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齐废帝郁林王本纪

废帝郁林王名叫昭业,字叫元尚,小字叫法身,是文惠太子的长子。高帝过去做相王,镇守东府,当时他五岁,在床前玩耍。高帝正让左右侍从给拔白头发,就问他说:“孩子你说我是谁?”回答说:“太爷。”高帝笑着对左右说:“难道有做别人曾祖却要拔掉白头发的么?”随即扔掉了镜子和镊子。后来有客人到府上通问,高帝指着他对客人说:“我有了他就够四代了。”到了武帝即位,封他为南郡王,当时年龄十岁。

永明五年(487)十一月初七,在东宫崇正殿举行了加冠礼。当天举行了小型宴会,赏赐王公以下大臣的丝绢数量各有差别,给南郡王选派师傅二人。

七年,有关部门奏请给他配备仪仗二十人、乐队一支。选拔优异的朋友、同学,礼遇超过其他各王。十一年,配备了皂轮三望车。文惠太子去世,立南郡王为皇太孙,住在东宫。

这年七月三十日,武帝逝世,皇太孙继承帝位,实行大赦。

八月十一日,下诏书说根据武帝的遗诏,任命护军将军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征南大将军陈显达保留本来官号,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左仆射西昌侯萧鸾为尚书令、右仆射王晏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徐孝嗣为右仆射。十二日,加封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太傅,扩增仪仗到三十人。免除在今年七月初三以前的“三调”和各种拖欠。压缩政府机关和无用的池田林园,减少关、市征税。在此以前,常常有关于宽免的诏书,但大多并不落实,仍与以前一样督促催逼。现在西昌侯萧鸾主持朝政,天下都因而在疾苦中获得新生,如今恩泽、信用两者并行,全国无不欢悦。

九月二十日,追尊文惠皇太子为世宗文皇帝。

冬季的十月壬寅日,尊尚皇太孙太妃为皇太后,立何氏为皇后。

十一月初十,魏朝的使者前来聘问。十一日,封临汝公萧昭文为新安王、曲江公萧昭秀为海王、皇弟萧昭粲为永嘉王。

隆昌元年(494),春季的正月初一,实行大赦,改换年号。加封太傅竟陵王萧子良享受特殊礼仪,镇西将军西昌侯萧鸾依凭本来官号为大将军,配备乐队一支、亲兵五百人。任命领军鄱陽王萧锵为尚书右仆射。下诏书让各级官员尽力畅谈朝政得失。又下诏让王公以下的官员各自荐举所了解的人物。初五,到南郊祭祀,宽恕了隆昌元年以来的流放者。十二日,拜祭崇安陵。二十八日,派遣司徒参军刘..到魏朝聘问。

二月十六日,到明堂祭祀。

夏季的四月初七,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陵王萧晔逝世。十四日,太傅竟陵王萧子良逝世。二十三日,任命骠骑将军庐陵王萧子卿为卫将军、尚书右仆射鄱陽王萧锵为骠骑将军,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闰四月二十二日,封镇军大将军西昌侯萧鸾依凭本封号开府仪同三司。

五月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的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后任命废帝为郁林王。

废帝少年时容貌举止美好,喜爱隶书,武帝特别钟爱,下令皇孙的手书不准随便传出,以此抬高其价值。他的行动谈吐,有很好的声誉。他出生以后,即被竟陵文宣王所收养,常常在袁妃那里。竟陵王移住西州,废帝也随同前往住在那里。性格十分聪慧善辩,哀乐之情超过常人。接待应对宾客,都很殷勤周到。乔装感情,掩饰欺诈,而内心深处卑鄙邪恶。他与身边的无赖小子二十余人共同穿衣吃饭,一道睡觉起床。他的妃子何氏挑选其中长相漂亮的,都和他们通情交欢。他暗地里向街上的富人要钱,没有人敢不给。到后来竟陵王移居西邸,废帝独自住在西州,一到夜里就打开后堂的小门,和那些失意的小人一块到各军营的官署中去婬乐欢宴。他对每个小人,全都非法地加封爵位,都把他们的官职名号写在黄纸上,让他们各自装在口袋里带着,许诺将来登基临朝的时候,就兑现落实。又另外特地制作了钥匙和武器,加上又善于模仿别人的字体,每次秘密行动返回时,就仍然关好门、上好锁,贴上写好的封条,和原来一模一样,所以没有人知道。他的师傅史仁祖、侍书胡天翼听说了这件事,互相商议道:“如果传到两宫里面,那么这事就麻烦了,如果他在军营机关被人殴打,或者被狗咬伤,哪怕只是我们一人有罪,也一定要全家遭祸。我们的年龄都已经七十,余生还值得吝惜吗?”几天之内,两人相继自杀,两宫并不知道。武帝让暨陽县平民给事中綦母珍之代替史仁祖,剡县平民马澄代替胡天翼。文惠太子经常禁止他的行动,节制他的开支。废帝对豫章王妃庾氏说:“阿婆,佛法上说有福生在帝王家,现在看来作了天王,便是大罪,身边的主帅,常常会把他们抓起来,这和街上杀猪卖酒的富儿比起来要相差百倍。”

