王梁王淮王滕王禄米暂各给三千石俟之国别立常典【自後亲王受封未之国俱如此例】 宣德八年奏淮王府禄米折色每石钞十五贯正统七年令各主府禄米折钞俱依文武官例每一石折钞二十五贯 十二年奏准各王府禄米将军自赐名受封日为始县主并仪县候官出阁成婚日为始皆於附近州县秋粮内定拨钞於官库内支给 又令王府禄米折钞每石仍十五贯 景泰七年令给郡王将军等禄米若出阁在前受封在後以受封日为始受封在前出阁在後以出合日为始 成化二年奏准郡王禄米俱於亲王府仓上纳聼按季支用镇国将军等禄米於有司官仓收贮二次攴给 十七年奏准亲王原有额设官攅者布按二司委官督同长史司并该仓官攅收受郡王以下无官攅者发附近有司官仓另厫收贮听各府差人关领若原属本城大府收者仍旧自後不许奏讨本府自收及折收银两 弘治三年奏准各王府郡王将军仪宾禄米本色折色俱依先定之数不得奏讨折色改支本色 又令王府将军等重出领状冒支官粮者革去所支禄米十分之二自後将军仪宾有犯悉照此例 七年奏准各王府仪宾禄米俱本色四分折色六分 十三年奏准王府禄米若本府官员内使旗校管庄人等干预拨置折收银两多收米麦索要财物及邀截纳户用强兑支并擅自差人下府州县催徵骚扰者旗校人等杖罪以上发边卫充军官员内使监候奏请发落若辅导官及布按两司巡守官纵容不举幷府州县官听从差来人役徵扰者俱参问奏请降调

已上支给

正统二年令亲王郡王薨及将军等卒禄米即住支所遣男女以封者皆奏请量给养赡米候册封住支其无男女之妃与夫人或庶母亦奏请量给米养赡身终住支若由郡王袭封亲王者郡王禄米住支凡该住支而过支者於见支禄米内扣除 又令亲王郡王将军等有坐罪降为庶人者皆临时请旨令所在官司量给衣米布帛薪油什物之类养赡用度卒後所遗妻子亦如之其有岁久人口渐增者仍请旨量为加增 弘治元年奏准庶人使女止许四口每口月给米一石岁给绢布各一疋 十二年奏定凡亲王薨子幼或无子者其所遗母妃及女并宫人岁给米二百石袭封日停止郡王薨母及妃女并宫人岁给米一百石母妃故女受封各减十石镇国等故军故母及夫人淑人及女幷家眷岁给米五十石母夫人淑人故女封各减十石镇国等中尉故母及恭人宜人安人女幷家眷岁给米三十石母恭人宜人安人故女受封各减五石自郡王而下所给米无子者俱止养赡终身子幼者俱袭封日停止其郡王宫人并将军中尉等家眷本部十年一次行各布政司查勘有亡故者每一人亦减五石所减米俱自查勘日为始亡故尽则通行停给

已上养赡

公侯驸马伯禄米

事例

洪武初凡公侯驸马伯禄米皆给官田令量其原定官粮私租之数依主佃分数收取 二十五年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功定数旧赐田还官与驸马仪宾禄米俱全支本色 永乐二年令公侯驸马伯禄米照文武官例米钞兼支五千石至三千五百石者支米二千石二千五百石者支米一千五百石二千石者支米一千石一千五百石至一千一百石者支米八百石一千石者支米七百石九百石者支米六百石八百石者支米五百石四百石者支米二百五十石其余折钞二百以下全支米 二十二年令公侯驸马伯禄米折钞俱於南京支麦 洪熙元年令公侯驸马伯折钞禄米米麦兼支 宣德六年令以承运库生绢准给公侯伯禄米一半每疋折米二石 正统元年令仍照旧米麦兼支十一年令公侯驸马以南京该支三分本色照在京军职折支绢者听 十二年奏准公侯伯禄米有自愿分与族亲者听不愿与者亲族不许争讼分夺 景泰元年令公侯伯禄米仍米钞兼支 六年令以龙江盐仓盐照文武官例准支南京公侯驸马伯禄米 七年令以太仓库折草银准支公侯驸马伯折色钞每银一两准钞七百贯 成化十九年奏准公侯伯禄米本色折色之数子孙承袭之时俱照旧该部奏请取自上裁二十年令公侯驸马伯本色禄米每石暂折银七钱以後仍照旧例 弘治元年令公侯驸马伯本色禄米仍折支银 十年令两京公侯驸马伯本色禄米自後每石折银七钱

