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

正德十一年十二月丁未朔 上视郊祀牲是日车驾暮出比还宫已夜分边军驰骑拥门扈从群臣几不得入有为蹂践者

○己酉以冬无雪令顺天府官祈祷

○辛亥命锦衣卫署都指挥佥事赵承序练武营坐营管操

○癸丑兵部奏定南方征剿蛮寇赏格由对敌擒斩二级搜捕二级升者俱止本身著为例从之

○郑府丹阳王见淕薨王简王第十一子母俞氏成化庚子生弘治辛亥册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靖和

○升勇士营坐营管操指挥佥事神周为都指挥同知周先任都督同知充山西副总兵再以失律降级夤缘起用至是复自陈有功兵部覆请 上特加升焉

○命魏国公徐俌子天赐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从俌乞也

○甲寅改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鉴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清理浙江福建等处盐法

○赏西宁马鞍山等处擒斩番贼有功官军人等银绢有差

○夺分守辽阳副总兵孙文俸三月分守开原右参将孙棠二月提调都指挥王钦五月以清河并镇北堡失事也

○丁巳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靳贵子懋仁为国子生以三年考满也

○镇守大同总兵官时源既被逮惧罪托疾乞归刑部持之诏以源既有疾听归俟愈日巡抚官奏处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张士隆奏参将石壐先以失机革任仍假未缴之敕擅畜家兵张大声势其子指挥坚奎并改任大宁都司都指挥张宪等俱大肆豪恶当以法治之都察院覆请得旨玺已致仕勿问并宥坚罪惟逮奎宪等仍以状闻

○戊午命左都督刘晖充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传岂充左参将都督命事张椿充右参将同在团营东官厅操练官军待用

○己未升工部营缮司郎中赵经为太仆寺少卿仍管营缮司事初内官监太监刘养以经营建有劳为乞升擢仍不妨原务吏部言经屡被论劾宜在所黜 上特从餋言令升一级吏部乃拟授山东右参议职衔不允遂有是命经先知濮州贪声已著及官工部值乾清之役与内外权奸交通窃官帑不下数十万盗尝夜劫其家恣令取之盗出不胜负戴所遗金帛狼籍于路性尤淫多畜姬妾每饮权贵家輙召妓纵狎未几死死之日朱宁令官校以治丧为名□其家暨归独妻子数扶榇得出其囊橐姬妾皆归宁矣

○先是有旨修东西两路边关墩台壕堑都御史臧凤东路起山海至居庸李王□赞西路起紫荆至龙泉至是讫工提督军务都御史彭泽请量加赏兵部谓凤王□赞先皆失事仅可赎罪其巡关御史萧鸣凤屠侨及其余有劳者宜如泽言乃赏鸣凤侨各纻丝一表里余令巡抚官量赏之

○罢大同游击将军署都指挥卢卿升大同后卫指挥陈钰为署指挥佥事代之

○云南楚雄大理二府豪化景东二卫俱地震

○庚申湖广容羙宣抚司宣抚田秀爱其幼子世宗将谋逐其兄白俚俾而以世宗袭职白俚俾恨之诱强贼杀其父及世宗事闻下镇巡等官验治凌迟处死土官唐胜富张世英等为白俚俾奏辩当坐诏以夷獠异类难尽绳以法令戒饬之

○户部覆巡抚大同都御史王宪议处边储事一大同镇虏等卫地在极边北虏不时侵犯地多抛荒其屯粮草束先年事例厚腴者徵收本色沙薄者石折银三钱草每束折一分军民两便徵收易完所当遵守一土兵抽选宜如例免粮五石若改充正军已食粮者不得优免其节年征进获功已升授官旗等职役者宜令所免粮自正德二年俱全徵留本府补支王府禄米一弘治十四年以来召募抽选军丁宜拣选精壮者留以应役老役残疾者悉从沙汱从之

○赏霸州等处擒斩叛贼获功官舍旗军人等银钞并彩叚绢布有差

○辛酉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仪宾杨淳祭 陵寝

○改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萧翀于南京都察院

○清理两淮盐法南京刑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蓝章乞致仕许之初巡按御史王金劾章耽声乐渎货利纵子通□受贿又为买民间女为妾有旨留用已而两京科道交论之至谓章先任巡抚克军前赏犒之物盗曹雄投沙之赃吏部议令自陈以全体貌会章亦自陈乞令给驿归

○壬戌终养监察御史陈茂烈卒巡按福建御史王应鹏奏其清修苦节贫且无后请加恤典以励士风礼部议茂烈孩提之性富贵莫移冰檗之操始终弗□□角羊□殆儒者之高蹈也宜如应鹏奏令有司树坊表宅赐以名额或附入乡贤祠岁时修祀仍优给其家从之