文惠太子从生病到去世,废帝侍候治病和守丧,悲哀痛哭,旁人见了,没有不呜咽感动的。但他刚回自己的房间,就欢笑畅饮,吃各种美味。埋葬完毕,被立为皇太孙。他去慰问太妃,截开墙壁成为一个小门,从太妃房内前往他的妃子何氏的房间,常常一进去就很久不出来。武帝前往东宫,废帝迎拜痛哭,气绝而又复苏,武帝亲自走下车来将他抱住,宠爱一天比一天加深。他又在西州让女巫杨氏祭祀祈祷,赶快求得皇位。文惠王去世,他认为是由于杨氏巫术的力量,倍加崇敬信赖,称她为“杨婆”。自从宋氏以来,社会上流传有《杨婆儿哥》,大概就是这种征兆。武帝有病时,他又让杨氏日夜祈祷,好让武帝早早死去。当时何妃住在西州,武帝在没死前的几天里,病情越来越重,他给何氏写信,纸的中央是一个大“喜”字,又有三十六个小“喜”字环绕着它。侍候武帝治病,忧愁的面容惨痛悲伤,说着话眼泪就掉下来。武帝每次说到国家存亡,废帝便哽咽得不能控制。武帝因此认为他必能担当大业,对他说:“五年当中一切事情交给宰相,你不用操心,五年以后,不要再委托别人。如果自己没有干出大的成就,也没有更多的怨恨。”临死的时候,他拉着废帝的手说:“孩子,你如果怀念爷爷,就要好好干事业。”这样一连说了两遍,就死去了。大殓刚刚完毕,他就把武帝的众多乐伎全部叫来,把各种乐曲全都演奏一遍,众乐伎虽然害怕他的威势而被迫演奏,但没有人不哽咽流泪。

平时他爱好狗马,即位没超过十天,就拆毁了武帝所建的招婉殿,把那些器材都赐给太监徐龙驹,而在原处建起马埒。有一次骑马奔驰从马上摔下来,面颊和额头都被摔伤,称病不出有好几天。他聚集了很多名鹰快犬,用米肉供养它们。到武帝的棺材出殡的时候,废帝只在端门以内送别,丧车还没出端门,他便称病回宫了。刚进门,便在宫内让胡人乐队奏起胡乐,鼙鼓、铃铛的声音,震响宫廷内外。当时司空王敬则问新上任的射声校尉萧坦之说:“马上就这么做,不是太匆忙了么?”萧坦之说:“这正是宫内人们的哭声在震响呵!”自从武帝死后,他便在门内乘宫人的车子慰问,在到了皇后的生母的房间以后,便趁机化装为平民到大街小巷去游逛。又常去文帝的崇安陵隧道中,与一伙小人们共同做各种低贱、猥亵的投土块、赛跑跳、放鹰赛狗等游戏。

废帝无道,朝中的大小事情,都由西昌侯萧鸾决定,萧鸾有什么规劝,大多不被采纳。废帝恣意赏赐身边的近臣,常常达到一百几十万。他常在见到钱后说:“我过去想你却一个也得不到,今天能够用你了没有?”武帝聚钱存入上库五亿万,收藏祭品的斋库也超过三亿万,金银布疋无法计算。废帝即位不到一年,所花用的已经超过一半,都赐给了那些失意的小人。他拿那些宝器互相撞击使它们破碎,以此作为笑乐。等到他被废黜的时候,仓库已经全部空虚。