明会典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卷一五二 梁紀八·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九·毕沅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绥冦纪略卷七·吴伟业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卷一·汪越
  罗通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九·雍正
  卷三十七·佚名
  卷十二·佚名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863_1 【与薛昭合婚诗】张云容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长叹。   月华不向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韶光不见分成尘,曾

  • 提要·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三卷,宋张表臣撰。表臣字正民,里贯未详。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於司农丞。是编名曰《珊瑚钩》者,取杜甫诗“文采珊瑚钩”句也。其书虽以诗话为名,而多及他文,间涉杂事,不尽论诗之

  • 提要·强行父

      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

  • 第十一出 蜡书·姚茂良

    〔末上〕珠幌斜连云母帐。玉钩半卷水晶帘。轻烟袅袅归香阁。日影腾腾转画檐。自家秦丞相府中院子。且说我那丞相。眞个是官高极品。累代名家。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羣僚之上。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早间蒙

  • 补遗卷第四·徐鼒

    男承礼谨譔列传文苑魏禧(弟礼、彭士望、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 王猷定(陈允衡) 徐世溥(陈宏绪、欧阳斌元) 张盖(申涵光、殷岳、刘逢源、赵湛) 万泰(子斯选、斯大、斯同) 柴绍炳(毛先舒、诸匡鼎) 顾景星 杜浚(弟芥) 董说(夏

  • 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五·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四十五六月庚戌诸王大臣士民等力请皇上允受尊号仍不许先是仪曹具典礼诸王大臣等恭上圣神文武大徳广运尊号上弗受至是诸王

  • 卷九十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史记九十一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西南百三十三里按黥布封淮南王都六即此城又春秋传云与蓼咎繇之後或封於英六盖英後改为

  • 慕容白曜传·魏收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一·佚名

    禮一 ○禮一 (臣)等謹按杜佑通典首載歷代沿革禮於前次為開元禮纂於後誠以經制文章與儀節度數並相輔以行也欽惟我朝聖聖相承重熙累治規模隆盛載在冊府垂法萬世有大清會典則例以詳其制度有皇朝禮器圖式以著其形模悉經睿裁

  • 中庸章句序·赵顺孙

    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朱子文集曰曾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子思又学于曽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眞也于是推本所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盖自上古神

  • 第十一章 10·辜鸿铭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辜讲当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后,孔子的其他学生建议孔子给予厚葬。但是孔子说:“不要看我的面子而这么

  • 卷十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二宋 魏了翁 撰【原阙】

  • 第二 反应 4·王诩

    【原文】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①以得其情②。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③。欲开情④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

  • 卷十八·佚名

    △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之五说此偈已,时魔波旬严四种兵来诣佛所。到已化作长者形。前礼佛足。在一面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诸大士。乃能成就如是不可思议种种神变。又能示现不可思议庄严之事。世尊,於未来世有几所众生。闻此

  • 卷下·佚名

    尔时大德迦叶白佛言:奇哉世尊闻是等经。乃能不生爱惜之心。佛告迦叶。众生成就四法。闻是等经不生爱惜心。何等四。多诸放逸。不信业报不信大地狱。不信我当死。迦叶。是名四法不生爱惜心。迦叶。众生复有四法。不生爱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佚名

    隋仁寿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  妙法莲华经者。破二明一之指归也。降神五浊。弘道三乘。权智不思。大悲难极。先设化城之迹后示系珠之本。车虽有异。雨实无差。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同入法性。归之于此。昔

  • 基地·阿西莫夫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