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八

万历十六年五月癸未朔以端阳节赐三辅臣及日讲官金书黄符艾叶

○改宁前游击为西路协守副总兵驻劄前屯其备御移驻中前所听协守管辖从督臣张国彦请也

○升都司许大成蓟镇游击

○甲申  上将御经筵以  圣体未敢传免大学士申时行具<锍-釒>恭问

○命翰林院修撰萧良有充起居馆官编纂六曹章奏

○吏科都给事中张鼎思<锍-釒>考察届期条列五事慎奏留禁馈遗详咨访裁供亿核名实下部院议

○乙酉  上视朝廷试天下岁贡生分上中下卷上中准贡下卷发学肄业仍将提学官照例查究○丙戌升狭西按察使艾可久本省右布政使

○勘科常居敬<锍-釒>新运已临天时亢旱再条八事一浚泉源以资灌注一复湖地以预潴蓄一筑汶河以防渗漏一建闸座以便节宣一设闸官以肃漕规一给关防以重事权一严筑坝以便挑浚一复夫役以备修防部覆如议

○湖州饥巡按御史傅好礼动支漕折银一万两赈济先发后□部覆免议责令如数抵解仍申敕擅动之罚

○丁亥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以御史任养心有言引罪乞休并请罢斥弟男李成材等  上不允谕令尽心任事

○礼部题原任礼部尚书陆树声以二品致仕年踰八十齿德并懋请行应天抚按官存问如礼  上允行

○戊子  上视朝

○调湖广按察使黄鹤狭西按察使升湖广参议王毓阳本省按察使

○命原任兵部尚书凌云翼革职闲住以先是应天抚按劾其纵子及仆殴儒致死二命至是法司覆议以闻也生员章士伟者云翼年家子与云翼仆韩文因典房起争被殴未几死诸生诣云翼诉之入而门闭大被挞辱秽污满体已殴之闸下裸而出之诸生张元辅不胜愤自经台省交章论劾故有是命

○己丑  孝宗敬皇帝忌辰遣宁晋伯刘应元  泰陵行礼

○庚寅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梅友松奏神木孤山两地三月内营军以月粮久虚相继鼓噪首恶业行枭示而军政之不立实缺饷致之请敕严催徵解以杜后患章下兵部

○南京礼科给事中朱维藩奏救荒一事古无奇策唯在当事者殚竭心力于无可为之中求为有可救之策斯无负设官养民之意而民生攸赖矣今淮扬凤泗民饥相食江浙米价腾贵救之当议远籴而委之无银无谷则设官谓何请责成有司曲为那借尝忆臣为令时偶遇织造无措本府查吊库册择稍缓者动之未尝称乏则他县可知也此外有兴作一法范仲淹领浙西遇荒岁凡仓廒吏舍寺观诸所悉皆鼎新时吴中大饥而杭不称害者以此矧今不容己之役固多也请敕查议酌行<锍-釒>下该部

○辛卯  上御皇极殿鸿胪寺宣奏捷音百官致词称贺祭告  郊  庙

○壬辰河南等道御史姜璧等条上考察事宜凡五事急先务以奠民生严考核以核吏治精考注以别淑慝速回任以免营馈慎署篆以杜侵扰<锍-釒>下部院

○工部奏河南巡抚衷贞吉题报  潞王府第工竣原估六十万今止用其半而规模宏丽足壮维藩上加赏有差○癸巳河南道御史杨绍程以郧阳军变劾参将朱万春实为乱本营兵非万春令不敢发且以行都司改儒学论已经时勘以数次何以寂然无声万春方至而辄有烦言宜穷究正法诏勿问

○南京刑科给事中徐桓奏川南擅征腻乃马湖推官吴时泰为之倡首不意酋诈降掩袭都司李献忠等全军覆没今且罪在必讨然种烦地险势难尽剿宜扩抚绥之仁薄行调度之罚不宜穷讨以滋边衅<锍-釒>下兵部

○兵部题叙辽东抚镇将领功次李成梁岁加禄米五十石张国彦顾养谦升俸一级予勋阶诰命仍与成逊吴希汉等各赏银币有差

○丙申兵部尚书王一鹗及蓟镇总督张国彦辽抚顾养谦先后各<锍-釒>辞辽功赏赉不允○赐翰林院修撰舒芬赠左春坊左谕德谥文节

○己亥升狭西佥事朱正色本省副使分巡西宁

○辛丑升参议袁弘德肃州副使抚治番夷

○癸卯升山东佥事陈文燧狭西右参议分守西宁

○乙巳谕礼部朕见入年以来天意叠见春则草场煨烬昨又雷火仓廒军粮草束国家之重务军民之至要者方今天下灾伤重大民穷时艰之日又上天警戒尔部便行内外官司痛加修省是时山狭河南江浙南直诸处并告灾困诸司抚缉赈救之<锍-釒>日上而讫无奇策故特有是谕

○丙午调广东按察使陈瑛山东按察使备兵徐州

○丁未  上御皇极殿

○大学士申时行等奏上  太祖高皇帝  成祖文皇帝实录各十五卷○吏部奏题考选知县等官叶初春兵科董道醇南工科各给事中林道南湖广道林国材山西道陈忭广东道袁应文贵州道王以道南贵州道各试职诏如拟

○改南京兵部员外郎张一桂国子监司业仍支正五品俸

○戊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沈鲤题奉  圣谕修省请饬内外臣工勤修职业更愿我  皇上绎节用爱人之旨思财散民聚之言供亿营建有可减省者酌议蠲贷则民心悦而天意可回矣  上谕近来各官宴会往来废坠公务奢侈耗费屡行禁止肆然不遵今后勤慎职业毋但虚文塞责如仍前不遵科道官指名参奏所议俱依拟行