○宣府怀来卫地震

○癸亥赏宣府独石军川墩获功旗军人等银布有差

○甲子以南宁伯毛良管红盔将军侍卫良初以侍卫调坐营管操至是请兼领许之

○丁卯升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王宪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狭西

○升翰林院编修景晹为国子监司业

○宁夏卫地震

○戊辰太监张玉请往狭西甘肃等处买办进贡诸物既得旨兵部奏狭西地方屡经虏患公私困乏乞留玉勿遣进贡诸物宜令镇巡官酌量措办角□羊京不听

○升翰林院编修崔铣为本院侍读以九年秩满也

○吏科等科右给事中邵锡等言迩者工部郎中赵经升太仆寺少卿降级指挥神周升都指挥同知物论太骇经贪淫无厌已屡被论劾周才非御侮尝失误军机不加黜罚复骤升用窃恐奸佞之徒妄求非分复援此例蹑踵而至请亟罢黜以塞小人奔竞之路十三道御史王相等亦劾之俱不报

○己巳以河间府水灾命发德州水次仓粟米一万五千石长芦盐价二千六百两顺德广平大名三府及本府所属州县仓库钱粮以赈之从户部议也

○户部左侍郎杨潭奏运道自土桥至朝阳门凡四十五里宜用石铺砌以便转输给事中石天柱等言运道之坏但可随时修补而已用石之说劳费不赀况今宫寝未成此非所急而潭以为请妄矣遂止

○庚午升兵科左给事中黄钟户科左给事中汪玄锡俱为都给事中钟吏科玄锡兵科兵科右给事中朱鸣阳户科右给事中陈沾礼科给事中王江刑科右给事中王良佐俱为左给事中鸣夏吏科沾礼科江刑科良佐工科

○云南景东卫地数震

○辛未太监温祥传旨升都指挥同知神周为后府都督同知指挥詹冕为都指挥佥事

○云南大理府雷震

○壬申升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边宪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大理寺左少卿胡王□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鲁王阳铸忿兖州知府童旭屡禁治其私人遂诬奏旭不法事旭亦奏辩诏遣刑部郎中盛茂锦衣卫副千户蓝章会山东镇巡官勘问既而茂以后期为华所奏被逮乃遣官校执旭下镇抚司鞫之至是镇抚司以旭辞不承服请仍械送山东镇巡官覆勘得旨旭奏辩明且干王府人众姑存大体皆已之仍赐书戒饬鲁王旭改别府

○癸酉兵部覆整饬武备侍郎赵璜奏河间府所属沧州盐山兴济南皮静海诸县灾伤请发本府贮库银二千一百余两赈之仍暂免今年应拨寄养马三千匹停征备用马一千五百匹及查拖欠倒失马匹之不能追陪者具奏定夺报可

○乙亥周府崇善王安氵□宫薨王惠王第六子母王氏成化辛卯生初封镇国将军弘治己酉袭封崇善王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恭顺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潘昇为广东都司署都指挥佥事佥书管事昇太监忠之侄朱宁逼其献宅尽有其赀因令陈乞得升外虽酬之实逐之也

○以灾伤免直隶凤阳淮安扬州三府徐州所属州县及凤阳等卫洪塘颍上等所狭西庄浪西宁二卫税粮有差

○命左都督刘晖辽东选精兵三千一百三十三人以参将一人统之榆林游击将军杭雄充参将选补所部军如辽东之数各团操听调

○以岁暮祫祭遣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游泰告 太庙及 懿祖皇帝 熙祖皇帝祧庙

○丙子祫祭 太庙

○以明日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遣仪宾周钺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南京礼部右侍郎杨广乞致仕不允

○升登州府知府张龙为通政司右通政时龙以朝觐至京奏母老乞改京职为吏科所驳吏部亦奏龙累经论劾且无自外更内例内批遂升之龙不俟廷谢明日即行呵于外见者皆耻之而龙施施自以为荣也

○是岁天下户共九百三十八万一百二十三户口共六千二百五十七万三千七百三十六名口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二百三十三顷一十六亩九分二厘七毫五丝四忽九微五纤田赋二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升一合四勺五撮五圭三粟三粒七微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一勺八杪二撮七圭七粟九粒四微五纤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一两三厘一忽四微五尘绵一十六万七千六百斤一两九钱八分八厘七毫七丝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疋三丈六寸六分二厘一毫八丝三忽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疋四尺四分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一两二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三忽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三毫三丝九忽七微六纤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万六千六十七贯七百七十八文五分六厘杂课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三钱三分六厘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疋一丈八尺五寸五分八厘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七分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四厘四毫七丝一忽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五勺八抄九撮金银课三万二千九百二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一合三勺三抄三撮七粟六粒减免粮一百二十四万六千四百十四石二斗六升四合三勺一抄九撮减免草六万九千七百二十六包

