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九

万历三十九年十一月丙申朔

○戊戌总督蓟辽王象乾<锍-釒>辞考满恩命不允

○己亥祭 三皇遣侍郎翁正春行礼

○庚子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官祭金山 陵寝

○礼科右给事中周永春以冬至屇期导驾缺员考选候命有姜性李成名角□羊经雅等起复候补有张延登范济世会六德等远者二年近者逾岁乞赐俞补不报  ○永昌参将李可爱以守备不设败军欺隐着祖职降一级不准世袭原卫带俸羌操

○升狭西左布政使汪道亨为应天府府尹

○辛丑巡抚南赣右佥都御史牛应元三疏以病乞休不准

○乙巳升朱光祚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添注 丙午辰时大雾著草木

○丁未左春坊左庶子朱国祯称病乞致仕命遵旨前来供职

○准原任南京通政使许乐善生母沈氏予祭一坛父许有良嫡母赵氏列名并祭

○戊申浙江抚按高举郑继芳报温处道擒获夷犯一次裴福宁等七十三名安南国升华府河东县人奉差祭祀黄葛灵神为风飘深入二次陈阳科等二十五名亦河东县人第三次何玉榜等四十二名升华府潍川县人俱为飓风引至内地殊无犯顺掳掠情形杀人之不武养之不便查往例递至两广总督军门发还本国安插处置以示 天朝柔远之化章下所司

○己酉工科右给事中张凤彩言内承运库坐派浙直纻丝纱罗绫绢帛山西潞共四万三千三百三九十余疋叚南京供应机房原备不时织造工料取之南工部如必欲派之浙直责之抚按国家原无此项钱粮近年借及户部借及漕库一经那移吏书为奸不肖有司因缘染指名虽云借几时办还究归朘削闾阎此殃民之大者也旧制长以三丈五尺为度嘉靖中改造犹然今改为四丈二尺以上除 上用可遵近例赏赐非内外臣工则夷人耳何必加数糜费若山西土瘠民贫旧时传织甚稀近年罢织未久应免以苏灾地孑遗之民又岁造改造原属有司抚按之法得以加之故渔猎之弊少自三十一年归内监鲁保更多一番须索之苦乞仍归有司便给事中马从龙继言潞供供亿之苦一之费官价之外不啻三倍而劳扰鞭朴不与焉山西粮饷尽解三边岁以拖欠为忧加以连岁旱荒搜剔殆尽如万不得已照先年召买事例令工部行之便俱不报

○辛亥巡抚江西右副都御史卫承芳以宗禄之数今浮于昔岁派之银出倍于入适今不为区画亲与民日益俱困湖广禄米本色每石折给五钱河南折给三钱五分惟江西独以八钱初以禄多宗少也今禄少而宗多矣议自万历四十年而后应封者名为新封照例减给五钱见在食禄各宗名为旧封俱准免减异日耆数渐稀岁额如故后生辈出支数无加更逾数十年有新无旧而一百人之禄可摊一百六十人财力亦少纾矣此一筴也新封傥未彀支或于旧封银内按其米石扣出若干以凑给之旧者稍缩于八钱之内新者不出于五钱之下十年五年一次备覆摊匀数目题知扣发世不限封爵世不裁禄粮只尽各宗见支之折额而均及于将来待封之子孙原非夺此以与彼且人知定分互相稽查冒封冒禄者自清矣此又一筴也支额不敷或量增千百至新封民较工食每名限七两二钱以恤差徭礼部具覆量增禄银三千九百两以足十七万之数永为定额不许加派俾小民少苏各宗亦免重困矣依议行  ○壬子以圣母万寿圣节颁赐辅臣李廷机银五十两纻丝三表里叶向高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又每金万寿字枝二副银万寿枝个二副金篆字八个金书黄绫符红绫符各一道银书红绫符一道及讲官萧云举王图翁正春有差