他在宫内,常脱光身子,穿上红紫锦绣的新衣、锦帽、红纱裤,各种颜色的妇女内衣。喜欢斗鸡,秘密买鸡价值达到几千。武帝的用品甘草杖,宫人给截成一段一段去使用。徐龙驹的职务是后阁舍人,但却日夜呆在六宫的房内。废帝与文帝所宠幸的美女霍氏婬乱私通,她改姓为徐氏,徐龙驹劝她长留在宫内,声言要度霍氏为尼姑,结果却拿别人代替了她。皇后也很婬乱,斋房的门通夜大开,后宫内外的人混杂在一起,不加分别。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一齐给她做羽翼。

西昌侯萧鸾屡次进谏都不被采纳。随后有个老尼姑从外面进宫,传播了不少奇异的流言,废帝便怀疑萧鸾有异图。中书令何胤以皇后堂叔的身份受到亲近,让他在宫中和中枢机关值勤。废帝常随皇后叫何胤为三父。他和何胤共谋要杀死萧鸾,让何胤去具体办理,何胤不敢承担,犹豫谏阻,才停了下来。后来又谋划把萧鸾调出朝廷派往西州,皇帝办事直接发布诏令,不再和他商量。萧鸾害怕发生变故,就抢先派萧谌、萧坦之等在内阁衙门杀死了曹道刚、朱隆之等,接着就率兵从尚书省冲入云龙门,军装上面加了一领红衣。等进门以后,三次丢了鞋子,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陆续进入。废帝在寿昌殿,正光着身子与霍氏相对站着,听到外面有变动,便命令关上内殿的各个房门,让太监登上兴光楼..望,回来报告说:“看到有一个人穿着军服,后面跟着几百人,全副武装,聚集在西钟楼下。”不大一会儿,萧谌领兵最先冲入宫中,废帝逃往爱姬徐氏的房间,拔剑自刺而没有刺进,又用丝帛把头缠住,由车子接出了延德殿。萧谌刚进入殿中时,宫中的警卫将士都拿着弓盾正要战斗,萧谌说:“要捉的自然有人,各位不用动手。”卫兵都听从了。等废帝出来,各人都准备冲上,废帝竟然没有一句话。走出西面的巷子,被杀死,年龄二十二岁。尸体从徐龙驹的院子里抬出,以亲王的礼仪加以殡葬。霍氏和广昌君萧宋都被赐命自杀,其余党徒也被处死。

以前文惠太子曾在钟山下面建立楼馆,取名叫“东田”,太子屡次去那里游玩,“东田”的反语就是“颠童”。武帝又在青溪建立宫殿,取名叫“旧宫”,反过来念就是“穷厩”。果然由于颠狂而走到穷途。又武帝的时候有一个小侍童姓皇名叫太子,武帝说:“皇太子不是可以当名字叫的。”于是就把他调到宫外去了,改名为犬子。处士何点说:“太子,天地悬在这里,三才系在这里,现在却变化为犬,立不住了!”不久文惠太子就死了,郁林王、海陵王相继废黜,这就是它的验证。永明年间,百姓忽然都戴起了后面破开的帽子,是从建业开始的,流传到四方很远的地方,贵贱人家一概都戴,这种服饰是一种灾象。这帽子出自萧谌家,后来流传得越来越远,天意好像在说:这是武穆、文昭都应当灭亡,而萧谌也被杀死的一种效验。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脱脱
  卷六十六·列传第四·始祖以下诸子·脱脱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八·赵尔巽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五·陈厚耀
  卷之九十三·佚名
  首卷三 目录·佚名
  第一卷 上元江宁 句容 溧水 高淳 江浦 六合·缪荃孙
  卷三十四·宇文懋昭
  跋2·冯玉祥
  卷七十二·佚名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十五·乾隆
  卷八·佚名
  卷二十四·长孙无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义山诗集注卷二下·朱鹤龄

    呉江朱鹤龄撰圣女祠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廻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