猜你喜欢
  卷首上·朱熹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伊洛渊源録卷四·朱熹
  绎史卷六十四·马骕
  第二节金制管乐器·李叔同
  一三 炼度·周作人
  睿宗传·宋濂
  万国钦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卷五十九·陆宗楷
  奏谳书二·佚名
  38.廉颇负荆请罪·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七二·吴楚材
  纲鉴易知录卷五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七十三·佚名

    洪武五年三月戊申朔应天府言运输官物悉役在京之民其力甚劳 上谕省臣曰京师之民自开国以来皆其供亿劳费倍于外郡今天下太平正当休养之岂可重扰耶凡有差役宜悉免之○己酉 上以将官子弟因年少骄佚故承袭者多不称职乃命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二景泰四年冬十月甲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乙酉吏部言太子太保兼工部尚书石璞奏保东昌府推官田畯鱼台县典史彭旭俱有才能乞各量升一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佚名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督属采访遗书,节经开列书目,随时奏进在案。今据苏、松等属及委员书贾,将续购各书陆续解送苏

  • 齐废帝郁林王本纪·李延寿

    废帝郁林王名叫昭业,字叫元尚,小字叫法身,是文惠太子的长子。高帝过去做相王,镇守东府,当时他五岁,在床前玩耍。高帝正让左右侍从给拔白头发,就问他说:“孩子你说我是谁?”回答说:“太爷。”高帝笑着对左右说:“难道有做别人曾祖

  • 景延广传·薛居正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他的父亲景建,累赠太尉。景延广年轻时学习射箭,以挽力强劲著称。后梁开平年间,邵王朱友诲节制陕州,把他召到部下,朱友诲犯密谋叛乱罪,景延广逃出幸免于难。后来事奉华州连帅尹皓,尹皓引荐他为列校,隶属于

  • 第二章汉大租·佚名

    第一节给垦字第二节贌耕字第三节典卖字第四节退佃字第五节大租权之保护第节其它契字第七节大租之消灭第一节给垦字(一)本衙马鸣山庄地,内给出水田一甲二分,付佃蔡赞亨前去开垦成田,初年、二年一九五抽,三年依例每甲纳经风扇

  • 野史无文卷二(阙)·郑达

    让皇帝本纪(下)(阙)

  • 卷三·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 吉礼第三 祭地 总叙 三代祭地之礼见於经传者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人以夏日至礼之於泽中方丘盖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隂阳之义也祭天於南郊

  • 卷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宗庙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宗庙考其目曰天子宗庙曰后妃庙曰私亲庙曰时享曰禘祫曰功臣配享曰祀先代帝王贤臣曰诸侯宗庙曰大夫士庶家庙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八羣祀考耤田祭先农元世祖至元九年二月始祭先农如祭社之仪七年六月立耤田大都东南郊至是始祭先农十三年迄十六年累岁行之十五年以蒙古胄子代耕耤田二十一年二月又命翰林学士承旨色埓

  • 参患第二十八·管仲

    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诛杀人之谓懦弱。此皆有失彼此。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罪。故上杀不辜,则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罪,则行邪者不变。道正者不安,则才

  • 八说·韩非

    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行惠取众谓之“得民”。不弃者,吏有奸也;仁人者,公财损也;君子者

  • 续高僧传卷第六·道宣

      义解篇二 正传二十一 附见一十六。   梁大僧正南涧寺沙门释慧超传一。   梁国师草堂寺智者释慧约传二。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峦传三。   梁蜀郡龙渊寺释慧韶传四。   梁会稽嘉祥寺释慧皎传五。

  • 善现启请分第二·朱棣

      时长老须菩提。   【李文会曰】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   【王日休曰】长老。谓在大众中。乃年长而老者也。   【僧若讷曰】梵语须菩提。此翻善吉善

  •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中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相)第一释名。言贤圣者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那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矣。此贤与圣同异有三。一同体名异。其犹眼目。以同体故

  • 稗海纪游·郁永河

    日记体游记。又名《采硫日记》,删节本名为 《渡海舆记》、《裨海纪游略》,是有关台湾较早和最重要的行役记。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受命赴台采硫磺, 自台南至淡水北投,历时10

  • 铁城泥犁经·佚名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记佛陀说生、老、病、死、王法、牢狱等五天使及地狱之苦状。本经相当于中阿含六十四经天使经、巴利中部一三○经等。又相似之经典,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增一阿含善聚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