○癸丑 孝惠皇后忌辰遣官祭

○茂陵 孝烈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永陵

○谕内阁朕自去冬以来屡屡动火头眩调摄服药过多以致流痰注足甚痛恭遇 圣母万寿节适值履长之辰理宜称贺但今步履不便御门免特谕卿知大学士叶向高回奏望上葆啬精神和调荣卫思药饵之不可过而惟慎之于起居知流痰之所从来而必戒之于动火上副 圣母慈爱之心下慰普天覆帱之愿是日向高诣 慈宁宫门外叩头庆贺 上遣 司礼监太监李浚管待赐酒饭烧割糖食等

圣母赐荤膳一盒手盒一副酒四瓶

○礼部上学政条约

上曰教条既酌议停当着颁行遵守以后提学官不许另撰解到试卷有文体险怪不遵明禁参来处治

○兵部奏贵州剿苗仲功请择日祭告 郊 庙宣捷报可

○以副总兵祁继祖镇守狭西地方

○阅视按臣金明时等题叙有功文武官员兵部内阁屡请至是命赐王象乾银币孙玮升兵部尚书照旧总督荫一子为国子监生赏银及大红飞鱼衣给诰命张悌赏银币仍起用李景元升兵部右侍郎荫子入监给诰命银币魏餋蒙赏银币给诰命蹇达马鸣銮杨时宁刘四科连标霍鹏各荫一子入监与赵燿俱命礼部从予优予恤典王国赏银币常世爵实授都督同知王邦俊等二十五员以下将佐各升赏有差

○甲寅冬至 大祀

天于 圜丘遣公张惟贤恭代文武百官天下华夷赍俸朝贡官员人役等于午门前行礼称贺

○总督仓场孙玮疏辞前阅视叙录升官恩命不准

○乙卯升淮安知府姚鋐为山西参政兼佥事整饬宁前兵备

○以云南讨克举公叙赏将士及恤死事者

○辛丑工科给事中马从龙言漕政之坏固非一端莫如缺船之害凡开兑儹运回空之迟皆繇此致因条议款一曰办船料一曰严督造一曰核积缺且言今岁阻冻皆以水涸为辞当令管河衙门预为挑浅其山东地方泉源预加疏浚留中

○甲子命礼部行顺天府祈雪

○予益府浦阳王常浆祭葬如例仍准令亲侄兴安王由橦出城送葬

○朝鲜国王李珲请补给世子冕服以被兵火失之也予之

○广西靖江王府已名未封宗幼任臸□日殴人死抚按以闻命闲房禁住

○乙丑吏部尚书孙丕扬以老病不堪统均乞赐放还 上曰统均重任朕所最慎卿又朕所特眷老成难得已屡旨慰留其勉留供职

○南京通政使陆长庚以疏通钱法奸徒望风抢夺乘机阻挠且疏久未下至是以病乞休报曰留徒奸徒盗铸抢夺法宜禁治岂得因此求去其各犯曾否捕获作何惩究还着各衙门具奏不得纵容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九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八·李心传
  后汉光武皇帝纪八卷第八·袁宏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第三十四卷明隆庆·缪荃孙
  第七卷 军学·缪荃孙
  第二十八章 督陕·冯玉祥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范缜传·姚思廉
  冯熙传·魏收
  郦道元传·李延寿
  耶律余睹传·脱脱
  七、中西国际之由来·汪荣宝
  卷一·楼昉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邹韬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五·王揖唐

    五六一、常熟宗明经汝成字药锄,吾友子威之尊人也。精史地训诂之学,博极群书,锲而不舍。咸丰庚申,红巾陷常,杀戮最惨。君被掳至皖赣三年,归后家无片瓦。遗诗多闵乱之作,盖少陵《同谷》之遗也。《哀尸吟》云:“城东城西城