  • 第十二折 书生扣马·冯梦龙

    【仙吕月照山】【月儿高】[小净领残兵上]一指中原啸,黄河浪翻倒。谁遣将军岳,入耳如雷爆。撇却英雄,羞惭任人笑。叫跟随的,【山坡羊】快把胡笳调入思归早,我跑了一日,快取皮可可来。且在鞍鞒把酥浆暂饱。[作惊走介]那动的又是

  •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徐志摩

    一年前此时,我正与博生通伯同游槐马与耶纳,访葛德西喇之故居,买得一小花篮,随采野草实之,今草已全悴,把玩不觉兴感,因作左诗。(卫礼贤先生,通我国学,传播甚力,其生平所最崇拜者,孔子而外,其邦人葛德是,今在北大讲葛德,正及其意大利十

  • 陈维崧·龙榆生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以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贞慧,明末著气节。维崧少负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试鸿词

  • 卷二百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九牧类五言古牧童词         【唐】储光羲不言牧田逺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隠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

  •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

  • 第四四二佥禀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一二二二五--一·佚名

    大溪墘庄业户、生监等,禀请新竹知县朱:吊销已革总理锺廷英谕戳具佥禀竹北二保大溪墘庄业户曾国兴、徐国和、生员何腾凤、例贡生徐祥云、张裕光、监生陈鸿熙、徐锡荣、童生何鸣凤、徐锡龄、结首锺鸿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二·吴大廷

    沅陵吴大廷(桐云)八年(己巳),四十六岁(是年,赴陕;旋回闽中。秋,「沅陵吴氏宗谱」成。冬,女孙宝珍生)。正月初三日,成「仪卫轩文集序」一首。初六日申刻,抵茅庵;登山,谒先父、母坟墓。酉刻归家,孙男永绳已牙牙玉立矣;而老屋数椽,渐已颓败

  • 一 三十五年的回忆·许寿裳

    三十五年来,对于鲁迅学术研究的邃深和人格修养的伟大,我是始终佩服的。一九〇二年夏,我往东京留学,他也是这一年由南京矿路学堂毕业派往的,比我早到若干日,我们在弘文学院同修日语,却是不同班(我在浙江班,他在江南班)。他此后的

  • 卷五·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五宋 杨侃 辑请间【文帝纪 爰盎十九】代王至渭桥羣臣拜谒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师古曰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

  • 卷三·佚名

    天孫紀天孫氏,乃天帝子之長子。始爲國君,稱天孫氏。既而交讓,相傳凡二十五紀。起乙丑,盡丙午。歴一萬七千八百有二年,皆天孫氏之裔孫也。但其間名氏,倶不傳。故曰天孫。紀天孫氏,繼治之間。相蕨山川,分爲三區。中頭、島尻、國

  • 周书·秦誓·佚名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

  • 错法第九·商鞅

    臣闻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举事而材自练, 行赏而兵彊,此三者治之本也。夫错法而民无邪者,法明而民利之也 。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功分明则民尽力,民尽力则材自练。行赏而兵彊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是故人君之出爵禄

  • 六 乐享余年·林语堂

    据我的见解,中国的家族制度大概是对老者和幼者的一种个别准备的布置。因为童、幼、老三个时期须占到人生岁月之半,所以幼者和老者都应当心使他们过满意的生活。其中幼者虽因不知人事而比较不会自己当心自己,但对于物质的

  • 卷十四·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十四     宋 史浩 成王旣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周公旣成洛邑迁商顽民其富家大族所谓怙侈灭义骄淫矜夸闲之惟艰者皆已在洛矣则留商者实余民也周公忧深思远又虑余民狃

  • 诗传通释序·刘瑾

    诗传通释序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其未感也纯粹至善万理具焉所谓性也感于物而动则性之欲出焉而善恶于是乎分矣性之欲即所谓情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

  • 卷一·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一     宋 易袚 撰天官冢宰第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极中也此经并列于六官之首者言六官所掌之事无非示中于天下取中于王国也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古者建国皆本于此

  • 苕溪渔隐词话·胡仔

    胡仔撰。仔字元任,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南渡后在世。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迁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所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有绍兴戊辰(1148)自序,后集有绍兴丁亥(1167)自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