○己酉刑科给事中杨文焕<锍-釒>天灾流行安民无术劾王道亨郑承宪凭恃戚畹肆毒小民诸不法事  上谕戚臣受国厚恩当安分守法何以辄行横肆郑承宪王道亨应如法即讯姑以宽政全亲亲之谊听其省改<锍-釒>内多犯都付法司提问

○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梅友松奏称先任右佥都御史考满历有边功屡经赏赉乞比巡抚曹子登例荫叙许之

○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李戴题称鲁王颐坦捐禄买籴至一千二百余石以助赈恤  上赐敕奖谕

○升户部郎中陈朴湖广副使蕲州江防

○庚戌升保定知府顾显仁河南副使分巡汝南

○辛亥祭  地祗于  方泽遣文徐文璧代

○壬子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李戴奏祈祷不效弭灾无术引罪求罢时四方旱报日至戴奉命躬祷泰山而雨泽未遍故有是<锍-釒>得旨抚臣受事一方岁灾民困正当竭力分忧岂可辄自引退李戴不允辞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忠义一·宋濂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八·焦竑
  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一百六·徐乾学
  吹剑録外集·俞文豹
  第三十七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黄士衡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纪昀
  一三四八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裴仁基传·魏徵
  翟銮传·张廷玉
  附记·沈从文
  养吉斋丛录卷之八·吴振棫
  卷二百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乔吉

    (外扮牛僧孺引左右亲随上,诗云)闲中清雅理丝桐,乐在琴书可用功。无事休衙消永昼,居然坐啸古人风。老夫姓牛,名僧孺,字思黯,官拜扬州太守。昔与张尚之、杜牧之为忘年友。牧之官拜翰林侍读,因公差至此,老夫特设一席,令人请去了。

  • 韵语阳秋卷三·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元白齐名有自来矣元防之冩白诗于阆州西寺白乐天冩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而乐天必言防之诗得巳格律顿进所谓每被老元偷格律是也然防之江陵放言与送客岭南诗乐天皆拟其作何耶东坡尝效山谷体作江字

  • 卷五十·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五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余波词下齐天乐【辛酉贵阳立春】东风两度年头尾新春旧春如替雪点湘苹烟开湖柳又看山梅到此蛮粧绾髻待踏月塲开芦笙旋起铜鼓声中青红儿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二月辛巳朔张浚至潭州时鼎寇杨么既为官军所败其党渐散贼防之甚严邻居失觉者其罪死间有得达官地保甲又利其财而杀之知鼎州程昌<宀禹>乃募人能引降者与获级同故降者稍众浚至遂留左朝散郎权枢密院计

  • 卷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五 丁巳殷高宗武丁元祀王宅忧甘盘为相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谅隂三年不言何谓也孔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已以听於冢宰三年○经世曰高宗践位甘盘为相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八月。癸亥。谕内阁、吏部奏遵议处分一摺。翰林院编修林国柱。于光绪五年。服满起复到京。浙江巡抚所给咨文。系填写四月十一日期。该员即于是日在翰林院投递。于十五日在吏部散卷之堂官处面递文结

  • 奚回离保传·脱脱

    奚回离保,又名翰,字扌妥懒,奚王忒邻的后裔。擅长骑射,矫捷而勇猛,与其兄鳖里剌齐名。大安年间,车驾临幸中京,补为护卫,渐升为铁鹞军详稳。天庆年间,改任北女真详稳,兼知咸州路兵马事,后又改任东京统军。不久诸蕃入境寇掠,他尽数击

  • 刘哈剌不花传·宋濂

    刘哈剌不花,他的祖先是江西人。豪爽好义,不治理家产,有古侠之风。居燕赵多年,成为探马赤军户。至正十二年(1352),颍、亳人民起兵反元,朝廷用泰不花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统领兵马讨伐。哈剌不花上书陈述十件事,第七件是关于军机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

  • 卷十一·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十一宋 叶梦得 撰庄公郭公阙文经成而後亡之者也如甲戌下阙陈佗乱事不知者遂以甲戌己丑陈侯鲍卒为连文而妄为之辞吾尝论经无阙文矣夫春秋非记之事书亦非为学者之事是是非以王法定天下之业断天下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六宋 叶梦得 撰桓公天子诸侯踰年改元即位不明见于经杜氏以尚书顾命言之而不终其说以吾考之顾命始言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翼室非正室也是时固已嗣位为君矣而未受册命也七日而受册命王

  • 卷十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十四  明 傅逊 撰宋殇公之弑隠公三年秋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

  • 第八 摩篇 4·王诩

    【原文】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①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②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③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④,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

  • 宁远州志·佚名

    辽宁地方志。未署修纂人及年月,据考定,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3)冯昌奕、王琨修,范勋纂。宁远,即今兴城。志前附图12幅。凡八卷:舆地志、建置志、田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是志为编纂《盛京通

  • 五木经·李翱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 埋愁室丛话·吴忏情

    万事必先研究而后有预备之方,必先经验而后知受病之源。余虽不称经验之人,然将我生平所得和盘托出,以供读者之前,知社会之万恶、人心之险诈,并知余生之不辰。余吴人也,早失怙恃,又鲜兄弟及姊妹,徧尝人世间之悽凉苦况矣。当在深

  • 三里湾·赵树理

    长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人民文学》1955年1至4月号。本书有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1959年2版,1962年3版;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1963年版。1951年,太行山区三里湾村建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二年

  •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佚名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序品第一。佛在摩竭提国,文殊问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若人求菩萨道者,当作何施行,先总答之。悔过品第二。愿乐品第三。即随喜。请劝品第四。法行品第五。即回向。譬福品第六。