  • 第七出 严通宦官·王世贞

    【探春令】〔净上〕入朝剑履宠光鲜。满皇都争羡。暗通奄竖借威权。看指日雠家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夏言这厮侵我朝权。反加斥辱。昨与众官商议。一心要援曾铣。因我执意不从。他要面奏圣上。为此连夜回来。

  • 卷三百二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中上范秘监二首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铃阁防书外花村卖剑中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天涯知已少嵗晚客

  • 卷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三王维维字摩诘太原人父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与弟缙齐名天宝中歴官给事中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服药佯瘖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之官至尚书右丞尤长五言诗书畵特臻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杨仲良

      仁宗皇帝   张昪等劾刘沆   嘉祐元年九月癸卯,侍御史范师道知常州,殿中侍御史赵抃知睦州。先是,宰相刘沆进不以道,深疾言事官,因言庆历后台谏官用事,朝廷命令之出,事无当否,悉论之,必胜而后已。又专务抉人阴私莫辨之事

  • 第四四红禀光绪七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二○六-一·佚名

    皂、快总役洪忠、许来,禀举姚景为三皂头役具禀台下皂总役洪忠、快总役许来等,为遵饬遴选接充,恩准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缘蒙钧单,仰役等知悉,照得三皂头役蔡昆,前在吞霄,因案误公示革,悬缺两月。兹大差不

  • 四二三 两广总督杨景素等奏覆前进书籍毋庸发还折·佚名

    四二三 两广总督杨景素等奏覆前进书籍毋庸发还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两广总督臣杨景素、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四日接准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

  • 刘文炳传·张廷玉

    刘文炳,字淇筠,宛平人。祖父刘应元,娶徐氏,生女,入宫,即庄烈帝生母孝纯皇太后。应元早死,庄烈帝即位封太后弟刘效祖为新乐伯,这就是文炳的父亲。效祖于崇祯八年(1635)去世,文炳袭新乐伯爵位。九年进为新乐伯。崇祯十三年(1640)

  •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漕运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上言曰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坂

  • 70.司马迁写《史记》·林汉达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

  • 世祖章皇帝遗绪·雍正

    诏命儒臣编辑孝经衍义一百卷刋行海内垂示永久顾以篇帙繁多虑读者未能周徧朕乃命专译经文以便诵习夫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诚使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讽其文心知其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

  • 第七章 14·辜鸿铭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辜讲随同孔子周游到一个国家(卫国)时,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同一位学生(

  • 佛说孝子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问诸沙门。亲之生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既生之后推燥卧湿。精诚之至血化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诏。礼赂师友。奉贡君长。子颜和悦亲亦欣豫。子设惨戚亲心焦

  • 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序·开福道宁

      宣义郎致仕 昭山谭章 撰如来正法眼传三十三世抵曹溪得让。让得马祖而后为临济宗。六传至慈明实振发之。慈明之子曰杨岐会.黄龙南.翠岩真。皆所谓师子儿。能哮吼一方弭伏百兽者。会接白云端。端接五祖演。演坐东山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五·净挺

    侍者智巽编佛事母陈孺人大祥设供聚散古今同归一局觌面相逢析骨析肉湘之南潭之北真不掩伪直不藏曲恭惟我母七十载合水和泥十五年长斋绣佛琅琅梵呗沁我肝脾历历婆心感人毛发及乎临去正念提持从大悲千手眼发个话端于金刚

  • 茶经·陆羽

    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唐代陆羽撰。书中的内容分为10门,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中,“一之源”指出茶原产于我国南方,对茶树的生态环境、特性和选

  •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有一百回,自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终至明思宗殉国,经历276年。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好不容易将当时的外族赶出中土,却又怕不断的骚扰,只好将长城筑高筑厚。也唯有此时,出现一位七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梁漱溟著。作者于1920年和1921年分别在北大、山东教育厅的讲演记录编辑而成。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曾先后十次出版发行。1987年,商务印书馆又推出初版的影印本。1989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由山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